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5死矿难通报被称“最牛矿难新闻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36:01

最牛矿难新闻稿是在“正面宣传”畸形政绩观

时间:01-09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评论共13条

核心提示:一篇由湘潭官方提供的新闻稿,6日遭到众多网友的批驳和嘲讽。这篇新闻稿用“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来描述抢险工作。

生命之重,竟在“正面宣传”的畸形政绩观面前,变得轻薄如纸。这种悲哀,绝不逊于“二十多条生命殒逝”事件本身的悲剧份量。

人命重于天,要对生命抱有起码的尊重、敬畏,是生命伦理的底线。因此,当矿难发生后,紧急救灾是社会基于人道上的应履之责,这也是生命关怀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事前的加强防患,灾后的“亡羊补牢”都应被提上日程,以防止覆辙重蹈。

然而令人心寒的是,在某些场合,灾难非但没成为前车之鉴,引起反思和审视,反而成了权力自我夸饰的良机,救灾扶难,沦为政绩炫耀的资本。“在XX的英明领导下,救灾措施得力”“取得了颇丰成果”等,以教条而又意识形态化的文法,遮蔽了人所固有的对生命远别的悲恸情感,体现不出丝毫的人本关怀,却异化出荒诞可笑的“虚幻自足”感来,彷佛救灾是为了做政绩的展览,而不是救赎与援助。

将“救灾”当做政绩来宣传,体现了严重的价值错位和观念扭曲。全力以赴地救死扶伤,本是出于人道精神和责任伦理,它不带任何功利性,也不可附加“装点崇高”的炒作功能。汶川地震时,温总理掷地有声的那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放弃”,之所以感人至深,就缘于它坚守的“生命至上”观,朴实而发自肺腑。相形之下,救灾伊始就迫不及待“肯定成绩”的官员,情何以堪?

当然,在“救灾”式的人性测试中,确有差好之辨。如果救灾不力,那就是表现“不及格”,相关部门、人员理应被问责;只有将预警预防、及时营救等诸多方面都做好,才无愧于认可、赞誉。“是非功过,自有评说”,宣传部门自说自话地“打高分”,并大唱颂歌,是在“评说权”上的越俎代庖;更重要的是,二十多条生命的价值,在“庆功的狂欢”中被漠视和遗忘,轻不似鸿毛。这样,矿工们血写的“警示”,在浮躁的名利场上惊不起良心的梦觉,反倒成了借以谋利和满足私欲的工具。

“灾难叙事”和救灾宣传,要秉持“生命为本”的底线原则,远离“虚幻自足”的政绩宣传。如果任由生命关怀缺失,那么,良知的拷问终究要让我们倍感汗颜。

 

相关评论:【凤凰网新闻下午茶评论】

截至7日,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的火灾事故已经发现25名遇难矿工遗体。然而,一篇由湘潭官方提供的新闻稿,用“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来描述抢险工作。这篇新闻稿中写道:“王树鹤对事故的处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市、县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反应非常迅速,工作措施非常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王树鹤对整个抢救方案总体赞成,他提出由指挥部进一步完善后,积极实施,圆满完成任务。”“太搞笑了,都死了25人了,还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我们只想问问这些处理事故的人,成效在哪里?”同一位网友问。

漠视悲剧本身的“最牛矿难新闻”

时间:01-09  来源:华西都市报  评论共13条

核心提示:一篇由湘潭官方提供的新闻稿,6日遭到众多网友的批驳和嘲讽。这篇新闻稿用“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来描述抢险工作。

无论是矿难还是火灾,无论是人祸还是天灾,相信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悲剧发生。大众为何对当地官方提供的新闻稿不待见,并称之为“最牛矿难新闻稿”呢?网友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其中原委:事故处理小组不是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寻找事故原因,“而是一味地宣传成绩,让人愤慨和难以理解”。

发生了事故,由官方向媒体或大众提供一份新闻通稿,这似乎并不少见;通稿中说些肯定成绩,明里为相关领导歌功颂德,暗合为相关人员推卸责任的内容,这似乎也并不少见。是的,按常理出牌就该这样。如此说来,湘潭相关方面并没有做错什么,可能有些人甚至为网友的“刁难”而暗自叫屈。

那么,为何这次湘潭官方遵照惯例所给出的这份说了“正确的废话”的通稿,却让网友感到“愤慨和难以理解”呢?原因在我看来至少有两方面:一是公民意识的觉醒,让大众更希望看到事故真相以及处理事故的高效和透明;二是像微博和QQ群等现代交流工具的发展,让所有人都成为了自媒体,那种想以一纸通稿垄断信息源,并且左右舆论导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显得无能为力,有心无力了。

只是这一次,该煤矿的火灾本身已让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就像以前所有死伤事故那样,无论是人祸还是天灾。而这纸新闻通稿更让人们出离愤怒了。叔可忍,而婶不可忍。就连纸媒都反常地打破同行不相批评的“潜规则”,开始正视和审视这样以通稿来忽悠大众的把戏了。

不是这篇通稿将事件推到了人们嘴上风暴的旋涡,而是通稿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程序化和套话,让人们感到了相关部门对悲剧本身持有的冷漠态度:“反应非常迅速,工作措施非常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一步完善后,积极实施,圆满完成任务”,从这些话语,你能看出这是一出悲剧吗?

按照负责采写这篇新闻稿的当地报道组张组长说:“这些话确实是领导所说的,我们记录下来的。”只是,这些话比详细的后援救助和妥帖的善后更重要吗?这样的记录,与其说忠实于记者“有闻必录”的职责,还不说是新闻“八股文”的思维比通稿更让人齿冷:唯上而录,就是不唯事而录。

人最为重要的是自由、尊严与生命。当生命都随着灾难逝去后,领导的所作所为或功绩,竟能比拯救生命、追查责任、处理相关责任人、挽回死者最后的尊严更为重要吗?所幸,这样让亲者痛的事并没有沿着通稿设计的线路走下去,最新的消息说:湘潭县已启动问责程序,当地数名官员被免职。  

事故通稿要少些领导多些群众

时间:01-09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评论共13条

核心提示:一篇由湘潭官方提供的新闻稿,6日遭到众多网友的批驳和嘲讽。这篇新闻稿用“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来描述抢险工作。

“死者情绪稳定”是网友对官方事故性通报的嘲讽。当然,官方不会在新闻通稿里如此描述,完整的说法是,“死者家属情绪很稳定”,言外之意,政府的救援和善后工作做得很好。同样,“矿难效果很好”也是网友对官方事故性通报的讽刺,最近的注脚就是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火灾事故的这则题为《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肯定矿难救援工作有力》的官方新闻通稿。新闻里说,“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

湘潭县这则官方新闻稿,一共500多字,5段。第1段概述,上级领导赶赴事发地,听取当地领导汇报,充分肯定工作有力,提出要求;第2段叙述领导听汇报,50多字;第3段写“王树鹤对事故的处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工作措施非常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第4段写领导强调了几点要求;第5段写领导要求举一反三。然后,新闻通稿结束。在这里,通篇都是领导如何安排、救援如何之好,而不见矿难救援现场,死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找到,家属怎么样等。

针对网友对新闻通稿中“工作措施有力,取得很好成效”的不满,负责这篇新闻稿采写的报道组张姓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真实记录了现场的一些领导讲话,并没有歪曲事实。”而看了网友的评论后,张组长说:“这段文字放到这里感觉有些不妥。”

事实上,不独湘潭县立胜矿难这个报道令人不满,纵观几乎所有的有关事故性报道的官方新闻稿里,通常都是这样的顺序:先说领导,大领导如何重视,小领导如何重视;接着说救援,救援如何辛苦,成效如何之大;然后是诸如网友“死者情绪稳定”、“矿难效果很好”讽刺的那些东西。而公众最关心的、受害人家属最关心的事故现场,救援情况,往往放在后面,一笔带过,甚至如湘潭县这个新闻通稿一样,提都未提一字。

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事故,官方不仅不说,还阻止记者说。事故发生后,一些官员第一想做的是封锁新闻,不让记者报道,时而发生的为真假记者发红包现象,就是官方阻止信息披露造成的。一边是“死者情绪稳定”、“矿难效果很好”的官方信息披露,一边是阻止记者报道。什么时候,把矿难救援、家属安抚放在报道首位,而不是把领导重视、领导工作放在首位,才是老百姓真正愿意看的事故新闻,也才是官方事故通报理念的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