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政治的悲哀- 傅国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56:59

体育政治的悲哀

傅国涌

 

自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以来,上上下下对国际性的竞技体育充满了兴趣,闪光的金牌仿佛给我们这个民族注射了强心针、兴奋剂,金牌成为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倡导体育时主要的乃至唯一的追求。我们这个民族本来就习惯以成败论英雄,体育场上的拼杀正好合乎我们的民族心理,至于金牌背后的血汗和泪水,金牌和体育的真实意义,统统都可以不管。我们的目光总是锁定在刹那的辉煌上面,锁定在虚骄的光环上面。为了金牌,我们可以倾一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惜代价地去追逐。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一个国家,如此对待体育。

千千万万运动员奉献青春、血汗换来的金牌到底有多少价值,渐渐已成为一个问号。曾经是国际马拉松冠军的艾冬梅因为生活所迫,在网上出卖她过去在国际国内赛场上获得的16面奖牌,金牌开价不过1000元,铜牌只有极为可怜的100元。艾冬梅的境遇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特例,除了个别体育明星之外,老实说,大部分的运动员,哪怕是在国际上拿过金牌的,一旦拼不动了,退下来,他们的处境往往都好不到哪里去。国内多家媒体披露,目前中国的30万退役运动员,其中近80%的人正不同程度地面临失业、伤病、贫困等问题的困扰。这些运动员的悲剧不是他们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体育的悲剧。

追根溯源,体育的目的大体上不出三个,一是个人性的,以健康为唯一诉求,体育只是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式;二是团体性的,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得到合作的训练,包括群体性的庆祝、联欢和娱乐等;三是竞赛,由体育的个人性和团体性逐渐发展出相互之间的竞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竞技体育。第三个目的本来是从前面两个目的而来的,然而到了我们现在,第三个目的成了国家性的目的,压倒了其他所有目的,一说起体育好象就离不开竞赛,最重要的健康目的反而被忽略了。赛场上下来的运动员往往伤病累累,他们的竞技水平建立在严格的、高度强化的、不断重复的训练基础之上,那些训练常常是残酷的甚至无情的,有时候甚至不惜以牺牲身体为代价,去获得竞技的提高和比赛的胜利。这当中包含了太多与人性相背离的因素。当然,这是就专业体育(或者叫职业体育)而言,在民间,还是有很多与体育无关的普通人,凭着兴趣爱好,或者锻炼的目的,每天在跑步、游泳、打球或从事其他的体育活动,但这些活动纯粹是私人性的,与政府所支持的、财政投入的体育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与其他国家简单比较一下,在专业体育之外,我们国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公共的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空间的建设投入方面,是很可怜的。

前几年雅典奥运会时,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正在加拿大,他一边在网上关注奥运会,一边观察加拿大人对奥运会和体育的态度,写了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谁是体育大国》,他发现,加拿大人不大关心奥运会,不在乎拿金牌,但他们每天都在运动,划船、滑雪、打球、游泳、跑步等等,加拿大的公共绿地多,体育设施多,大部分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人们可以不分贫富自由享用。在他们那里,体育“不是展现国家强盛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有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实在在的一部分”。他因此不无感慨地说:“加拿大虽然是一个金牌小国,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体育大国。”相反,“中国的体育,从少年体校到国家队,好像只有一个目的:到奥运会拿金牌。国际上拿不到的,也要到国内的小奥运——全运会上抢牌子。除此之外,别无目的。于是,体育只剩下一个意义:一切为了竞标,一切为了胜利。因此也形成了赢家通吃的残酷规则,拿了金牌,成为人上人,而其余人,通通变成了失败者,包括亚军在内,只配享受残羹剩饭。至于体育本身的意义,体育与普通国民的关系,不再有人关心,也不再当回事。”

这种中国式的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离开了体育本身,赛场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赛场,体育不再是寻常意义上的体育,称之为体育政治或者政治体育是恰当的,因为在体育当中附丽了太多政治的含义,给体育注入了太多非体育的成分。在体育政治当中,体育更多地承载了一个大国虚骄的民族主义符号,体育成了统治者向世界、向本国人民展示威力、强盛的一个砝码。体育不再是全民身体的锻炼活动,更不可能是培育公民的一项活动,在雅典,人类最早的大规模体育盛会诞生的地方,体育天然地就带有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训练合格公民的功能。王云五先生对于现代体育精神有深刻的领悟,他曾经精辟地指出,一个人从幼年、少年到青年,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无形中养成团体精神、正当竞争、守规则、忠诚、毅力、勇敢、忍耐、不骄、不自私等美德。他认为运动场不光是养成优良运动家的地方,也是优良公民的养成所,体育设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公民教育的设施。这些话,在我们今天听来是何等的陌生、何等隔膜,如同天方夜谭。在以金牌为唯一目标的体育政治与公民美德、公民教育之间,我们实在找不出任何的关联。

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奥运会在这个以金牌为目标的体育政治国度,注定将掀起新一轮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狭隘民族主义狂热,届时连空气中都会弥漫着一种虚骄之气,这种虚骄骨子里其实是虚无和虚弱,类似于生命的回光返照现象,但还是有很多国人会喜笑颜开,在体育政治的光芒中感受大国的荣耀。他们的眼睛会盯住金光灿灿的金牌,盯住一次又一次的成败得失。在他们心目中,甚至连金牌都已不再是一个一场比赛胜负的标志,而是寄托着一个虚荣、虚伪而空洞的“大国梦”,在这样的梦里,人们对“金牌小国”注定了不屑一顾,对于竞赛场上的失败者一定不会给予热烈的掌声。从体育我们可以确信,在这块土地上,政治仍然笼罩一切、涵盖一切,政治覆盖了我们的全部生命,我们不想关心政治,政治还是会时时处处关心我们,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奥运会的精神内核是什么?生活在体育政治中的人们不会去追问。体育精神是什么?早已在体育政治中迷失了方向感的人们不会在意。艾冬梅的金牌能不能卖出去,她们一家人的命运,以及80%退役运动员的命运,又有多少人会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