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中华姓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41:50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姓十几个,如姚、姜、姬、姒等,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由于人口不断地繁殖,一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命氏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因而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则著之以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氏族,起到“别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姓氏制度也出现混乱,姓氏逐渐混同。到两汉时,姓已基本确立,与现在通用的姓大体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发生。

  中国古代姓氏的来源和分类

    如唐氏,尧帝初封于唐(其地为中山唐县),周代又封其后裔为唐侯(其地在鲁县),以奉尧嗣,故其子孙为唐氏。又如商氏,舜帝命契为司徒,封于商,子孙以国为氏,是为商氏。周初大封诸侯,各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的情况更为普遍,如齐、鲁、卫、晋、管、蔡、霍、曹、陈、楚、郑、吴、韩、魏、许、吕等均是以国为氏。姓氏的类别和内涵


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如夏祖女志梦见流星贯地,化为神珠薏苡(车前子),吞之而生禹,故以薏苡为图腾,姓「姒」氏,「姒」即由「苡」字演化而来。再如周之始祖母姜嫄因「履大人之迹」而生稷,所谓「大人之迹」是指巨大的足迹,实为熊的足迹,故周人以熊为图腾,以「姬」为姓。又如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史称「鸟夷」,有不少鸟类的图腾演化为姓氏,如鸟氏、凤氏、爽鸠氏等。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至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图腾为姓氏的例子更多。如云南彝族括扒人以「荞」为图腾,故姓荞氏;拉祜族以虎为图腾,故姓虎氏。此外如水鸟氏、瓦雀氏、野猫氏、孔雀氏等,均由图腾演化而成姓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国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国为氏,大体有四种情况。一为以古封国为氏。如唐氏,尧帝初封于唐(其地为中山唐县),周代又封其后裔为唐侯(其地在鲁县),以奉尧嗣,故其子孙为唐氏。又如商氏,舜帝命契为司徒,封于商,子孙以国为氏,是为商氏。周初大封诸侯,各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的情况更为普遍,如齐、鲁、卫、晋、管、蔡、霍、曹、陈、楚、郑、吴、韩、魏、许、吕等均是以国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国为氏的第二种情况是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小国归化后,以国为氏,如汉代西羌滇国,于汉武帝时降汉,后人称为滇氏。唐永徽初,有吐火国遣使来献大乌,留居中国,称为吐火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国为氏的第三种情况是异国人来华定居,以其国名为氏。如东汉时安息国太子出家修行,游历中原,定居洛阳,遂称安氏。隋唐时,西域有个米国(今俄罗斯境内),其国人来华定居,人多称为米氏。印度古称天竺,有国人来华留居,自称为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国为氏的第四种情况是汉代以后,受封郡国的诸侯王,以郡国为氏,如汉代景丹封采阳侯,赵谦祥封周阳侯,张敖封信都侯,其子孙均以所封郡国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迎访问西部药学论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封邑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自周代实施分封制度之后,各受封于天子的诸侯国可在自己的封地内对公族卿大夫及有功之士赏赐大小不等的封地,俗称「封邑」,作为受封者的食采之地,故封邑亦称「食邑」、「采邑」。后人因以为氏,如温、元、苏、毛、甘、樊、祭、尹、陆、栾、郦、邴等。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与封邑性质类似,而所封采邑较小的「五等之封」,通常封于乡。其子孙以乡为氏,如裴、陆、庞、阎之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地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地为氏有三种类型:有封土者以所封之地为氏,无封土者以所居之地为氏,也有以所生之地为氏的。如神农氏生于姜水,因而取姓为姜;虞舜因居于姚墟,因而取姓为姚;商代名相傅说因筑居于傅岩,故称傅氏,再如东郭、西郭、北郭、东门、西门等,均以生地或居地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另外,也有以当地名山大川为氏者。如鲜卑族人居贺兰山之阳,后人称「贺兰氏」;越王无疆次子居欧余之阳,后人称为「欧阳氏」或「欧氏」。再如伏羲氏有一支后裔,迁徙到川东巴水上游,子孙留居此地,称为「巴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族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族为氏者,可分两大类型:一是宗族、公族(主要是卿大夫、王公、大族)分支为氏。如楚有三族:昭、屈、景;齐有左、右公子,故分左、右两族。二是古代少数民族,以部落、部族为氏。如汉代鲜卑族有慕容部,后人称慕容氏;古匈奴有唿衍部,内附中原后,称为唿衍氏,也称唿延氏;古辽东有宇文部、完颜部,后人称宇文氏、完颜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官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官为氏者,多以其所任官职之职能、性质为氏。如春秋时,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褚师」,宋、卫、郑、鲁等国均有此设置,子孙世袭此职,称「褚氏」。帝尧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世袭此职,称「理氏」。商纣王时理利贞因直言进谏,获罪惧诛,避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生」遂改「理」为「李」。周人夫辛有,二子在晋国任「董史」(管理晋国典籍的史官),后代以官为氏,称「董氏」。周代官廷中专管藏冰的官员叫「凌人」,后代称为「凌氏」。再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司工、司城、司土、司功等姓,皆系以官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 
以爵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爵为氏者,多为王侯公室等贵族后裔。如皇、王、公、侯、公孙、公士、庶长等姓氏,均以其始祖爵位封号为氏。但同姓未必是同源同宗,如王姓,有「姬姓」 (周代王族)之王,如「太原王」;有子姓之王,如「汲郡王氏」(商代比干后裔)之王;有「妫姓」之王(舜帝之后);有「虏姓之王」(由少数民族汉化);也有亡国后的王孙公子改为王姓者,由于姓源较多,故王氏人口众多,成为中国大姓。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在以爵为氏的同一姓氏中,又区分「族系」,衍生出:「以爵系为氏」的一种复姓类别。如「王氏」派生出「王孙氏」、「王叔氏」;「公氏」则有「公子氏」、「公孙氏」的区别。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名、号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此类姓氏的来源,大都来自古代帝王、名臣、名人,如伏氏为伏羲氏之后,有氏为有巢氏之后,轩辕氏为黄帝之后,禹氏为大禹之后,汤氏为商汤之后,员氏为楚名臣伍员之后,金氏为少昊金天之后,甲氏为商王太甲之后等。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与「以名、号为氏」相同的另一类别是「以字为氏」。如白氏为秦国大将白乙丙之后(白乙丙,姓蹇名丙,字白乙);宋国大司马公孙嘉,字孔父,其子遂以父字为氏,称为孔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
以谥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
  谥法起于周代,所谓「生有爵,死有谥,贵者之事也」,多为帝王、名臣死后追封加赠的褒奖之词,后世子孙引以为荣,遂以谥为氏。如庄氏为庄王之后,康氏为康叔之后,武氏为宋武公之后,桓氏为齐桓公之后,文氏为周文王之支系等。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技艺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古代百工技艺多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相沿既久,遂以为氏。如以陶冶为业者为陶氏,以屠宰为业者称屠,以卜巫为业者称巫氏。此外,如工氏、农氏、药氏皆为此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德行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德行为氏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吉德」即优良品德为氏,如赵大夫赵衰对人热诚温厚,有如冬天的太阳般可爱,故称为「冬日氏」。二是以「凶德」即劣行、罪恶为氏。此类姓氏多为历代统治者惩罚敌对势力或有罪臣民而强加于人的。如汉代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兵败被杀。因其早年曾受黥刑(脸上刺字),其族人被贬为「黥氏」。杨玄感因起兵反隋,被隋炀帝贬为「枭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迎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事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事为氏者多含有纪念意义性质。如夏代少康帝的母亲为避寒浞的追杀,怀着身孕从后墙一洞穴中逃出,回娘家生下少康。少康中兴恢复帝位后,为纪念此事,便命小儿子改姓「窦」氏,「窦」即洞穴之意。再如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每奉旨入朝议事,特诏乘小车出入宫中,以示尊老之意,时人称之为「车丞相」,其子孙遂以「车」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
以物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古人常以祥瑞之物作为姓氏。如前秦符洪家,池生菖蒲,长五丈,其形五节如竹,当时的人称之为「蒲家」,后人便为「蒲氏」。再如长柳氏、长梧氏、长桑氏等均因家园有此祥瑞之物而以为氏。 欢迎访问西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任所为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以担任某地职守而为氏者,在春秋战国时较为盛行,是以封邑为氏的一种变相衍生。如楚国兰氏、权氏、沈氏、鄢氏,鲁国之匡氏等,均因其祖上曾分别担任兰县、权县、沈县、鄢县及匡县县尹而得姓。 欢迎访问西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赐姓、冒姓、改姓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此处的赐姓,是狭义的专指赐姓,不同于三代以前的「因生赐姓」,而是秦汉以后封建大统一的***国家形成后,为褒赏笼络臣属的一种政治手段。赐姓多为历代帝王赏赐有功之臣为皇室姓氏,统称「国姓」,赐姓之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为表彰娄敬、项伯的功绩,赐娄、项二氏为刘姓。唐代赐予有功之臣和归附的番邦异族为「李姓」者多达十六族。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赐外甥李文忠、养子沐英、何文辉等为朱姓。南明隆武帝也赐郑成功为「朱姓」,人称「国姓爷」,以示荣宠。皇帝赐姓于臣属,并不都是褒奖、恩宠,对于政敌、叛臣,也赐凶险姓氏以示惩赏。如武则天称帝后,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将起兵反对她的李姓诸王赐姓虺(音毁)氏。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冒姓之现象多发生于魏晋、隋唐,由于「九品中正制」及其以郡望门第评品人物,选官任职,出身寒门者往往有冒姓,攀附之现象。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改姓多为避仇、避难或避讳时,改称它姓。如东汉时有个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为张姓,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时名将。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诸种复姓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中国复姓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复姓更为普遍。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宋代郑樵在其所着《通志.氏族略》中,将复姓列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代北三字姓」四个大类,实际上复姓多至四字、五字以至七、八字的也还不少,尤其是宋代以后,经辽、金、西夏、元、清几代,中华各民族之间接触、交融日益频繁,奠定现代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基础。上述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姓氏,随着历史的进化和民族的融合,大部已简化、汉化,只有一小部分仍保留着复姓的原貌,如清朝的「爱新觉罗氏」等,一直沿用到现在。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其它姓源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中国姓氏庞杂繁多,姓氏来源千奇百怪。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如古代有一种「吹律定姓」的特殊方式。《白虎通.姓名篇》说:「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记其族。」因古代母系氏族社会,人多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有同祖而异姓,有同姓而异祖」,或因避仇改姓等,相互错杂。为区分族别,故有「吹律定姓」之法,即依据古代韵律而定姓氏。如《汉书.京房传》记载:「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姓」。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此外,有以古都名为氏者。如少昊建都芬桑,后人有芬桑氏:黄帝建都于有熊,后人有有熊氏;周故都在岐,子孙留居者,称为岐氏。也有以古朝代名为氏者,如夏、商、周、秦、汉等。还有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姓为氏、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姓、简化改姓等等多种姓源,纷繁复杂,难以一一列述。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中国的姓氏来源及其类别,虽然千头万绪,五花八门,若从现代生活的角度和科学体系看,可归纳为四大特色: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第一,地域性,是以人类出生,居住,生活的地方为姓氏来源。如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等即属此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第二,纪念性,是以先祖或部族的名字、徽号、谥号为姓氏来源。如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族为氏、以谥为氏、以爵为氏等,皆属此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第三,职业性,是以先祖所从事的工作、官职、技艺等作为姓源。如以官为氏、以技艺为氏、以事为氏、以职为氏等皆属此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第四,历史性,是以先祖或部族的图腾崇拜或与生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古老的姓氏,及少数民族的姓氏,大多属于此类。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口的繁衍增长,姓氏日益增多,姓源也日益复杂,甚至发展到「姓随人便」的程度。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改用化名;一些着名作家和艺术工作者取用艺名;独生子女成婚后,兼用夫妻双方姓氏为后代取名等。另外,涉外婚姻中兼用中外姓氏者也比比皆是。凡此种种因素必然导致中国姓氏日益丰富多彩。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欢迎访问西部药学论坛http://www.westyx.com/bbs 
  中国姓氏虽然源源流长,但历代由于受到地域、交通、通讯等多方面的限制,人们很难全面了解和调查各个姓氏的情况,也难以做出全国性的统计。因此虽然历代都有专人、专着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大都停留在姓氏的多少及部分姓氏的起源方面。姓氏文化在文字学、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学科中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  http://www.xici.net/u10471818/d48791581.htm 链接:百家姓常识之一 姓氏总说:新陈代谢 中华姓氏知多少 作者:西秦斗木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古代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姓氏。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秦汉以后,“姓”与“氏”逐渐合流,“姓氏合一”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现在有多少姓氏呢?

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若甫、袁义达搜集的数据显示:正在使用和曾经使用的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共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氏1615个,四字姓氏569个,五字姓氏96个,六字姓氏22个,七字姓氏7个,八字姓氏3个,九个姓氏1个。另外,还包括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到了2006年,袁义达搜集的姓氏达到23000个左右,这也是迄今为止最新的统计数据。

这么庞大的姓氏数量主要产生于这样几种方式:

以古姓为氏。如姬、姜、姒、任(妊)等,这些带女字旁的姓氏多是母系社会时期产生的。另外还有古姓风、子、伊等。先秦时期,同“姓”的人是不可以结婚的,《论语》中记载,鲁昭公(姬姓)娶吴女(姬姓)为妻,当时人指责他“不知礼”。鲁昭公为此改称吴女为“吴孟氏”,而不说“姬孟氏”。而孔子说昭公知礼,被陈司败借此好好嘲弄了一番。

以国作为姓氏。这种方式产生的姓氏最多。韩、赵、魏、齐、鲁、蔡、曹等这些现在常见的姓氏,多是源于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小国归化后,也以国为氏。汉武帝时,西羌滇国归降,其后人就称为滇氏。安息国太子在洛阳定居,其后以安为氏。

先秦时官职多为世袭,以官职名作为姓氏也很普遍。周代专管藏冰的官员叫“凌人”,其后代就以“凌”为氏。春秋时期,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褚师”,子孙后世以“褚”为氏。史、仓、库、司马、司徒、司空等姓氏也由此而来。

现在的大姓“李”的由来也与此有关。帝尧时,皋陶担任执掌刑狱的理官职位,其子孙就以“理”为氏,此后因“食木子得生”,改“理”为“李”。

以祖先的名、字、谥号、封地等为姓氏。比如,现今谱系保存最完整的孔氏就是以先祖的字为氏。宋国的公孙嘉,字孔文,其后人就以孔为姓氏。另外这种方式产生的姓氏还有皇甫、戴、苏等。

赐姓,也是姓氏产生的一大方式。李唐王朝大量赐姓李,朱明王朝赐姓朱。这样不仅显示皇恩,也造成了这些姓氏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赐姓也成为李、朱、刘等姓氏成为大姓的重要原因。

赐姓意味着改姓,而改姓是姓氏发展的常见方式。古代因避讳、避祸等原因,往往改变姓氏。如晋朝避讳司马师,“师”姓只好缺笔改为“帅”姓。其他的如“丘”与“邱”等。

甚至一个姓氏会变成多个姓氏,如司马迁的后人为避祸,将“司马”二字分开填笔,形成“同”姓与“冯”姓。

除此之外,还有以居住地作为姓氏,如东郭、西门、南宫等;以排行、时序作为姓氏,如孟、仲、叔以及甲、乙、丙、丁等;以图腾崇拜对象为姓氏,如马、牛、羊、龙、凤等。

可见,姓氏的产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一个姓氏会有多种产生方式。同姓并不一定会同源。比如安徽绩溪“七支胡”中的明经胡氏源于李姓。这样形成的23000多个姓氏中,现在使用的姓氏仅有4100多个。也就是说,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近20000的姓氏不再使用或者消失了。

而这4100多个姓氏绝大多数是单字姓,大多是常见的汉字。其中,不少姓氏是很新奇的,比如“东”、“南”、“西”、“北”。这四个常见的汉字也是姓氏。目前东姓在江苏、黑龙江、河北、甘肃等地都有分布;西姓在山东有分布;南姓在河南一带很多;北姓在河北、山西、四川都有分布。这些姓氏的数量是很少。这种汉字常见,姓氏却不常见的还有“油”、“盐”、“酱”、“醋”等姓氏。

而在姓氏的发展中,随着一些姓氏的消失,也生成新的姓氏。

当下流行的“张王”、“刘陈”等姓就是一种姓氏发展的新姓氏。这种姓氏在福建、广东较多,是由父母的姓氏合在一起形成的。甚至,为了给宝宝起个好名字,有些父母使用“新”的姓氏。比如,选“一”作为姓氏。

对此,2007年公安部研究起草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做出硬性规定:子女可以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按照双姓起名,但是不算做复姓。 百家姓常识之二 新旧《百家姓》:五百字影响上千年2009-04-23 11:05

作者:肖茂红     编辑:杨天树

百家姓寻根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北岭山南麓盘古坑的盘古风景区里,在这里可以找到姓氏的起源、分支、迁移以及最具权威性的姓氏始祖画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四字歌谣,只要是中国人,哪怕目不识丁,都知道是《百家姓》的开篇之句。《百家姓》虽然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但它系何人所作?何时出版?这些问题却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百家姓》的排序每句只有最后一个字讲究押韵,琅琅上口,其他姓氏的位置没有特别讲究,但首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选择却是有缘故的。据宋朝学者王明清的研究,《百家姓》是由北宋初年一“钱塘老儒”所著。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当时属于吴越国,北宋建立以后,吴越国依附了宋朝,得以继续存活了十几年。因为宋朝皇帝姓赵,作为当朝国姓的“赵”,理所当然列为首姓。“钱”是吴越国国主的姓氏,得以排列第二。“孙”是时任吴越国国主的钱俶正妃之姓,排第三。“李”既是十代时南唐国主之姓,江南大族也多李氏,排第四。至于次句“周吴郑王”四姓,都是吴越国开国以来历代后妃们的姓氏。由此可见,“赵”姓被冠以首位,乃是出于“尊国姓”的原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排为首句,也打上了强烈的权力烙印。

事实上,《百家姓》的出现并不是始于北宋,早在唐代,就已有《百家姓》的出版,但也许是宋代以后才开始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因此,说到《百家姓》,包括许多学者在内,大家一般都认可是北宋“钱塘老儒”所著。

虽然名为“百家姓”,但它并不仅仅收录一百个姓氏。据统计,北宋“钱塘老儒”所编的旧《百家姓》常用版本收录有507个姓,其中单姓447个,复姓60个,全文共568个字。虽然只有五百余字,但它并没有因为简短而被人忽视,相反,它历久风行,长盛不衰,影响极为深广。它因为事关人们的姓氏郡望而受到普遍欢迎,而且它的文字几乎不重复,兼之押韵,十分适合做儿童读物,从而成为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启蒙学教材。

《百家姓》从诞生之后就不停的被改编。不管是元明清时期,还是当代,《百家姓》的版本一直在不断的流变之中。究其原因,元明清时代的改编主要是因为《百家姓》为了“尊国姓”而以“赵”开篇,带上了强烈的的赵宋皇室意味,这是为其它朝代的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比如,明朝改编的《百家姓》就有以明朝国主之姓“朱”字起头的。清朝时,由于皇帝是满族人,以“爱新觉罗”为国姓,一时难倒不少有兴趣编姓氏的人。后来,康熙皇帝下旨编订《御制百家姓》,巧妙地用万世师表的孔子姓氏“孔”字开篇,化解了这道难题。虽然改编版本种类有很多,在表现格式等方面也花足了功夫,但它们却都无法取代原稿。

到了当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统计各姓人口提供了可能。《百家姓》的排序也迎来了新的突破。

1982年,我国进行了全国人口大普查。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中国姓氏进行了抽样统计,它抽样调查的依据为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0.05%随机抽样资料(约57万人),以及1970年台湾省的人口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这十个人口大姓。此次的抽样统计影响很大,被称为新《百家姓》。

虽然1987年的新《百家姓》已经大致能看出中国姓氏人口分布的概况,但是由于抽样调查的人口数量有限,其科学准确度也自然有限。到了2004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对中国人口姓氏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查。此次调查历时两年,涉及全国一千多个县市,得到的人口数量为2.96亿,有关姓氏为4100个。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出炉的2006年版的新《百家姓》,很快取代了1987年版的《百家姓》。这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十位的姓氏分别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从排在前十位的姓氏来看,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别并不大,只有“赵、黄”二姓调换了位置。但事实上,在100大姓中,只有李(1)、王(2)张(3)、刘(4)、陈(5)、杨(6)、周(9)、吴(10)、徐(11)、孙(12)、谢(24)、萧(30)苏(41)、任(59)这14个姓保持了位置不变,其它的均有变动。

2007年4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根据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排版出了最新的《百家姓》。最新结果显示,姓氏人口总数在两千万以上的有十个,分别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其中,王姓由第二位升为第一位,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李姓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前100个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4.77%。

新版《百家姓》借助现代科技,按人口多寡进行排序,为人们更好的了解姓氏知识提供了方便,它们与《百家姓》原稿相得益彰,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与认可。

附录一:北宋版旧《百家姓》常用版本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翟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后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附录二:2006版新《百家姓》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     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

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     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     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龙万段章钱汤     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

http://hi.baidu.com/lyxszp/blog/item/53bc15f6056b192a720eec86.html 百家姓常识之三 姓氏来源:五百年前是一家? 作者:听涛楚隐    编辑:杨天树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和一个陌生的朋友寒暄,第一句肯定会问:“您贵姓啊?”答曰“免贵姓李”,如果问的人恰恰也姓李,就会高兴的说“哎呀,太巧了,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

其实“五百年前是一家”云云,多半只是一句客套话。从百家姓的起源来看,两个姓氏相同的人,五百年前未必真的就是一家人,比如李姓,其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直到理利贞“食木子而得李”。唐朝时期李姓为国姓,而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于李姓,由此李姓人丁大增。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其实,中国所有大姓的来源都很复杂,同姓并不意味着五百年前就是“一家子”。

李姓族谱中收录的理利贞画像。由于缺乏史料记载,理利贞的生平扑朔迷离,后人只能根据传说来推测理利贞如何改姓为“李”,肇始李姓。

相反,两个姓氏不同的人,五百年前倒真的有可能是一家。比如陈姓和胡姓历史上很长时间都保持“陈胡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本是“一家人”。原来,虞舜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地。他死后,谥号“胡”,葬于陈,其子孙一支以其谥号为姓,即为胡姓,另一支以国为姓,即为陈姓,妫满则被尊称为胡公满、陈胡公或陈胡公满。

妫满出生和去世的时间,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相传,妫 满 受封,是因为父亲 遏父制陶有功,另有一种说法是,因为 他没有 跟着商纣王一起淫乱,并且和周比较亲近,所以周武王在灭掉了商朝之后就把陈赐封给他。

再比如,今天台湾、东南沿海一带有些地方,洪、江、翁、方、龚、汪六姓之间也有互不通婚的禁忌,因为这六姓属于所谓的“六桂宗亲”,原来也属一家人。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为避国乱,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生有六子,分姓洪、翁、江、方、龚、汪六姓,同列进士,被誉为“六桂联芳”。翁乾度特意留下家训:六桂宗亲是一家,相互不通婚。

六桂宗亲是一家

同姓异源,异姓同源,这反映了我国姓氏来源的复杂和分化变迁的剧烈。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胙土命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坐像,位于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内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可见,秦汉时期姓与氏已经走向合一。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

百家姓寻根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北岭山南麓盘古坑的盘古风景区里,在这里可以找到姓氏的起源、分支、迁移以及最具权威性的姓氏始祖画像。

从姓氏的形成源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2.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中华民族的“龙”图腾

可见,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情况十分复杂。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还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因此,仅仅从姓氏上去判断五百年前是否是“一家子”其实没有多大意义。所有的中国人其实都是一家子,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炎黄子孙,或者说“龙的传人”。
百家姓常识之四 “姓”与“氏”:从大相径庭到合而为一 2009-04-23 11:04

作者:岁月痕迹     编辑:杨天树

“姓”与“氏”原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现代人说起“姓”和“氏”,往往混为一谈。事实上,从姓氏的初义来看,二者大相径庭。

中华民族的姓氏,源远流长。在古代,“姓”和“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子称“姓”, 男子称“氏”。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一,今天所说姓氏的概念就确定于秦汉。

早期的姓氏起源,往往和自然界关系密切。比如大名鼎鼎的伏羲、女娲为风姓,遍尝百草的神农有后裔为雷姓;为人熟知的图腾崇拜,也成为许多姓氏的来源,多和现实生活常见的生物有关,如以虎、熊、羊等动物为姓,以花、草等植物为姓。

《说文解宇》说:“姓,人所生也”。“姓”字可以拆解成“女”和“生”,姓在母系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主要用来标记出生时的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我国最古老的一些姓,如“姬”、“妫”、“姒”、“姜”、“嬴”、“妘”、“姞”等多数都与“女”有关联。

当社会发展到父系制度后,姓转变为以父系血缘来传承。这时出现的姓带“女”字旁的就少了。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分为十二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儇”、“依”。这十二姓中除“姬”、“姞”二姓还保有女字旁外,其他十姓都没有女字旁了。

“氏”则是产生于父系社会之后,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于人口繁衍,迁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职业的变化,同一祖先的后代子孙,便逐渐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个特殊的号来做标志,这就是“氏”。因此,“氏”主要用来标记家族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到了周朝,礼法制度趋于完备,“氏”标示身份地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周朝贵族男子普遍称“氏”而不称“姓”。

单就内涵而言,“姓”与“氏”是截然不同的,而在作用方面,两者也是天差地别。关于姓氏的作用,古人有过一些解释。宋朝的刘恕在《通鉴•外记》中记载:姓主要用来追考祖上是出自哪一系,而氏则用于子孙区别身份地位。班固在《白虎通•姓名》中记载:氏主要用来区分贵贱,从氏可以判断一个家族功德的高低,财富的多寡等。宋朝的郑樵则认为:氏是用于区分家族贵贱,姓是用于区别婚姻的。清代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则认为:氏主要区别男姓的地位,姓则区别女子的出生。

据此,可以看出,“姓”的作用主要为:别种族、明世系、别婚姻。《国语•晋语》中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有生理缺陷。为了辨别男女双方在血缘上是否有关联,从而决定婚娶与否,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加上姓是非常必要的。

而“氏”的作用一是表明父系血缘关系,二是区别个人身份的贵贱。周代宗法制度严格,只有贵族男子才有资格称氏。当时的男子一般不称姓,因为姓是与生俱来的,比较久远,已经不能表示这个男子所在家族现有的身份;而氏则代表这个男子所在家族近期的地位和身份,非常关键。

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姓”与“氏”是相互分离的。直到战国时期,周朝的礼法制度出现动摇,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周朝的一些贵族开始没落,有许多还沦为平民甚至奴隶。所以“氏”用于标明贵族身份的作用渐渐削弱,秦汉之后,姓和氏便合而为一了。

在先秦只有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汉朝以后,平民也可以有自己的姓了。所以,“百姓”这个词,在周和周以前指的是贵族,“百姓”即“百官”的意思。汉朝以后,百姓才指普通平民。   百家姓常识之五 "名"与"字":曾经各有所指 现在混为一谈 

作者:岁月痕迹    编辑:杨天树

“名”与“字”,中国姓氏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名字是一个常用词汇,其意思与姓名大体一致。然就最初的内涵而言,“名”与“字”其实是两个分离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名”与“字”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重要范畴,历史均十分悠久。“名”,大体诞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用于辨别个体、区别他人的一种文字符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其便有明确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也就是说,在黄昏天黑之后,由于不能辨清对方面貌,便以代号相称,“名”由是产生。

在今天,当一个小生命还在娘胎之时,其名字基本已由长辈商议确定。而在古代,则并非如此。据《周礼》所述“婚生三月而加名”,即在婴儿在三个月之后,父母才会为他取名。取名如此之晚,大概源于当时生活条件相对恶劣,营养匮乏,且医疗水准较低,很多新生儿在出生不久便告夭折,过早取名并无必要。

取名,必然有一个标准和原则问题,而这也历经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早期(夏商时期)取名还是比较简单的,当时的商王几乎全都以历法中的天干为名,于是诸如太乙、外丙、太庚、盘庚、武丁、武乙、帝辛此类名字开始出现。当然,世俗权力的发展,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格局已然开始显现,天干唯君主才能取用,其他人顶多可以选取地支名。而西周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语言文字的进步,礼法制度的确立完善,古人对起名越来越讲究,于是起名也成为了一门学问。《左传》有云:“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即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为“义”,以某一物命名为“象”,借用某一物体命名为“假”, 用和父亲有关的字眼来命名为“类”,此即所谓“五条”。而在《周礼》之中,又规定了所谓“六不”,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取名。待到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之后,出于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统治阶级对取名限制越来越多,一些诸如君、王、帝、天等带有浓重帝王色彩的字严禁使用。此外还要避讳,避帝王、圣贤、长辈乃至长官的名讳。为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等改头换面的现象,造成了不少文献记载前后相左,不利于史料的解读。就如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荀子,因与汉宣帝刘询的名讳谐音,时人为了避讳,曾一度改称其为孙卿。当然这种繁琐的取名限制,待到封建制度走向终结之后,彻底烟消云散。

伴随着岁月的积累,时人对于命“名”传统的日益重视,“名”由一开始的语言文字符号逐渐演化成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期待、寄托乃至祝福,这种期待祝福一般与当时的社会风气、面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如封建时代,传统儒家中仁义孝悌之思想,时人对富贵权禄的追求,使得仁、义、礼、智、信、福、德、贵这类字在“名”中应用得极其频繁。而在后来那个火红的年代里,诸如保家、卫国、爱军、建军这类颇具时代特色的词语亦曾风靡一时。

相比于“名”的较早出现,“字”出现的相对较晚,相传始于商朝。《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仪礼·士冠礼》则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只有男子成年或是女子出嫁之时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尊重,避免他人直呼其名。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而后可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娘家而出嫁,未出嫁的叫“未字”,也可叫“待字”,所谓“待字闺中”便是由此得来。

可见“字”的诞生,是为了表示尊重、恭敬的需要,用于晚辈称呼尊长等。如果说,取“名”是为了区分彼此,那么用“字”则是为了辨清尊卑。一般来讲,“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是解释,所谓“名之与字,义相比附”便是此意。纵观整个历史长河,众多人物所取得“名”与“字”大多有着相近、相反抑或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如汉末时期乱世之奸雄曹操字孟德,其中操与德内涵相近。而“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字退之,愈与退含义正好相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飞与鹏又相互补充关联。

与“姓”、“氏”不同,“名”与“字”,取单复字均可,无论平民贵族均可享有,并未在一开始专属贵族。无论是在两者在历史长河中的诞生时间,还是在个人成长的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都是先有“名”而后有“字”。两者各有其作用,名区分彼此,字辨别尊卑。而除了上述区别之外,名与字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并未有严格的界限。正因为此,在民国时期,为了避免起名字的繁琐混乱局面,名与字逐步合一,并演化成为今天的概念。

百家姓常识之六 取名用字:教子一艺 不如起个好名

作者:西秦斗木    编辑:杨天树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很关键

姓甚名谁,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姓名,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符号,但是对于起名之事,古今人都很重视。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而一个好名,不仅寓有或美好或深刻的涵义,也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俗称名字。“姓”在母系社会时期就已产生,主要用来标记出生时的血缘关系;“名”的出现晚于“姓”,主要用于辨别个体、区别他人;“字”的出现就更晚,相传始于商朝。姓名、名字主要的功能就是区分辨别。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由此可见,“名”的显著特点就是望名知义。夏商以前古人取名用字即是如此。《礼记·月令》疏云:“自少昊以上,天子之号以其德,百官之号以其征;自颛顼以来,天子之号以其地,百官之号以其事。”比如,炎帝神农氏,力田于农,所以称神农氏;以火德王,故称炎帝;因居于烈山,又名烈山氏。夏商时期,帝王多以天干地支作命名,其中殷商时期最为明显,如灭夏桀的成汤名叫天乙,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名叫帝辛。而从父丁鼎、兮甲盘等青铜器可看出,这一时期的臣民也可以用天干取名。到了周代,命名方式开始制度化,讲究“五则六避”。“五则”指的是:信(出生时的生理特征)、义(非凡的相貌)、像(外貌的象形)、假(生时发生的事情)、类(生日和父辈雷同)。六避指的是:不用国名、官名、山川名、隐疾名、牲畜名、器币名来命名。“五则六避”成为后世取名用字遵守的制度,“六避”更是成为避讳的滥觞。

先秦直到三国时期,大多为单字名。以三国人物为例,从《三国演义》可以看到:出场的人物几乎全为单字名,如张飞、陆逊、郭嘉等等。两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玄、道、之、法等字在名字中大量出现,特别是“之”字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如: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等。唐代取名用字也出现了一种风潮,即名与字相同,比如:郭子仪字子仪,孟浩然字浩然,李白字太白。从宋代开始,双字名大量增加。这样命名时,选字的空间扩大了,并且因文化的高度发展,取名用字盛行引经据典,透出很强的文化感。其中,五行生克命名法颇为盛行,如秦桧的儿子名叫秦熺,孙子名叫孙堪,祖孙三代采用木生火、火生土的方式命名。另外,随着宗族观念的加强以及谱学的兴盛,同姓同族的人大多采用字辈来命名。明清以后,以族谱派语字辈来命名成为取名的重要方式。

近代以来,取名用字的时代特点更加凸现。甲午战争失败后,救图存亡成为仁人志士的迫切要求,“强华”“觉民”等名字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建国”“解放”等名字,50年代的“抗美”、“援朝”、“跃进”,60年代的“文革”、“保红”、“革命”等名字都成为时代的体现。

取名用字离不开时代环境的影响,而且姓名多由父母长辈起的,也寄托着长辈亲人的祝福寄托。乳名、寄名的出现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乳名,也叫小名、奶名,是婴儿初生时父母长辈起得非正式的名字。如汉武帝的陈皇后乳名为“阿娇”,慈禧太后的乳名叫“兰儿”,表示长辈的爱怜。乳名取字方式常见的有:以排行取名,如梁元帝萧绎排行第七,乳名就叫“七符”;取字或前或后加通行字,如曹操乳名“阿瞒”,刘禅乳名“阿斗”,石崇乳名“齐奴”,刘裕乳名“寄奴”,通行字为“阿”、“奴”;还有叠字而成,如小小、盼盼等。另外,因怕小孩子不能顺利成长,乳名有着越鄙俗越好的特点。如,用畜生名这样不合“六避”的字取名成为一种常见方式。如司马相如乳名即为“犬子”。这种命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如常听到的“狗剩”、“丑小”等。

寄名,就是父母把孩子寄托在某人、某物、某鬼神之下,祈求儿女得以健康成长,请僧道取名、让小孩子佩戴寄名锁即使如此,如鲁迅先生的寄名为“长庚”。另外,认“干亲”也是“寄名”的一种方式。

到了当下,取名用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听起来要好听,更要与众不同,以至于出现了“齐乐融融”、“张弛有度”等很有个性的名字。并且有的父母用双方姓氏为孩子命名,出现了“诸葛夏侯仁之”这样的名字。

对此,2007年公安部起草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做出规定:起名可以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但是不算做复姓,并且规定姓名字数,除少数民族外,不得超过6个汉字。
百家姓知识之六 -姓氏迁播的转送站       在北方,许多人提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往往会说,我的老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他们把洪洞奉为寻根谒(ye)祖的圣地。       原来,历史上的连年战争,使北方许多省份人口严重流失。明太祖朱元璋为此决定,大规模移民。主要来自山西境内,转移去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地开荒屯垦。洪洞县是移民主要聚散地或转送站。古老的大槐树于是成为移民记忆中最深刻的标记。所以洪洞县并不是所有移民的原籍。

    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具有相似意义的移民“圣地”,还有客家祖地-福建宁化不璧村;粤港百姓的祖地-南雄珠玑(ji)古巷;南迁百姓的祖地-河南固始;“湖广填四川”的集散地-湖北麻城和孝感。在上述地方大多立有纪念性建筑,以供百姓慎终追远,缅怀先祖。

百家姓常识之七 郡望:门当户对 《西厢记》中的爱情障碍2009-04-23 11:02

作者:听涛楚隐     编辑:杨天树

戏曲《西厢记》作为古典版男女爱情的千古绝唱,它在叙说爱情故事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与姓氏有关的话题:姓氏郡望,或简称“姓望”。

元剧《西厢记》 扮相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字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的作者。《录鬼簿》把他列入 “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 ,有一首追悼他的〔凌波仙〕词约略提到有关他的情况:“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鸯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所谓“风月营”、“莺花寨”,是艺人官妓聚居的场所。王实甫混迹其间,可见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

话说唐代大诗人元稹,与崔家小姐莺莺一见钟情。但由于莺莺的母亲嫌弃元稹既有鲜卑族血统,门户又太低,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棒打鸳鸯。元稹以这段失意的感情为基础写成传奇《莺莺传》,元代杂剧家王实甫将其进一步演化,是为《西厢记》。

不少看过《西厢记》的读者难免有些纳闷:张生的父亲是尚书,莺莺的父亲是宰相,相差并不大嘛,怎么就“门不当户不对”了?其实当时的“门当户对”并不是看官职高低,而是看姓氏郡望,即是否出生于名门望族。崔老太太所说“崔氏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也是事实,因为莺莺的父亲源自博陵崔氏,母亲源自荥阳郑氏,都在天下四大名门望族之列,而张生源自西洛张氏,并非海内望族,因此张生就无法和莺莺匹配。于是莺莺就由父母做主,被许配给了名门望族荥阳郑氏。

元稹(779一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河南(属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官至同中书下平章事,后借重宦官排挤名相裴度。其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所谓郡望,其实就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开始于先秦、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在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望”指的就是“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郡”、“望”合一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在某个固定州郡之中,因代出英才、门庭显赫而为当地人所敬重和仰望,成为该郡望族,故称“郡望”。随着时间推移,“郡望”还被用来指称“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即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那个郡。一般小姓有一到几个郡望,大姓则郡望较多,如王姓有21望,张姓则号称43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把姓氏郡望作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据,不同郡望品级的人不能当同样的官,不同郡望品级的人也不能通婚,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族,豪门大族)”的局面。在国家谱牒中抢占显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控制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时候连皇帝也得看这些世族大家的眼色行事,因为皇帝的废立也是他们说了算。如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陈留谢氏先后控制朝政,所谓“王、谢与马(皇族司马氏)共天下”。

高门望族为了维护其特殊地位,往往在高门之间自为婚姻以保持“血统”纯正。南朝梁武帝时北魏大奖侯景归降,被封为河南王,显赫一时。为了在江左站稳脚跟,他求婚于王、谢两家都遭到拒绝,最后请梁武帝出面也无济于事。梁武帝无可奈何的对他说:“王、谢门第太高了,你高攀不上,还是道朱、张以下的望族中去挑吧。”其实在东晋南朝时期,王、谢、桓、庾这些高门大族相互通婚,水泼不进,连皇室求婚还得看他们给不给面子。

北魏时官方准备对汉姓重修谱籍,“陇西李氏”派人快马赶到洛阳,准备设法打通关节以便进入一等四姓,但还是没争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唐朝建立后,为此耿耿于怀的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命高士廉等人重修氏族志,结果清河崔氏被列为第一,李世民大怒道:“我陇西李氏贵为天子,难道还要屈居崔氏之后吗?”不识趣的高士廉受到严厉斥责,只好乖乖地将陇西李氏列为第一。自此,李姓成为天下第一大姓,陇西与赵郡李氏也跻身天下七大望族(另五个即为清河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列,他们之间相互通婚。唐高宗时,出身寒微的宰相李义府为儿子求婚于七大望族,不但处处碰壁还受到羞辱。李怀恨在心,便说服皇帝下诏禁止七大望族子女相互通婚。七大高门不甘心受此束缚,又不敢公然抗旨,只好偷偷的议婚论嫁,取消马车送亲、执扇吹奏等一系列排场仪式,改为天黑后弄一乘花纱遮蔽的“檐子”(肩舆)抬新娘到男家。为了杜绝这种瞒天过海的伎俩,高宗与文宗又颁布禁止乘坐“檐子”的诏令,但都只能起一时之效。中唐以后,“檐子”迎亲居然成为一种有身份的标志,七大高门之外的人家贪慕虚荣纷纷学样。到了宋朝,“檐子”送嫁转为公开,“檐子”也开始被刻意装饰,俗称“花檐子”,以后再流变为花轿,并逐渐形成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习俗和纳妾收房、寡妇再嫁不得乘花轿的禁忌。可见,这些民俗其实与姓氏郡望都不无瓜葛。

“花轿”的来由与姓氏郡望有关

由于郡望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都密切相关,故而受到时人特别关注。不少人千方百计都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称为“冒籍”,但一旦被查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例如南齐时有个著名的谱牒学家贾源,由于接受伧人王泰宝的贿赂,将其族冒入江左第一大高门琅玡王氏谱。事情败露后,倒霉的贾希镜马上下狱,按律当斩,由于其子向皇帝叩头流血乞免,才侥幸捡回一条老命。

由于隋唐推行科举制,到唐朝中期以后,郡望与姓氏等级的政治意味逐渐消退,更多的表现出一种自我炫耀的身份象征。唐代士人好标郡望、多题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详细考辨人物多家乡籍贯,而姑且题署郡望了事,时风所在,竟成为所谓修史之“原则”,造成了历史人物籍贯的极大混乱。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如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例如“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自称韩昌黎,也就是说他是韩姓最有名的郡望昌黎郡人氏。但实际上他的籍贯应该在河阳,即河南孟县。由此可见,郡望高低的社会影响之大,连韩愈这样品行高洁的士大夫都不能免俗。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那么,郡望为何会成为家族社会地位的标志呢?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可见,先秦时期的社会地位标志是“氏”,奴隶和平民有名无氏。动荡、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等级制度受到极大冲击,“氏”作为“别贵贱”的作用逐渐淡化乃至消失。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伴随着士族(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制度的形成,“郡望”就成为彰显各世家大族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标志,并将同一姓氏中的士族与庶族、豪门与寒门区别开来。

由于西汉中后期剧烈的土地兼并,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时开始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发展成为士族地主集团。曹魏、西晋时期统治阶级推行“九品中正制”,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权和地位。东晋士族门阀势力达到鼎盛,因为司马氏政权完全是依靠以王、谢、庾、桓为代表的北方大士族和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士族的联合支持才得以偏安江东。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由于士族自身的腐朽才逐渐走向衰落。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原因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加上黄巢起义的打击,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宋代以后,人们提起郡望,一般只是表示某一姓氏支族的来历,很少再有身份地位的意味。

时至今日,姓氏郡望的政治意义早就荡然无存,但人们仍然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因为它是一种血统的延伸,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一种寻根念祖的传统思想意识。当今台湾2200万人中,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台湾同胞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以示世人。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

 百家姓常识之八 祠堂:祠堂文化内涵的演变及其当代命运 2009-04-23 10:58

作者:潇湘子     编辑:杨天树

曲阜孔庙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我国社会曾长期处于宗法制度的统治之下,家族观念十分深刻,祭祀祖先成为我国传统社会的民间信仰。祠堂反映着我国人民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打上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烙印。

早在周朝,我国的宗族制度就已经很完善,按照那时的祭祀规定,只有士以上的人才能建庙祭祖,庶人是没有这个权力的。能建庙祭祖的这些特权阶级,也根据他们的身份划分成5个等级:周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分别对应不同的祭祖礼制。这一时期被称为宗庙制。

隋唐时期,官员祭祖的家庙祭祀制度盛行,官员按照官职大小划分祭祀享用的级别,从国家礼仪的高度对此作了规定:

“凡文武官二品以上,祠四庙;五品以上,祠三庙;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祭祖祢于寝”。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下层官员和庶人祭祖只能在“寝”,也就是生活的房子里进行,而无权建庙祭祖,依然充斥着严重的等级制度。

宋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彻底确立,官员家庙祭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以祠堂、族长为核心的祭祖新形式——祠堂祭祀制度开始兴起,庶人阶层由此有了建祠祭祖的权利。

祠堂一般分为家祠和宗祠。家祠是家人祭祀近代祖先的场所,一般不出五服。而宗祠则是族人祭祀先祖的地方。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这种建立宗祠祭祀祖先的风气在清朝康、雍、乾三朝达到了顶峰,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祭祀由专门的家庙制度转变成庶人祭祖的宗祠制度。

宗祠的功能

康熙九年(1670年),清朝廷颁布的《上谕十六条》,对宗祠的功能作了如下规定: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黝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诫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饵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综合历史上宗族祠堂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l)基本功能:祭祀祖先

我国传统观点认为,一个没有人祭祀的先祖,肯定是家道衰亡或没有后代,因此,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十分重视祭祀先祖,这也成为祠堂的首要功能。在祭祀先祖的过程中,还能凝聚宗族,是维系封建家族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

祭祀主要在春冬两季进行,春祭“清明”,称“清明会”;冬祭“冬至”,称“冬至会’。祭祀过程中,一族的男子备好牲礼等祭祀用品,欢聚宴饮。有势力的族人还是搭台唱戏,以供全族欢乐。这种祭祀活动,在崇奉祖先的同时,也达到了后代人祖归宗的目的,确立了每一个人在宗法社会里的血缘归属。

(2)宗祠的延伸功能

①奖惩、教化族人

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许多宗族会向族人宣读“族谱”、“族规”,讲述祖先创业的艰难、祖上的荣光,教育、勉励后代子孙奋发图强,不辱祖德。《族规》一般都附有奖惩条例,族人在犯规时,会依据《族规》的规定在宗祠对其实行惩罚,在古代社会,犯事严重的甚至会在宗祠加以杀害。而对于扬名立万,堪为楷模的族人,也会对此加以褒奖,树立榜样,激励族人。

②聚会、议事

祠堂还是族人聚会、议事的重要地点。在族中遇见重大事情如选举族长、修建祖坟、与邻族产生纠纷事,就可以由族长召集族人,在宗祠聚会,互相讨论、选举,解决问题。

③藏谱、修谱

族谱是家族起源、世系传承、迁徙、风俗人情及家族人物等情况的历史记录。古时,修族谱是一个宗族的大事,不仅耗时长,涉及人员也多,需要有专门的修编场所。因此,宗祠就成了修谱的办公场所。而族谱修好后,还要将其备份存放到宗祠中,由专人看管。

④助学

一般的祠堂都有田产,田产的收益除作祭祀、修谱、宴饮、办会、修缮之

用外,还用于族中子弟的助学。如“凡族内有清贫学子可造者,应予募捐补助

其学费,或由本会拨款伸资鼓励其父兄而便栽培其人材。”

宗祠在当代社会的命运与走向

宗祠是我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特殊产物,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宗祠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宗祠常常被挪作它用,如改作成贫民住房、供销社、学校、仓库等等,宗祠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但真正让宗祠遭受灭顶之灾的,还是文革的到来,随着“破四旧”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宗祠作为封建遗存被大量损毁,里面的楹联、匾额、雕塑等珍贵文物都被大量销毁。幸存下来的宗祠,也要么被挪作它用,要么废弃不顾。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革中发生的人为组织性的破坏被停止,但我国社会开始了城镇化的步伐,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传统的宗法制度遭遇挑战,人们的宗族观念越来越淡薄,宗祠,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

九十年代以后,全球华人掀起寻根热潮,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宗祠得以修复。宗祠的某些功能如惩罚族人已经消失,但其认祖归宗、联络同族的功能却被继承下来。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宗祠的这部分功能也得到凸现。许多有名的宗祠成了经典旅游地,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收入。如:成都武侯祠、曲阜孔庙、太原晋祠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宗祠旅游价值的挖掘,各地政府对此也加大了投入,使部分宗祠迎来了一个新的面貌。

 

百家姓常识之九 堂联:“百姓”堂联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肖茂红    编辑:杨天树

祠联又称堂联,是贴在祠堂门柱或家中神龛上祖宗牌位两侧的对联,内容多和姓氏的起源发展、兴旺变迁等等有关。但堂联又不完全是祠联,而只是祠联中的一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

祠堂门柱上一般都贴有对联,即祠联。

祠联分为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

通用祠联是各姓祠堂都可以通用的楹联。通用的性质,决定其内容不会和某个具体姓氏的特征产生关联,而是从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对各姓都适用的内容上着手,比如对祖先的崇拜及承继祖风、光耀门楣等都可以入联。“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都是比较典型的姓氏通用楹联。

与通用祠联不同,专用祠联只能用于某个姓氏家族的祠堂,其内容和该姓氏的历史渊源、姓氏名人等紧密相关,打上了该姓氏强烈的姓氏特征,它具有“专一性”,比如:“道德犹龙,名起柱下;文章倚马,系出陇西”,上联谈的是老子李耳,下联指的是李白。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李氏专用对联,不可以挪作其它姓氏的楹联,否则就是产生张冠李戴的效果,贻笑大方。

祠联和堂联在内容上的这个区别,也带来了它们在使用上的区别。一般来说,祠联中的通用祠联只适合在祠堂使用,而专用祠联即堂联不仅可以在本姓祠堂上使用,还可以被用于家族个人的居所或其它公共建筑如学堂等。在使用范围上,通用祠联比较“专”,专用祠联反而较广。

堂联的文化内涵

堂联的产生,伴随着后人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记录着本姓的辉煌与荣耀。每一对堂联的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堂联,由此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探本溯源,崇拜故土祖根。

人都有探本溯源,追问自己“根在何处”的天性,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社会,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受此种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重视自己的来龙去脉,对自己的祖先十分崇拜和怀念。几乎每个姓氏都把“寻根联”作为本姓堂联重要的组成部分,缺此不可。

很多“寻根联”都是追寻本支的开基始祖与发祥地,如:“天序有伦,自昔一衾常棣乐;水源在渭,于今远派竹林春”,这是台湾新竹县北埔乡的姜氏家庙联。上联说的是东汉广戚人姜肱与两个弟弟十分友爱,常常同盖一床被子,“常棣”比喻兄弟;下联说姜氏起源于渭水支流姜水。全联不仅追述了祖上名人,也指出了本支姜氏的起源迁徙。

还有的“寻根联”会一直追踪到上古的始祖甚至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二帝。如王姓堂联:“迁史前槽杆笑由来遵远祖;明图可按姬王自昔证同宗”,王氏出自姬姓,尊太子晋为得姓始祖,而其祖根一直可上溯至黄帝轩辕氏。

二、表彰先贤,炫耀祖德。

这类堂联都是通过记录本姓先贤的丰功伟业,树立本姓的赫赫声望,以振奋本姓正气。可称之为“史迹联”。这类堂联所占比重最多,涉及名人万千,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简明的家族发展史或历史名人汇编。略举一二:

谢姓堂联:“程门道学;江左风流。上联典指北宋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下联典指晋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李姓堂联:经传道德;名重滴仙。上联指春秋老子李耳道德经,下联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张姓堂联:烟波徒钓;横渠理学。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三、劝诫后人,勉励后人进取。

“史迹联”也有训勉后人,激励进取的作用,但主要还是着力在反映家族声望,光大家族历史上。第三类堂联的着力点则是鼓励后人珍惜本族声望,奋力进取,不要辱没祖德。它或回忆家族往昔艰难,或直接训勉后人。如江西省《张氏六支族谱》所载堂联:“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这类堂联可称之为“训勉联”。

四、心系华夏,不忘故土。

炎黄子孙遍布天下,不管身处何方,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不会改变。他们身在远方,为表达对故土先人的怀念,常常诉诸笔端,堂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类由海外华人创作的堂联,字里行间,寄寓着海外华人深深的木本水源之思,故国祖根之情。

如泰国王氏堂联:“系出周暹,万派同源传佛国;亲联中泰,四邻合德耀南天。上联指泰国古称暹罗,是佛教之国。下联指王姓华侨、华裔遍布东南亚。

附:

依据2007年公安部公布的新百家姓,编写以下姓氏简表,以供参考。选取姓氏为前一百大姓,所列各姓堂号以郡望堂号为准,只选取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堂联也只选取一幅,并且只择短制,未选长联。

1王一一太原堂。王明学术,逸少风流。

2 李一一陇西堂。经传道德,名重滴仙。

3张——太原堂。烟波徒钓,横渠理学。

4刘一一彭城堂。阮稽作友,丰沛发祥。

5陈——颖川堂。三君诩汉光乔梓,二阮扶唐驾竹林。

6杨——关西堂。四知足畏,三喜同时。

7黄——江夏堂。汪洋叔度,孝友庭坚。

8赵——天水堂。风高琴鹤,图绘麒麟。

9昊——呈郡堂。人中骥骥,天上麒麟。

10周——汝南堂。军推细柳,品合爱莲。

11徐——东海堂。南州世泽,东海家声。

12孙——太原堂。兵家祖,循史宗。

13马一一扶风堂。云台列像,铜柱标功。

14朱一一吴郡堂。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15胡——淮阳堂。寿齐九老,名列四真。

16郭——汾阳堂。织女赐词,汾阳寿考,郡主好礼,真定芳徽。

17何一一东海堂。家传三桂,学贯六经。

18高——渤海堂。女中尧舜,学本程朱。

19林——齐邹堂。励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

20罗——豫章堂。诗耽郑女,曲感赵王。

21郑——荣阳堂。古之遗爱,号为司农。

22梁——安定堂口眉齐鸿案,老踞龙头。

23谢——洛邑堂。东山系望于苍生,西堂自夸夫奇梦。

24宋——京兆堂。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25唐——晋阳堂。帝尧启绪,唐叔振封。

26许——许昌堂。万卷毕览,五经无双。

27韩——颖川堂。名高三杰,文冠八家。

28冯一一领川堂。父号万石,子通四经。

29邓——南阳堂。云台首列,谏院知名。

30曹——济阴堂。人称诱虎,自庆接莺。

31彭——大彭堂。作柱下史,封长平侯。

32曾——鲁国堂。南丰撰史,西府迎亲。

33萧——兰陵堂。收图兴汉,辅政匡君。

34田——北平堂卜孟尝好士,被直知兵。

35董—陇西堂。千秋良史,一代儒宗。

36袁——陈郡堂。扬风仁政,卧雪清操。

37潘——河南堂。功推武惠,绩著司空。

38于一一邢城堂。当代清官,救时宰相。

39蒋——蒋乡堂。为社樱器,具文武才。

40蔡——济阳堂。纸造桂阳,桥留松荫。

41余——新安堂。灵尾负阁,钓鱼列屯。

42杜——京兆堂。书成通典,名列渡洲。

43叶—南阳堂。书成海录,赋就云官。

44程——安定堂。衡阳主簿,河洛渊源。

45苏——河内堂。眉山三杰,沧浪一亭屯

46魏——矩鹿堂。书屏志画,图像表功。

48薛——河东堂。三凤媲美,五隽齐名。

47吕——南阳堂。老弃钓竿荣佐帝,少交中散喜多才。

48丁——济阳堂。飞鬼驯伏,化鹤归来。

49任——任城堂。西川智士,南海名臣。

50沈——汝南堂。四声作谱,三善名堂。

51姚——吴兴堂。爵封梁国,派衍桐城。

52卢一一范阳堂。盛唐四杰,大历十才。

53姜——东齐堂。平江保障,白石清歌。

54崔——清河堂。五原贤守,四皓齐名。

55钟——颖川堂。诗书悦性,山水知音。

56谭一一弘农堂。七岁能登上第,三子尽作大夫。

57陆——河南堂。河北三虎,洛下双龙。

58汪——平阳堂.壮元甘雨,童子春风。

59范——高平堂。沼吴归隐,述汉成书。

60金——彭城堂。淡侯世爵,仁山隐居。

61石——渤海堂。传载纯臣,诗歌圣德。

62廖——汝南堂。绿荔名族,紫桂书堂。

63贾——武威堂。篇陈训话,策上治安。

64夏——会稽堂。涂山启瑞,梁国授徒。

65韦——京兆堂。望出京兆,源自高阳。

66付——清河堂。兰台名宰,版筑肖形。

67方——河南堂。巨山名翰,正学孤忠。

68白——南阳堂。青衫司马,紫清真人。

69邹——范阳堂。鲁郡为钟灵地,邹屠乃迁善乡。

70孟一一平陵堂。孝著恭武,道传孟柯。

71熊一一钟陵堂。西山廉士,东阁直臣.

72秦——天水堂。圣徒乐善,蜀吏辩才。

73邱——河南堂。文雅希范,像立昭凌。

74江——江陵堂。刻炬成诗,梦笔生花。

75尹——天水堂。中兴良辅,东海名臣。

76薛——河东堂:鼎铛重望,竹邑名公。

77阎——天水堂。抚士得死力,谏役慰民心。

78段——武威堂。平姜锡士,梦凤呈祥。

79雷——冯翔堂。帝妃后裔,石室奇缘。

80侯——上谷堂。霓龙节度,矩鹿经生。

81龙一一武陵堂。伯高敦厚,经德文章。

82史——京兆堂。直躬如矢,忠谏伏蒲。

83陶——浔阳堂。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

84黎——京兆堂。修沙阳志,开孝义门。

85贺——河南堂。四明狂客,一代儒宗。

86顾—一会稽堂。姿推三绝,扇藉一挥。

87毛——西河堂。捧檄而往,脱颖而来。

88郝——太原堂。夫人家法,宰相襟期.

89龚——武陵堂。荆楚仙范,渤海清风。

90邵一一博陵堂。种瓜高隐,修竹盈乡。

91万——扶风堂。忠实二字,经史一家。

92钱一一彭城堂。泽承周府,名并钱郎。

93严——天水堂。天水世泽,富春家声。

94覃——会稽堂。授九岁太子,传各龄儒生。

95武——太原堂。武班尚留遗墓,皇后竟号则天。

96戴——谁国堂。破琴示节,学礼删文。

97莫——钜鹿堂。雄雌墨阳剑,衍源钜鹿堂。

98孔一一东鲁堂。东山振铎,北海倾搏。

99向——河南堂。宗开上古,秀毓河南。

100汤——中山堂。文庙从祀,孝感动天。 百家姓常识之十 堂号:宗族的标志 寻根问祖的文化符号 2009-04-23 11:00

作者:听涛楚隐     编辑:杨天树

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恽代英祖家被称为“承荫堂恽家”、李四光祖家被称为“立本堂李家”等等。

山西“王家大院”门口大红灯笼高挂

所谓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由于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几代同堂,或者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几处厅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这一同姓族人的共同徽号。为了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族、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兼有祠堂名号的含义。

堂号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与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支族的称号。它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现象,不仅是寻根意识和祖先崇拜的体现,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

堂号可分为两大类:地域性堂号和非地域性堂号。地域性堂号又分两类:一类与姓氏的地望有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也称“郡号”或总堂号;一类与姓氏的郡望无关,是姓氏支系以所居地或祖先所居地的地名作为堂号。非地域性堂号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以各姓先人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等命名;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征,主要起教化作用的堂号。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堂号,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一个先祖所同一家族,追本溯源都是翁姓的后裔。

湛江南山镇(原五里乡)的五里村,慈义庙前的六角石,六角弧弦,制工考究,意蕴“六桂飘香”

2、以地域命名堂号

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参见文后附表)。如陇西李、赵郡李、中山李,太原王、琅琊王、京兆王、清河张、安定张、河内张等皆是其例。再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发祥地是山东诸城,后世遍布全国各地的诸葛氏,绝大多数都世代沿用琅琊的堂名。此外,如海氏的“薛郡堂”、陈氏的“颖川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望为堂号。

台湾新屋乡后湖村徐家东海堂

3、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留芳。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据文献记载,杨震为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杨震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人知交,我对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说:我深夜而来,无人知道这回事情。杨震回答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是无人知晓?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为堂号。

山西弘农杨氏“四知堂”

而范氏“麦舟堂”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遣子纯仁,至姑苏运麦,舟至丹阳,遇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即以麦船相赠。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战功卓著,名闻遐迩,“马革裹尸”便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后因功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

【图左】:广西横县的伏波庙大门

【图右】:伏波将军马援座像。马援很像一位消防队员,东汉王朝哪里燃起战火,他就立刻前往扑救。

再如唐代宗时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屡立战功,出将入相二十余年,是维系李唐王朝的功勋大臣,被封为“汾阳王”。其后世子孙繁衍遍布各地,多以“汾阳堂”为堂号。至今海内外郭氏子孙,也多以“汾阳郭氏”为荣。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如李氏“敦伦堂”、张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百忍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各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如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芝,九世同居,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安然相处。张公芝于纸上连书百余“忍”字,道出其中诀窍,全在于百事忍让。故堂号名之为“百忍堂”。

峡阳张氏百忍堂

6、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批文人学士,才气横溢,品格清高,深为世人所推重。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

广西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洲村爱莲堂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有“青莲堂”堂号。

江西镇江五柳堂

7、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中国王姓中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山西洪洞三槐堂

8、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河南登封与新密交界处为了纪念白居易修建的香山庙(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当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格创建别墅,起浩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荫如盖,名为“绿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绿野堂”之堂号。

9、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再如宋人临湘人徐伟事迹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10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敦伦堂”、“克勤堂”等等。

11、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

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如“安乐堂”、“安庆堂”、“绍先堂”、“垂裕堂”、“启后堂”等。

12、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等。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记忆中。

近年来,随着中国 开放改革进一步扩大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封建宗族主义的色彩,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堂号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着特殊的文化整合功能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附:总堂号

总堂号也称“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堂号”究竟有多少,已难确知,依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

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百家姓常识之十一 家谱:中国人的根 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
 2009-04-23 11:03

作者:岁月痕迹     编辑:杨天树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宗族观念、世系传承的族群,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对名人的推崇、对家族世系的辨清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家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应运而生。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载体类似,家谱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并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在今天,家谱俨然成为了众人灵魂世界中“根”的代名词,体现了一种对家族凝聚力以及民族、文化归属感的诉求。

家谱,又称谱牒、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家族起源、世系传承、迁徙、风俗人情及家族人物等情况的历史记录。将家谱定位为家史,也许并不为过。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是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

刘氏宗谱

有关家谱之起源,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根据部分史料记载,我们可大体推算出家谱早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了初步雏形。在原始氏族社会,区分族群、辨析血缘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而这极有可能便是家谱诞生之根源。“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则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口授家谱的存在。当然确切的证据来源则要推后到周代,宗法制的实施,王位、爵位继承之需要,使得厘清王室、诸侯、卿大夫的确切传承世系显得尤为关键。在这一时期,专门的谱牒编纂制度已经初现端倪。《周礼·春官》便有明证:“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便是《世本》的诞生,它记录了自黄帝到春秋时代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系传承,堪称中国谱牒专著的开山之作。当然,此时的家谱是由官方编修且只为王室贵族服务,在内容上大体只有一个传承世系图并附带简略说明,较为单一。

秦汉时代,是中国谱牒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酝酿、调整期。伴随着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的出现,出于把持权柄的需要,他们开始将幕后黑手伸向了察举选官制度。于是乎,选官的考察依据不再是才学、品德而是家世、族望。顺应形势的变化,家谱纂修在内容上开始了初步地调整,单纯的世系传承图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此时,其居住所在的州郡、家族之门第、官位爵位等等内容,渐渐被补充到了家谱之中。

魏晋南北朝,是谱牒之风极盛的一个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诞生、门阀制度的确立,对于世家大族地位的极度推崇,使得谱牒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家谱已逐渐成为政府选官、家族联姻的根据。家谱实际上左右了一个人的仕途、婚姻等方方面面。由于家谱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的突出作用,家谱在内容上又有所增加。地望、家世、官爵、婚配等方面的情况,成为家谱着重记录叙述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朝后期,源于战乱、人口迁徙及江南庶族地主势力的抬头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了没落,家谱文化即将迎来了它的变革期。

自隋唐开始,士族制度的衰落,科举取士制度的施行,使得家谱原本承担的选官之使命逐渐淡化。而家谱一旦失去了以往选官出仕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也就失去了官修的意义。也就是在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令被打破。仿佛在一夜之间,民间修谱的热情被完全点燃。此时家谱的功用被最终定格在推崇祖先、弘扬家族文化、提高家族凝聚力上。官方禁令的放开,虽有利于家谱事业的繁荣,却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好面子的古人有时为拔高自己,附会一些原本与自己家族并不相关的名人,致使很多家谱在世系传承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此外,家谱修撰的体例上种类繁多,且多不固定,加剧了阅读即后世续谱的难度。

明清时期,家谱无论是在编纂体例还是内容上都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家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谱序、题辞、家谱图像(包括始祖、祠堂及其它标志性建筑)、家族起源迁徙、世系表(以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体与苏洵创立的苏体最为流行)、家训、家族人物传记、艺文著述等等。并且也是在明清之际确立所谓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续谱原则。在明清时期,家谱编修无疑迎来了一个辉煌期。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初以及后来的文革时期,由于时局的动荡,且曾被认为是一种封建文化糟粕,中国的家谱文化一度饱受摧残,逐步走向了低谷。而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交通的发达,在某种层面上加剧了地缘方位的优势,而使得血脉亲情在这种潮流中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唤家谱文化的复兴,在今天不少农村地区,家谱续修之风再度兴起。然而,中国家谱文化事业要真正蓬勃发展,就必须积极走向城市、走向年轻化。


百家姓常识之十二 复姓:姓氏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走向单姓化
 2009-04-23 10:55

在我国,绝大部分人的姓只有一个字,如王、李、张、刘、陈等,我们称其为单姓。当然也有人的姓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字,如上官、东方、主父、诸葛、欧阳等,这种姓我们就称之为复姓。今天我们所要讲得就是复姓。

位于河南新郑的黄帝塑像,黄帝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他的一支后裔后以轩辕为氏,由此诞生了“中华第一姓”轩辕。轩辕便是复姓之一。

复姓,作为姓氏的一种,其诞生历程并不特殊,它与单姓同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形成发展的结果。就来源来看,复姓有以下几种:

以国为姓:代表姓氏有钟离、淳于等。在周朝时期,伯益的后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市一带建立了钟离国,后在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为了纪念故国,其国人遂以国名为姓,钟离由此得姓。而淳于国乃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同样在亡国后以淳于为姓。

左图为大陆演员蔡国庆在电视剧《八仙过海》中扮演的钟离权。右图为新加坡演员范文芳在《我爱钟无盐》一剧中扮演的齐国奇女钟离春。

以邑为姓:代表姓氏有令狐等。相传在西周时期,一位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周王在论公行赏时,将他封到了令狐邑,后来其后裔以邑为姓,得姓令狐。此外,段干、梁丘、上官、羊舌这些复姓也属于这种情况。

以居住地为姓:代表姓氏有闾丘、东郭等。齐国有一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南门、西门、南宫也属于这种情况。

除了以上几种得姓方式外,复姓还有些从由官名、爵系、山水之名、职业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便是从职官名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则是由爵系而来。而澹台则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南游长江,居于澹台山(今山东省嘉祥县)后以山名为姓而来。

左图为大陆演员修庆在《大旗英雄传》一剧中扮演的司徒笑。右图为香港演员苗侨伟在《天师执位》一剧中扮演的司徒文武。

应该来说,复姓在我国的姓氏舞台中一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古代,复姓是极其常见的姓氏,东方朔、上官婉儿、西门庆、诸葛亮我们可谓耳熟能详。纵观整个历史长河,复姓的名人更是不可胜数。在宋代人编制的《百家姓》五百零三个姓氏中,复姓就有六十一个。而在明朝甘为霖所著的《厦门音新辞典》近两千余个姓氏中,复姓也占据了三百一十七席。

然而自明代以后,在复姓单音化的趋势下,大部分复姓简化成了单姓,如“欧阳”简化为“欧”、“申屠”简化为“申”、“公孙”简化为“孙”、“马服”简化为“马”等等。正是在简化思想的主导下,我国的姓氏文化遭到了极大的摧残。直至今日,我国现存的复姓仅有81个。就今天而言,复姓人口只占我国人口总数的极少部分,在按人口多少而定的新百家姓中,复姓更是没有一个入围。

伴随着中国计划生育这项政策的推行与继续,中国原本就很少的复姓人口将会越来越少,而这极有可能就是中国复姓文化的灭顶之灾。如果现在不加以保护与扶持,流传数千年的复姓文化恐怕将极有可能走向终点。

附录:

1、我国现存的81个复姓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2、中国古代复姓大全

A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阳

B白马 百里 柏侯 鲍俎 北宫 北郭 北门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阳 宾牟 薄奚 薄野

C曹牟 曹丘 常涛 长鱼 车非 成功 成阳 乘马 叱卢 丑门 樗里 穿封 淳子

D答禄 达勃 达步 达奚 淡台 邓陵 第五 地连 地伦 东方 东里 东南 东宫 东门 东乡 东丹 东郭 东陵 东关 东闾 东阳 东野 东莱 豆卢 斗于 都尉 独孤 端木 段干 多子

E尔朱

F方雷 丰将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馀 浮丘 傅余

G干已 高车 高陵 高堂 高阳 高辛 皋落 哥舒 盖楼 庚桑 梗阳 宫孙 公羊 公良 公孙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敛 公梁 公输 公上 公山 公户 公玉 公仪 公仲 公坚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龙 古孙 谷梁 谷浑 瓜田 关龙 鲑阳 归海

H函治 韩馀 罕井 浩生 浩星 纥骨 纥奚 纥于 贺拨 贺兰 贺楼 赫连 黑齿 黑肱 侯冈 呼延 壶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连 季孙 茄众 蒋丘 金齿 晋楚 京城 泾阳 九百 九方 睢鸠 沮渠 巨母

K勘阻 渴侯 渴单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老阳 乐羊 荔菲 栎阳 梁丘 梁由 梁馀 梁垣 陵阳 伶舟 冷沦 令狐 刘王 柳下 龙丘 卢妃 卢蒲 鲁步 陆费 角里 闾丘

M马矢 麦丘 茅夷 弥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台 万俊 昌顿 慕容 木门 木易

N南宫 南郭 南门 南荣

O欧侯 欧阳

P逄门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宁 破丑 仆固 濮阳

Q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连 祁连 乞伏 绮里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阳 丘丽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卢 屈同 屈门 屈引

R壤四 扰龙 容成 汝嫣

S萨孤 三饭 三闾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师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犹 胜屠 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孙 士贞 叔孙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鸿 司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孙阳 索阳 索卢

T沓卢 太史 太叔 太阳 澹台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统奚 秃发 涂钦 吐火 吐贺 吐万 吐罗 吐门 吐难 吐缶 吐浑 吐奚 吐和 屯浑 脱脱 拓拨

W完颜 王孙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温孤 温稽 闻人 屋户 巫马 吾丘 无庸 无钩 五鹿

X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钥 西乡 西门 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宫 戏阳 瑕吕 霞露 夏侯 鲜虞 鲜于 鲜阳 咸丘 相里 解枇 谢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鱼 徐吾 宣于 轩辕 轩丘 阏氏

Y延陵 罔法 铅陵 羊角 耶律 叶阳 伊祁 伊耆 猗卢 义渠 邑由 因孙 银齿 尹文 雍门 游水 由吾 右师 宥连 於陵 虞丘 盂丘 宇文 尉迟 乐羊 乐正 运奄 运期

Z宰父 辗迟 湛卢 章仇 仉督 长孙 长儿 真鄂 正令 执头 中央 中长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梁 中垒 钟离 钟吾 终黎 终葵 仲孙 仲长 周阳 周氏 周生 朱阳 诸葛 主父 颛孙 颛顼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车 子阳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卢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师 左行 刘文 额尔 达力 蔡斯 浩赏 斛斯 夹谷 揭阳


百家姓常识之十三 趣味姓氏: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姓

作者:潇湘子    编辑:杨天树

中国的姓氏数以万计,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姓氏,常常让人捧腹不止。比如,某次开会,某局长姓傅,主持人在介绍时说:“下面有请傅(负)正局长讲话……”下面的人忍不住窃笑。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朱(猪)司令、苟(狗)排长、牛班长等。

更让人更觉得好玩的是,据调查,“油米酱醋茶”、“一二三四五”居然也都是姓氏,让人不得不叹服中国姓氏文化的奇妙和博大精深。

这么有趣的姓氏,是怎么产生的呢?难道是有人喜欢另类,喜欢与众不同?当我们把这些姓氏分门别类,探究其背后的故事,或许能恍然大悟。

数字姓氏:一二三四五……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其著作《古今谭概》里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某县令的夫人姓“伍”,平日里骄横跋扈。有一次会见丈夫下属官员的妻子时,她指着其中一个问道:“你贵姓”,下属官员的妻子回答:“免贵姓陆”。县令夫人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心想,你丈夫官职比我丈夫的低,我才姓伍,你居然敢姓陆!于是,她就又指着旁边一位女子问,你姓什么?这位女子回答:“我姓戚”。这下,县令夫人受不了了,她跑到丈夫那里,劈头大骂:“我才姓伍,你下属官员的妻子却姓‘陆’姓‘戚’,说不定还有姓八姓九的呢……”

这位县令夫人虽然无理取闹,但她还真是说对了,在我国,不仅有人姓“一二三四五”,也有人姓“六七八九十”,甚至百、万、亿、兆这些计量单位都是姓。这就是我国姓氏中很有趣的数字姓氏。

作为数字姓氏的“一二三四五……”,探究起源,很多实际上却并不是和数字有关。比如“一”,以前少数民族有姓“一那篓”的,后来在简化姓氏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一”姓。“八”也是古羌族土方部捌氏部族以氏族部落名称为氏而来。这些姓氏之所以有趣,那是因为把这些相关联的姓氏组合在一起看,如果单看某个姓氏,其趣味就会降低很多。

除了有姓“一二三四五……”的,更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人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据记载,刘邦在夺取政权以后,对前朝的遗老遗少进行迁徙,迁徙过程中,为了方便官府就把这些人编上编号,从第一一直编到第八,共八个家族。这八个家族人口不一,有些渐渐就灭绝了,有些却延续下来了,其中最兴旺的是“第五”家族,《百家姓》中的最后8个字就是“第五言服、百家姓终”。据调查,在台湾和北京都还有姓“第五”的。“第八”也还能找到,其他的却未必能找到了。

日常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些字也能入姓吗?在一次媒体调查中,居然把这七个姓全找出来了。有些人数还不少,像柴姓,全国有八十多万,据说是春秋时期,齐国贵族中有一个叫高柴的人,他的子孙以他的名为姓,形成柴姓。

姓“米”的人也有三十多万,散布在全国各地,据说是隋唐时,西域有一米国,后其居民移入中原,后代便以米为姓。其它的姓人口就很少了,像油姓、盐姓都是只有百千来人。

这些姓本来已经十分有趣,姓这个姓氏的人,起的名字更奇特,配合在一起,让人哭笑不得。在姓“酱”的人当中,湖北省有两个人同名都叫“酱豆腐”。而醋姓,在南京河海大学有人名叫“醋院科”的,在南京理工大学还有个人名叫“醋波涛”。

方位姓氏:东南西北……

方位姓氏也十分有趣,不仅有姓东南西北的,也有姓上下左右的,这些姓氏中,还不乏名人,比如左丘明、左宗棠在我国历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

追踪方位姓氏的起源,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常常是自复姓演变而来,比如东门、东宫、南宫、西门、北郭等复姓,后来逐渐简化成东南西北。

上下左右这四姓中“左右”还是比较常见的姓,“上下”二姓就较为少见了,但也是存在的。“上”除了由上官这些复姓演化而来,它还有自己单独的起源,据说黄帝时代,有一个人叫上之登,由此可见,虽然人数不多,但“上”姓的源起还是很悠久的。“下”姓是从“下门”这个复姓简化而来,有些可能是来自“夏”姓,也有可能来自其它姓氏的误读。总之,一个姓氏常常会有好几种起源。

珍贵姓氏:金钱富贵……

平常我们结交朋友,初次见面时,常常会客气地问:“您贵姓?”,对方就会回答:“免贵姓某某”。中国人自古就讲究礼节,但有时这样的客气大可不必,因为有些姓氏本来就很贵气,比如“金”、“钱”、“银”、“富”、“贵”等。

动物姓氏:猪马牛熊……

还有些姓氏是以动物名为姓的,或者听起来像动物,比如:朱(猪)、牛、苟(苟)、杨(羊)、吕(律)、马、熊、鲍、侯、袁(猿)、鹿。

我们平常在称呼别人时,熟人之间,常常喜欢加个“老”或“小”,这样就会形成“老牛”、“小熊”这样的称谓,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除了以上这些,有趣的姓氏还有许多。比如五官为姓:耳鼻牙……;时间为姓:春夏秋冬阴阳日月秒分时旬季年岁……;干支为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常为姓:仁义礼智信;行业为姓:工农兵学商艺师陶房医税劳……;颜色为姓: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气候为姓:风云雷电雨雪……;中国各民族名称入姓:苗蒙回土怒壮……

还有一些姓氏,本身可能并不是很有趣,但一经组合,就其妙无穷了。比如姓傅的做了局长,就叫‘负’正局长,作了科级干部,变成了“妇科”;要么来个姓费的部长,就可以简称为“肺部”了。

还有一些夫妻间的姓氏,组合在一起,也是妙趣横生。比如姓牛的和姓马的结婚,就打破了风牛马不相及的老话。姓吴的跟姓赖的结婚,就变成了“无赖联婚”。更糟糕的还在后头,如果史廖两家联婚,前去祝贺的朋友入席前恐怕要不安分地联想起臭气熏天的东西。

有些姓氏凑在一起,实在好玩,试举几例:

骂人型: 王巴联姻;虚实型: 甄贾联姻;屠宰型: 沙朱联姻;贵族型: 王孙联姻

动物型: 牛马联姻;阴森型: 阎王联姻;倒卖型: 黄牛联姻;欢洽型: 鱼水联姻

迷惑型: 魏何联姻;实惠型: 魏钱联姻;急迫型: 马尚联姻;武侠型: 江胡联姻

形形色色的百家姓,衍生出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探究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韵味无穷。几千年华夏文明,姓氏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仔细探索和研究。  百家姓常识之十四 改姓:从“胡李不婚”谈中国的改姓文化2009-04-23 10:56

在中国民间,至今流传着所谓“胡李不婚”之说。这种初听上去颇为荒诞不经的禁令,实际上却确有其事。

昌翼工画像

原来,在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军阀割据不休。权臣朱温手握重兵、独揽朝政,弑主篡位之心路人皆知。当时身处皇位之上的唐昭宗自然战战兢兢,成天担惊受怕。为避灭门之祸,保留家族一丝血脉,他偷偷将出生不久的太子李昌翼托付给了自己的亲信胡三公。事出紧急,胡三公连夜就将太子送回老家,并将其改姓为胡,作为亲子养育。昌翼自小便在胡三公的鞭策下勤奋读书,凭借其出众的才华,很快他便笑傲科举场,高中明经科进士。然而高中的喜悦却很快被自己离奇的身世所稀释,绝望伤心之下,他隐居于考川,后人称明经先生,其后裔也因此被称为“明经胡氏”。为避免兄妹之间的姻亲,铭记改姓源流,昌翼便从此立下胡李不婚的祖训。

“胡李不婚”之说不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悲情的故事,还提出了一个与姓氏密切相关的话题——“改姓”。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任何姓氏均源于自己的祖宗,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变动。然而诸多外力的影响,却使得改姓现象极其频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姓氏在不断的创造、集中,中国的姓氏文化也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魅力。

源于赐姓、避讳、避难、少数民族汉化、入赘、收养、字体简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改姓几乎贯穿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始终。

赐姓,乃是改姓现象的重要原因。人有三六五等,姓分高低贵贱,一个人的姓氏往往代表了他的身份与地位。享有一个高贵的姓氏,对古人来讲无疑是一种荣耀。因此早在上古时期,统治者便利用赐姓之制,来笼络人心,维护和加强统治的需要。

大禹治水图。大禹因治水有功,被虞舜赐姓“妣”。

虞舜统领四方之时,大禹便因治水有功被“赐姓曰妣”。到了夏朝,刘累因养龙有方,被夏王孔甲赐姓为御龙氏。进入封建时代之后,皇帝赐姓现象愈加频繁。今天李姓人口如此之多,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唐王朝的“疯狂”赐姓。

一般而言,赐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赐国姓、赐他姓、赐恶姓。无论在哪一朝代,国姓必然是最为尊贵的姓氏。只有那些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抑或是对国家举足轻重的人物,才有可能被皇帝赐以国姓。大唐开国元勋徐世勣、杜伏成、安抱玉等因卓越战功被赐姓为国姓“李”;明末时期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也因“屡建奇勋”而被赐姓“朱”,后被称为“国姓爷”。当然,对于那些够不上赐国姓的功臣,统治者也可以赐以他姓以示恩宠。如汉武帝时期,便曾赐来降的匈奴休屠王后裔为金,后来这一支的金日蝉还一度坐上了顾命大臣的位置。而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原本姓马,但因为在“靖难之役”中郑村坝(今北京东坝一带)一战立下大功,被明成祖赐姓为郑。与恩宠相反,统治者为了以示惩戒,往往会赐以“虺、蟒、蝮”意为毒蛇、虫这一类的恶姓。隋炀帝时期,权臣杨玄感起兵作乱,气急之下的隋炀帝便赐杨玄感族人为枭姓。而武则天为发泄私愤,也曾将高宗的原配王皇后和宠妃萧良娣分别改姓为蟒和枭。垂拱年间,博州刺史李贞、豫州刺史李冲等起兵讨伐武则天,后被镇压。武则天便将这些李姓诸王及其后裔通通赐为虺(意为毒蛇)姓。

除了赐姓之外,避讳也是改姓的重要原因之一。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所谓避讳,就是避帝王、圣贤、长辈乃至长官的名讳(同音字也要避免)。为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等改头换面的现象。汉武帝名刘彻,结果姓“彻”的人都要改成姓“通”;汉宣帝名刘询,当时姓“荀”的都要改称姓“孙”。于是在西汉时期,那位早已躺在棺材里的儒学大师荀子被冠以孙卿的名号。而清朝的时候,因避讳孔子(孔子名丘),当时的雍正皇帝便下令将“丘”改为“邱”。

当然,在中国避祸改姓的例子也是相当之多。政治斗争的失败、战争年代的动荡岁月,为了保全自己及族人,不少人选择了改姓这条路。北宋时候著名宰相吕蒙正因被奸臣陷害,为了躲避追杀,他将几个儿子改为高、卢、江等姓氏逃往台湾,这才逃过一劫。五代时期,时居莆田的候补官员翁乾度为避战乱,遂隐居乡野,后又将自己的六个儿子分姓洪、翁、江、方、龚、汪。北宋初年,他的六个儿子均高中进士,后被誉为“六桂联芳”。

上述原因之外,少数民族汉化、入赘、收养、字体简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改姓进程。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几乎所有的鲜卑姓氏均被改为汉姓。如皇族的拓跋姓便被改为元姓,独孤姓被改为刘姓。而“赘、收养改姓”在历史上也为数不少。唐玄宗时期最为得宠的宦官高力士,原本姓冯,后来被个姓高的宦官收养之后,才改姓为高。新中国成立之后,字体简化的浪潮,亦使得诸如萧、傅、阎这样的姓氏被窜改为肖、付、闫。

在今天,封建制度的烟消云散,依托于封建等级制度的赐姓、避讳现象彻底终结。而出于民族多样性的需要,少数民族的姓氏汉化现象也越来越少。因此,改姓逐步走向沉寂乃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改姓,原因纷繁复杂,但它们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姓氏文化的繁荣。但不可忽略的是,正是在改姓的客观作用下,中国的姓氏日益集中。大姓越来越集中,小姓则渐渐走向消亡。

 百家姓常识之十五 著姓、国姓、大姓:姓氏的马太效应2009-04-23 10:57

中国人见面寒暄时,常说:“你贵姓啊?”对方往往会说:“免贵姓×”。旧时,国人还会说:“贱姓×”。这是一种礼貌的问答方式,“贵”表尊称,“贱”表谦称。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姓氏还真是有贵与贱、高与下之分的。

大诗人屈原,芈姓、屈氏。图为清殿藏本。

姓氏的贵贱之分在上古时代就已存在。在前面几讲中,我们知道三代(夏商周)之时,“姓”与“氏”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明婚姻,“氏”别贵贱。这里的“氏”就是贵族所特有的,平民顶多有个“姓”。“氏”也就成了贵族的一种标志,比如大家熟悉的屈原,“屈”只是他的“氏”,他的“姓”是芈(音米)。随着社会的发展,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统称为“姓氏”,“氏”别贵贱的作用也就自然消失了。但是,姓氏的贵贱、高下之分,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愈演愈烈。

门阀制度下的姓氏即是如此。所谓门阀,也就是门第阀阅,是指那些世代显贵、影响大的姓族家门,因显赫无比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著姓”。它源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此时“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这“四姓”指的就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张、顾、陆为代表的“吴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虏姓”。这“四姓”出身的子弟就算是一个酒囊饭袋,白痴低能儿,仍可以高居要职。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庶姓”子弟即便是满腹才华,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出任低级官吏,还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穷困潦倒的卢生头枕道士吕翁的瓷枕,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在这场“黄粱梦”中,卢生迎娶的便是“著姓”清河崔氏女子。图为邯郸市黄梁梦吕仙祠中的卢生雕像。

当然,上面提到的“王、谢、袁、萧”等姓是指特定的郡望姓氏。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说:“三代之后,姓氏合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也就是说,“氏”别贵贱的功能只是被“地望”(郡望)所取代。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后改汉姓称为元宏)就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详定姓族制度,确立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南荥阳)郑氏、清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最为尊贵,被称为“五姓”。到了唐朝,这五姓加上博陵(今河北安平)崔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合称“五姓七家”。这五姓世代显赫,比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宰相的多达27人,五品以上的官员有400余人,时人称之为“宰相之姓”。在民间也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事实上,“五姓”之间互通婚姻,并以与其他姓氏联姻为耻,包括皇室。唐宪宗为爱女歧阳公主选驸马时,曾打算从这些高门中挑选,可当他话刚出口,这些著姓的大臣们都以“疾辞”,摆明不屑与皇室联姻。宰相郑覃宁愿把孙女嫁给九品芝麻官崔皋,也不愿许配给当朝太子,对此唐文宗也毫无办法,只能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还比不上崔、卢吗?”可见此时“五姓”的显赫与高贵。

李姓成为“国姓”,鲤鱼也成为国家的保护动物。

唐文宗因“五姓”拒婚而感叹不已,但他家两百年的天子没白当,李姓也是尊崇无比的,因为这是“国姓”。“国姓”,顾名思义,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了,夏朝的姒姓、商朝的子姓、周朝的姬姓、汉朝的刘姓、宋朝的赵姓等都是。既然是国姓,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了。在唐朝,李姓不仅被唐太宗钦定为天下第一等姓,并因“李”与“鲤”同音,天下人还被禁止吃鲤鱼了。

另外,为收揽人心,历代帝王还把“国姓”赐给异姓大臣,这可是一项殊荣。比如,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唐朝更是赐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

这种“赐姓”对于中国姓氏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带来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国姓逐渐变成大姓。唐代,由于赐姓李姓得到大发展,大诗人李白曾自豪道:“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到了宋代,李姓已有56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为宋朝的第二大姓。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就排名第三,仅次于王姓、李姓。

这里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在第一位。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著姓”了。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姓的发展与此相同。

新旧百家姓对照(新百家姓为2006年数据)

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是:王、李、赵、刘四姓。2006年的数据显示,前四位是李、王、张、刘。赵姓虽排第九位但是仍在前列,而王、李、刘仅仅排序发生些变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千余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

此后,随着庶族地主的兴起以及科举制度的盛行,士族阶层逐渐消失。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今,在涉及到人名先后排序时,开始采用“按姓氏笔划为序”或 “按拼音为序”的方法,中国姓氏排序也无大的变化。

在最新公布的2007版《百家姓》中,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其中王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其余8个姓氏的人口也都在2000万以上。这些姓氏之所以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 “国姓”或者“著姓”。   http://hi.baidu.com/lyxszp/blog  百家姓知识之八 -堂号、楹联、郡望百家姓知识之七 --联宗未必同宗 百家姓知识之六 --姓氏播迁的转送站 百家姓知识之五 -趣味百家姓 百家姓知识之四 ——姓氏由来的方式 百家姓知识之三 --炎黄子孙 百家姓知识之二――姓与氏有何区别 百家姓知识之一--百家姓有多少个姓 百家姓知识-系自“三皇五帝”的一百个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