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型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57:05

金鹰评论>>正文

“应声虫型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2009年07月30日15:30  来源:南方网  我要评论(0)

 作者:周士君

   我国目前各类智库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大学附属型智库。专家称此类智库的作用,往往停留于论证政策如何正确层面,失去了智库应有的公共性或民间性,甚而沦为政府政策的宣传者和诠释者。(7月29日《广州日报》)

  与我国的“应声虫型智库”相比,美国许多著名智库常常左右着其各项重大决策,成为政治权力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与舆论一起号称美国政治的“第四权力”,又被称为“影子内阁”、“影子政府”及“美国的大脑”。全球智库目前大约有6000家,其中近1800家在美国。单纯从数量论,我国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也多达2000家,但被全球智库排名报告认可的内地智库仅有74家。

  除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外,我国智库在管理体制上更存在重大缺陷。即由于我国智库多属官办性质,以至在功能上大都发生了异化,更失去了应有的公共性或民间性特质,蜕变成十足的政府政策的“应声虫”,也几乎提不出具有质疑精神的意见建议以及具有替代性的“储备性政策”。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在此种“圈养”体制之下,根本起不到智库应有的基本功用。也正是由于受“圈养”体制的长期浸淫,导致我国智库在体制、能力和作为之上,都跟国际标准意义上的智库拉下了太大差距。

  同样因官办或“圈养”影响,我国智库普遍存在诸如与体制过近、专业程度畸低和以赚钱为目的之通病,那些整日活跃在各类论坛、研讨会或咨询会上的所谓专家,更是“满嘴跑火车”,变得全无影响力和公信力可言。要走出此种窘况,就需在智库管理体制上尽快与国际接轨,变“圈养”为“放养”,训练和恢复其应有的“野性”。因为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智库都属民间机构,直接隶属政府的智库则极为少见。其实,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级智库,也都经历了优胜劣汰的锤炼过程或市场竞争的精细遴选,而非像我国许多智库那样,其头衔或名号,除了官封便是自封。故我国智库要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就必须大胆将现有的许多体制内智库推向市场,并经过市场竞争实现其优胜劣汰,以实现我国智库由量到质的转变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