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远程教育中的心理距离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7:01:20
王治文
浙江教育学院 310012
【摘要】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设定与控制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课程只是体系任职的质量设定与控制,核心是把握科学思想、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课程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质量设定与控制,重点是学习者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强烈的实践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发现新问题,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创造发明;三是个性和谐发展的质量设定与控制,关键是学习者在认知心理、与他人合作交流中的情感发展、社会责任感、诚信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四是知识和实践管理及学习环境质量设定与控制,主要是学习者能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和评价,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质量控制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我国称之为现代远程教育),从学界、权威部门到整个社会都对此寄予厚望,并给予了或即将给予巨大的投入。然而,在远程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从纯技术实现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许多想当然的假设,比如,认为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时空距离的成功跨越,就可以保障远程教育的大规模实施,而忽略了教学参与者之间的心理学距离对于有效学习的意义。本文即针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情景,提出并讨论心理距离(PsychologlcaIDistance)概念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影响与作用,并据此提出若干缩短学习者心理距离的可行途径。从严格意义上讲,网络教育也可用于非地理意义上的远程教育,如校园内的网络教学活动,本文讨论的远程教育,泛指基于网络的非面对面(FacetoFace)的教学活动。
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启示
有规模的远程教育始于函授教育,信函可以邮寄学习材料和习题(从教师到学生)及提问和作业(从学生到教师)等,从而实现互响应。可以想象这种响应方式的艰辛和低效率。不过,在函授教育中,手工化的作业和批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个性化交流。
广播与电视引入远程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材料递送的质量、效率与及时性,但依然很难实现远程教育中师生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虽然人们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例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SUN)上世纪日0年代就构建了视频单向、音频双向的教育电视系统,将远程教育送到海岛、沙漠和偏远的军事基地;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于上世纪90年代在各个分校之间构建了完全双向的远程教育系统,类似于视频会议系统。但这些系统的远程教学接收点基本还是专用的教室,其教学模式相对稳定,教学因采用定时并且实时方式,学习者可以及时反馈,增加了学习者的交流。
而基于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远程教学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技术实现空间。因特网最引人注目的应用是其3W方式,即网页和HTML网站的方式,这一应用的突出之处也还是提供和展示信息。当然,随着交互式网站技术的发展,这种在客户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开始集成EmaiI、BBS、Chatroom等突出通讯交流功能的其他应用。也是基于这种集成的因特网应用,网络课程与平台的概念形成,开拓了远程教育的新理念与新途径。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教学有两个无与伦比的优势:一是扩大教学规模,并且效率很高,几乎是一劳永逸地可供使用;二是不仅跨越地域,也跨越了时域,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应用,还可以实现诸多人机交互,包括超文本的和非线性的结构,客观题还可以自动批改和即时反馈,: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常常发现,许多远程教育机构未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一个极端的结果是,一些以远程名义举办的教育和课程最后只能送光盘到当地,甚至重新请教师进行面对面教学。
从远程教育的发展线索看,主要是跟着技术,尤其是信息记录、传送和展示的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对于新技术的采用,至少在形式上可以说相当的积极和及时。尤其是在教学信息的设计、传送、展示与随时随地的服务方面,可以说已经实现了时空意义上的距离跨越。但我们认为,在对于怎样让远程教育更有实效方面,人们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一些其他因素。其中很关键的,是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因素。
心理距离与远程教育成效模型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即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与教师及其他学习伙伴(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相应的,在考察、评估和设计远程教学时,也可以引入一个新的维度。我们参照有关心理距离的类{以定义,定义远程教育中的心理距离即学习者对于自己和教师(或导师)、同学(或其他学习伙伴)之间理论空间的一个估计。
通俗些说,心理距离是一种感受。学习者感受到被周围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同学及其他伙伴)所认识、所关注,感受到被认可、被欣赏、被鼓励,也可以是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或竞争,感受到置疑和批评、甚至看不起。这种感受参与构成自己周边的学习氛围。
可以认为,心理距离大致是社会交流强度的一种度量,学习者与社会交流越迅速、越密切,心理2E离越短,反之则心理距离越长。所以,心理距离也可大致表述为社会距离。但需要提及的是,社会交流一般被理解为显性的。但心理的效应常常表现为隐性的。例如,成绩都很好的两个同学之间,可能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交流,但心里可能在为每次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较着劲,此时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应该是近的。
审视如图1所示的学习者学习环境。图中学习者左侧的环境代表软、硬件学习资源,如学习信息或材料、设备、平台、软件(可构成人机交互)。学习者右侧的环境包括教师、学习伙伴,他们之间具有心理交互,构成学习组织及相应的学习氛围。
我们注意到,在批判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同步教学的弊端时,我们很容易忽略它的一个重要优势,那就是学习者处在一个学习群体中。学习者与教师和同学的心理距离总体很近。即便如此,心理距离的差异,仍然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影响很大。我们不乏这样的例子,某人某门课程成绩不好而且没有兴趣,是因为对任课教师不喜欢(不完全因为教师课讲得不好),并且感觉教师也不喜欢他(她);某人对某门课程特别投入是因为教师对其很关注和重视,或者是因为一些关系紧密(互相关注)的学习伙伴互相较劲(竞争)。大多数人也可能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学习某门课程的成功程度,更多的是通过对比其他同学的成就来感受的,而不是对于课程内容的绝对掌握。
在远程教育的情况下,我们也以同样的学习环境观来审视。信息传递和展示技术的迅速发展,确实在逐步缩短甚至跨越地理的或时空的距离。但这不并意味着自然跨越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距离。而这一心理距离的存在及其效应,会影响远程教育的成效。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虽然网上有完整的课程材料,但学习者往往不去点击,或者新鲜一下后就很快放弃。我们认为,有效交流的缺失,或者说心理距离的存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认为,先验的或先前实践中无形存在的远程教育成效模型,实际上主要从提供学习的信息材料(包括学科内容的展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提交的作业等)的角度来考察和改进结果。如果以[表示成效,旧(1nformatien口istance)表示信息距离即直接学习信息传达,则这一模型可简单表示为:
E=f(id)
其中旧的改进(减小)也可理解为教学信息技术对于物理意义上的或时空意义上的距离的缩短或跨越。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显然已经取得惊人的咸就,发展势头仍然很猛的宽带技术正在使这一距离咸为实际上的零距离。这一模型显然难以解释很多实际情形。
现在增加心理距离pd(Psychological口is-tance)这一维度,则改进的模型可表示为:
E=f(id,pd)
其中pd表示学习者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之间的心理距离,它的改进(减小)也可看作是适当的组织、(心灵)交流的构建及相应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心理距离的缩短或跨越。旧和pd减小,则成效函数[趋于增加。
事实上,这一模型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也适用,只是心理距离要素已经完全融入常规的教学模式中而常常被人忽视罢了。
在远程教育中,尽管学习者开始可以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参加学习,也能够得到需要的学习信息和资源,但如果必要的心灵交流、关注、督促、竞争的氛围缺失,与教师和学习伙伴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不能有效缩短,则学习将难以保持效率,甚至难以坚持。
缩短心理距离的几条措施
心理距离这一要素的实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远程教育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远程教育的规模效益。无论是基于电视技术还是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仅从id的维度理解,已使规模效益的实现几乎不受限制。一旦教材(课程)准备好,凭借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复制和传播的优势,理论上就可以容纳无限制人数的使用。但如果考虑到心理距离因素pd,规模扩展就要受到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有效性的限制。一个教师能够有效交流的学生数肯定很有限。
二是远程教育跨越时间差的效应。Web服务与点播技术允许学习者任何时候上网获取学习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和留言板(BBS)等技术,也确实可以实现低成本交流,但无时间表和进度表约束的学习和有时间差的交流在缩短心理距离方面,效果肯定不如集体中的同步学习以及实时的交流。
那么在远程教育情景下,有没有可能通过有效缩短学习者心理距离来改进学习成效?回答是肯定的,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潜力。但是,这些潜能需要精心的教学组织和设计,才能有效的发挥。这一点可以从对传统教育的总结和分析中得到借鉴。
教育是基于社会的,没有学校也会有教育。但班级制以来,正是学校、班级这样的组织结构,使教育变得有效率。没有这些组织结构,教育只可能维持它的原始形态或阶段。凭借因特网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虚拟社会得以构成,教育可以基于这个虚拟社会,实现远程的教育。但如果缺乏适当的组织结构,它同样是缺乏效率的,或者说是原始的。由此,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中,只有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和教学组织设计,才可能实现有效的学习者交流,缩短心理距离,形成远程教育的必要氛围。这一要素与教学信息的多样化设计及有效的传递(跨越物理的距离)相配合,能够实现远程教育过程的优化和卓有成效。
根据以上理论推测,结合一些实践和小规模实验,下面简单讨论远程教育中为缩短心理距离需要考虑的若干具体问题、原则或优先措施。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进程中,我们强调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并将它看作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定义的构成要素。在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发展中,我们需要重新强调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当然这种交流是建立在远程的或虚拟的通讯机制上的。人人交互(哪怕别人并没有作出显性表示或动作,甚至实际上并没有注意到)在心理距离方面的效应与一般的人机交互不同。人机交互作为练习往往不在意结果,因为用户不会在意机器对自己的评价或看法。但是可以将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恰当的结合,例如,同样是自测题,将练习结果进行排行、公布,并予以一些人为评论,就能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获得较大的交互效果。
原则上来说,无论多么优秀的网络课程,其教学的有效实施仍需要组织规模合适的班级,并对班级配以专门的教师(或导师、助教)。而且班级的规模应比传统教育中的班级规模要小,而不是大。这一点从美国OnLineLearn…Q在线学校实践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校在其招生广告中着重声明它一门课程一轮只限招20名学员,教师会个别关心到每一位学习者,熟悉他们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个别交流,并且鼓励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和认识。
传统教学的魅力(有时因教师原因也表现为缺陷)之一是同样的课程、教材都要由教师来演绎个性化的教学。不同的教师,甚至同一课程同一教师,教学也能显示出多样性。远程教育则对稳定的课程材料依赖很大。但同样是学习内容稳定的教学材料,如网页,若能通过动态技术结合教师的简单介绍、评述甚开放学习[2005年12月/上至问候语展示给学习者,也能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亲近感。
在远程教育中,当班级规模在10人以上时,即应考虑分咸适当的小组,以便组内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远程学习仍然应制订时间表和进度表,应将课程的整体目标分解为分阶段的小目标。有些材料不要一次性发布在网上,而应结合教学进程逐步予以发布。即便是在线阅读或视频点播,也应尽可能在指定时间一起进行,并进行低频度的交流(如口公布在线学生名字,利用Chatroom甚至QQ等),使学习者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了解到其它同学也都正在专心学习。
充分利用BBS、Chatroom等网络论坛手段。基于文本的交流,要控制同时参与的人数,班级人数多时分组进行组内交流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可以借鉴一般社会性的专题论坛,由组长推荐组内的发言或文章贴到班级或范围更广的论坛。交流与发言应尽可能采用实名制。
学习者同时上网时,也可以安排一定时间的闲谈和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个性化沟通,鼓励他们交朋友。对于职后教育,还应特别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职业经验和感受的交流。对于身处异地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交流不同的地方地理、文化见闻,这可带给远程学习者有趣而新鲜的感受。教师也应尽可能参与其中。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学生、教师的照片和语音也纳入交流和共享的范围,提高虚拟聊天的真实感。
设法展示和交流学生的学习成就,努力形成适当的学习动力和压力。
虽然网络上“看”不到举止,教师仍然有责任在个人志趣、言谈、礼貌、公德和责任/凸及网络行为习惯等方面为人师表。
可以看出,网络教学需要专门的教师人才。他们除了应具备必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具备进行网上教学的专门意识、知识与技能。
如前所述,个性化的心理距离不可能完全用全自动化的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来缩短。但是恰当地、有限度地利用技术,能有效提自b灵交流的效率。
结束语
相对于物理意义上的或时空意义上的距离,远程教育中可以抽象出心理距离这一概念,用它来表述远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之间的社会和心灵交流效应的强度。将此因素引入远程教育的成效模型,可以解释远程教育实践中一些成效与期待不符合的现象或问题,并为远程教育实践从平台、课程、教学材料设计,到教学模式的选择、管理的实现、评估的导向等提供新的视角。
远程教育中,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形成紧密的师生关系和学习伙伴关系,促进相互联系和关注,可以有效缩短b理距离,形成良性的学习氛围,提高远程教育的成功率和效率。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在这方面提供了远程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可能性。
本文提出的心理距离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与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基本符合的。但本文除了认同纯知识建构中社会交流(对话、表达、协商等)的直接作用外,特别强调心理距离在学习氛围构造上的意义。它在具体知识学习上的作用可能是间接的,但在整体学习成效上的作用却是直接的。
远程教育中的心理距离因素的量化有无必要和可能,值得探讨和研究。
远程教育中,对于年龄(及职前职后的不同阶段)、性别、文化程度等不同的群体甚至个体,心理距离差异可能很大,一些在远程教育中具有典型性的群体特征显然特别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略)
文章选自《中国远程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