龙婧:华西村“高楼梦”(时代周报 2010-1-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42:03

从地标华西金塔俯瞰,华西村的别墅区整齐划一。但村支书吴协恩认为,金塔已不能代表如今华西村的需要和形象。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要建中国第八的高楼!消息一出,引来诸多质疑,但人们的兴趣明显不在这座大厦上,反而对这个名号响亮却依然显得神秘的村庄充满了好奇:华西村为什么突然要建这么一栋高楼?这真的又是一个形象工程吗?高楼建设的大笔资金从何而来?吴仁宝对自己曾经“辖区”内的这座高楼,持何看法?……一系列的追问,远远超过了对这座中国农村第一楼的关心。

如果一切顺利,328米高,世界排名第15位,全国排名第8位的“增地空中新农村大厦”(以下简称“大厦”),将在2011年4月竣工。

华西人希望,这栋大厦能成为华西村新地标和著名旅游景点。

但华西人没有想到,村里将建这座摩天大厦的消息发布出去后,引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质疑。

转型需要新地标?

“我们也没想到,造一个楼会这么轰动。”面对时代周报记者,华西村党委副书记赵志荣首先否认了这是华西村的自我炒作。

华西村建高楼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出于偶然,起因是此前村里换届选举,吴协恩再次连任村支部书记,有记者过来采访此事,顺便把华西村闺怨要建高楼的事情也一并报道出去。

故事就此开始了。这栋大厦就是吴协恩提出来建的。2003年,当了华西村48年村支书,一手带领华西村走向富裕的吴仁宝宣布退休,并宣布推荐四儿子吴协恩为村支书惟一候选人。在父亲的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下,吴协恩如愿全票通过党委会的选举,接替了父亲的职务。

当年,吴仁宝退休和吴协恩父子交接棒,引得舆论一片关注。

而在当上村支书的第一年,吴协恩便在坚持集体制的大方向不变后,开始了自己对华西村的新一轮变革。

以前每位村民名下的股份分红,因为吴仁宝老书记不拿,大家都不敢拿,现在,吴协恩鼓励大家拿;以前被老书记禁止的KTV和舞厅,也以康乐中心的形式出现。而经济方面,吴协恩则被公认强过父亲—吴仁宝退休时,华西村的年销售额将近100亿,6年后,吴协恩将这个数字变成了450个亿。

另一方面,吴协恩开始酝酿村子转型,他希望华西村的经济能从以前的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在吴协恩的构想里,华西这个目前依靠工业支撑的村庄,将彻底向第三产业转化,而旅游业,将成为华西村重要产业—由于“中国第一村”的名头,华西每天都会迎接规模不小的考察团和大批游客。

游客参观的景点很多,最主要的地方是华西地标建筑金塔。这个在1996年落成,由吴仁宝亲自设计的建筑,顶部是一个金黄色葫芦,共用了3.5公斤黄金镀成。塔顶挂着的“中国华西”四个大字,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当年4月20日参观华西村的时候亲笔提的字。金塔1楼为购物中心,2楼是餐厅,3楼是康乐中心,其中有保龄球馆等,4楼、5楼是会议中心,6楼到14楼是客房,15楼是观光楼。在15楼上可以俯览华西村“不中不洋,不城不乡”的全貌。

据华西村统计,2009年,一共有200多万人参观了华西村,按照现在每张通票120元的价格,门票收益达到了2亿元。而华西的转型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村里的资料,2009年,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在华西村产业销售中的占有率是23%左右。

随着华西村的逐渐转型和发展,金塔这个10多年前的地标建筑,已经不能代表如今华西村的需要和形象。因此,一个高大、具有现代气息的地标建筑,在吴协恩看来不可缺少。

决议、资金无阻力?

吴协恩的想法首先获得了他父亲的支持,这是最关键的。

虽然吴仁宝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参与村里的事务,他巨大的政治影响力牢牢覆盖着这个村落。在村里,人们提起他,会恭敬地称“老书记”,而华西的领导群,在接受采访时也不时用“老书记说”来回答问题。

华西村的议事规则一般是由书记提出议程,先召开正副书记会议,然后召开党委会会议。华西村党委是该村的最高权力机构。

建设“增地空中新农村大厦”,这一现任村支书和老书记的建议,在村党委会没有遇到任何阻拦就获得了通过。

之后,他们召开了村民大会,就这个计划征求村民意见。据记者了解,现场没有进行投票,但有村民当场表示了反对,不过,反对的声音很快散去:村里的领导挨个去做工作,反对的村民最终放弃了不同意见。

大厦是请深圳一家著名设计院设计的,为了汲取灵感,村领导和设计师们曾考察了包括迪拜在内的多个国家,光是设计费,就高达1亿元。

尚在建造中的大厦被称作奢华并不为过。按超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设计,总建筑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内设35部电梯,速度在10米/秒以上,居国内首位。大楼可供2000多人居住、3000多人同时用餐,另外还有空中360度的旋转餐厅,可供500人用餐,将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空中餐厅。

大厦主体由三个圆柱形楼体拼成,取意“三足鼎立”,里面有五个空中花园和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的五层会所和旋转餐厅,中央顶部设有一个直径50米的球体,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预计总投资25亿元。

25亿元,对仅依靠钢铁、电厂、毛纺、化纤等工业年销售就达到300多亿的华西村,并不算大数目。此外,华西在旅游、房地产、物流等第三产业的投资上,还有将近百亿的收入。根据华西村提供的数据,两者相加的产值是450亿元。

由于老书记农民出身的特点,“不喜欢欠别人钱”,华西村一直严格禁止负债经营,因此,华西村几乎不向银行贷款,也不存在外债一说。

吴仁宝在每日例行的给游客和考察团作报告时,提到此事,不无骄傲地说,华西村将所有的开支刨光除尽,今年还能剩下30亿元。“我们拿去25亿修楼,还有5亿元剩下,5亿元,等于一个县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讲到这里时,坐在讲台上的老书记,单手大力往下一挥,观众席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相比老书记的豪迈,吴协恩则显得谨慎许多,他用了约半个小时给时代周报记者详细讲解了华西村的产业链和收入状况,以证明华西村有能力盖这栋大厦,并表示,做这件事情时,村民都已经知道并理解。

“我们修这个楼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何况,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吴协恩说,由于多代同堂,华西人一直喜欢住大房子,这占用了工农用地的土地资源,虽然农民喜欢脚踏实地的感觉,但他相信可以用大楼里的生活质量、用经济杠杆来解决这个问题。

建高楼不如改善民生?

2008年,在特意选择的黄道吉日里,大楼开始动工。但从动工的那天起,有一种隐隐不满的情绪在华西村周围飘动。这,来自于华西村兼并的村落。

21世纪初,组建“大华西”是华西村史上的一件大事。

2001年—2002年,华西村分批将周边20个村合并,组建成“大华西”。大华西村有3.5万人口,面积达35平方公里,足以比上一个乡镇。而当年华西村的富足,也让组建大华西村的计划,得到被合并村村民全票通过。这些村落,被俗称为“周边村”,而以前的老华西村,则被称为“中心村”。

周边村村民希望能够在华西村的带领下,共同富裕,过上跟华西村一样家家户户分别墅、分小车的生活,但未能如愿。

兼并后的改变,的确是有的。华西村委委员吴蕴芳介绍,周边村在合并至“大华西”后,村委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老人发放养老保险金,周边村居民开始和中心村村民享受同等每年300斤的大米,以及粮油、其他生活用品等约2000元的生活补贴,还有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吴蕴芳说,在福利方面,华西村一年给周边村发放的花费超过了7000万。被征地的居民,华西村会为他们新建住宅区,这一片区的房价,会因为他们被征地给予一定的优惠。

但这些改变,并不能让周边村的居民满意。

“上班挣的钱也不多。”老陈是一名周边村村民,在村里的工厂干了几年后,他选择了跑黑车,每天在村口搭载好奇的游客游览华西,每次100元。在老陈等周边村居民看来,他们跟中心村的村民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而最大的差别是,中心村的村民拥有股份。

老陈抱怨,中心村的村民个个可以靠每年的巨额分红得到别墅和汽车,而周边村的村民却只能自己掏钱购买,中心村村民的房子都已从普通别墅换到了欧式别墅,而他们周边村的有些村民却因华西村发展而遭遇拆迁,买不起房。

周边村民也曾试图变成中心村民,但鲜有成功者。根据华西村的规定,加入华西村户口,除非你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或者对华西村有贡献。按程序先须由企业推荐,再由党委会评议,每年的名额只有两到三人。

种种落差,让周边村村民心中有些不平衡。周边村一位姓章的村民说,以前还发生过有周边村村民对房价不满意而给领导写公开信的事件。当时邻镇的向阳村为村民提供的房子只要1万多,而华西村为周边村民提供的房子虽然是别墅,但动辄就要20万。村民把公开信贴在金塔旁的墙上,“结果就是这个人做检讨。”老陈说,对于这些“不公平”,他们也没办法。

而此时华西村拿出25亿盖大厦,更让周边村人觉得心中添堵。“虽然说入住的人还没定,但肯定不可能是周边村村民。”周边村村民章某不满地哼了一声。在他们这些周边村居民看来,用来盖大厦的25亿元更应该用在周边村,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经济,而不是去搞“空中农村”—他们偷偷给大厦起了这么个名字。

相比周边村村民们的腹诽,外界的质疑更加激烈和直白。除了质疑资金来源、建楼动机,吴仁宝四子一女都在华西村或华西集团担任高管的背景,被再次反复提起。有人甚至毫不客气地认为,华西已经变成了一个家族企业。

对此,吴协恩显得很坦然:“如今外面有质疑,很正常,他们没来过华西村,不知道这里的真实状况。”

言及自己曾全票当选村支书,他表示:“的确有老书记的原因,但大家也是看我的实力。”他解释,当初他其实不太愿意去做这个领头人,因为责任太重了。在当选前,他跟父亲谈了一次,吴仁宝让他不要多想,只要把村里的事情一心一意做好就行,“社会上像我们这样的家族是越多越好。”

至今,吴协恩认为,集体资金统一使用更有整合后的优势。集体不缺资产,个人也富裕,这样的集体控股、个人参股的模式很健康,并不需要去改变。“别人怎么说无所谓,这样的模式就是最适合华西村的。”




附:华西村概况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率先发展村办企业,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1999年华西村股分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2001年6月份以来,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形成一个面积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万人的大华西。如今,华西村年产值约450亿元。
    面积仅占中国版图千万分之一的华西村,几十年来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因而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