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多年沉默 李昌平直言粮食安全是有代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34:22
    尽管“以粮为纲”的口号早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但当2008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飙升,整个世界都在探讨粮食危机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不得不开始担忧:中国这个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将面临怎样的险境?

    为此,记者采访了李昌平――这个曾在2000年含泪给总理写信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原任乡党委书记、经济学硕士。在全球都在关注粮价的当下,他打破了多年来“不参与粮食问题讨论”的沉默,作出这样的判断:

    中国粮食的生产潜力是安全的,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代价的,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政策底线的。

    中国粮食是安全的

    19世纪马尔萨斯就提出过,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之间存在不平衡,为人类未来吃饭的问题表示出忧虑。10年前,美国学者布朗更直接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李昌平的回答简单而充满信心,“已经度过了人口增长高峰的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

    李昌平分析说,建国以来,在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了4亿多,在这30年中,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中国基本上没有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并且还是粮食净出口国。在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国人口又增长了4亿多,依然是粮食净出口国。以现有的人口增长速率计算,从2009年到2039年的30年,中国人口顶多增长1.8亿。已经度过了人口增长最高峰的中国,单纯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会比前两个30年小很多。

    他的结论是,尽管未来30年,粮食产量的增长未必会超过前两个30年,但无论从土地利用、生产力水平,还是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评估,中国粮食实现自给,应该不是太艰难的事。

    李昌平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几个主要因素。

    先是土地资源。一个基本判断是,我国可利用耕地目前还有增长的可能。比如,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流域就新增了旱涝保收良田数千万亩。中国有60万个左右的村庄,至少占地4亿亩,如果能进行科学规划和整理,从中可以节约出1亿~2亿亩土地,作为耕地使用,增加的面积接近目前18亿亩耕地的10%。未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各大流域和沿海增加人造地的潜力还很大。因此,在人口增长速率减缓的前提下,人多地少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利用水平上看,我国中东部和四川等地,一季稻改双季稻,增加的粮食产量可以超过重庆、贵州、甘肃、宁夏、西藏、陕西、山西、青海等省市区的粮食总产量;随着技术进步促进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中部、西部、北方和东北,一亩大棚蔬菜生产量就相当于数亩大田的自然生产量,技术进步替代土地的潜力还非常大;随着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和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我国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也将大幅提高。

    此外,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现有品种改良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普及,粮食至少还有20%的增产潜力。将来会不会有袁隆平第二、第三,虽不敢肯定,但是可以期待。

    中国粮食安全有代价

    李昌平认为,长期以来,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农民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一旦他们醒悟过来,选择“不玩了”,那么,本来可以安全的中国粮食问题,就会产生危险信号。目前,耕地撂荒、劳动力流失所显示的,正是这危险信号的第一征兆。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李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