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央企“不务正业”涉足地产 国资委态度暧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6:58:29

七成央企“不务正业”涉足地产 国资委态度暧昧

2010-01-08 22:21:29 来源: 华夏时报(北京) 跟贴 12 条 手机看股票

华夏时报1月8日讯 经过一年的鏖战,央企的主要经营指标,在同比下降的通道上终于划出大阳线。

1月7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上了解到,中央企业全年营收总额预计将超过12万亿元,利润总额将超过7500亿元。也就是说,与去年相比,考核央企的关键指标均全线飘红。

《华夏时报》记者在获得上述消息的同时,还从社科院“2009/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课题组某核心成员处获悉,受益于4万亿元投资及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1-10月,央企中涉及建筑业的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4.5%。基于此,这位专家向记者直言:央企翻红,房地产业功不可没。而对于央企进军房地产,国资委的态度显得有些暧昧。

七成央企进场

1月6日,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国新办告诉记者,海南自发布国际旅游岛建设计划以来,就有包括央企在内的众多企业,进驻海口、三亚等地,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宾馆、度假村、海景房等房地产项目。

为避嫌,罗省长表示不便透露企业的名称,但记者了解到,目前至少有中国中铁(行情 股吧)、国电、远洋、中海等央企活跃在海南的房地产市场上。尤其是中铁集团,在2009年12月15日,其下属的中铁置业在三亚市迎宾路一块112亩的土地竞拍中,以1500万/亩的价格造就了海南新地王。

中铁的更大目标在2011年。按照发展规划,到2011年,中国中铁房地产业务板块收入要达到225亿元,进入全国房地产企业前10名;到2016年,集团房地产业务更要进入行业前5名。

中国中铁进入房地产行业时间并不长,但它在半年报中披露,截至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的项目占地面积已高达120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开发面积则为1700余万平方米,这个数字让业内人士很是吃惊。

“房地产行业的丰厚利润,正是中国中铁等大型央企愿意进入的原因。”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连续6年担任“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主编的牛凤瑞,向本报记者表示,正是由于中铁置业这样的央企参与,成全了自己,也“惹火”了中国的房地产。

有关数据显示: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保利、远洋、华润、中房等以地产为主业的有16家,而多达80余家的央企,在辅业中都含房地产,他们的主业来自钢铁、冶金、医药、农业、粮油、化工等行业,这些企业原本和地产关系不大,但都日渐加入到拿地大军行列。

从央企近年利润发展变化来看,其总体净利润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的同时,有报道称,在央企去年二、三季度的收益中,竟然有三成来自辅业房地产。

辅业的带动作用究竟有多大?记者多方求证尚无权威说法,但牛凤瑞援引一份资料:中国建筑2008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仅在9%左右,却依靠22%左右的平均利润率,贡献了48%的营业利润;中国中铁以占公司总收入1.7%的房地产业务,贡献了8.6%的营业利润。

有消息称,中国建筑将要把房地产业务的利润贡献比例提升至60%;而中国中铁,则立志要进入房地产行业5强。

虽然中铁、中建只是个案,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出现了较大增长,仅去年上半年就达到28639亿元,同比增长28.7%。而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拨出的4万亿投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央企或地方国企。而进入央企的大量资金,相当的一部分被企业移花接木,投向房地产领域,这就有了“地王”新纪录,频频央企造。

房地产“救驾”

央企“不务正业”,说到底是奔“钱途”而来。

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去年上半年各月成交排行前十的商品房开发地块中,六成的高价地块,均有央企背景的企业站在后面。其中,保利、中化方兴、中海地产、 中粮地产(行情 股吧)、 招商地产(行情 股吧)等央企的表现最为抢眼。

就拿中化方兴来说,其母公司为中化集团,近半年来,集团的主业中除了房地产,其余的如农业、能源、化工等都不景气。去年一季度,化工行业普遍亏损,中化下属上市公司 中化国际(行情 股吧),经营的大宗商品橡胶、焦炭、铁矿砂等受到了明显影响,利润水平不及往年的1/4。相比之下,中化方兴的房地产业务迅速发展,中化集团资产规模约1000亿元,按照国资委核定央企主业的标准,该集团房地产业务资产规模应在集团总资产的1/5左右,但近一段时期以来,母公司不断将资产注入方兴地产,这就有了2009年6月底,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天价,将北京广渠路15号地摁入账下。

更多的场外央企,开始对房地产行业“虎视眈眈”。

一位近期打算在地产界淘金的央企董事长表示,在传统的制造领域,企业想获得利润十分困难,而进入房地产,企业不想获得利润都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计划将房地产定为公司的第二副业,计划做大这块业务。”他表示。

不久前发布的“2009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通过对国资委钦定的央企开发商进行业绩评测,发现即使是业绩居中的企业,在房地产领域也战绩不凡。如华润置地,2009年轻而易举地完成了200亿元的销售目标,而上一年的营业收入还不到这个数的一半。

报告还对企业的盈利性、成长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央企地产企业的净利润率,甚至高于所谓的行业标杆企业万科。万科地产2008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6.7%。而央企出身的保利地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0.35%;中海地产的全年净利润率,也远在万科之上。

关于央企地产的盈利能力,记者从财政部的网站上也能得到印证。据财政部发布的消息,2009年1-11月,央企中烟草行业利润出现下滑;石油、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利润降幅趋缓;电网企业和铁路运输行业减亏明显;相比之下,施工房地产、建材、汽车等行业,利润大幅增长。

“在实体经济没有完全恢复的当下,央企将房地产作为一种产业布局,对企业、对出资人都有好处。”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由于央企手上一般都握有重金,也有很低廉的融资成本,这些钱如果被放到主业上,很有可能亏本,放到房地产上倒可以赚钱。陈国强也以华润置地为例,华润置地的红山世家项目,售价已经从去年年初的1.8万元/平方米均价上涨至2.4万元/平方米,最高价格达到了3.5万元/平方米,不到一年,溢价幅度近100%。

“产业布局只是一个说辞,房地产的暴利才是央企不愿离开房地产的真正原因。”北京国融大通总经理李智慧博士说,在制造业过剩,主业经营并不良好的情况下,央企通过高达100%以上的土地溢价参与地产开发,目的或是加大土地储备加快从股市圈钱,或是从高房价中获益,“实现堤内损失堤外补。”

国资委“纵容”

央企挟巨资北上南下,制造一个又一个地王,业内外对此颇有微词,但大管家国资委却态度暧昧。

“国资委最近对央企房地产业务的整合重组,给我的感觉是放缓多了。”李智慧注意到,包括2009年在内,在已完成的央企重组案和主辅改制案中,除中房集团获得过华能房产的业务划拨外,其余企业均无动作。

去年早些时候,李荣融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国资委将加快推进中央企业的联合重组,清理亏损企业和非主业板块。李荣融的讲话中,提到了电力、军工、煤炭、钢铁、电子信息等行业,却只字不提房地产。

央企房地产业务的整合重组,似乎成了国资委刻意回避的话题。而在两年前,李荣融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房地产作主业的央企不会超过15户,相当的一部分只作为过渡,其余的重组、退出是必然。

实际上,整个2009年,国资委为实现“保增长”的第一目标,对于涉房央企的整合重组或主辅分离,监管力度并不大。国资委对这项工作的模糊表态,纵容了众央企在房地产市场上乐此不彼。

“目前国资委也处于两难境地。”陈国强说,对于央企房地产业的重组,国家一直有硬要求,一些原来不做房地产的央企现在进入这个领域,不但是高地价推动高房价,而且给结构调整和房地产业的重组,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虽然国资委态度暧昧,但是央企与房地产业“闪婚”,隐忧依稀可见,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随着楼市“价升量跌”现象的出现,对央企来说不是好事。

以北京为例,尽管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仍然在上涨,但交易量则在持续下滑。去年8月份,北京期房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了8%,但新盘开盘均价却较去年4月上涨了4000元/平方米。

有数据显示,央企中仅母公司和二级企业设立房地产公司的房地产资产总量,目前已高达1800亿元人民币。这些央企半道上进入房地产行业,一旦房地产价涨量跌酿成拐点,对于高成本拿地、缺乏专业操盘经验的央企可能更加凶险。

国资委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为此,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1月7日对来京出席“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的央企负责人发出警示,要慎重进入房地产、期货和股市等高风险领域,已经进入的,要规范程序、严格考核。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 【已有12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复制网址 | 邮件转发

相关新闻

  • 今年新增房地产信贷料1.4万亿 2010/01/08
  • 多部委连环政策挤房价泡沫 一线城市“讲政治”及时跟... 2010/01/08
  • 七成央企涉足房地产 国资委态度暧昧 2010/01/08
  • 多头护盘 震荡微红 2010/01/08
  • 地产股跑赢大市,瑞信预计今年香港房地产价格将上涨5%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