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一种让人和谐向善的思想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17:19

二、合天人——和谐向善为什么必要

      虽然人性是善的,有为善的可能,但人为什么一定要向善呢?《诗经》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11]《周易》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12]儒学经典对天人之际有着深刻的领悟,很早就认识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是一个有着自身存在、发展和变化规则的宇宙。宇宙中的任何一类事物,都有标志它为这类事物而不是他类事物的本质规定性,都是依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存在、发展和变化的。草长莺飞,鱼游虫爬,化化生生各足其性,各任自然。松只会长成松,而不会长成竹;鱼只能长成鱼,而不能成为鸟。人类秉赋的伦常,就是自己应当珍爱和躬行的美德。作为宇宙中的一类存在,人类怎么能自异于宇宙法则,而偏离自己的秉性呢!因此《大学》中有这样的记载:“《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13]黄鸟都知道自己应当栖止在什么地方,作为灵于万物的人类,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连黄鸟都不如呢?陆象山说:“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14]“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15]

“好是懿德”是自己本性的自然展开和实现,是自己性分之内的事,也是符合宇宙法则、合于天道的事。因此,“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16]“好是懿德”不是外在的命令,而是做人的内在要求,求而必得。它既平凡,又高尚;既简单易行,又重大深远,在自然而平凡中担当着宇宙的道义。即便是一文不名、一字不识,它也体现着人生的价值,可以让人身心安泰,坦坦荡荡。因而陆象山提出:“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17]

宇宙是一个井然有序、万物各遂其性的宇宙,万物都体现着宇宙的法则,实践着宇宙法则,都是在宇宙大法中生生不息。自身的本性得以展开,得以实现,就完成了自己存在的使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完满地完成了自己存在的自然过程。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是草木还是生灵,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儒家常常以物喻人,以物性喻人性,乐于观雨听风、赏花玩月,就是在春花秋月中体味出宇宙生机。周茂叔“窗前草不除”[18],就是通过茵茵小草观宇宙生生之意。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19],大慨寓涵的也是这样一种境界。所以,一个人无论他多么富有,多么显耀,如果他践行人性有亏缺,那么他的人生就不完满,不仅无贵可尊,而且要遭世人的唾弃;而无论一个人多么卑微,多么平凡,如果他没有昧良知、人性无亏欠,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完满的,不仅无贱可言,而且倍受世人的尊重。因此,人人都有昂头的资格和必要。

儒学理解的宇宙不仅是一个“有物有则”“各正性命”的宇宙,也是一个“通天下一气”的宇宙。宇宙就是“一气”聚散的形式和过程,宇宙万物都是气化所生。张横渠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20]气有阴阳,阳为乾,阴为坤,阴阳相推相荡而化生出万物。所以“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21]人类每一个成员都是乾坤父母所生的,所以都是同胞,而万物也是乾坤父母生出的,所以都是我们的同类。我们的存在是气之凝聚,当顺其自然地活着;我们的死亡是气之消散,而归于安宁,当坦然面对。这种“民胞物与”、“存顺没宁”态度,成为宋代以后儒学的一种重要观念和儒者宽广的胸襟。这种观念,形成了儒学天人合一的另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仅人与人的和谐成为人类的内在要求,而且人与物的和谐也成为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既是通过茵茵小草观宇宙生生之意,也是“物与”境界的一种体现。

所以,“好是懿德”,完满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与天合一,就使和谐向善成为必要,成为做人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