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的背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23:02

           “大道理”的背后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何  峰

学院的院报要办一个辅导员工作的专栏,向我约稿。我生性喜静,不愿意凑这个热闹,所以是一再推辞,一来二往,约稿之事在不知不觉中竟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了政治任务。现在的中国,不完成政治任务的后果还是挺严重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便想找些大道理来敷衍一下,心中对到底什么是大道理还是没底,只好求助于互联网,百度了一下,找到的相关网页约有5,480,000篇。如此之多的网页让我是无从看起,觉得首先应该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大道理”,后来在“百度百科”里找到这一词条的释义:1.重大的原则和理论。2.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仔细一揣摩,居然发现“大道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奥秘。

奥秘一:“大道理”是思想投机者的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大道理”这个词进行解读:“大道理”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道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道理”的释义是“事物的规律”。我们知道,事物是世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人类语言所界定和表述的一切对象都是事物,因此可以认为“道理”这个词的外延是无限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认为在“道理”的前面加上修饰词“大”,其目的应该不是为了将“道理”的数量、规模、程度等方面的外延扩大,只是为了将道理分类。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对中国文化的道家和儒家对“道理”分类的看法:老子的态度是“道非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道理要是说的出来,就不是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了。老子认为道理尚不能说出来,又何来分类之说?孔子的态度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没有见到孔子要对道理搞个分类学习,然后再来个“朝闻大道,夕死可矣”的感叹。究其原因,这些先贤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深知发现的艰难,就如同在茫茫的沙滩上寻找微小的金粒,怎么敢奢谈其大小呢?在求索者的眼中,道理只有真伪之辨,从无大小之分。真伪之辨是为了区别金子和沙子,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判断的结果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而以大小为标准的分类,是依靠“大”这个感性色彩很强的词来进行界定,完全是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可以这么说,“大道理”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在一开始就做了个圈套,把界定什么是“大道理”的定义权掌握在他的手里,完全是他说了算,你拿出来的任何“道理”,他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圈定,并决定是否放入到“大道理”这个筐里。

奥秘二:“大道理”是思想懒惰者的挡箭牌。道理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的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按照信息加工心理学中,根据人的思维所采用的信息种类以及加工的方式来进行分类,可以将思维区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当然,这并非说在进行逻辑思维时没有形象思维,在进行形象思维时没有逻辑思维)。学习道理的过程更多地借助第二信号(语言、文字、数字、符号)作为思维过程的主要刺激物,是以各种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形式,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方法过程的思维活动。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要求都较高,教师是否对相关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做出深刻的研究,能否联系实际生活并顺利地表达出来,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并仔细揣摩,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道理的本质属性就是抽象的,内容也是空洞的,能否理解和接受的责任应该是在人,而不是在于道理的大小。然而,现实中的“大道理”已经成为某些庸师和厌学者的挡箭牌。

无论是筐,还是挡箭牌,都是工具,更可怕的还有那5,480,000多篇相关的网页。当“道理”沦为了工具,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份对善的敬畏与虔诚也将随风而逝,人就异化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工具。我不知道那时的你我,将在何处寄存我们的灵魂呢?又拿什么东西来拯救我们的灵魂呢?····想到这里,我久久无语,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如同梵音在我的耳畔萦绕:“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借此机会,谨以此言献给学院的莘莘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