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和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03:00
试论《伤寒论》中的和法                                                              

                                                                                   赵   蕾(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 435000)
                                                                                   邵菊花(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 435000)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创立的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基本治疗法则,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工作。八法中的和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治疗方法,它既没有明显的祛邪作用,也没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而是通过缓和和解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至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肝脾、气血,达到中和作用,即新的平衡的目的。在《伤寒论》[1]各种病证中的方剂均体现了和法。

1 调和营卫法

  在太阳病中,和法首推桂枝汤。《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桂枝汤的功效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桂枝解肌祛风,配甘草辛甘化阳以解表。芍药敛阴和营,配甘草酸甘化阴以和在里的营阴;生姜温通,散寒止呕;佐桂枝行阳加强解肌散风寒之力;大枣益气和营,佐芍药引阴,一表一里,一阴一阳,共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2 调和肠胃法

  调和肠胃法是阳明病中和法,乃缓泻法。《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氵 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第254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从上述条文看,承气汤虽为泻下剂但能调和胃气,为泻热和胃之剂,在泻下中起到缓泻缓和的作用。

3 和解少阳法

  在少阳病中以和解为主要治疗原则,小柴胡汤是代表方剂。《伤寒论》第98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苦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其中“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由于少阳病理机制特殊,并非汗、吐、下三法之所宜,故方中柴胡苦辛,气质轻清,气味最薄,既能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又能疏畅少阳郁滞之气机;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泄半表半里之热;柴芩合用,能透达邪热,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全方有疏利三焦,和解少阳,宣通内外,调达上下,畅通气机的作用,为和解少阳的主方。

4 表里双解法

  表里双解法主要见于太阴兼太阳证,多因表证未解而误用下法,损伤脾阳,复感外邪所致。《伤寒论》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其方乃理中汤加桂枝而成。方中人参补益正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甘草益气和中,使之脾阳得运,寒湿得除;用桂枝解在表之邪,共达表里双解之效。

5 调和肝脾法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者,四肢不温也。本证四肢厥逆,是因为传经热邪深陷于里,阳气内郁不能达于阴经与阳经相交的四末,手足失于阳气的温煦所致,腹痛,泄痢下重均因肝脾失调,肝气郁滞,木乘脾土所致。方用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阳气透达于表,阳气通则四肢温;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作;柴枳相配,疏肝理脾和解表里;芍药柔肝敛阳,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益气,并能协助芍药缓急止痛,缓中和胃。四药合用达到肝脾调和,气机条达,郁阳得伸,厥逆自复。

6 调和寒热法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蛔厥是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阴阳之气不顺接而四肢厥逆。方中乌梅醋渍增其酸性为安蛔止痛主药;细辛、干姜、附子、当归、蜀椒、桂枝辛温散寒;黄连、黄柏苦寒清热;人参补益脾胃。全方酸苦辛热并用,蛔虫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闻酸则静,得辛则止,为安蛔止痛的主方。
  总之,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中医治病的精髓。张介宾曰:“调和六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亦指出和法的宗旨,在《伤寒论》中,还有很多的方剂都有和解与调和的作用。但用药的关键,在于合理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