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 人体 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37:51

太极与人体养生
作者--温县  郑旭东

    太极者,阴阳之母,生杀之本始。天为阳地为阴,天体左转,地体右转,天阳极生地阴,形成浑圆体,太极形成。天阳之间又有日、月、星辰,本是阳中之阴,地阴之间又有万物生灵,本是阴中之阳。地阴之中的水气上升于天,升者为阳为清。积多成云成雨成雪降于地,降者为阴为浊。天地阴阳相合,十数已满混圆太极形成,万物才有生机。天阳中又有温、热、湿、燥、寒,本是春夏、长夏、秋冬,又为五气六合。地阴中又有苦、辣、酸、甜、咸,本是东、西、南、北、中,又为五味。五气合五味为阴阳无偏太极十数。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又为五形。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太极十数加五行,十、五居中,河图洛书奇门形成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乃五行相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是五行相克也。五行相生相克乃太极阴阳变化。日出日落、寒来暑往,乃周天运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穿插运行,偶有山崩地裂、山中喷火、龙旋风上升,江河泛滥成灾,万物生灵毁于一旦。本是太极奇门。天阳在上、地阴在下,万物生灵居中,人在太虚中;天、地、人三体合一,乃为合体阴阳太极。
    人体内有十二脏腑十二经脉、筋骨、膜相连,外有指甲、皮毛发、身躯、口眼、耳鼻喉相合。人能精神百倍,是人吃的一切食物的吸收。又经十二脏腑运化,内入骨髓,外达肌肤毫毛之上,人才有精神。神者是升是阳是清。外有全身上下出汗,内有瘴气屎尿排下;下者是阴是浊。人体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又应天地,春夏、长夏、秋冬应天;东西南北中应地。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为五气。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中苦为五味,天阳食人应五气;地阴食人应五味。五脏又合五行,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相反,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练太极拳中五行相生者叫养气,五行相克者叫伤气。所以说气要直养而无害,是正常练功法,相反劳而无功会导致人快速衰老。凡在暴风骤雨中不生病者为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是五脏的五行相生之故。凡在暴风骤雨中大病形成,是人体内五脏的阴阳失去平衡,也是五脏的五行相克所致。
    人体内十二脏腑的十二经脉也是人体的十二正经。上六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下六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头身前正中线的任脉和头正中线的督脉相连属奇经八脉。古时武术名家练功一经一经反复练通,将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在一起才成为一代剑侠留于后世。陈氏太极拳以腰为轴、气为轮的立体浑圆缠丝法,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相互沟通,集武术高技击和养生治病合为一体,成为中华武术之本。手三阴由手回升于头部,与奇经八脉相汇合;手三阳由胸背放于手指。足三阳由胸、腰、肾、膀胱下于足指,足三阴由足指回升于腰、胸、肚脐,手足上下形成立体混圆,本是陈氏太极拳的内外缠丝的精华。
    人的面部又分为十二部分,它又和人体十二脏腑相扣,又和一年十二个月与一年四季五气变化紧密相连,既有四季五气,又有五行相升相克,所以就有观其面色,便知祸福吉凶在哪月哪天;并能知病在哪个部位,及得病的时间长短。这些也是根据人体内十二脏腑阴阳变化,反射到面部十二宫上的缘故。人的眼和舌又分五脏与五形。大眼角属心、小眼角属肺、上下眼皮属脾胃、白眼珠属肝、大小瞳仁属肾、舌尖属心、舌尖内属肺、舌边属肝、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肾属咸、肝属苦、心属辣、脾属酸、肺属甜,所以五味进口便知苦、辣、酸、甜、咸。肾属咸,纳盐入骨造血供肝脏,肝为血之库,心为气血之帅,心脏调气血出入,正是天地日月星辰万物阴阳,出者为人体动脉血从心脏输出供身体各部位,与万物勾通;入者为静脉血回心室,经过心脏加工再输出,为混园一体,这一出一入又和肺呼吸紧紧相关。这一出一入、一呼一吸正是传统陈式太极拳升降、开合。一升一降接天地,一呼一吸万物中。
    太极拳发源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过去人长寿达百分之九十以上。陈家沟平均年龄在八九十岁以上,全靠太极拳养生之法。太极者万物阴阳之母,是养生之本。妙理无穷尽。太极拳养生之法,必须理明路清,理明是指拳的一招一式必须准确,陈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戚继光是正元帅,陈王廷是副元帅,戚继光把武林中十六家大门派的精华共三十二个动作合为一体,作为训练士兵之用,后称戚继光三十二式。陈王廷天资聪颖,根据孙子兵法十三篇,吸收戚继光三十二式中二十九式和陈氏通背长拳一百零八式,编造出陈式太极拳五路拳五路捶。加上通背长拳一百零八式共十一路,每个套路都是十三个动作。后称太极十三式。又是孙子兵法十三篇,到陈氏十四代陈长兴,把五路拳合为一起,就是现在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