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27:4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第一部分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1)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们没那样做。我们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那神情就像对待刚买回来的一个洋娃娃似的。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我们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我和她爸爸达成默契,我们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我和她爸爸其实早就着急了,但我们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这时我们才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我们说这话时,只是表示了微微的惊讶,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怪啊,她哭,就说明她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带着抱怨和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能忘记写作业呢,现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从中听出“你真不像话”、“活该”的意味,她就会忘记自责,开始对抗家长的批评。我们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父母这样理解她,可能给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面临的不外乎这几种选择。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后一种选择不合适,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学前班或幼儿园布置作业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损害,他是不会同意不写作业的。每个学龄儿童心中都有对作业的责任意识;还有自尊和对老师批评的惧怕,这些让他不会随便放弃作业。

    圆圆当时虽然想睡觉,但可能是她觉得不写完心里总有个事,不舒服,就说要现在写。我们说好,那就现在写吧。她无可奈何地下床,从书包中掏出书本,说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写,要到客厅写,可能是觉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觉的愿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没说什么,只给她找个小凳,让她到茶几上写,我们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也该睡了,洗漱完后,我过来看了一下圆圆。她刚刚写完语文和英语,数学还没写。我说:妈妈爸爸去睡觉了,你写完了自己回房间睡觉吧。

    平时她睡得早,都是我们送她进房间。这时,她抬起头,有些嫉妒地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就没有作业,就是小孩有作业!我们被逗笑了,说我们其实也有作业,爸爸要画那么多图纸,妈妈要写那么多文章,这都是我们的作业,也必须要按时完成。并说我们可不愿意没作业,没作业就下岗了。写作业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实也明白,就不用给她讲了。我们又亲亲她的小脸蛋,像平时一样愉快地跟她打过招呼,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

    我们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圆圆大约又写了十几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我们才把悬着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2)

在这里我想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但没有很夸张地表扬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每天都这样做是个好习惯,应该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对她的满意。

    早早把作业写完带来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一点就透,即使对小孩子,也毋须多说。但她毕竟是孩子,时间稍长,就又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记写作业大约十天,圆圆又一次忘了写作业。

    本来那天准备睡觉的时间就比平时晚,她想起来作业忘了写,说今天的作业还留得多,得写好长时间,说着又愁得要哭。我们还是采取和前一次大体相同的方法,宽慰过她,就把她一人留在书桌前,我们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忍心,觉得自己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有安慰,会写得更快更好。但那样会有几个坏处,一是孩子会在家长面前刻意表现他的痛苦,博得家长同情,这既影响他写作业的专心,又影响速度;二是家长陪写,会让他觉得不完成作业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时间长了,会在心理上对家长形成绑架,养成依赖心,这特别不利于他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三是家长坐在旁边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不论是略有不满地说“赶紧写吧,谁让你又忘了呢”,还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记着写作业,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开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所有这些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所以即使你有时间,也不要陪他,即使你当时还不想睡觉,也要假装去睡,情绪上要和平时没有两样,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好的脾气,我一看见孩子没写作业,火气就上来了。那么,我要说,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圆圆确实写得比较晚了,我们一直竖起耳朵听她的动静,到她睡觉时都快十二点了。很心疼她睡这么晚,明天还得早起。但这也是她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她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们并不觉得她忘了写作业是件坏事,倒觉得它是个教育契机,可以促成圆圆自觉意识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圆圆自那以后,再没发生过临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的事。她很快就学会了安排,有时在学校就能抓紧时间完成不少作业,回家也一般写得很快。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陪孩子写作业就是特别容易养成儿童坏习惯的一种做法。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家长陪着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很多媒体、教师或“教育专家”都在建议家长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种说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3)

我见过许多看起来确实需要有人陪着学习的孩子,没人陪就一点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长陪着写作业——但这个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这绝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个正常要求,这只说明他已养成一个坏习惯。他学习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会管理自己,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他对自我管理极为不自信,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反抗这种“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长在身边,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坏处是,有些家长因为陪孩子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培养习惯,你居然学成这样!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陪”与“不陪”不要理解得简单化和绝对化。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所以“陪”与“不陪”与其说是行为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长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将,确实也没时间没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这样的“不陪”与我们这里说的“不陪”,则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管”是最好的“管”(1)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约我聊天,她是带着一个问题来的,为她单位一个女同事。

    她的这位女同事也是她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在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苦恼得要命。同时,我的朋友自己也经常有类似的烦恼,就想和我专门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话题从她单位这位女同事开始。

    她的这位女同事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工作出色,人也漂亮,为人处世都不错,是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所以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爱情上奉行宁缺毋滥,一直蹉跎到36岁才结婚。婚后有了个儿子,中年得子,爱得要命。这些年同学们的孩子已一个个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了,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孩子如何难教育。她当时在旁边听着觉得不相信,小孩子会那么难教育吗。

    当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她就给他读唐诗。她读了很多家教方面的书,知道早期启蒙特别重要。孩子刚学说话,她就天天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和他说话。她儿子确实也表现得聪明伶俐,上幼儿园后,有一家心理研究所来幼儿园采集数据,对孩子们进行了智商测验,结果当然是保密的。但后来园长悄悄告诉她,她儿子全园第一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功的家长,相信自己倾尽全力,一定会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甚至是个神童。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大到说话如何发音标准,小到如何抓筷子如何玩耍,都进行着认真的指导,只要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立即指出来,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孩子的一个缺点重复犯了三次,就要受到批评,三次以上,就每犯一次打一下孩子手背。孩子每天手背挨打的事总会有,比如打翻饭碗,牛奶没喝完就玩去了,见了阿姨没问好,昨天学的单词今天有一半没记住等等。她说,我打他手背一下又不痛,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严格让孩子长记性,她自信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会越来越完善。

    我的朋友说,她去过几次这位女同事的家,发现同事对孩子那真是叫用心。虽然人在和你说话,但感觉她的心总是在孩子身上放着,不时地告诉孩子一句什么,比如“到写作业时间了”,“手上的水没擦干净,再去擦一下”,“别穿那双鞋,这双和你的衣服搭配好看”。

    朋友感叹说,当妈的都做到这个程度了,可不知为什么她的孩子越来越差。刚上小学时,是班里前三名的学生,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成了倒数第三名。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各方面仍然毫无起色,即使是从小就学习着的英语,成绩也总是很低,总之根本没有一点高智商的痕迹。而且性格特别内向,既不听话,又显得很窝囊。他妈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呕心沥血地教育他,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觉得这是命运在捉弄她。

    朋友问我:你说这问题出在哪儿,这孩子到底怎么了?

    我想想说:问题还是出在妈妈身上。改善的方法很简单,但我怀疑,正因为简单,这位妈妈恐怕难以做到,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愿意去做。在朋友疑惑的目光中我告诉她,这位好强的妈妈,她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细太严。治疗的方法当然是反面,就是“不管”。

    “不管?”朋友睁大眼睛。

    我说,可能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成功动机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比较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往往做得很好,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都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他们基本上都失望了。

    朋友点头说,对对对,是这样,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儿童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假如一定要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以为在受教育方面,儿童就是块没有弹性的石头,刻什么样长什么样,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看不到这种互动性,就谈不上尊重儿童。不尊重儿童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

    朋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从你的陈述中我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确实很用心,但实际上她的行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指令和监视是教育吗?不是!教育如果这么简单,每个家长都可称心如愿,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恨铁不成钢的悲叹了。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就是管制。现在家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孩子。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所以每个做父母的在开始时都铆足了劲,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儿童教育是件最重艺术,不重辛苦的事。只有那些注重教育艺术的人才会把孩子教育好。瞎用功,乱用力,只会把事越做越坏——这可以解释你这位同事的孩子为什么会每况愈下。

    我接着分析这位妈妈,她在孩子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指令和监视。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朋友说,是啊,经你这样一分析,觉得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以后要少管孩子。

    我点头说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把上面的想法总结为一句话:“不管”是最好的“管”。

    朋友笑起来,说这句话总结得太好了,并说自己在教育孩子中要记住这句话,也要告诉她的那位同事记住这一点。我说,你可以对你的同事讲讲这句话,但不要期待她一定能接受。我对不少家长讲过,不知为什么,一些家长一听“不管”这个词就反感。

    看朋友有些惊讶,我对她讲了下面一件事。

    前几天遇到一位父亲训儿子说,我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你爷爷奶奶忙,谁管我啊,我能走到今天,不就是靠自觉吗。我和你妈妈对你多关心,每天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学习,你却一点不懂得努力,你怎么就那么不自觉呢?

    因为我和这位父亲很熟,就直率地对他说:你这是说对了,就是因为你小时候没人管,才学会了自觉;你儿子不自觉,恰是因为他太“有人管”了。该他自己想的,父母都替他想到了;该他自己感受的,父母都去给他提醒了,他干吗还要自己去留这个神呢,他哪里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呢?这位父亲对我的话很不满意,他反驳说,“照你这样说,不去管孩子,倒是可以做好家长,我们这么用心却错了?!”他因为这事,好长时间表现出不爱搭理我。

    这位父亲的反应并不意外。我遇到不少对孩子管制太多的家长,总想说服他们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就提议让他们以后少管孩子——这是改变问题的必经之路。但我的提议多半会遭到家长类似的质问。在他们看来,让家长“不管”孩子,就如同让他们放弃孩子的抚养权一样刺耳和反感。事实是他们根本不想去理解我这里所说的“不管”——它不是削弱家长的责任,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家长内心树立起的一种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朋友点点头,家长总要求孩子改正这个那个缺点;但对于别人给他指出的缺点,却并不愿意接受,从内心都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个缺点。我也点点头,这就是为什么给家长做工作特别难,也是许多孩子身上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们沉默了片刻,朋友说,你说的这些我全都理解了。不过,我有个具体问题。假如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比如马上要中考或高考,他还不学习,或者钢琴马上要考级了,他不好好练琴,那家长该怎么办,难道也不要说吗?

 

 

“不管”是最好的“管”(2)

我说,对一个孩子来说,马上要有重要的考试,却还不去认真学习,这确实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但这“不自觉”只是表象,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问题,比如理性不足、厌倦感、自制力差、价值观不成熟、缺少自尊、自卑等。说实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家长一直以来不合适的管理方式一定有因果关系。如果家长想管,就一定要改变一下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为他目前的状态就是长期以来你所实施的“管”的一个结果。至于用什么方法管,我无法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能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关于这一点,还是从我自己的经验上来谈一下吧。也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我女儿圆圆上高一时,圣诞节我们送了她一个便携式CD机,本意是让她学习得累了听听音乐。但她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隔三差五地去买光盘,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以我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判断,这样学习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学,她这样我们也不着急。可现在是高中,时间这样珍贵,竞争这样激烈,你要稍懈怠一点,别人就会赶上来。我和她爸爸有些着急,就提醒她学习时最好不要听音乐,给她讲道理说,高中的作业和小学的不一样,不是为了完成,而是为了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

    第一次说时,她只说她知道了,并说她自己觉得不影响学习。过了几天,我们看她还是天天戴着耳机写作业,有些忍不住了,就又说她。这次她有些不耐烦了,怪我们唠叨,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告诉我们不要管她。

    接下来好长时间,我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的。不光是听耳机的事,主要是她表现出来的整个学习态度的松懈让我们有些着急。这种时候,我们也很多次产生去“管”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后决定,这件事不再去管她,随她去吧。

    我们这样考虑:也许她只是新鲜,且现在学习还不够紧张,到高二、高三时学习更紧张了,新鲜劲同时也过了,她自然会紧张起来。也许是她心理上有压力,用这种方式释放,她现在表现出的松懈是她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也许她只是迷恋音乐,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在某一阶段对某个事情产生深刻的迷恋,生硬打断了并不好——在这一切“也许”之上,我们有一份明智: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用强迫的方法可以让一个孩子坐到书桌前,眼睛放到书本上,手里拿上笔——即使他的躯体都到位了,但没有人能让他的心思也到位。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纵然我们让圆圆收起CD机,她也不会因此更专心学习,相反,心可能会离学习更远。既然圆圆说不影响学习,并说她自己知道怎样才好,我们就要相信她的话。

    所以,我和她爸爸互相提醒,管住自己嘴,不再去说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当然,时间长了,我们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记去管她了。没注意圆圆从什么时间开始,学习时不再听音乐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她书架上的CD机落了很多灰尘。

    她考上大学后我问起过这件事。圆圆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确实是会分心,这一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开始时就是想听,约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时那么紧张,自己从内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扰学习,写作业时当然就不会再听了。看来孩子心里对什么事情都是有数的,她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我的朋友说:嗯,我越听越明白了,你这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我笑笑说,差不多吧。看她还没听厌,我就不厌其烦地接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如果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

    朋友很感叹地说,平时到学校开家长会,校长或老师们一说到孩子们的问题,就强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多管管孩子。通过今天的聊天我才知道,其实在当下,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家长管得少,恰是因为管得太多了。我笑笑说,你说到问题的要害了。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知道在孩子的某些发展阶段上和某些发展方面,你是无能为力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作为的——这一点,如果你不怕得罪人,就回去给你的同事建议一下,就她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作为”才是最好的作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不考100分(1)

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

    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还在一个朋友家见过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没有前面这位妈妈的严肃,看起来性情很好。朋友和他们母子寒暄,问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试好不好。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98,数学99。我们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妈妈倒也高兴,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妈妈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许多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分数问题上,都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犯错误。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

    当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

    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掷骰子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见过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很聪明,她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学不好,特意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儿子,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儿子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小考中,儿子终于数学拿到一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孩子回家,马上就让孩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汇报考了100分。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期中考试再拿了100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到期中考试,她一再叮嘱儿子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考100分。考试后去接孩子,这个不到7岁的小男子汉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尽管很失望,却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听得却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而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他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真正的学习目标迷失了。

    前些天在聚会中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为此有些发愁。那天我们正吃饭中,他收到儿子的一条短信,说数学考了97分。看来孩子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爸爸回家,急于告诉他这个好成绩,并问他高兴不高兴。我这位老同学当然高兴,当即对大家宣布了这个事,说他儿子已有两年数学没上过90分了。他当即给儿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机时,他有些得意地说,我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假如家长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90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孩子是因为从小形成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不考100分(2)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钩,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100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

    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圆圆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不在教育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会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

    有一位家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他的儿子一直令他头痛。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特别不爱学习。他现在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上什么重点学校了。他在一个场合听我提到“分数越要越少”的观点时,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你说得不对,孩子学习好不好还是在于他自己,我对儿子多用心,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来没要求他考100分,他也没学好。

    这个家长的情况我比较了解,他做生意很精明,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怎么笨怎么来。他孩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逢期中、期末考试,他就给儿子请来各科家庭教师,从考试前一个月给孩子补课。他对儿子说:“爸爸不怕花钱,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行。”

    他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还能保持中等偏上,他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总是说:“班里谁的家长舍得花这么多钱请家教,你应该进前10名啊。”可他的孩子不但没有进前10名,反而开始往后退。假如儿子考了第22名,他就会拿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爸爸为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也该考进前20名啊。”几年下来,他现在对儿子说的话已变成“你哪怕考个及格也行啊!” 他为了儿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还经常在考试前给学校老师送礼,回来对儿子说:“你爸赚的钱,都给了老师了,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和前面几位“要100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不断地关注“名次”,来扰乱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良好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100分呢,包括我自己,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绩。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出现。

    儿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爱,“争强好胜”其实是一种天性。孩子入学后,即使家长不说什么,他们都会产生对分数的追求,对名次的渴望。面对卷子,他们每个人都会尽了全力表现出最好的自己,绝没有一个孩子明明会做,故意做错,故意让自己拿不好的成绩。

    家长要建立这样一种信心:不提分数或名次要求,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从家长的态度中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而是为了自己学会。他不对分数斤斤计较,才会最终获得好成绩。

    这是个奇怪的定律——想要“100分”,就别要求孩子考100分——听起来像个悖论,但它真正成立。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1)

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孩子天生是不会说谎的。

    圆圆四岁时,我和她爸爸带着她在北京已漂了近两年。户口没着落,房子也没有,我们一家和另外一个姓高的朋友合租了一个有三间平房的小院,圆圆管那人叫高叔叔。高叔叔很喜欢圆圆,经常和她说话。当时我们想找个能解决户口和住房的地方安顿下来,正好烟台有两家设计院希望我先生去面谈,于是我们带着圆圆一起去烟台。临走前,因为考虑到能不能谈成还是个悬而未决的事,没必要向别人声张;所以先生在临走前一天遇到小高时,说我们准备回内蒙古老家去。

    到烟台后,和一家招聘单位初步谈好条件,决定来这里,但先生需要留下试用一周。于是我带着圆圆先回北京。因为我考虑事情还是要等到先生在那里工作一周后才能最后确定,为稳妥起见,在回京的火车上对圆圆说:你回去见到高叔叔不要对他说我们来烟台了。

    圆圆懂事地点点头。

    结果,我和她回到那个小院后,圆圆一看到小高,就赶快宣布:“高叔叔,我不能告诉你我去哪里了。”小高说:“你不是回内蒙古了吗?”圆圆说:“不是,我妈妈不让我告诉你我去哪里了。”弄得我只好把实话都讲出来。

    我们到烟台后,单位很快把户口给办好,还给了我们一套三室的房子。漂泊几年后,来到这样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有了这样一份安稳的生活,这让我们觉得非常幸福,心里很感谢招聘我们过来的院长,于是春节回老家时花二百元买了一对有蒙古特色的工艺小银碗,准备作为老家特产带回去向院长表示感谢。

    我和先生从没给任何领导送过礼,这一次送这个小工艺品虽说只是出于感谢,但真拿着“礼物”带着圆圆往院长家走时,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似乎很害怕别人知道。圆圆不理解我们的心情,她来去都兴高采烈的,很为自己去给别人送了点什么而愉快。所以当我们回来走到楼下,看到和我们同住一个楼的她爸爸单位的同事时,她就兴冲冲地对那人说:“熊伯伯,我们刚才去院长爷爷家,给院长爷爷送礼去了!”她爸爸只有尴尬得嘿嘿笑的份儿。

    这些事现在看来只是笑话,很有趣,当时却弄得我们很不自在,有些下不了台。但我们没责怪孩子一句,也没有试图再说任何一点掩饰话来圆这个场。如果当时为了面子,当着孩子的面说些谎话,我们自己可能不尴尬了,却是教给孩子说假话。这样的事不合算。

    我们一直注意发展圆圆的诚实品格,除非是极偶尔的情况下出于善意的需要,否则绝不教她说假话;同时我们也注意尽量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做诚实的人。

    “不说谎”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个假话连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标准看有多么“成功”,他实质上也不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的道德一直悬空着。

    小孩子都非常聪明,能很细腻地体察大人的反应。可能是那次“给院长爷爷送礼”让我们一瞬间脸上流露的窘迫太多,圆圆回家后似乎有一些不安,她觉得自己做错事了。我们立即安慰说,没事,原来只是觉得没必要说,你说了也没关系。她爸爸更嘉奖似地抱起她说:爸爸就这么点秘密,全让你给抖落出来了!宛如她做了件有功的事。

    我们都笑起来,圆圆一下轻松了。

    圆圆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她以后肯定不会因为我们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就总去“抖落爸爸的秘密”。有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能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分寸。

    如果说某个孩子有说谎的坏毛病,这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首先是模仿大人。虽然没有一个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即使经常说谎的家长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谎。但如果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是家长经常对别人说假话,不时地被孩子耳闻目睹,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说假话。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

    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进行自我反省。

    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压力”,即家长比较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都要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或者是家长太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一些愿望。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情绪经常性地紧张和不平衡,他们为了逃避处罚、达成愿望或取得平衡,就去说假话。

    一位母亲为她孩子的说谎问题来向我咨询。她和她爱人都是博士,从她身上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良好修养,我想她孩子说谎应该不是从父母那里模仿的。

    她的孩子是个女孩,当时读初二。我和这位母亲就从具体的事情上聊起。

    她说,就拿最近的一次说吧。我花1000多元给我女儿买一个彩屏电子词典,一再嘱咐她不要丢了,因为我这个孩子经常丢东西,她从小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说过她多少次也改不了,她爸因为这事有一次惩罚她在房间里一动不动站了两个小时。她得到这个彩屏词典也非常喜欢,向我们保证说要认真保管,肯定丢不了。结果这么贵的词典用了一个多月就丢了,丢了她也不跟我说。我发现她词典不在了,问怎么回事,她说是借给同学了。我让她赶快要回来,结果好几天拿不回来。她开始几天总说那个同学忘了给她带来,追问了几天她说要回来了,但转手又借给另一个同学。我有些怀疑,让她两天后必须拿回来。两天后她对我说要回来了,但放在教室里了。我不信,说要第二天亲自跟着她到教室看看,她到这个时候还装得很镇静。直到第二天早晨我真要跟着她去学校,她才哭了,说词典丢了,承认她这些天一直在骗我。

    这位母亲说,以前孩子说谎还有些不自在,现在那么多天编谎话骗家长,居然说得像真的,没事人似的。她不能理解自己那么用心教育孩子,孩子怎么能学会撒谎。她说她能原谅孩子丢东西,但不能原谅她说谎骗人。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气愤,但这件事让我听得内心隐隐作痛。这位妈妈只看到了孩子丢东西的过失和撒谎的过错,却没有细心体会孩子在那些日子内心所受的煎熬。

    我对这位妈妈说:就这件事情中孩子的表现,应该不叫说谎,她只是想隐藏一件事。孩子丢了东西,根本不是你以为的没事人似的,她内心其实很痛苦。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寻找父母帮助解决,可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寻求你们的帮助,宁可以拖延和撒谎来应付?这是因为她没有把父母当作不幸的分担者。孩子这样的反应肯定是出于经验,我可以猜测,在你们以前的生活中,一定是孩子一做错了事,总会遭到批评,是这样吗?

    这位妈妈想了想,点点头说,我们对她要求是挺严的。

    我说,你们认为严格对孩子好,但孩子可不觉得好。她知道,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不但词典不能找回来,还会挨一顿批评——她干吗要把一件坏事变成两件呢。所以她宁可选择隐瞒。

    这位妈妈有些吃惊地说,这样分析是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从来不打不骂孩子,她做错了事,只是批评她几句,最多罚站一会儿。这有什么呀,哪个孩子不挨父母批评呢。再说,纸包不住火,靠说假话拖延那么些天有必要吗?

 

孩子天生不会说谎(2)

这位妈妈不知道儿童其实十分好面子,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儿童往往会看得很严重。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感觉来衡量孩子的压力。大人经常随口批评孩子几句,就像说平常话一样,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尽管孩子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事情用不了几天终会露馅,但为了逃避大人训斥,她就能拖几天算几天,这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并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紧张,那几天其实她天天都生活在紧张之中。不管成年人还是孩子,为隐瞒一件事而不断撒谎,是很痛苦的,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撒谎。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作为主动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要进行反思,必须要改变自己了,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麻烦。

    我把这些想法对家长讲了,她不住地点头。我能感觉到她是在真诚地反思自己。她有些为难地问我,那你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误难道我们装作没看见,就不说吗,那样能行吗?

    我说,这不是个装不装的问题,而是你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你们以前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

    博士点点头。我看她很愿意听,就继续说:就孩子经常丢东西这个坏毛病,既然已经说过许多遍,而且惩罚过,说明这些方法都没用。如果再用下去,不但丢东西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让孩子多出了说谎的毛病。以后在这个问题上要用“办法”来帮助她,而不是用“批评”来教育她。

    我给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比如我女儿圆圆有一次乘出租车把太阳帽摘下来放在旁边座位上,下车忘了拿;又过一段时间和我一起乘出租车,又差点因为同样的原因把新买的一件衣服丢在车上。我们就总结,以后乘出租车,绝不能把东西随手放在座位上,一定要拿在手里,不要嫌麻烦。如果拎了几个袋子,要放在下车的门口,这样就不会丢下东西了。

    帮助孩子想一些预防方案比批评有效得多。如果孩子真有一个毛病无法改变,只要问题不是太大,可以随他去。用“理解”和“办法”都解决不了的毛病,用“批评”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爱一个人不也包含着对他缺点的接纳吗?

    这位博士妈妈是个特别善于学习的人,她是我遇到最能诚恳地探讨并进行反思的家长。我们这次谈话后,她又和我通过几次电话,她对于“不让孩子丢面子”这一点领悟得非常好,夫妻俩在处理方式上想了很多办法,完全不和孩子冲突了。她说孩子不仅不再“说谎”,而且性情也平稳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明显进步。我仅从她的语气中,就能听出她一家人转变后的轻松。

    很多人习惯把儿童的品行问题归咎于孩子自身,所以习惯指责孩子;可我从自己及他人的经历中真切地看到,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依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不这样思考,你就永远找不到改变孩子的路径。

    2007年7月30日我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期叫“作业/谎言”的节目,一个女孩不爱写作业,经常因为写作业说谎,父母又打又骂都不管用,全家人来节目现场,求助专家帮忙解决。通过他们的叙述可以一眼看出来,问题的核心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厌学,并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改变孩子的根本,在于父母教养态度的转变。

    但被邀请来的一位“心理专家”却把重点放在教育孩子上,对孩子大谈一气“聪明与智慧”的辩证,最后只对家长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们也有一些过错”,根本没认真提醒家长反思自己。

    专家的话听起来没什么错,却等于什么也没说出来。大道理谁都会讲,可小小的孩子,她哪里能每天面对让她烦恼的作业时,通过思考“聪明与智慧”而获得写作业的动力?

    节目结束前,在主持人的努力下,孩子当场保证说以后要好好写作业,再也不说谎了。看得出,孩子之所以说出那样的“保证”,显然是由于节目现场气氛的胁迫,还有对成人的畏惧,以及对自己“变好”的渴望。

    孩子下保证的时候我相信她是认真的;但我也相信,做完节目回到家中,只要日常包围她的“教育生态环境”不改变——主要是父母的态度不改变——她就不会改变,很快又会回到原状。事实是,可怜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在节目现场又说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可以推测这个女孩说谎的成因——最初因为没好好写作业,父母就提出批评,并要求她做出保证,于是孩子许下一个好好写作业的诺言。可儿童往往对自己履行承诺的能力没有估计,她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去承诺,既缺少践约的理性也缺少践约的兴趣。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缺少细致入微的体贴和恰到好处的推动,结果只能是孩子食言,因为有太多的原因会导致她完不成诺言。

    孩子的每一次食言都会引起大人的不满,批评她说话不算数,并流露出不满,甚至是鄙视。孩子自己也会因此瞧不上自己。她慢慢失去自信,也失去自尊,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说过的话越来越满不在乎了,为了逃避处罚,可以随时拿出假话进行抵挡——她不但学习没搞好,还发展出说谎的坏毛病,脸皮也越来越厚了。

    说谎和厚脸皮往往联系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知羞耻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诺言产生出来的” 。  说谎的次数多了,他自己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一个人的道德也随之开始堕落了。

    当一个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后,他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说谎。

    我有一次听到一位高中生的家长说他的孩子总说谎,比如本来有足够的零花钱,但为了在同学面前摆谱或乱消费,就经常编各种谎话来骗父亲的钱,或者是直接从抽屉里偷钱。父亲认为这是孩子天生带来的贪欲,哀叹自己命苦落这么个儿子。这个父亲的苦恼我能理解,但他这是在乱归因,把结果当原因来理解了。他儿子之所以把说谎骗人看成平常事,在他前面的成长中,一定有一系列的事件损害了他的道德,而不是“对钱的需求”本身让他这样。

    所以,在解决儿童说谎问题上,家长一定要体察孩子为什么说谎,不要孤立地看一件事,要看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到背后隐藏的症结。从症结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打针有些疼”(1)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拒绝打针,他的父亲,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真就弄不住他。父亲看来也是用了力,几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后都被挣脱。那个小男孩的反抗真可以用“拼了命”来形容,小小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凄厉的哭喊声让人感到震惊,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没走到极端,能有“拼了命”的能量吗?可以想象小男孩的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而来的一些心理,还可以迁移到其它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我记得圆圆第一次因生病打针是在一岁八个月,刚刚懂点事,会说一些话。她得的是急性肺炎,我先带她到门诊看,大夫给开了针剂。取上药后,我告诉她要带她去打针。她可能对几个月前打预防接种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她打预防接种针时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我赶快说“咦,你看这个杯子上还有个小猫咪呢”。她的注意力被杯子上印的猫咪吸引了,就忘记屁股被扎这回事。现在我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她的那个印象了,我抱着她走到处置室门口时,她突然说:“我不打针。”

    我停下来对她说:“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服不舒服啊?”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回答“想”。她又咳嗽,小脸蛋烧得红红的。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就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是不打针,病就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让病赶快好了。

    圆圆从道理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我“打针疼不疼呀?”我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像你那天坐小凳子不小心摔个屁墩儿一样。”圆圆听了,忧虑有所减缓。我接着问她:“你觉得那天摔个屁墩儿,是疼得厉害,还是就有一点点疼?”圆圆回答“有一点点疼”。

    “哦,打针的疼和那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我很坦率地告诉她,然后又说:“摔屁墩儿小圆圆不哭,打针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圆圆点点头。

    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她打气说:“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觉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

    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又愉快又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圆圆也坦然了许多,她的愿望肯定是想当英雄,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因为妈妈从没骗过她一次,既然只是“有一点点疼”,那也没什么好怕的。

    打的时候她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但没哭。护士看圆圆在打针过程中那么配合,表扬了她。圆圆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痛,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镇静。

    门诊看了几天不太好,就住院了。一个病房有八个孩子,大部分比圆圆大些,两到三岁。每当穿白大褂的人进来,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有时只是进来量体温或问句话,病房里一下就哭成一片,孩子们惊恐万状,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圆圆一人不哭不闹,她会停止玩耍,要我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她也不喜欢打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能受到护士的表扬。

    由于当时孩子太小,打点滴时胳膊上找不到血管,只能在脑门上扎针,但脑门上的血管也很细,往往不能一下扎住了,经常得扎两三次。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小护士给圆圆扎针,居然一连扎了七下都没扎住。大人被一连扎七下可能都受不了,我和她爸爸在旁边都有些无法忍受了。圆圆开始哭泣,但并不大哭,只是哼哼唧唧地哭,脑袋却一动不动地让护士摆弄。第八下扎住了,胶布一贴好,她马上就不哭了。我心里真佩服这个小家伙。

    我看到病房里一些家长,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当时圆圆的治疗还需要做一种“超声雾化”的理疗,是让孩子呼吸一种加了药剂的雾气。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喷雾口靠近孩子的脸,让她自然呼吸十分钟。

    第一次做时,护士推来仪器,我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按护士的要求把孩子抱起来。白色的微微带有药味的雾气随着机器“嗡”一声的启动,一下喷到圆圆脸上,她大吃一惊,本能地把脸扭开。护士立即让我把孩子抱紧,别动。我就赶快把圆圆抱紧了,力图让她的脸对着喷药口。圆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闭双眼,努力挣扎,想躲开雾气,开始哭,我尽量不让她动。护士也在调整,圆圆的脸扭到哪儿,她就把喷气口跟到哪儿。圆圆挣扎了一会儿挣不开,终于大哭,开始强烈反抗。才做了五分钟,她反抗得做不成,只好作罢。

    比较打针,“超声雾化”应该说没什么痛苦,只是自然呼吸一些雾气,有淡淡的药味,并不难闻。由于没提前给圆圆做思想工作,在她毫无心理准备下强行要她接受,所以成为圆圆最为恐惧的事。此后几天她一直拒绝做超声雾化,只要看到护士推一个类似雾化机的东西进来,立即就紧张起来,远不像对待打针那样从容淡定。

    这件事确实是大人没做好,给孩子带来恐惧了。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打针有些疼”(2)

圆圆两岁半时,有一天半夜突然哭醒。她呼吸困难,喉咙处好像卡了什么,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我恰好刚看过一个关于小儿喉头水肿的资料,觉得圆圆的症状很相似。孩子得这个病十分危险,一是儿童喉管细,二是小孩子不懂事,越难受越要哭,越哭水肿得越厉害,这可能会导致喉管堵塞,引起窒息。

    那一瞬间我害怕极了,尽量把语气放平对圆圆说:“宝宝不要哭,你现在觉得呼吸困难是因为你这块儿水肿了。”我指指她的喉咙,又告诉她,“要是哭的话就会肿得更厉害,就更不好出气了。你忍耐一下好不好,不要哭,妈妈马上带你去医院。”圆圆听懂了,立即就不哭了,配合我穿好衣服。尽管她看起来那样难过,却一声不吭。

    她爸爸当时在外地工作,那时集宁晚上打不到出租车,我就去敲邻居的门,请小哲的爸爸帮忙,用自行车带我们去医院。小哲爸爸的车子骑得飞快,我在后面抱着圆圆。她的呼吸很困难,但一直安安静静的。走到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方,撞到一个高出路面好多的井盖,我们都摔倒了,这一折腾圆圆好像呼吸更费力了,但也没哭,表情还是很平静。我觉得孩子真是懂事,也很庆幸她这么懂事。去了医院急诊,很快得到治疗,几个小时后情况就变好了。

    医生说这个孩子真乖,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一点要哭的意思,小孩子得这个病最怕的就是哭闹。

    圆圆这方面的乖顺和懂事确实惹人疼爱。她3岁前准备上幼儿园。入园前要体检,幼儿园统一安排报名的孩子在某天到市妇幼保健所体检。体检的路上,我告诉她可能要抽血化验。她有些紧张,问我疼不疼。我还是先告诉她有些疼,然后告诉她抽血和一般的打针差不多,就是扎的时候有一点点疼,抽的时候就不疼了。她已有过几次打针的经历,听我这样说,也就比较释然了。

    当天体检的有十几个小朋友,抽血时,孩子们哭成一片。已抽过的、正在抽的、还没抽的,都在哇哇大哭。特别是一针扎不住的,需要扎第二针时,不光孩子哭,有些大人也着急了。抽血的护士都被弄烦了,皱着眉头,态度似乎也不好。

    圆圆安静地倚着我等着,用有些好奇有点同情的目光看着那些小朋友。她突然对我说一句“哭也一样疼”。我问她是不是想说小朋友打针时,哭和不哭是一样疼的,哭也不能减轻疼痛。她说是。我赞赏地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痛,还不如不哭。”我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龄,哭了也是正常的。

    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她。

    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也一样疼”。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痛你,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痛,就剩这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这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像牛顿一样(1)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我们经常说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来自圆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

    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件小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说到她未竟的文学梦时,讲到一个事情。她初中时经常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结果有几次看得太投入,没注意看火,把火弄灭了,她的父亲一发现就打骂她一顿。近三十年过去了,她说起这事还是很难过,觉得这事对她的心理健康和事业成长有长久的消极影响。用她的遭遇对比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种种“过错”的理解和支持,真的可以感到,孩子最后成不成“才”,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很关键的。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我的女儿圆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别人会犯的小错误她也经常犯。比如花好几百元买个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都不知道丢哪儿了;做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让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着剪子在家里绕一圈,返回来奇怪地问我给她剪子干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她“象牛顿一样”。

    她的“牛顿行为”还常常给我添乱。她初中时住校,一周回一趟家。开始一段时间,周末返校时总是有什么必需的东西忘了带,到学校后就给家打电话,要求送一趟。她的学校离家远,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时间就没了,还得向单位请假。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在生活料理方面,圆圆不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助她克服弱项。但这帮助不是热心地帮她干这干那。知道家长不可能帮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圆圆刚上高中时,早上总是走得着急,经常忘了拿钥匙或带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经常提醒“拿钥匙”、“戴手表”。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回事儿。她一直依赖我们的提醒,自己不去想办法提醒自己。我让她回来锁车后马上把钥匙装书包里,第二天只要背书包就肯定拿了钥匙,不要进家门后随手丢在写字台上;手表也摘下来放在书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应着,但就是经常心不在焉,还是习惯把钥匙和手表随手扔写字台上。

    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不锁自行车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要写检讨书,还影响班级的评优成绩。这让圆圆很难过,我们心里肯定对她也有责怪,但没说“早提醒过你”之类的话,只是开一句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些小错误;并鼓励她按学校的规定,到公共教室打扫几次卫生,争取把班级扣掉的分给找回来。我还把她写得工工整整的“检讨书”用相机拍下来,逗她说从现在开始就给“牛顿博士”收集资料,等她将来成大名了,这就是经典故事。

    我们这样的态度让圆圆变得愉快起来,不再为这件事沮丧。她后来通过在学校劳动很快把班级丢的分给找回来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后,她真的再没有忘记带自行车钥匙和手表。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达吗?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 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第一部分
像牛顿一样(2)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在于如何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想一下我们自己,同样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穿运动衣出去跑步,跑的过程中觉得运动裤有些别扭,回来才发现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场退一件衣服,进了商场才发现衣服根本没带出来……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我们笑笑,经常自嘲我们的那些低级错误为“像牛顿一样”。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会遭到蔑视或训斥。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都会注意到。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考好了不奖励(1)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我们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面鼓励圆圆,但只给她精神鼓励,几乎没动用过物质奖励。在学习上更是执行“不奖励”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里讲到,我们给圆圆的奖励就是经常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画朵小红花。即使这样的“画饼充饥”,也没拿它用作学习方面的激励,小本中没有一朵小红花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她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学习成绩,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家长们也许担心不在学习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就当下的社会生活来说,考试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周围根本不缺少“分数场”。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纵使家长没有奖励,好成绩本身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已足以形成激励作用。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圆圆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令我们满意,每到学期末我们翻看她的成绩册时,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们可能会带她去买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为这衣服好看,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了。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用了很多办法来激励孩子。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买名牌运动鞋,吃西餐,甚至许诺说要考到某个程度就带他出国旅游。可每种办法只能用一两次,然后就没效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位母亲似乎用了很多办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物质刺激,区别只是奖品不同。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从物质贫困年代走来的家长们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质刺激,这是供应短缺时代遗留的观念。

    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

    一个孩子如果为了一双旱冰鞋而去学习,他在学习上就开始变得功利了。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可一旦得到了这双鞋,对学习就会懈怠。庸俗奖励只能带来庸俗动机,它使孩子不能够专注于学习本身,把奖品当作目的,却把学习当作一个手段,真正的目标丢失了。

    其次,它败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第三,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一百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另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见过一位家长,她不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她用“时间”来奖励。她12岁的儿子喜欢上网,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后来想办法,规定儿子每次考试,只要有一门课85分以上,就奖励2个小时上网时间。

 

 

考好了不奖励(2)

这个想法从表面上看来有道理,既可以让孩子努力学习,又能满足他的上网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时似乎见到了效果,孩子有几门课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约奖励了孩子“时间”。孩子很高兴。但时间一长,孩子并没有像设想中的那样“85分以上”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少了,而上网的愿望一直没少。为这事又和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冲突。这个奖励方案宣告失败。

    分析这这位母亲的奖励方法,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物质奖励一样,制造的都是对立的购买关系。孩子最缺的是时间,那么就让他用成绩来购买。时间在这里就成了物质的变种。问题是这种购买关系经常因为“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或实现得不够令人满足,孩子不能获得充分的玩游戏的时间,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让他的成绩更不如意,他获得的时间就更少,然后学习就表现得更差——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想说,一般来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必需,能让他玩就尽量让他玩,不要随便夺走孩子的一种爱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无度了,影响了正常学习,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

    比如,他现在特别想买一辆800元的山地自行车,你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他可以赚到10元钱,什么时间赚够钱了,就去买车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气中不要表现出对游戏的厌恶,把这当作孩子正常的爱好来看待。这样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四个小时,在这种政策下他可能变成一天上四次网,每次上一个小时。赚到800元需要上机80次,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就是说在设计上要稍有难度,无论用什么来做“奖品”,不要让他轻易得到——上机80次,怎么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用山地车刺激他,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觉得上网变成了一项任务。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损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再需用“你缝得真好”这样的话夸奖她。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1)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这些年不时地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婴儿的睡眠。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把电话线也摘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制造麻烦。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中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了。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大约她2岁左右,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4个人,尽管其余3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3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开始有了下午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第一部分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2)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70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免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的声音,看来影响他家孩子学习的声音是消灭不尽的。我当时就替这个高三的女孩担忧,家长响亮地敲打暖气管,其实是不断地提醒孩子这里有噪音那里有噪音。整天竖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令人遗憾的是那个女孩真的没考上大学,我知道的结果是她又复读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学习,找借口说别人吵着她了,这种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助长孩子的坏毛病。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圆圆读高中时,她姥姥来我家,总担心电视声音会吵到她的学习。我们就一次次地告诉她姥姥没事,您什么时间想看电视就去看。

    我们说的是真心话,只要不把电视机搬到圆圆的屋里,她把小屋门一关,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扰。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抗干扰能力,在她上小学时甚至怂恿她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高考前两个月,在距离我家不到100米处,一幢新大楼开始动工。大型车辆因为白天不能进市区,晚上才可以行驶。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点,外面就开始传来大卡车的轰鸣声,钢筋石块的装卸声,工人们操作时的叫喊声,一直得持续到凌晨三、四点。和我们一个楼上另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家长去找过工地,但没什么结果。北京市好像有规定,高考期间居民楼附近的工地不许夜间施工,但那个工地一晚都没停歇。施工单位只是不断地在居民楼里张贴道歉告示,希望人们谅解。

    我和她爸爸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想想施工单位有他们的难处,觉得去找他们也没什么效果。我们在家里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们在圆圆面前从没提到一句关于工地的噪音的话。观察她每天心态平和,猜测她可能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噪音的焦虑。

    那一阶段圆圆的睡眠也很好,这可能也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睡觉不怕吵的习惯。高考前圆圆说自己怎么感觉不到很紧张,是不是不在状态中啊。考试结束后,她惊奇地说怎么考试就过去了,也没失眠一次。

    直到这时,我们才敢问她是否受到外面工地的打扰。圆圆在我们的提醒下才发现外面的工地开工了,她说这些天有时候感觉到外面噪音很大,但没顾上在意,没发现它有这么吵。

    家长应该给孩子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而不是处处苛刻,处处想改造。

    带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噪音”,它们就不再是噪音——邻居家里传来的电视声、吵架声,汽车在路上的行驶声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它们是城市天籁,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被这些声音困扰。

    在很多类似的小问题上,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由此解决的则可能是个大问题。

    与其说“睡觉不怕吵”是个生理问题,不如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教育问题

 

 

让孩子识字不难(1)

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圆圆并不是那种两、三岁就能认识几千字的“神童”,我也从没刻意教过她认字,没给她做过一张识字卡。但就在她过完六周岁生日,离上小学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突然间认识了那么多字!

    她不再缠磨着要我给她讲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书象模象样地看起来,读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来的《米老鼠》杂志让她读给我听,她真的连猜带蒙地读了下来。我真诚地表扬了女儿,夸她读得好。

    第一次体会到识字带来的阅读乐趣,她独自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阅读,又认识了不少新字,这样一种良性循环,使圆圆的识字量陡增。以至几个月后,到她上了小学一年级,阅读语文课本对她来说已是小菜一碟。

    记得她第一天做了小学生,从学校背回一书包课本。回到家,把新书一本本掏出来放到餐桌上,满脸兴奋之色。爸爸找来一本旧挂历给她一本本地包书皮,她就坐在爸爸旁边,兴趣盎然地把语文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听着她朗朗的读书声,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学生要面对的“识字关”,女儿已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迈过。

    圆圆在刚入小学时就能达到一个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及阅读水平,这看起来像个小小的“奇迹”,让老师感叹,也让我惊喜。但我心里非常清楚,圆圆是个极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时间里突然认识那么多字,实际上是个非常简单而自然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这个现象的发生,最终还是得益于教育,是家长有意无意间施行的一种正确教育方法收获的成果。

    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做法谈一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像圆圆一样,轻松识字,早识字。这不仅对于学前或小学识字阶段的孩子有意义,也可能对他一生的学习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

    我想,对于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于他都是全新的。我们认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于他来说其实都一样。“大灰狼悠闲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刚学说话的孩子听来,并不觉得理解哪个更难。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怕孩子听不懂,把书面语转化成通俗的口语,这其实没必要。正如一个从小讲汉语的人面对英语时会有为难,而一个从小听英语的孩子却从不觉得听英语是件困难的事一样。所以千万不要担心,孩子天性中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给他“读”或给他“讲”,对他来说同样有吸引力。

    我给圆圆讲故事始于她一周岁前,不知最初给圆圆读书时她听懂没有,但我每次给她读书时,她都听得如醉如痴,明亮的双眸里充满愉悦的光泽。我给她买的书被我们一遍遍地读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读,到圆圆开始说话,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

    清楚地记得在圆圆一岁八个月时,爸爸的同事来串门,圆圆站在叔叔身边给自己讲故事,很投入地读着《丑小鸭》。她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字字读到:“小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地走到河边……”她一页页地翻着,“读”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见状大为惊奇,以为她识字。我笑说,哪里,她把我给她读的内容都背会了。她当时肯定没有文字的概念,估计她当时并不知道嘴里的念念有词和手指所指有什么关系,只是在机械地模仿妈妈讲故事时的声音和动作。

    就这样,我一直以“读”的方式给圆圆讲故事,并注意声情并茂。随着她慢慢长大,我发现以“读”代“讲”丝毫不影响她的理解,还丰富了她的语言词汇。她在说话间总是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说,或者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认识一些字了,这使我确信了“读书”的好处。于是又进一步,从由我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她指着我来读。她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圆圆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

    同时,当我们带她到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

    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我带她乘公共汽车时,她都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我,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读那些招牌,读到一些有趣的店名,我们还会一起谈论一下。

    没统计过圆圆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凭印象,她在五岁以前认识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会自己看书,总是由我来给她讲。五岁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某个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说她要妈妈给讲故事,而妈妈说没时间,你先自己看吧,于是她开始自己看书了。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使她顾不上文字的生疏,囫囵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及时夸奖她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她不认识的字给她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有点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越多。

    圆圆到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当班里绝大多数同学还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生字的时候,她已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长篇小说了。当然她也常常读错别字,以至于我们戏称她为“白字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她因为急于读故事,不影响理解的字一般都不问我们,我们也不在意,随她的便。事实上,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到圆圆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她已读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侠小说,十四部共约三、四十本;郑渊洁系列童话故事数本;此外还有外国名著如《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等,其它零散的儿童文学书籍以及各类报刊杂志则不计其数。

    由于圆圆读的书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门功课也都很优秀,学习上始终很轻松。她读完小学二年级,直接读小学四年级,仍然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在班里岁数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却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给她买了一本繁体字竖排的儿童版《中国通史》,十六开本,约一寸厚。我们经常抽时间一起读,因为繁体字她不认识,开始时还是我一字字指着给她读。这本书读到有一半时,繁体字于她基本上就不再是问题,后半部分她就自己读了。她现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汉语资料,觉得很方便。

 

 

让孩子识字不难(2)

在2008年招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位代表提议应该让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多家媒体对这一提议进行了报道。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忧虑的是,如果这一想法被贯彻到学校教学中,让孩子们用现行的常规识字方法学繁体字,小学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现在小学生学业负担重,除了由太多“课外班”带来,更主要地,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孩子们学生字的途径基本上限于课文,每个生字动辄写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认去写,这使孩子们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却得到很少的成就。写简化字尚且把孩子们愁得要命,写繁体字……孩子们要知道了,肯定反对这个提议。

    繁体字不是不可以学,最重要的是怎样轻松地学。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

    每当我看到有的家长洋洋得意地宣称他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认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语单词,而他的方法是就制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语单词贴得满家,我总是有些担心,这样行吗?

    现在还有许多“早教机构”,他们所谓的“早教”其实就是让孩子认识一些字或字母和单词。学习的过程可能弄些花样,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声喊出某个音节,实质也是孤立地学字词。我怀疑,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有意义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有意义学习”,这是一个和“机械学习”相对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论断是:有意义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依据他的理论,无意义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所以是低效学习  

    前几天又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认得二千汉字。原来是他的爷爷把字词贴了满家,每天让孩子认。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坏方法则把原本简单的事变得复杂、低效;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

 

 

给小板凳揉揉痛(1)

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这时候会有些安慰,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感到很满意。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痛,这有什么,我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任何经历在他这里都是体验和学习。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纯洁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痛的事会常常发生,我的女儿圆圆当然也一样。我们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也不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同时我们还教给她善待“对手”。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们绝不会去打小板凳。赶快亲亲她的痛处,据说妈妈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给她揉揉,安慰她“马上就不痛了,宝宝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

    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圆圆去给小板凳揉痛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很快好起来。

    由于我们经常这样做,有一次我带她在外面玩耍,她跑着,被不够平整的地面绊了一下,向前摔倒,两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痛得大哭起来。我赶快亲亲她的小手,轻轻地给她吹吹,再给她擦擦眼泪,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开时,她居然蹲下身,给摔倒的地面揉揉痛,安慰地面说“马上就不痛了”。

    同时,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经常这样引导孩子,并且家长自己也每天友好对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办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温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学会了“让步”。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从来不闹意见,总是懂得通过“办法”来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圆圆和几个小朋友排队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总是第一个上去第一个滑下来,然后再第一个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来,站到他后面时,再一起上去。孩子们可能突然发现当这个“第一名”很风光,就开始争抢。后面滑下来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难赶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闹得情绪很不愉快。圆圆也很想第一个滑下来,但她不会通过喊叫或把别人推开这些方法争抢第一。她让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别的小朋友这一轮滑下来跑到梯子旁时,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适当放弃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冲突,又为自己争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机会。

    圆圆的善解人意迁移到很多方面。她从小对万事万物亲切友好,我和她爸爸开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许。她上小学后,和班里同学关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选三好生,几乎都能全票当选。她才7岁时,我哥哥的孩子,当时4岁的小毅来我家住了几个月。圆圆总是对小弟弟非常好,从没和弟弟闹过一次别扭。有一次,我和她去买一种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欢吃的蛋糕,只剩一点点了,勉强够两个人吃。我问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让姥姥和小弟弟吃,她这次不吃行不行。圆圆痛快地答应了,尽管她非常想吃,但她也能考虑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顾。回家后她一定坚持要把蛋糕给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说什么也不吃。姥姥感叹说这个孩子真懂事。

    圆圆初中就读的是一所住宿制学校,学校每天发一个水果。她回家对我说,开始时分到不好的水果有点不高兴,但一想这个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给她,就会分给另一个同学,总得有一个人吃它。这样一想,就高兴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样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说这话时才十岁。

    她能这样想,我们非常欣慰。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圆圆其实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马上觉得亲近的人,她会礼貌地打招呼,但不会寒暄,更完全不会为了拉近关系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交流中没有任何讨巧行为。这甚至让一些初次和她交往的人会有一点压力或不自在,感觉她对人太平淡,不热情。但只要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就会发现那正是她单纯善良一以贯之的表现。她在自己的圈子里人际关系一直都不错,上高中时,学校将评选市级三好生候选人名单公布出来,进行全年级投票公选。圆圆是候选人之一,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同学去给她拉选票。

    圆圆和人相处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一切行为只是出于天然,她内心对别人友好,长久了自然能让别人感觉到,也让别人舒服。

    她上高中时所在的班级,是该校的第一实验班,集中了全校的尖子生。事实上班里每个同学都是高考场上潜在的竞争对手。在高考前两个月,圆圆自己复习时,整理了几张需要背的英语词组。她觉得这个东西有用,推荐给同学们很好,就让我帮忙打印出来,并拿到外面复印了。我们一份份地配好,又用订书机订好,她用一个袋子拎了,拿到班里给每个同学一份。虽然是小事,也可看出她心地的单纯和无私。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利己主义与孤独是同义语,而人不可能在与外界毫无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关、团结一致,才能求得满足与幸福。爱邻人并不是一种超越于人之上的现象,而是某些内在于人之中,并且从人心中迸发出来的东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为他的世界。 激光照排发明人王选先生说:“考虑自己和考虑别人一样多,就是好人。”我们也坚信,家长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个好人。

 

 

给小板凳揉揉痛(2)

当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特别强调“同理心”,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的“同情心”是一个概念。杜威认为同情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不单纯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有素养的想象力,使我们能想到人类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无谓地分裂人们的东西 ——当“同情心”或“同理心”这些东西成为一个人天性的一部分时,他就没有了自以为是,没有了居高临下,没有了敌视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达。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教孩子“给小板揉痛”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或哲学观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如果平时孩子不小心磕碰了,家长能很友好地采用“给小板凳揉痛”的做法处理;可是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你心爱的花瓶,你却忍不住对孩子大发雷霆;平时总对孩子讲我们要理解别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样,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强行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去细致地体会孩子的感觉——那么你的教育行为就不统一了,你其实就变成了一个不体谅、不豁达、爱物胜过爱孩子,价值观不统一的家长。这一瞬间你的情绪表现得那样真实,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的价值观也被你搞乱了,“风格”也不会完整统一。

    我见过一些眼睛里充满敌意的幼儿,他们很容易就会发脾气,做出攻击别人的行为。有一位妈妈,她一边在嘴里抱怨她的儿子爱打人,告诉孩子“不许打人”,一边狠狠地“教训”一张磕了她儿子脑门的桌子;遇到她儿子抓打别的小朋友,她也只是很假地管一管,态度中隐藏着纵容,可能是怕儿子吃亏;平时还逗孩子打爸爸,以此为乐。她的儿子上幼儿园后总和小朋友合不来,常打人,弄得老师和家长们都有意见。这个孩子内心可能很想和小朋友玩,但他在玩的过程中处处充满保护自己的意识,唯恐有什么被别人侵犯,大多数情况下以和小朋友闹意见而结束。所以他总是很孤独。每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又寂寞又敌视的目光,总是对他的未来充满担忧。

    我也见过不少“长不大”的成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单边主义”的,天下的“理”都在他这里,别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却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确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表现得自私狭隘。不仅给别人带来不快,更是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快。当他们急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却悄悄地流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当“给小板凳揉揉痛”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方式时,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从生活中能获得的,也正是这些。

 

 

女儿的“隐私”(1)

小小的心既要容纳一个神奇的事实,又必须承受性命攸关的保密责任,这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和痛苦啊。

    有一天,7岁的小女儿圆圆看到电视里谈关于隐私的话题,就问我什么叫“隐私”。我说:“就是不能对别人讲的个人秘密”。她问我:“你有没有隐私?”我说应该有吧。她又问:“我爸爸有没有?”我说也应该有吧。圆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心里笑了一下,没深究这个问题专家在想什么,继续擦我的桌子。片刻后,听见她低低说一句:“我也有隐私……”

    我直起腰来,认真地关照女儿,“那你可小心点,不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了。”圆圆也认真地说:“我一辈子都不告诉别人,也不告诉你。”我摁住心中的笑,“连妈妈都不能告诉,看来你的隐私还不小呢。”她听出了我口气中的揶揄,不满地说:“我的隐私才不是小事呢,可大了。”我问有多大,她用双手作了一个足有房子大或天大的动作,也觉得没比出来,就不耐烦地说:“别问了,我不想说这个事了。”

    我拿着抹布进了卫生间,正洗布时,圆圆跟进来。她略带诡秘,试探地问我:“妈妈,你的隐私是什么?”我说:“我的隐私也不能告诉别人,要是说出来就不是隐私了。”她好奇心高涨,缠磨着要我讲出来。我一时找不出敷衍她的内容,就说:“你先把你的告诉我,我再告诉你。”她小嘴一噘,“不行,我的不能说。”我说:“我的也不能说。”她就开始耍赖,搂着我的腰哼哼唧唧,“告诉我嘛,告诉我嘛。”我想编个“隐私”赶快把她打发走,就说:“妈妈先告诉你,然后你再告诉我好不好?”以我对圆圆的了解,这样的交换她总是乐于接受的。但她一听,还是不能接受,无可奈何地看书去了。这倒有点让我意外,她宁可放弃听我的“隐私”,也不把自己的“隐私”讲出来。是什么事,能让一个小孩子在这样的诱惑下守口如瓶呢?

    我正奇怪着,听见她爸爸从另一个屋子走出来,逗她说:“把你的秘密对爸爸讲讲,就咱俩悄悄说,不让妈妈听见。”圆圆突然发起脾气来,两只脚后跟打着沙发,“哎呀,我刚刚忘了,你又提起来,不要提这个事了,好不好!”

    我看看圆圆发火的样子,走过去,揽住她,盯着她的眼睛问:“你的隐私是件让你一想就不愉快的事吗?”她想想,轻轻摇摇头。我又问:“那么,是件愉快的事吗?”她也摇摇头,有点沉重。我说:“如果你觉得不愉快,讲出来就会没事了。”她说:“我平时也没事。要是我上课,或者是玩的时候,或者是看书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想起来了,我就赶快想别的事。”

    我和她爸爸交换了一下眼色。

    我拿出最轻松的口气说:“咱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隐私讲出来好不好,一家人不应该有秘密。”她爸爸也来附和我的说法。圆圆看我俩的阵势,一下子从我的怀中挣脱出来,跑到离我们最远的一个角落,一边跑一边喊叫“我不说,你们别问了”,然后受惊似地回过头看着我们。她的表情动作让我心中轻微一震,好奇心被大大地逗弄起来了。

    此后一个星期,我们一直犹豫着是否有必要搞清楚女儿的“隐私”。既害怕过分的追问伤了她的自尊心,又担心万一真有什么事需要家长帮助。我隐约感觉到,这件连父母都不能讲,但又让她在意,并且还“很大”的“隐私”是件让她沉重的事情,对她的心理有压力。我试探着又提了一次,她一觉察到我想问什么,就又立刻跑开了。这就更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和她爸爸私下探讨了几次,总有些放心不下,就想设计个圈套,套出她的话来。

    有一天,在中午饭桌上,我们随便聊天,我对圆圆说:“我和你爸爸已经交换过‘隐私’了。”她睁大眼睛,“真的?”她看看爸爸,爸爸点点头。圆圆有些嫉妒,“就你俩悄悄说,不让我知道。”我说:“我们准备告诉你呢。”她眼睛一亮,兴奋而迫不及待地问我:“妈妈你的隐私是什么?”我就把自己的“隐私”讲了一遍。她爸爸在她的要求下也把自己的“隐私”讲了一遍。圆圆听完后,比较满意,似有言外之意地说:“你们的隐私都是好事……”我们趁热打铁,“我们一家人之间就不应该有秘密,要是我们之间都不信任,那我们还能信任谁呢,你说是不是?谁有好事,说出来大家都高兴;要是有坏事,说出来互相分担,一起解决,你说对不对?”圆圆听出了我们的用意,嘟哝说:“我要是告诉你们,对你们也不好。”我们赶快说:“我们不怕,关键是害怕你受到伤害。”她说:“我不说就不会受到伤害,说了才会受到伤害。”我们问为什么,她迟疑片刻,忽然又不耐烦了,“我正好这两天没想这个事,你们一说,我又想起来了……”她顿时没了胃口,剩下半碗米饭不吃就下了饭桌。这使我和她爸爸的胃口也陡然下降。

    我吃完饭,没顾上洗碗,把歪在沙发上的圆圆拉起来放到膝上,严肃地对她说:“妈妈觉得,你的秘密是件不好的事,妈妈特别害怕它会伤害你,你讲出来好不好?”她默默地摇摇头。我说:“你只对妈妈一个人讲,不让别人知道行不行?”她爸爸赶快躲到卧室装睡。圆圆还是摇摇头。我说:“你太小了,很多事情还没能力自己处理,你要是有事不对妈妈讲出来,万一这件事伤害着你怎么办,妈妈不知道就没法帮助你。”

    圆圆说:“说出来才伤害我呢,不说就没事。”我问,为什么呢?她有些无可奈何地说:“反正就是不能说。”边说边想从我怀中挣脱出来,我以坚决的搂抱让她感到非讲不可的逼迫,同时轻轻又威严地说:“讲出来,讲给妈妈听,好不好?”

    圆圆低头沉默着,心不在焉地搓弄手中的橡皮泥,看得出她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我不敢吱声,静静地等着。空气绷得紧紧的,我指望这种紧迫能把她的秘密挤压出来。她用手中的橡皮泥缓解着压力,把沉默拉长,到她觉得气氛微有松弛时,就又想挣脱,我就再把她抱得紧紧的,晓明利害的话再讲一次。在我的坚持下,她几次欲言又止,眼看着要出口的话,总在要吐出的瞬间被她又犹犹豫豫地咽回去。我想不出这个小小的人到底遇到了什么事,让她这样难以开口。她的顽强让我感到惊异。

    我们就这样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地僵持着,一个小时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邻居小孩来敲门,找她上学去。圆圆从我怀中一跃而起,边说“妈妈我要上学去!”边向门口跑去。我怀里一下空了,巨大的忧虑却在瞬间充满心胸。圆圆在回头向我说再见时,一定是我眼中的什么打动了她,让她觉得不忍,在这最后的瞬间,她竟突然妥协了,说:“妈妈,我晚上回来告诉你好不好?”我点点头。她咚咚地往楼下跑去,爱人从卧室出来,百思不得其解,“巴掌大的人,会有什么事这么神秘呢?”

    我下午去学校向她的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圆圆近期在校情况,知道她在学校很好,没什么事。但我仍然担心,甚至担心这一下午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好容易等到她放学了,我观察她情绪和平时差不多,才放心些。可我自己追问的勇气却有些丧失。圆圆那种为了成全我而要做出牺牲的样子让我感到内疚,所以我没急着问她,像平时一样和她打过招呼,进了厨房。她也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视看动画片。

    晚饭前有点空闲时间,圆圆看完电视在玩。我把她叫到书房。她知道我要干什么,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无奈,倚在我腿边,犹豫片刻,看样子还是做了些思想斗争,终于说:“那件事我记在日记本上了,你自己看吧。”

    日记本上有四篇日记,每篇都夹杂着一些拼音,那是她不会写的字。她指给我记录“隐私”的一篇,全文如下:

    李文文告诉我她家有一把青锁剑和一把紫隐剑。她说,如果你告诉了别人,青锁剑和紫隐剑就会刺你的胃。可我还是想告诉。

    我反复看了几遍,抬起头来。

 

 

女儿的“隐私”(2)

 

圆圆看我有些不明白,对我说:“李文文说这两把剑三千年才出现一次。”我还是没听明白,问她是什么意思。圆圆告诉我,就是说,这两把剑三千年前在某个人家里,三千年后又在世界上出现,现在就在李文文家里。说完,她还加一句“李文文说这两把剑特别有神力!谁知道了都不能告诉别人,一告诉,肚子就会被刺破。”

    我问:“就这事?”

    圆圆点头。

    “再没有其它事了?”

    “没有了。”她的眼神是那样纯洁而诚实。

    我由不住轻轻吁口气,笑起来。

    这篇日记我其实在以前无意中看到过,当时只是为女儿的天真浅浅地笑了一下,丝毫没想到这短短的文字中竟埋伏着这么大的心思。我用脸蹭蹭女儿的小脸蛋,心疼得不知该说什么。

    这件事藏在她心里已三个多月了。小小的心既要容纳一个神奇的事实,又必须承受性命攸关的保密责任,这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艰难和痛苦啊。我没打算以一个大人的知识嘲笑女儿的幼稚无知,倒是真切地体味到这件事让她所受到的煎熬,特别是我们的追问和害怕神剑刺破肚子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压力。

    我问圆圆:“你信吗?”她点点头,又说:“有时候也有点不信,我就是挺害怕的……”我慢慢说:“李文文讲得像神话一样,但一切神话全是假的。神话只是故事,不是真实,所以我们根本不用相信,也不用担心,你说是不是?”圆圆点点头,眼睛忽闪忽闪的,在想什么,她忽然兴奋地叫起来:“对,妈妈,这肯定是假的!李文文说只要我一说出口,剑马上就会刺我的肚子。已经这么长时间了,这不也没事嘛。”她摸摸肚子,又自我安慰地说:“以后肯定就更没事了。”

    我心里内疚着,由于我们自己小时候太缺少童话,就总想为孩子营造一个童话世界,却忽略了童话可能招致的负面效应,看来以后得多留心,多给她补一些生活常识课,让她不要把童话世界和真实世界完全混淆。

    我这样想着,嘴里接着圆圆的话说:“来,让妈妈看看刺了胃没有”,伸手进去抓搔她的小肚皮。圆圆笑得缩成一团。

 

 

家长的素质事关未来公民的素质,国家应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同时应该尽快立法,严禁打骂孩子,剥夺不合格家长的监视权。比如取消那些把孩子逼得一次次离家出走的家长的监视权,而不是一次次地把孩子抓住教育一顿,再送回家中。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学会爱是个很大的命题,需要慢慢去学,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骂孩子,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二部分
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圆圆好奇地把一根小手指放到水流下,让水顺着指头再流下去。水流完了,她抬起头来看看我,有点感叹地说:“水没有颜色!”

    圆圆上幼儿园时,有一学期幼儿园要开设几个特长班,每周上两次课,一学期300元,谁想上谁上。班里的小朋友都跃跃欲试地要报名,这个报舞蹈班,那个报唱歌班。圆圆从小爱画画,她说想报画画班,我们就给她报了名。

    特长班开课后,圆圆每周从幼儿园里带回两张她上课画的画,都是些铅笔画,各种小动物。这些都是按照老师给的范例临摹出来的,老师在上面给打分。从她这里我知道,老师的打分是以像不像为标准的。画得越像,打的分越高。

    这以后,圆圆画画开始力求“像”了。她很聪慧,在老师的要求下,画得确实是越来越像,分也得得越来越高。可是我也同时有点遗憾地发现,她画中的线条越来越胆怯。为了画得像,她要不断地用橡皮擦,一次次地修改。与她以前拿一枝铅笔无所顾忌、挥洒自如地画出来的那些画相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小气与拘谨。

    过了一段时间,开始画彩笔画,圆圆非常高兴。她喜欢彩色的画。有一天,绘画班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每人画一幅表示到野外玩耍的画,说要挑一些好的挂到幼儿园大厅里展览。

    圆圆从幼儿园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她的彩笔,找了张大纸画起来。她画得非常投入,拿起这根笔放下那根笔的,连我们叫她吃饭都有点不愿意。她胡乱吃了几口,就又去画。到我洗完碗后,她也画完了,得意洋洋地拿来给我看。

    我的第一感觉是她画得很用心,颜色也配得很好。一朵红红的太阳放着五颜六色的光,像一朵花一样。以纸的白色作天空,上面浮着几片淡蓝色的云。下面是绿草地,草地上有几个小女孩手拉着手玩。小女孩们旁边有一条小河,河流是粉色的,这是女儿喜欢的颜色。她为了让人能明白这是河流,特意在河流里画上了波纹和小鱼。

    看着这样一张出自5岁小女孩之手,线条笨拙稚嫩,用色大胆夸张的画,我心里为孩子这份天真愉快,为天真所带来的艺术创作中的无所羁绊而微微感动着。我真诚地夸奖圆圆,“画得真好!”她受到夸奖,很高兴。

    她从来没有这么用心去画一张画,自己也认为画得很好,感觉比较有把握被选上贴到大厅里,就对我说:“妈妈,要是我的画贴到大厅里,你每天接我都能看到。”我说我一定要每天都看一看。

    我让圆圆赶快把画收起来睡觉,她往小书包里装时怕折了,我就给她找了张报纸把画卷了,她小心地放到书包里。

    第二天下午,我去接圆圆,看见她像往常一样高兴地和小朋友一起玩,她高兴地跑过来。我拉着她的小手走到大厅时,她忽然想起什么,扯扯我的手,抬起头看着我,脸上浮起一片委屈。我问怎么了,她说,妈妈,我的画没选上。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赶快给她擦擦眼泪,问为什么。她小嘴噘一噘,停顿了一会儿,才低低地说:“因为我把小河画成粉色的了。”我问:“画成粉色的不好吗?”

    “老师说小河是蓝色的,不能画成粉色的。还有,白云也不能画成蓝色的。我画错了。”女儿说得神色黯然。

    我心里忽然被什么钝钝地击了一下,一张画不能被选上倒无所谓,但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能被选上,并且导致孩子说她“画错了”,这样一种认识被灌输到她小小的心中,却深深地让我有一种受伤感。

    我心疼地抱起圆圆,亲亲她的小脸蛋。我说:没关系,宝贝,你不要在意,没选上就没选上吧。圆圆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我带着圆圆往家走,一路思考就这件事我应该对她讲些什么。我问她,画交给老师了吗?她说没选上就不用交,带回来了,在书包里。

    回到家里,我让圆圆把画拿出来,她从书包里取出画,已被她折得皱巴巴的。

    我把她抱在腿上,和她一起看这张画。我问她:“你为什么要把河流画成粉色的呢?”她想了想,嘟哝说:“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觉得粉色的好看。”

    我说:“对,画画就是为了好看,所以我们说一张画,只能说它好看不好看,不能说它对或者错,是不是?”圆圆听了,有点认同,点点头,忽然又否定了,说:“小河不是粉色的,是蓝色的,我就是画错了。”我问她,怎么知道小河是蓝色的而不是粉色的呢?

    我知道她实际上是没有见过青草地上的小河的,她的经验是来源于以前看过的一些书画刊物和老师今天的观点。我的问题圆圆回答不出,她想了想,有点不耐烦地说,“反正就是蓝的嘛。”

    我说,走,咱们看看水是什么颜色,起身领她往厨房走去。

    我拿出一只白色磁碗,接了一碗水,放到桌子上,问圆圆是什么颜色。她看了看,有点为难,看看我,不知该说是什么颜色。我问她是蓝色的吗,她摇摇头。我追问是什么颜色,她想了半天,别别扭扭吐出“白色”两个字。

    我又找了一只红色的小塑料盆,把水倒进去,问她“是白色的吗?”她看看红色盈盈的水,不好意思了。看看我,狡黠地反问“你说是什么颜色?”

    我笑笑,拿起红色塑料盆,把水流细细地倒入水池,一边倒一边说:“你看,水是透明的,很清亮,它没有颜色,是不是?”圆圆听我这样说,好奇地把一根小手指放到水流下,让水顺着指头再流下去。水流完了,她抬起头来看看我,有点感叹地说:“水没有颜色!”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说,你说对了。于是言归正传,领着她回到她的画上。

    我重新抱起她,拿起她的画,问她,那你说,河流该画成什么颜色?圆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画成没有颜色的。”我问:“那你该用哪根笔画呢?”她正要说,又一下子语塞了,回答不上来。

    我笑了,“没有一根笔是没有颜色的,对不对?”圆圆点点头。我继续问,“那你说,河流到底该怎么画呢?”圆圆眨巴着眼,困惑地看着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到这里,河流已是无法画出了。我看这个小小的人如此迷惘,心疼地亲亲她的小脸蛋。

    为了还原她河流的色彩,我不得不先消灭河流的颜色。

    于是我慢慢对圆圆说:没有谁可以规定小河必须画成蓝的,小河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我们画画儿的时候,总得用一种颜色把它画出来呀。如果画画儿只能画真实的颜色,那我们就永远找不到一支可以画小河的笔,对不对?圆圆点点头。

    我继续说:还有很多其它东西,在我们的彩笔里也找不到它们的颜色,但我们也可以把它画出来。所以你要记住,一张画只有好不好看,没有对或者错。你可以大胆地使用各种颜色——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它可以是任何颜色。

    解决了河流的颜色问题,圆圆愉快地玩去了。我心中却又是忧虑又是无奈,我企图以这样的观念影响女儿,呵护她的想象力。可我如何敢领着年幼的孩子,以她的稚嫩,去迎战教育中的种种不妥。最现实的比如以后上不上这个绘画班的问题——

    继续上这个班,就得听老师的话,就不能把河流画成粉色的。每一次上课,老师都给孩子们一个画画儿的框框,孩子的想象力会被一点点扼杀。这样的绘画班,只能使孩子的想象力加速度地贫乏。如果不上,当别的小朋友到特长班上课时,女儿坐在小椅子上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往外走,她小小的心一定是充满委屈的,她怎么能理解突然中止她上绘画班的缘由呢?我的这样一种担忧如何能向她解释得清楚?

    我叹口气,心里真希望幼儿园取消绘画班,那样的话,让我再交300元也愿意。

古诗滋养的孩子(1)

古诗滋养的孩子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圆圆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读一些诗歌。我发现她既爱听,也爱记。

    大约她三岁时,我学习电脑打字,每天背“五笔字型”字根口诀。五笔输入法发明人王永明先生把“字根表”编得像诗一样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我背的时候圆圆在旁边听到了,到晚上关灯我躺在床上背的时候,有的地方想不起来,她竟然都能提示我。这些没有内容的东西,小家伙随意听来,居然记得比我还快,我很惊叹孩子的记忆力。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 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我在教圆圆读诗的过程中,逐渐坚定了一个认识,即儿童应该大量背诵诗歌,尤其是古诗。

    从圆圆四、五岁时,我开始正式教她读古诗。我们最早用的读本是一套配有插图的《幼儿读古诗》,共六本,大约有一百多首诗,那些诗都很短,一般只有四句。我经常和她一起朗读这些古诗,等读熟了再一起背。这方面并没有做计划,做得比较随意,但因为持续不断地做,到她6岁上小学前,这些诗基本上都会背了。

    近年看过一些资料,有的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所以提议在孩子小时候应该教他读儿歌,不要背古诗。我个人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

    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觉得古典诗词陌生难懂,这是大人的事,孩子则没有这种疏离感。儿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应该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孩子。如果家长拿出读儿歌的轻松和愉快来教孩子读古诗,孩子是感受不到这两种文字在愉悦感和美感上的差别的。

    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我觉得它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

    人们因为古诗“难懂”产生的另一个错误想法是,教孩子学古诗时,要尽可能给他讲解,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事实是,学古诗要防止的,恰是“过度解释”。其原因,一是基于对儿童领悟力的信任;二是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

    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圆圆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时,由于诗本身明白如话,只解释一下什么是“曲项”就可以了。

    少解释不等于不“解读”。我和圆圆对一些非常美的句子经常会反复品味,比如看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会关注它的对仗工整,体会每个用字的精致;看到“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就想象那样一种生活场景是多么朴实有趣。这就是读诗的享受。但对于每一首诗,我和圆圆更多地是把时间花在一次次的读和一次次的背诵上。

    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

    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

    “少讲多读”并没有影响圆圆对诗歌的理解,我经常发现自己以为简要的解释,有时也是多余。记得圆圆5岁时第一次读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她觉得李白好潇洒,觉得这首诗特别好玩。我们刚刚读完,她就对这首诗进行了“改编”——把“李白”改成“圆圆”,把“长安”改成“烟台”,把“臣”改成“俺”——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来。无须解释一个字,我知道她已经理解这首诗了。

    读得多背得多了,不仅字面意思圆圆很容易理解,她也逐渐学会领略诗歌中方方面面的美。圆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一起读杜甫的《登高》,当我们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她沉默片刻,轻叹一口气,忍不住地说“写得真好呀!”我从未解释过这句诗,事实上我也无从去“解释”,但她读懂了,她被这语言美深深打动了。

    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我们一起想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致;又一起享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圆圆背诵古诗的过程一直也是我背诵的过程,我尽量和她一起背,尤其在她小时候,凡要求她背的诗,必定也是我会背的。在教她的过程中我也复习和背诵了好多古诗词。

    圆圆认字后,我总是把要背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经常在乘公交车或饭后睡前的时间和圆圆一起读几句背几句,不知不觉一个小本就用完了。每背完一个小本,我们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圆圆阅读和背诵的首先是唐诗,后来又背诵宋词,再后来又背了一些元曲。小学期间背的篇目最多,上初中后,开始背一些长诗,比如《长恨歌》、《琵琶行》等。

    圆圆刚开始背长诗时有一些为难,我们就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每次背一小截。当时她住校,每周回来往小本上抄几句,然后拿到学校去背,不断地把新背的和前面背过的连起来,一首长诗就一点点地解决了。

    事实上诗歌越背越容易,这方面也同样存在熟能生巧。

    开始时圆圆背一首诗比较费时间,到后来,一首绝句只需花几分钟读两三遍,看看注解,合上书就背下来了。即便是背长诗,基于以前背诵的功底,她背诵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古诗滋养的孩子(2)

整个中小学期间,圆圆在学习古典诗词方面显得比同学们轻松多了,一方面是课本上学到的诗词她基本上都已提前背过,另一个方面就是她具有了更好的背诵能力。她初中时回家跟我说,语文课学《琵琶行》,要求大家背诵,不少同学觉得太难背了,还有同学责怪白居易,说他干吗把诗写那么长,这不是为难人吗!

    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一些家长在孩子背会一些诗后,总是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背诗;还有的家长不断地计较孩子背会多少首,仿佛背诵是为了一个数字;也有家长直接告诉孩子,多背些诗对写作文好……

    诗歌是一块精美蛋糕,我们把它送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它功利心——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目的——这才是应有的目的。

    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我见过某民办教育机构出了一张据说能让孩子们快速背会上百首古诗的光盘,它把古诗配上快速变换的动画和动感十足的音乐,以现在歌坛流行的快节奏的“说唱法”念出来。事实是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配乐“快板儿”,不管什么内容都用一个味道念出来。这张光盘被卖到好多小学里,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这样的“教学”里,孩子们到哪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它只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背诵数字,带不来阅读享受。我怀疑这样背诵来的东西也不会记忆得深刻,难以在记忆中扎根,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

    圆圆在背诵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好的现代诗。她真正感受到了诗歌的美,甚至产生了自己写诗的冲动。

    她在小学时,就自己尝试着去写诗。有一次我们一起到海边玩,快到海边时,远远望去海水很蓝;当我们走到沙滩上,发现海水是绿色的,因为那天有些海藻;她光脚丫跑进水里,发现脚丫白白的,水根本没有颜色。她就用手捧起水来,对我说了她看到的海水颜色的变化。我说,你发现诗了。回家后,她在我的指导下,写出这些文字:

    “我站在远处看海/海是蓝色的/我站在近处看海/海是绿色的/我用手捧起海水/咦,大海的颜色跑哪儿去了?”

    这是她七岁时写的诗。过了不久,我给她换了一块新枕巾,蓝色的。她说像大海的颜色。我开玩笑说,枕着它可能会梦见大海。她顺着我的话说,再加块黄色的就可以梦沙滩了。她又马上想象,要换成绿色的,是不是就可以梦到草地了?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你的话就像诗一样,写下来吧。圆圆后来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我枕着蓝色的枕巾/梦见了大海//我枕着黄色的枕巾/梦见了沙滩//我枕着红色的枕巾/梦见了玫瑰花//我枕着绿色的枕巾/梦见了草地//我枕着各种颜色的枕巾/做了各种颜色的梦。

    这些诗说不上有多好,也就是小学生的水平;但能从生活中发现诗意,她的生活因此不一样了。她上中学后偶尔也写诗,有的写得还真是不错。

    圆圆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理解得也很好。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很欣赏她这方面的修养,让圆圆给同学们讲过两次古诗赏析。圆圆认真准备后,在课堂上把那两首古诗解读得非常好。据说有的同学居然听得很感动,评价说第一次被一首诗打动,发现诗歌这么美。

    她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一些诗句,总是能够提升文采,作文成绩一直不错。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正好是对一句古诗的解读,那句古诗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圆圆平时对古典诗词的领悟力,她读完这两句诗时,肯定容易找到感觉。她从老子的“大美不言”写到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业绩的当代楷模方永刚。她的语文获得了140分的高分(总分150分),作文应该有不错的成绩。圆圆觉得自己很幸运,说一直以来的古诗词背诵在这次考试中帮了大忙。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没有读诗的爱好或能力,想到教孩子读诗,可能会觉得为难。我想这其实没关系。我在前面谈到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

    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

    只要家长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孩子学古诗从幼儿时开始较好,但也许你的孩子已上中学。这也没关系,读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也许你还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这需要我们动些脑筋,让孩子少上一些课外补习班,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时间总能找到。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习班,专门学习古典诗词文赋。是否要报这些班,家长应慎重。

    如果这些学习班的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较好,会引导孩子阅读,这样的班可以参加。但我担心一些老师把这种班办成另一种“课外补习班”,给孩子们“讲诗”,逼着孩子们背诗,那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诗歌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意义。

    有一个最简单的考察办法,就是向一些参加过学习班的孩子打听一下他们的学习感觉,或让自己的孩子试听一段时间。孩子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写到这里,我猜想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虽然读诗有种种好处,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先抓紧时间学课程吧。

    这样想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须知有这么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从小表现出超常的数学才能,刚上中学一年就把中学几年的数学都学完了。有人建议他去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他父亲不同意。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对杨振宁提出的要求却是,花几年的时间去学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先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同样,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一些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它还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并且对所接触的有限的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即便这样,已受益匪浅。

    有一次,我看到圆圆上高中时写的一个小随笔,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初中到现在,我在每一个摘抄本里都抄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有人说《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我认为,《长恨歌》也是读不尽的”。她有这样的感觉,我真的很欣慰——生活里有些美丽的爱好,那是怎样的一种滋润;人生中有些读不尽的东西,那是怎样的一种财富啊!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读些诗吧!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1)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谁能有幸被它点中,这一定是许多人想知道的——请原谅我的故弄玄虚,我不是在讲童话,是在作一个现实的比喻,因为想不出比它更贴切的比喻了。

    让我绕得稍远,从四个孩子的真实故事说起。

    我曾和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同学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对这个班的学生都很熟悉。班里有四个孩子,我总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把他们分为两组,然后放到一起进行对比。

    先说前两个孩子,一个叫晓菲的女孩和一个叫小壮的男孩,这两个孩子都学习努力,考试成绩中上等,性格上既不张扬也不内向,上课不捣乱下课不惹事生非,在班里属于那种既被老师喜欢又容易被遗忘的人。

    另一组是两个男孩子,一个叫博一个叫成。博是个极为出色的学生,门门功课优秀,工作能力强,还特别有思想有见地,他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几乎找不到缺点的那种孩子;成这个小男孩优缺点都明显,总不好好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口才极好,总是表现得懒散,不过并不扰乱纪律。

    这四个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和对比,是从他们的作文开始的。前两个孩子,晓菲和小壮的作文我看过,字写得虽不舒展但比较整齐,可写作水平很差,内容贫乏,有许多语法错误,错别字也比较多,这和他们平时还不错的考试成绩有较明显的差距。他们每篇作文都被老师要求改来改去,他们认真地改着,一遍遍地抄着,但拿第四稿和第一稿对比,仅能看出改动痕迹,看不出进步;翻到下一篇作文,水平照旧。又翻了他们其它的作业本,都分明能感受到这俩孩子的努力和他们学习能力上的力不从心。

    我基本上能判断出他们是哪里出了问题。

    找这两个孩子谈过话。问他们的共同问题是:你经常读课外书吗?晓菲听我这样问,很不自在,告诉我说,她很想读,但她爸爸不允许,怕影响她学习,就把家里她可能看的书都锁起来。她家有一份订报纸赠送的《读者》,她很喜欢这个杂志,但每期来了,父母都想办法藏起来不让她看。小壮则表示他不喜欢读课外书,除了几本漫画书,从来没读过其它什么书。

    我想这两个孩子这样下去真是可惜了,他们是这样听话,舍得用功,本该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出色。于是分别约他们的家长谈了一次话,目的是希望他们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来解决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

    晓菲的爸爸说,孩子每天这么用功学习,成绩才保持中上等,要是再分了心去读课外书,落到中等怎么办呢?小壮的妈妈认为让小壮去阅读是又给孩子增加了学习负担,小壮一周上六个课外班和一个乐器班,周一到周日从来不休息,他家住得较远,公交车上每天来回要两个半小时,小壮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所以他妈妈说,绝对不能再给他增加负担了。

    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小学,每次考试成绩高几分低几分不重要,目前他们的问题是学习能力不强,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到未来的学习。不上那么多课外班,不强求考试成绩,让他们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他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将来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绩。

    我尽量把问题讲得明白,他们当时也都表示认同我的建议。但后来我再和孩子们了解,一点没变。晓菲的爸爸认为是因为家里订报纸招来《读者》,引得孩子不安心学习,把订报纸的赠品改成了牛奶。小壮本身就没有读书的愿望,妈妈也不打算让他有这个愿望,只是打算再给孩子报个跆拳道班,理由是孩子整天学习活动量少,上这个班既能运动又能学习防身,一举两得,我不知她从哪里再为小壮挤出这个时间。而且我还了解到,小壮所上的几个课外班中,有一个就是作文班。

    和晓菲、小壮形成对比的是,博和成的作文都写得特别好,通篇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病句。博的字写得整洁大气,文章中总有独到的视角和素材;成虽然字写得不好,文中不时有勾划,不整洁,并且他的各篇作文水平差异明显,有的一看就写得不认真,应付差事,但有几篇看来他是认真写的,透过杂乱的卷面细细读来,能感觉出才情飞扬,让人不由得心生赞叹。

    我也和这两个孩子单独聊过,了解到他们都十分喜欢读课外书。博的家里有很多藏书,他读了很多,以中外名著、历史、自然方面的为主,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的阅读量;成的父母做生意一般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家没电脑,电视也基本上不开,他没事干只好去买很多书看。成读得很杂,动物、科幻、侦探、武侠等,逮住什么读什么。

    这两个孩子不光作文写得好,各方面都应付得轻松自如。博是个好学生却不是个小学究,他喜欢足球,花很多的时间踢球;成虽然平时成绩不太好,但用他班主任的话说,这个孩子,聪明着呢,现在这个成绩是闭着眼睛学来的,他只要好好学三天,就能考班里前三名。

    我离开这个班时,把电子邮箱给了孩子们,现在还和几个学生保持联系。他们现在已读初三了,马上要中考。博没给我写过信,但他的母亲一直和我保持联系,我们始终没见过面,通过网络交流过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博就读于一所市重点校,据他妈妈说博现在的学习仍然很好,基于他的学习成绩和足球水平,已被确定保送到一所市属最好的中学读高中。晓菲一直和我联系,她初中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师资等各方面都不太好。听她说小壮、成也在这所学校,她和小壮的学习现在只能保持中等,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但成上了初三后着急了,懂得学习了,现在是年级前几名的学生,还评了三好生。晓菲还说,她现在越来越不想学习了,觉得学习太难了。

    几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态势大致已水落石出。

    晓菲和小壮的家长肯定对孩子心生失望,他们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的成绩却不理想,在这关键时候,不知他们又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孩子,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更不会让孩子去读课外书了——由此,基本可以预测到的是,孩子不但眼前的中考很难取得好成绩,在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太大起色,乃至将来,他们一生的学习状态都将是平庸而困难的。

    而博和成,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稳定地生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更具主动性和把握能力。

    四个孩子的故事讲到这里,我想说的问题已清楚了。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阅读为什么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这么大的影响?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他指出缺乏阅读的坏处,“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相比之下,“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代心理学对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证实。梳理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阅读”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育得更好,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做个形象的比喻: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设计水平、工人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无形但重要的内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我见过几位非常苦恼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原本学习成绩不错,学习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问一下孩子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出所料,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时候成绩可能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却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到真正想学的时候,潜力就不可阻挡了。

    小学,甚至初中,没有真正的学业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作用。

    人们容易看到孩子变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就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越来越不自觉。人们很少能看到这种表象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那就是课外阅读。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越来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当他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他较好的学习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而阅读少的孩子,他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学习能力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他更多地体会着力不从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对学习就越没有兴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撑很长时间的,他们很快表现出一路下滑,开始有意无意地逃避学习——这可能就是家长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聪明又学习好,父母们都在倾尽全力,从怀孕开始就忙着吃这个补那个。营养对儿童大脑发育肯定有用,但无论吃多少好东西,都只是一种加法手段。除极个别的超常儿童,所有出生后身体健康正常的孩子,他们最后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在这种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启蒙教育上。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

    一些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心里总有担心,孩子光完成学校课程学习已经很忙,考试考出好成绩最要紧,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不合算。这种说法等同于在说,我急于从哈尔滨到广州开会,哪里有时间等四个小时后的飞机,火车马上开了,我得赶快去挤火车——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全错了。

    一把相同的种子,洒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旱又晒不着太阳,最后差异当然会很大。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

    我猜测会有一种质疑被提出来,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表述一种现象时,不能把它绝对化。

    如果所有文化或社会范畴中的“规律”都需要像数理定律那样有100%的准确率才可被确认成立,那么所有的社会规律都将不存在,所有的对话都无法进行。世界如此复杂,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种现象。比如“喝茶能有效预防癌症”的结论,和“爱喝茶的人也会得癌症”的现象并不形成冲突,因为癌症致病原因非常多,用后者否定前者是没意义的。

    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一伙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和一伙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差异一定非常明显。

    中小学生中有一种叫“偏科”的现象,似乎对这里谈到的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偏爱数理化,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科目不感兴趣,也很少阅读,数理科目成绩却总是很好。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3)

我见过一位初中生的家长,她甚至为她的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特别不爱学语文而略有沾沾自喜,可能是觉得这样表示她的孩子聪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话,她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读,对语文课的厌倦是基于一直以来的语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恐怕总会有一天数、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我认识一位市属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高考时数学满分,语文只打了92分。他原本酷爱数学,立志要当个数学家,报了北大数学系,总分不够,最后只被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

    他说,从我这几年教书,才深切地感觉到语文的重要。我们学校每年高考前十名的同学,很少有偏科的,基本上都是文理兼佳。他说他当时没考上北大数学系很不服气,现在想来,即使考上了,语文底蕴的缺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

    所以,哪怕孩子是个特别的数学天才,你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比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两本习题集更能成全他的数学天才。

    当然也有偏科偏向语文的,语文学得很好,作文写得漂亮,数理化学得很差。比如少年作家韩寒。阅读对他们的考试成绩似乎并没有成全。

    这个问题要这样理解: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问题、补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数学成绩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这样的孩子,所幸他们喜欢阅读,无论上不上大学,他们都是聪慧的,都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这样看,阅读于他们仍然是件幸运的事。

    而那些从不读课外书或很少读课外书、数理科目学得较差、人文科目只是相对学得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情况不叫“偏科”,事实上他们的人文科目也并不出色。谁能见到一个几乎不读课外书的人在文史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孩子和韩寒这类孩子的情况又有很大差异。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阅读都是重要的。由此看来,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是多么简单啊,让他去大量阅读吧!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他是多么地幸运!

 

 “好阅读”与“坏阅读”(1)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的语言中,事情总是充满“好”“坏”之分。我现在就借用他们的话语模式,谈一下儿童课外阅读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请允许我以孩子的口吻,简单地把前一种称为“好阅读”,后一种称为“坏阅读”。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这一点是针对在孩子还不识字,由大人给孩子讲故事阶段的阅读而言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担心孩子听不懂,就尽量用通俗的口语来讲。这样做不太好。正确的方法是,从一开始,就应该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尽早让孩子接触有情节有文字的图书,从你给他买了有文字说明的图书起,就要给孩子“读”故事,不要“讲”故事。这一点,在本书《让孩子识字不难》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在课外阅读上,一些家长和老师犯的最无聊的一个错误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对的。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一行扩展到几行。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儿童在这方面进步惊人,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且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

    我女儿圆圆小学时就读完了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共十四部,大约三、四十本。我只给她买了一套《倚天屠龙记》,其余的都是租来看。当时租金是每本书一天5角钱。她开始读得慢,很快就越读越快,在天天上学的情况下,每本书只需要1-1.5元,即2-3天就读完;到了假期,则每天读一本。我估算了一下,这个8岁的小孩子,她当时读一本20万字的小说,累计阅读时间大约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她的这个速度并非神奇,别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速度自然也会达到这么快。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学校里会经常要求孩子们低声读课文,那只是读课文,不属于我们这里说的课外阅读范畴。课外阅读不应该出声。出声读,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种不好的阅读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孩子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底气不足,担心是否能读懂。家长倒是应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这样让孩子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我见过有的家长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认为查字典可以让孩子记得更牢。这种做法没有意义,事实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有些孩子喜欢查字典,当然也不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能愉快顺利地阅读。

    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

    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孩子尽快把一本书看完。圆圆看全套的金庸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租着看的,她为了省租金,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每本书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几天虽然多花不了几个钱,但1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很让她兴奋,这无意中也促进了她快速阅读的愿望。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许多家长在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总喜欢考察他“记住了多少”。

    有位家长,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同意让孩子看课外书。孩子刚读了第一本小说,家长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复述这个故事,背会其中的“优美段落”,要孩子在写作中用上小说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孩子写读后感。到孩子读了第二本小说,她就责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认为前一本书白读了。家长这样做简直是故意给孩子制造绊脚石。这反映了家长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切。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厌恶阅读。

    当儿童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

    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儿童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孩子只要喜欢读,说明他已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体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即使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好阅读”与“坏阅读”(2)

至于背诵作品中一些“文字优美的段落”,更是和学习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段落真优美得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如果“优美段落”是家长选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认它优美,这样的背诵就没什么意义。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与其背诵一段孩子并不喜欢的文字,不如让他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差不多都属于“外行”阶段,孩子能看“热闹”就已很好,不经历这个阶段,也难以达到内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让孩子读了一本书就看到这个意义,体会出那个感想,记住多少东西。你对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怀有怎样无功利的心态,就应该对他的阅读给出怎样无功利的言行。

    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事实是,家长越少对儿童提出不适当的记忆与背诵要求,儿童通过阅读掌握的知识越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也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交往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识记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有位家长说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读书,他给孩子的钱,孩子大多用来买书了,一套几十本,没几天就读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却很差,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问他孩子都读些什么书,他说基本上都是漫画书——难怪。

    我对这位家长说,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的形式出现的电视。你说你的孩子一直在“读书”,其实他一直在“看电视”。

    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读图”时代。所谓“读图”就是看漫画、电视或电脑等,是以图像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阅读形成冲击。一个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信息匮乏的环境中,到上了中学后偶然遇到一本书,他会如获至宝地去阅读,他阅读的兴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个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各种信息刺激包围,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他对图像会更感兴趣,图像占据了他的输入渠道,建立阅读文字兴趣的最好时光错过了,以后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一些家长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

    “读图”取代不了“读字”的作用。“读字”之所以优于“读图”,在于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漫画、电视和电脑都是以图像来吸引人,尤其电视,这种刺激信号不需要任何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要坐在电视前被动接受即可。看电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读图”方式和被动接受性相对于阅读来说,在智力启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学龄前儿童如果把许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受到损害。从进入小学开始,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

    而且,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书和识字量没有必然关系,和年级更没关系,随时都可以开始。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看简单的连环画慢慢过渡到看文字作品,从内容浅显的童话慢慢过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非常自然到来。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

    其实“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儿圆圆也非常喜欢各种“读图”活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看动画片,上大学了还经常看,书架里有很多漫画书,但这些不影响她的“读字”活动。她对“读字”的兴趣早就稳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轻重缓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字”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他早年生活中“读字”活动没有及时出现——这是个很大的遗憾。这样一个遗憾,难道不该归咎于家长和教师,乃至全社会对儿童阅读的轻视吗?

    此外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缩写本”指把名著进行大量删节,变成字数、内容和语言都比较简单的改编版。我认为这是把一只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至少我在书店看到的几个所谓“儿童版”《三国演义》这类的书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建议给孩子选择知名度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

    “缩印本”指总字数不减少,但把文字缩小,每页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种书。这种书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盗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红楼梦》做成一本书。这样的书可能仅仅方便携带,但读起来很累,阅读感觉不好,容易使孩子厌倦;此外错别字可能也比较多。所以也不要给孩子读缩印本。

    每个人都喜欢“好东西”,不喜欢“坏东西”,孩子更是把好与坏区分得势不两立,他们纯如一张白纸的生命底片上会留下怎样的痕迹,与他们成长中千万个细节的好坏有必然的联系。教育全在细节中,每个看似微小的“好”、“坏”细节,对孩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孩子提供“好阅读”,避免“坏阅读”,这也是你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1)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我们在烟台定居后,回内蒙老家要在北京换车,一般赶不上当天的车,需要在北京住一晚。第一次走这条线回家时,圆圆5岁,是春节前。

    我和先生拉着圆圆的小手,拉着两只大包,在拥挤中走出北京火车站。春运高峰,真正人多如蚁。出了站,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空地,把包放地上,商量一下该住到哪里。广场上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招揽生意,我们不敢找那些人,怕上当受骗,也怕跑得太远,想就近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旅馆,第二天上车也方便。

    向四周望去,高楼森森,看得我们满眼迷惘。圆圆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要住哪里啊?”

    火车上我们已谈论过住哪里的问题。住又干净又容易找到的高档酒店太贵,不舍得花那个钱;住便宜的,又怕不干净;性价比合适的,这几天估计都爆满,近处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后我们感叹说,要是有钱就不用这样为难了,直接找个五星级酒店住下就行了。圆圆虽然不会参与谈话,但她能感觉出我们的为难。她3岁时有过一次住小旅馆的经历,不知为什么就感觉到不舒服,连那里的床单都不肯碰一下,得我们抱着她睡着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上。所以她此时的问话其实也充满了忧虑,小小的心也在着急。

    她爸爸重新弯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一幢高层豪华酒店,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咱们住五星级酒店去!”圆圆惊喜,真的?看她认真了,我们笑了,赶快告诉她爸爸在开玩笑,我们还是就近找个便宜些的旅馆,凑合一晚上就行了。圆圆有些沮丧。

    拉着箱子和她的小手,一边走一边注意哪里有合适的旅馆。路过刚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档酒店时,看到门童穿戴整齐,彬彬有礼地给客人开车门,送客人进入酒店大堂,举手投足一副绅士样。圆圆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我心里暗笑这个小家伙,就画个饼给她充饥,对她说:等你长大了赚好多钱,就住五星级宾馆好不好。这令圆圆很神往,兴奋地计划说:我长大了要赚好多好多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我和她爸爸都笑了,说:“好,有钱了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

    圆圆忽然想起什么,问我们:“五星级宾馆里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啊?”

    我说:“有很干净的床,床单被单枕套都很干净,床睡上去很舒服。”

    这让圆圆有点意外,“这不和咱们家的一样吗,咱们家的床就又干净又舒服。”显然这个回答没满足她。

    我想想说:“还有很干净的卫生间,洗脸盆和浴盆都可以放心地用,不需要像小旅馆那样不敢用它的脸盆。”

    我的补充还是出乎圆圆的意料,但让她有些释然了。“咱们家的卫生间就干净,就可以放心地用……还有什么呀?”

    我又想想说:“有二十四小时热水,什么时间想洗澡都行。”

    圆圆立即又对比说:“咱们家也能想洗澡就洗澡,每天都有热水!”

    我笑了,是啊,怎么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咱们家都有呢!让我再想想。这时她爸爸接话说:“五星级宾馆的房间里还有冰箱,里面放着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

    圆圆一听,更惊讶了,“那也和咱们家一样呀,咱们家也有冰箱,里面也有啤酒和饮料,想喝就喝。咱们家冰箱里还有好多好吃的呢……还有什么呀?”

    我们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这些了。圆圆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我和她爸爸都笑起来。我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圆圆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一下,就问爸爸:“爸爸,你说咱们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爸爸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我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让你给发现了!”

    圆圆被冻得红红的小脸蛋满是灿烂,她开心极了。这时我们走到一个门脸看起来还行的旅馆前,准备进去看看。圆圆这时看起来已很坦然了。自己天天住五星级宾馆,今天偶尔住一次小旅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用刚才的话逗她说:“你以后赚好多好多的钱,就可以天天住真正的五星级宾馆了,就不用来这种地方了。”

    圆圆说:“我不住五星级宾馆,就天天住在家里。”我问为什么,她说:“咱们家就是五星级宾馆,家里还有爸爸妈妈呢。”

    儿童简直就是天使,她的话是上帝教的。是啊,有什么样的豪华能比得上全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呢。房子有了爱才是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置身人间天堂!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东西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一个夫妻利益角斗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许多。

    我认识一家人,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漂亮能干,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他们的生活本该有“五星级”的舒适,但他们却把好日子过成了“小旅馆”的档次。

    他们两口子之间并没有大的矛盾,彼此间也很在意对方,但就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互相不对付,常发生争执,谁也不服输,总认为对方应该让步。在家庭经济还不太宽裕的年代,他们常常因为经济问题争吵;到家里买了轿车和两套房,物质条件已非常优越后,又因为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等事由争吵。总之,生活中有什么矛盾需要解决,什么就是他们争吵的原因。吵闹过后往往是冷战,一两个月不说话。产生过离婚的念头,但又没什么本质矛盾,彼此并不想真正离开,日子就一直在别别扭扭中过了下来。现在,他们人到中年,终于明白原来的争斗毫无意义,彼此关系大为改善,开始了新的生活,可孩子成长中坏的影响却已无法挽回。

 

 

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2)

 

小女孩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她不知父母什么时候会吵架,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她就表现出惊恐。她从小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方出差,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现在这个女孩已上中学,她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不佳,不自信,让父母头痛得要命。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钱,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用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家庭生活中当然不可能没有冲突,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

    我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我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圆圆,在两人之间尽快把问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圆圆出来主持公道,我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我们很真诚地倾听她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她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觉地偏向我,但这至少能让她爸爸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她愿望的成全,他也会主动认错。而我对她爸爸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他气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我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他和解。我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决,绝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说:“当一个不幸的婚姻面临解体时,父母之间陈腐的论据是,他们不能分离,以免剥夺一个完整的家庭给孩子所带来的幸福。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的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我愿意把哲学家弗洛姆的另一段话引用在这里,和父母们分享:

    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蜜”。为了能给孩子以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的确,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年人中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1)

成人在教育儿童时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哈佛家训》里有一则故事: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取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得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不再踢垃圾筒。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听垃圾筒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地去踹。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再踹时就不那么卖劲了。又过几天,老人又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筒。

    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与其他人的直接劝阻相比,老人的说服工作不着痕迹,却有明显的效果。分析他的方法可以看到,老人先通过“给予”,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这是第一步,目的是降低“乐趣”。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然后,老人通过减少支付,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这是第二步。最后,老人进一步减少支付,并且给出一个让他们不能接受的10美分,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踢垃圾桶这件事产生排斥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原本令几个年轻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让他们成为“受害者”。这时再让他们去做,那肯定难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和写作业没有关系,但它里面包含的教育思想却可以运用到儿童的作业管理上。那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却把方法用错了。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许多家长或教师的口头禅就是“你要再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普遍了,惩罚手法之多之重,简直是触目惊心。

    我听一位家长说她儿子因为忘了带英语作业本,被老师罚写一百遍“我忘记带英语作业本是不对的”这句话。老师这样做,已完全不是为了教育,仅仅是报复心理下的滥施淫威。孩子是弱势者,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这句话写一百遍。可以想象,这会让孩子感到多么恶心,英语课在他心中可能永远成为一门恶心课程了。

    我还见识过一位老师,对于班里不听话的孩子,不打也不骂,就是下课不让玩,叫到办公室写作业。孩子的顽劣倒是治好了,但经她这样治理的孩子,基本上都永远不再爱学习了。

    北京某所小学,要求孩子作业本不许有一个错字,如果出现一个错别字,不仅这一个字要写一百遍,整个这一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株连法”使孩子们在写作业时提心吊胆,生怕写错一个字,他们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他们只是在为“不出错”写作业。孩子们刚刚开始进入学习的征途,就已经开始迷失学习的方向了。

    还有更惨痛的例子。2007年4月25日,广东增城市某中学一名初一的学生,因为英语考试时说话,被老师罚抄单词,从第一课到第十四课,每个单词罚抄10遍。 这个孩子当晚自杀。

    许多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

    这个问题追究到底,至少可以看出这些成年人的三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中不能细腻体察孩子的心理,不考虑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是满足于孩子表面的、暂时的服从;二是自己内心不热爱学习,潜意识中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就会在生了气寻找“刑具”时想到写作业;三是权威意识在毫无反击之力的儿童面前变得肆无忌惮,人性中的恶不小心流露出来。

    惩罚性质的作业,无不说成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第一动因只是成人在出恶气,和教育无关。它对儿童的学习只有毁坏,没有成全。从本质上说,它只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一种施暴手段。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爱吃,但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够多少,少吃一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怪呢。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

    反过来可以推导出,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它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圆圆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写作业非常不认真,字写得歪歪扭扭,极不像话。她爸爸在无意中瞥了一眼,吃惊她怎么把作业写成这个样子,批评她是在敷衍了事,希望她重写。圆圆不服气,不讲理地嚷嚷,态度很不好。这激怒了她爸爸。他粗暴地一下把圆圆已写了几行的一页作业撕掉,要求她重写。圆圆大哭,一边哭一边开始重写,因为她知道作业不写是不行的。过一小会儿,她爸爸又去看,发现她写得比前一次更差了,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似的。他就又批评她,圆圆在情绪上表现得更对抗了。她爸爸十分生气,就又一把撕掉这一页,要求她必须认认真真地写,否则就不行。圆圆又哭起来,扔了笔,赌气说她不写了。爸爸看时间已晚,有些着急,就给她讲道理,说这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写,一次就写好了,就不用耽误这么多时间了。圆圆才不理会他的这些大道理,就是不写。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2)

我发现她爸爸犯了个错误,这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赶快走过去,拉开气乎乎的先生,拿起被撕下的作业纸看看,平静地对圆圆说:“你这样写确实不对,你看这字都写什么样了。”圆圆听我也这样说,更有些不服气,越发拿出一副“就是不写”的样子。我看看她的态度,还是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如果你认为写作业是件不好的事,从今天开始,就不用再写作业了。”

    我动手去收她的作业本,圆圆在这一瞬间有些迷惑,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我拿起她的作业本,合上,对她说:“学习是件好事,看来你不想学习。所以……”我把作业本卷在手中,口气确定地告诉她,“我想取消你写作业的权利,以后不许你再写作业了!”

    圆圆看我是认真的,一下慌了神,下意识地要把作业本抢回来。她在这一瞬间肯定想到了要是写不完作业,明天到学校会挨老师批评。她急得抱住我胳膊,踮起脚,要把作业本抢回来,嘴里喊着“给我,给我”。我把作业本举起来,不让她够着。我说:“你把字写成那个样子,那么不认真,就该剥夺你写作业的资格,别写了。”圆圆急得又要哭,她一边试图抢回作业本,一边说“我要好好写,给我!”

    我听她这样说,态度也和缓些,让她先不要抢作业,要和她坐下谈谈。

    我问,“刚才爸爸让你好好写,你不愿意,两次都写得那么差。妈妈想问你,你是不是觉得好好写作业是件不好的事,写得差些才好?”圆圆回答说不是,说好好写才好。

    我又问她,“是不是好好写作业就非常累,不好好写就很轻松?”她摇摇头说不是。我想想,实事求是对她说:“认真写和不认真写可能有一点差别,写得好需要多用一点心,是不是?”她说是,这时神情开朗了一些。

    我接着问,“你觉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心情更好,还是写得乱七八糟心情更好?”圆圆说写得整整齐齐心情好。

    我故意激她,“可写整齐不如写得乱轻松啊。你看,写得乱些只要拿根笔随便往本子上划拉就行,写得整齐却需要认认真真地,把每一笔每个字每一行都写好。我看还是写得差些轻松。”圆圆想一下说:“不对,一样轻松!因为,因为……”

    她想表达什么,但一下组织不起语言。我就问她“你是不是想说,写好写坏,用的是一样的力气。比如一个字是五画,写好写坏都是五画,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是不是这个意思?”我把她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她非常高兴,眼神明亮地说是,神情已大为坦然。

    我抱起她放到我腿上说:“嗯,这样说,写好写坏,费的力气差不多,认真写还心里更愉快,是不是?”圆圆说是。我们的谈话到这里已很愉快了。

    到这里,我通过对话,已让圆圆主动表达出了“作业应该好好写”这样一个想法。达到这个目的后,剩下的只是再巩固一下她的想法,并且给她一个台阶下了。

    我看一下桌上被爸爸撕下来的两张纸说:“今天爸爸也做得不对,不应该撕作业本。小圆圆今天把作业写得不整齐,不是正好做了一个试验嘛,知道了把作业写整齐和写得乱,用的力气一样,但写好了心情更好。如果不这样试,哪能知道这些呢,你说是不是?” 圆圆点点头,自己也感觉就是这么回事,理直气壮地看爸爸一眼。她爸爸赶快给圆圆道歉,说他不该那样做。

    我又说:“宝贝肯定从明天就会认真写作业,才不会傻乎乎地乱写,弄得自己不高兴呢,是不是?”圆圆肯定地点点头说就是。

    我用赞许和信任的目光看着她说:“这样的话,妈妈就把本子还给你。看来妈妈也错怪小圆圆了。”失而复得的作业本回到手中,圆圆完全没有了和家长的对抗及对作业的抵触,重新摊开了本子,流露出珍惜的神情。

    这时我想到孩子在行为上容易出现反复,还是要给她打个预防针,尽量让她面对作业时有良好的心态,在出现反复时能有自我调整的心理基础。我就说:“如果你哪天不想认真写作业,也可以把作业写乱了,再做一次试验,看看认真写和不认真写有多大差别,体会一下哪样更好。”圆圆说“不用试了,认真写更好”,看得出这是她的真心话。

    我没再说别的,亲亲她的小脸蛋,走开了。等她晚上睡觉后,我们悄悄从她书包中拿出本来看,果然写得整整齐齐的。此后,圆圆一直能好好地写作业,再不让我们操心。

    我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把这种“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的思想讲给他们。其中一些家长一听就摇头,说:我的孩子,你要罚他不写作业,他高兴死了,哪里会再抢过本来,他根本不怕第二天老师批评。

    这样的孩子确实有,但这种行为已不代表儿童的天性,只是天性被屡屡扭曲的一个后果。它反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是该儿童身上这方面的“病症”已进入较严重阶段。这个“疾病”的起因,多半是孩子在最初面临不想写作业这个问题时,遇到了像圆圆爸爸那样解决问题的家长或老师。尽管具体做法可能不一样,但简单粗暴的性质是一样的,即以惩罚方式让孩子去写作业。天长日久,既伤害了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变得厌学且厚脸皮。

    成人在教育儿童中之所以屡屡采取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使“教育”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不信任孩子,二是太相信自己。即首先不相信儿童的本能是自爱和上进,担心不及时管教,孩子就会一路下滑;其次认为自己对孩子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针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值得家长们一千遍地体味:“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写作业是当前儿童教育中,最为密集地表现“教育”还是“控制”的事件,这个事情上最需要家长反思。

    弗洛姆还说,“运用破坏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结果,即实际上改变了目的。尽管目的仍然在观念中存在。”  在任何具体教育细节上,家长一定要考虑目标与手段的统一问题。把作业当刑具使用,还是当奖品使用,这不是个小区别,它是分水岭,决定了你是在走向目的,还是走向目的的反面。

不写“暴力作业”(1)

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被罚写作业,是许多人在上学时遭遇到的,尤其在小学阶段。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数学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搞小测验,要求学生们默写一条前两天讲过的定理。那条定理大约有二、三十个字,老师并没有提前布置背诵,课堂上突然测验,又要求一字不能错,只要有一字与原文不符,就罚当晚把定理抄写十遍。结果班里的同学全军覆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错,所以大家当天的数学作业,除了常规的一些内容外,还多了抄写十遍定理这一项。

    圆圆晚上回家写作业时对我讲了这事,表现出对抄写十遍定理很发愁。

    我看了她在测验中写出来的内容,对照书上的定理,只有几个字与原文不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而且能感觉出来圆圆是理解这条定理的。我想,数学老师有必要这样惩罚孩子们吗?这条定理从教材来看并没提出背诵要求,教材编写者肯定也会考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在理解,会应用才是目的。

    死记硬背的坏处很多,它对于学生智力和学习的伤害真是再怎么说都不为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行为多有谴责,他说:“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 

    即使需要背诵,背会了写一遍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写十遍不可?写十遍下来,那要多长时间啊,这点时间干什么不好呢。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珍惜时间,可花一两个小时去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作业,不也是在浪费时间吗?

    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凡和学习有关联的任何不痛快的事都要尽量规避。所以我想,既然这样的作业已带有了“惩治”的味道,就不能去写,不能让这事在她心中种下对“作业”的厌恶。

    我问圆圆现在背没背会这条定理,她说会了。我让她在作业本上写一遍,果然已经一字不差。我笑笑对圆圆说,你已经会了,一个字都不错,写一遍就行了。好了,你这个作业已完成了。

    圆圆一听有点高兴,但马上又发愁地说不行,老师要求写十遍,写不够可不行。我说,老师是因为你们没背会,才要求你们写十遍;现在会了,就不用写十遍了。

    圆圆有些担心,说:班里同学肯定都写了十遍,要是我没写,那老师不就要说我了吗。我看圆圆在意识中已不由自主地把这个作业当作为老师而写了,这是多么糟糕的意识啊。

    我说:没事,干吗非得人人都写十遍。你现在写了一遍已写得一字不差了,就没必要写十遍。学习是为了学会,既然已达到这个目的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呢?

    我这样把圆圆“为老师”写作业拉回到为“学会”写作业,是为了培植她心中对学习实事求是的态度。

    圆圆还是很担心,怕老师明天看她只写了一遍,会教训她。我和她猜测了一下,如果不写十遍,老师明天可能会生气,批评几句还是小事,可能会罚站,也可能会请家长到校。我给圆圆打气说,明天老师要问为什么只写一遍,你就告诉老师说我妈妈不让写那么多遍,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老师如果要批评,你就乖乖听着,什么也不要说;要罚站,你就站上一节课;如果老师要叫家长,你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去和老师沟通,向老师解释。无论怎样,你都不用太在意,因为你没做错什么事。

    听我这样说,圆圆虽有犹豫,但因再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就同意了。

    在让孩子痛苦地把作业写完和被老师批评这两个选择中,我宁可选择后者。现实中我见过许多家长,他们明明知道有些老师布置暴力作业,却只是一边抱怨老师,一边又不停地督促孩子赶快写作业,担心孩子写不完明天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其实搞乱了孩子的价值观,把“不要让老师批评”当作了首选,把孩子的个人体验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作次选。

    保护孩子的面子,让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批评——这当然重要,但这破坏了作业本身的目的性,让孩子在学习上逐渐变得虚假做作,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教会孩子去迎合权威。这样做其实损失更大。

    我当然心里十分不愿圆圆挨老师批评,但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是说我不可以替孩子写,但今天这个作业不同于平时我替她写的那些作业,今天这个有明确的惩罚性,我不想写。我想让圆圆知道,作业是不可以用来惩罚的,要对这种作业说“不”。

    圆圆还是有些不放心,但看我很静定,她信任我,就只写一遍。这时我想到她班里有那么多孩子,小小的手握着笔,一遍又一遍地写那条定理,心里真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二、三百个字,对大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些四年级的小孩子,怀着恐惧和厌恶的心情写上十遍,这条定理多半就再也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了。

 

 

不写“暴力作业”(2)

第二天我在单位一天,没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以为没事了。结果晚上回家,圆圆一见我就要哭,说今天一上数学课,老师第一句话就说“那条定理谁昨天没写够十遍,站起来!”根本没给她解释的机会。圆圆和另外七、八个同学站起来,老师不光罚他们站了一节课,还让这几个人当天晚上回家把整个一本数学书的全部定理都默写一遍,并说要是写不够,明天就默写两遍,再不够就写三遍。

    圆圆有些抱怨地说,还不如昨天写十遍,今天就不用写那么多了。

    我翻了翻她的书,把书合起来放到桌子上,用轻松的口气对她说,这个作业不用写,一个字也不用写。圆圆有些吃惊地瞪大眼睛。

    我说:你看,刚刚开学,数学只学了这么一点点,这条定理你已经会背会写,就不需要再写了;后面的内容还没学,抄一遍有什么用呢?没用的事就不去做。

    圆圆说不行,要是今天不写,明天就得写两遍。她说这话时眼神里充满担忧,数学作业在孩子的眼中已是如此可怕了。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何能尽量保护她对这个学科的情感,让她在想到数学时有美好的联想,而不是只想到数学老师和作业惩罚呢?儿童的价值观还不成熟,他们骨子里都是崇拜老师的,如果我只是教她不听老师的话,她内心可能会有微微的负罪感。所以我考虑如何让她真正从内心想开了,正确认识这件事,把这件事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我想到圆圆平时最爱吃饼干,就用这个她最喜欢的东西来问她:你喜欢吃饼干是吧,你觉得每天吃几块好?圆圆觉得我突然说饼干很诧异,但还是回答了:五块。

    我说:“每天至少吃十块好不好?”我平时是限制她吃过量的饼干的,她一般每天吃两三块。我这样说让她更感到奇怪,有些兴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太多了,吃七块吧——她折中了一下,肯定是想多吃几块的。

    我认真地说,不,要是你吃不够十块,我就罚你吃二十块,再不够就罚吃五十块,要是五十块吃不进去,就罚你吃一百块。这样行吗?

    她一定是觉得我既残忍又不可理喻,吃惊地看着我,不知该说什么,可爱的饼干一瞬间变得恐怖了。

    我亲亲她的小脸蛋说,其实呀,写数学作业和吃饼干一样,要是老师的作业留得适量,它就是件好事,要是留得太多,就不好了,是不是?圆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有点听明白了。我又说,这件事是老师不对,这样留作业是不好的。既然妈妈让你一下吃一百块饼干你不愿意接受,那么老师留这么不合理的作业,我们也不用按她的要求去做。不做是对的,做了才是不对的。作业和饼干一样,本身都是好东西,我们不要把一个好东西变成一个坏东西,好不好?

    这下圆圆完全明白了,表情坦然了不少。她还是有些担心,问我老师要是天天让抄定理怎么办。我明白孩子的心,她在道理上再明白,也不可能有勇气天天去学校对抗老师,不愿意天天接受罚站和批评。我说,妈妈明天早上送你到学校,去找找老师,跟她解释一下,老师要是明白了写合适的作业才对孩子好,肯定就不会再为难你了。圆圆听我这样说,一下变得非常轻松了。她相信我会帮她把问题解决了,而不会把事情做砸。

    第二天早上我向单位请了假去找了数学老师,这位数学老师三、四十岁的样子,一脸冷漠。我试探着和她提了一下圆圆作业,但感觉根本就没有沟通的可能。她一听出我的来意,马上情绪非常对立,一边陈述她如何呕心沥血地教学生,生怕他们在学业上有一点问题;一边又抱怨现在的家长们不理解老师,抱怨学生们不好好学习。老师气势汹汹地和我说话,仿佛她胸中有一只火药桶,只要我有一点点言词不慎,就可点燃她,让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师把关系搞僵了,就俯首帖耳,陪着笑脸,一脸谦虚地听老师的教训,把责任全揽我自己头上。我的态度终于平息了老师的怒火,她的情绪有所缓解。我又进一步拉近和她的关系,使她终于表示出对这一次作业不再追究。唉,我认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陈,但作为家长,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不知自己除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很理解这位数学老师,她主观上是很想把数学教好,但由于文化底子浅——这一点从她的谈话中能明显感觉到——使她在教学上力不从心。一个自身学习能力低下的人其实也不会教别人如何学,这也导致她一方面会采用一些蠢笨的办法去教学,另一方面骨子里很自卑,经常有些很变态的做法。

    比如,她在课堂上给学生发作业本时有几种发放方法。如果都做对了,她就把本发到学生手上;如果有错题,就扔到地上,让学生弯腰去捡;如果学生的错题较多,不但作业本扔地上,还要捏学生的脸蛋。圆圆还被她捏哭过一次。学校严格禁止老师打学生,这个老师只能采用捏的方法。为这事我曾给校长打电话反映过,校长说感谢家长的反映,要下去问问,但事情并没有什么改变。

    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家长能有什么办法。我只能更多地寻找机会和这位老师接触,尽量和她把关系处好,以便下一次再发生什么事时,方便和她说话。

    但我不能告诉圆圆我的这些无奈与方法。那天我回家只是告诉圆圆找过数学老师了,说老师也意识到多抄定理没什么用,同意不抄写了。别的没对她多讲,让孩子简单些吧,只要帮她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

    现在许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暴力作业,不光是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家庭的,有的家长一生气,也会用写作业来惩罚孩子。暴力作业的本质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奴役。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家长一定要首先注意,自己绝不制造暴力作业;同时要支持孩子对来自学校的这种作业说不。家长要积极寻求和教师、学校的正面沟通,可以找老师谈,可以向学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保护孩子。许多家长一边抱怨老师留得作业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而无可奈何、袖手旁观,这是最坏的。

    圆圆小学同学中有一个很流行的笑话。说两个孩子打架,被老师罚写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个孩子很快写完被放走了,另一个孩子写好长时间还没写完。老师批评他写得太慢。这孩子憋了一会儿,终于大着胆子对老师说:“老师,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于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库依艾兹•乌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长和教师,在开心一笑时,应该有多少反思啊!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1)

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从圆圆4岁起,我给她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她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例如“收玩具好”,“扔垃圾”,“自己编故事”,“晚上独自去厨房开灯拿牙签”,“学会认钟表”等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我们把小本叫做“记功簿”。我发现每次给圆圆“记功”时,她都非常高兴。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数数自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

    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子受到表扬,很有荣耀感;二是小本中记的事对她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凡写在这个小本上的字,圆圆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数小红花时顺便读一下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字。

    到她上小学后,学校老师经常奖小红花,就是在一个小纸片上盖一个小红花印章,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大笑脸”。教室后面有个“光荣栏”,谁的名字下贴的“大笑脸”多,就说明谁做得好。圆圆在整个小学期间,一直榜上有名,且“大笑脸”数总是位居前一两名。我们心里肯定高兴,但从不去渲染这件事,就感觉这是常态,没什么值得提说。这样做,是担心她在和同学们的比较中会有优越感,怕她学会刻意去追求“大笑脸”,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与此同时,家里的“记功簿”还一直在增加内容,但没有一次是记录她考试成绩好。我们一直认为小学期间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考试分数的过分关注,对排名斤斤计较,其实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消解。当孩子被大人引导着去关心分数、关心排名时,他就不会对学习本身有兴趣了。学校方面对成绩已有足够的渲染,如果家长再推波助澜,非但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没有促进,反而起了反作用。

    所以上小学期间记录的内容无非还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帮妈妈洗碗,洗得干净”,“二胡拉得好”,“学会了切土豆”等。到学期末,也记一下她总共在本学期得了些什么奖,这主要是作为备忘。此外还记一些她写的“诗”,很幼稚但有童心在里面。

    她10岁上初一,住校,一周回一次家,开始不习惯,想家想得哭。她第二周回来说这周没哭,我就赶快给她记下“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这一时期的“功绩”基本上都和她住校生活有关:“被子叠得整齐,受到老师表扬”,“自己洗衣服,洗得干净”等。这些是她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和成长。有一次她和我发生争执,辩论中我们情绪都有些不快。但她不是偏激地维护自己的观点,而是能一边辩论一边思考,一旦认识到妈妈说得有道理,就中止辩驳,然后和妈妈一起理清思维。这是她的成熟,也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也把这件事记到小本上,并奖一朵小红花。这让圆圆进一步明确,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而不是为了驳倒对方。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已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了,她很快成熟起来,画小红花的奖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最主要的是圆圆个性、思想、学习等方面表现出稳定的良好状态,我们更注重的是和她的交流沟通。所以她上初中二年级以后,小本基本上就再没记什么,很自然地停下来了。

    现在圆圆上大学了,“记功簿”已成为我家的一件“文物”,成为她幸福成长的见证。我们感觉,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圆圆,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质。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我把这个方法对一些家长讲了,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表现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让我头痛死了,哪里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好事。

    这种想法真是错误。

    其实每个儿童的优点都一样多,他们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这些优点是贮藏在儿童心中的种子,需要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栽培、适当的滋润,才能萌发、生根、开花、结果。可惜的是不少家长太擅于发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感觉迟钝,整天对孩子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孩子心中原本可以成长起来的优点的种子,总是受到冰雹和风霜的打击,不能很好地成长,直至枯萎或死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到最后真的满身缺点,很难找到优点了。

    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优缺点问题上,好的方面会表扬,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这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面是我遇到的一个例子,比较典型。

    这件事还得从圆圆说起。圆圆初中时,我有一次给她讲我们小时候的事,提到在我的老家,人们挖苦那些自以为做出成就的人时,就会说“给你到尿盆儿底上记一功”。圆圆觉得这句话很好玩,想象那情景非常有趣,我们就商量说“记功簿”已基本上停了,以后把功劳就记尿盆底上吧。我找张纸,圆圆在上面大大地画个尿盆图案,又写上“记功簿”三个字;我在上面写了她最近做的几件“好事”。这件事与其说是为了激励,不如说是我们的一场娱乐。因为圆圆一直不缺少鼓励,她也比较成熟了。所以在这“尿盆”上并没好好给她“记功”,后来又记了两条,总共也就五、六条,以后就懒得再记了。

    这张纸在墙上贴了好长时间,被我的一位好友看到了,她当时正为自己女儿的管理问题烦恼着。我顺势给她讲了设记功簿的好处。她觉得这方法很新鲜,很好,说也要回家弄张纸贴墙上,激励她十岁的女儿。后来有一天我到她家,看到她果然做了,但在操作上却有一些问题。

    这张纸被分成左右两栏,一边写优点,一边写缺点。家长是用心良苦的, 既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又要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缺点。但这样做显然不合适。

    因为设立“记功簿”是为了达到催化作用,使孩子从偶尔的良好表现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使这偶然行为最后成为孩子的一种稳定行为。同理,把孩子缺点也白纸黑字地写出来贴到墙上,不断地提示,也可以使这些行为稳定下来——本来想抛弃的坏东西,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定性,以为那些坏习惯是自己必然的行为。最后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

    教育全在细节中,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她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我提醒这位朋友,何必把孩子不想示人的一面钉到墙上。纸上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记“功”不记“过”,效果会更好。

    她担心地问我,孩子有很多坏毛病想让她改,那怎么办,难道这样写下来给她提个醒不好吗?我说,当然可以提醒,但要换种说法,要把孩子所有的“过”变成“功”来说,即首先从家长的意识中就要“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比如孩子不好好练琴,总要家长提醒才去练,你不可以记下“练琴不自觉”,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练了,就记下“能坚持每天练琴”;接下来她还是偷懒,不想练够一个小时,你不可以记下“没弹够一小时”,而要记下“虽然只练了四十分钟,但弹得很有进步”;她发现弹四十分钟你也接受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每天只弹四十分钟。你于是先回避时间问题,记下“练琴很认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说,从孩子的不是中,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总给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这样下来,孩子慢慢地就会获得成就感,把为时间而练琴,改成为技能而练。当她不再和家长对抗,心里真正想要练好一首曲子时,她是不在乎多弹一会儿少弹一会儿的;而且认真练半个小时的成绩会好于磨洋工一个小时。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2)

我的好友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孩子的缺点就不要指出来吗?不指出来,她的缺点总也改不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那怎么办呢?

    我说,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为了让我的这位好友更明白,我又给了她一些建议。

    假如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上学时磨磨蹭蹭的,总得你催促着穿衣吃饭拿书包,得你拖着往外跑才能不迟到。那么你纵使每天把“快点,不要磨蹭”这句话说一万遍,就这个缺点批评孩子一万遍,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断的重复只是让孩子稳定地形成这样一个坏毛病。如果你换个方法,则问题可得到根本的改善。你可以郑重友好地跟孩子谈一次话,告诉她从明天开始,早晨自己掌握上学时间。然后从第二天开始,你真的能做到不催促。你只是完成你自己该做的事,如准备好早饭,或把自己收拾停当,准备去送孩子。至于孩子,她的时间自己安排,你心平气和地等她磨蹭。

    孩子第一天不适应,可能磨蹭得迟到一小时,路上急得都哭了,和你发脾气,怪你不提醒她。这时,你就表扬孩子说:“妈妈发现你真是个好孩子,有上进心,不愿意迟到。今天是第一天自己安排时间,还不习惯;以后肯定会安排得越来越好。”注意,你说这话时,要拿出诚意,不要口是心非。只要家长能真心诚意地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火,不指责,不包办,坚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经常给孩子“记功”;在孩子出现反复时,仍然能从她的消极表现中找出积极的地方,给予真诚的表扬。那么,孩子的自觉管理意识一定能形成,磨蹭的毛病一定能改掉。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薄”,不设“记过薄”。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你想强化的到底是什么,你采取的方法是孩子喜欢的还是反感的,它对儿童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激励的还是抵消的,是眼前的还是长远的,是高尚的还是庸俗的?不思考这些,只是凭情绪和习惯做事,不但达不到目的,更可能从根本上破坏目的。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1)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电视上看到一个讨论要不要打孩子的节目。当“主打派”和“反打派”进行辩论时,我觉得,这个话题放到这里讨论,本身就是个应该羞耻的事情——如同一百年前讨论要不要一夫一妻制,女人要不要缠小脚一样——既然能成为一个观点相佐的辩论话题,说明当下社会仍泛滥着对“打孩子”恶俗的麻木和容忍。

    人类文明传承到今天,农业不会退回到刀耕火种,军事不会退回到弓箭斧头,医学不会退回到巫神法事,只有家庭教育动辄退回到野蛮粗暴。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家庭的孩子,由于他们父母教育观的不同,他们的教育生态环境就有着从原始到文明的巨大差异。

    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以为孩子们整天被蜜糖腌制着,实际上我国儿童教育中家庭暴力现象非常严重。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两位教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而体罚形式中父母动手打人的占到88%。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个人的真性情。许多人,他们在单位、在朋友中表现得谦和并富于教养,唯独在他们最亲爱的孩子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粗野。

    有一对夫妻,都是我的老乡,俩人都在北京知名企业工作,是真正的“白领”。我们两家的孩子差不多大小。他们一直不能接受的是,他们的儿子为什么那么不成器。我们在一起时,他们总是叹息自己孩子成绩差,自律性差,脾气暴躁,羡慕我有个好女儿,说他们命不好。我知道他们经常很轻率地打骂孩子,总是劝他们不要那样对待孩子,并告诉他们孩子称不称心,不是抓彩票碰运气得来的,孩子是教育出来的。他们却总是很不以为然,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痛。

    有一次和女老乡聊起孩子们小时候的事,她说她的儿子从小不听话,很小的时候,到商场乱要东西,不给买就躺地上哭,不起来。她忿忿不平地说:“光因为这事,不知打过他多少次!”既然是“不知打过多少次”,说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孩子虽然因为这一个问题吃了很多苦头,可一直没得到一个正确的观念,没形成理性,在屈服和反抗间始终没找到出路,孩子被搞糊涂了。

    儿童身上屡屡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背后一定有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打骂是家长们最常用且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可它也是最没效,最具破坏性的一种。

    每个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孩子的“不听话”,都不需要用打骂来解决。

    孩子进商店乱要东西的事我也遇到过。记得圆圆在三、四岁时,有一次她和我到超市,她要买一种加了很多色素的饮料。可能是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喝这个,而这是我坚决反对的。我很肯定地告诉她这个不能买,不卫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喝这个。她当时为此很生气,不肯离开那个地方,最后干脆躺地下哭闹。

    我不生气,就像平时看她玩沙子一样,若无其事地等着她。在等的过程中我还看看别的商品,和营业员说句话。她发现我不生气,不在意她的脾气,哭闹得更厉害。

    地面很凉,也脏,她的衣服全弄脏了,路过的人都在看她。我沉着气就是不着急,待她哭不动了,我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气问她,咱们走吧?她见我来关照她,又开始哭闹,我就又没事人似的站起来,在她跟前溜达等待。

    这样几个回合后,她没劲了,我又蹲下微笑着问她,好了吗,可以走了吗?她意识到再闹也就这样了,乖乖地站起来。我拉着她的小手,就像事情发生前一样,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也没再给她讲道理,因为道理刚才已经讲过了。圆圆此后再没提起过要喝那种饮料。而且,凡是我态度肯定地说不买的东西,她就不再坚持,非常听话。

    对付小孩子其实多么简单,孩子哪里用得着去打骂呢。每次小冲突都是他的一个学习机会,家长耐心而真诚地去解决一个小冲突,也就解决了此后一系列的问题。

    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办法,我从不相信那些声称“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人真的有这样一种信念上的诚实。这种野蛮的教育方式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让父母出口恶气。

    后来又有一次,这家的男老乡无意中说起最近把读初中的儿子打一顿,因为儿子把刚买的一千多元的进口山地车丢了,车子才骑了一个月。

    唉,这也是打孩子的理由吗?这时我想到,我刚花7000元买的摄像机,镜头被圆圆不小心摔坏,换一个就花去2000元,而我一句都没说她。甚至都没说一句“以后注意点”这类提醒的话。摔坏的一瞬间,孩子看出来我有多难过,她自己也很难过,这就够了。难道因为我没给她一个告诫和提醒,她以后就不知道要小心吗。家长少说废话,孩子才会认真对待你有用的话。

    孩子闯祸都是无意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原谅孩子无心或无奈下所犯的错误呢?而且,孩子闯了祸他自己心里就很痛苦,有内疚感。家长的打骂只是让他没有自尊,觉得大人更爱的是那损失的钱和物,他感受到大人不体谅他,心里生发出逆反情绪,同时也失去内疚感——经常这样来“教育”孩子,他怎么可能不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呢?

    我开玩笑地问这位老乡,你上次丢了手机,那手机好像挺贵的吧,回家后老婆打你没?他知道我是针对他打儿子的事说的,笑了,说:怎么能把我和儿子放到一起说事,他是孩子,我是大人啊。打他是让他记事,是为他好——家庭教育中这种强盗逻辑很多,打孩子说成是“为孩子好”,撒恶气说成是“教育孩子”。打了人还要把这说成是“爱”,让被打的人来领情——天下有这么不讲理的吗?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2)

家长当然都不是圣人,会经常因孩子的问题有情绪起伏。但我们一定不能任性,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高兴时把孩子宠上天,不高兴就打骂孩子。家长要确立一个信念:不管孩子多大,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原因,都不打骂孩子。要记住,凡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态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完成。

    打骂孩子也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了,也不好改。

    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来找我咨询。她经常打孩子。她对我说,每次打完孩子都非常后悔,但自己脾气不好,一遇到孩子惹她生气,就控制不了。我在做了一些相关疏导后,说了几句比较刺激她的话:你可以非常诚实地在内心想一下:单位领导惹你生气时,你会去骂他吗?你的兄弟姐妹或同事让你不高兴时,你会动手去打吗?其实,人在做出一个行为时,往往瞬间就能把结果判断出来。家长如果说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气,因为你心里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顿,既能解气,他又不会把你怎样。你在孩子面前是权威,是主人,你不用担心打人的后果,所以你就总是“忍不住”。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所体会到的东西,或好或坏,都会给儿童留下终身印象和一生影响。我猜测上面这位家长在童年时代多半也遭受了不少家庭暴力。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挨打受骂,虽然他本人就是家庭暴力教育的受害者,可他长大后多半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样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不会爱,缺少爱的能力。常听到人们说:我脾气不好,遗传了父母的脾气。仿佛这“脾气”是娘胎里带来的。事实上“脾气”不是来自血脉的生物遗传,是来自生活体验的心理传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声叱责,这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用大声叱责(家庭中还有拳头)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我的一位女同学,她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却经常在家里打骂孩子。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谈到她父亲时,历数其父的不是。她父亲在她小时经常打她。她觉得父亲当年打她那些理由一个都站不住脚,对父亲的行为充满蔑视,甚至有一种仇恨感。后来我们聊到她的孩子,她又历数孩子的不争气,讲了一串孩子该打的事例。当我表示她对孩子的态度是来源于她父亲的粗暴时,她对此断然否定。说她和父亲不一样,她父亲打她没有道理,而她打儿子都是有理由的。

    是啊,我们小时候家里缺的主要是粮食,所以孩子把饭烧糊了会挨打。现在的孩子绝不会因为这事挨打,他们挨打的原因可能是考试不好或上网——可这是区别吗?这位女同学和她的父亲其实都因为同一个原因打孩子,即孩子惹自己不高兴了。他们对幼小的孩子共有的“教育方式”就是拳头。从做家长的修养上看,他们其实是很相像的。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经常挨打的孩子,他的身心两方面都会受到损害。他从家长那里感受到的是屈辱,体会的是自卑,学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逆反。就像人冷了会起鸡皮疙瘩一样,他会不由自主地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一系列改变。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打骂的方式绝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能让他的心理扭曲。一个心理残疾的人,远比一个生理残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层可怕。2008年奥地利曝出一件让整个国家蒙羞,让全世界震惊的事件,一位叫约瑟夫的父亲,在地下室囚禁他的女儿长达24年,并对其实施性迫害,致使其生下7个孩子。并且他还虐待他的老母亲,把她关在阁楼上,经常让她忍饥受冻,直到死去。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超级野人”?媒体挖掘的一些报道应该能说明问题:约瑟夫在童年时,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很典型地说明,畸形的家庭教育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恶果。

    在严厉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性格内向,缺少人际沟通能力,缺少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坏脾气,甚至是堕落等等。也有生理上的反应,如呕吐、腹泻、胃肠疾患以及失眠等。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每件小事都是最初抓在手心中的那把雪,可能滚成一个硕大的雪球,对未来形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像一个比喻说的那样,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场龙卷风。

    现实生活中当然有一些事例佐证着“不打不成才”的观点。

    2005年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沈阳一个13岁女孩,在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冠军,而这一佳绩居然是她的父亲在三年时间里抽女儿400个耳光得来的。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它不知会让多少父母相信用耳光可以促进孩子“成才”。

    可是,一个平均两三天就要挨一记耳光的孩子,尤其是个女孩子,她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耳光打在皮肤上的痕迹很快会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创伤能消褪吗?女孩要长大,她将不只是个“弹钢琴的人”,她还会是个有很多种角色的人。作为更多的角色,她将会表现出怎样一种面貌呢?如果说这个个案有代表性,它不代表一种成功教育,只能代表一种畸形价值观下危险的做法。它在用一个单一成就,去赌孩子人格健全与一生的幸福。

    我曾见过一位母亲,她得意洋洋地说:孩子就得打,我那孩子,只要揍一顿,或臭骂一顿,立刻就听话了。可以断定,这位母亲只能在孩子还未成年时,在着眼于某一孤立事件时,并且在她毫不关心孩子的幸福感时有这份得意。她的得意不真实,也不会长久。

    我还认识一位女孩子,她很漂亮,学习出色,工作能力强,看起来性格也活泼开朗。在她身上似乎找不到缺点。她只是一直以来胃肠功能不好,二十岁上大学时急性胃穿孔,差点要了命,胃被切去三分之一。医学上早已发现,慢性胃肠疾患和人的消极情绪以及压力有关。从她的疾病及偶尔流露的一些性格特点,我估计她儿时的生活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心理创伤。果然,后来有一次我们随便聊起来,她说她妈妈从小打她,打得非常狠。比如有一次她放学后到妈妈单位拿家门钥匙,走时忘了和办公室的阿姨说再见。就这么点事,她妈妈半夜加班回来,一把将她从被子里拎出来,暴打一顿。她说当时自己正睡得香,冷不丁挨打,根本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而类似的事发生过很多次。

 

 

不做穿西装的野人(3)

她可能是为了维护她妈妈的面子,说她一点都不怪妈妈,甚至说正是因为她妈妈那样严格要求,她才有今天。我发现她总是无节制地吃各种零食,尤其是刺激性的食物。胃部切除手术不久,就不顾医嘱暴饮暴食,又发生胃出血,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饭,到稍好一些,又开始无节制地吃。我劝她少吃零食,她说她经常心情不好,吃零食能缓解心理压力,所以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坚强的女孩,真是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扛,零食成了她一直以来的心理去痛片。我不知她妈妈知道这些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后,想到女孩的身心健康时,是否还能骄傲得起来?

    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认为孩子就该打,理由是他自己就是从小被打大的,并且他自己成长得不错。在各种资料中,也不时地会看到有的成功人士讲他如何因为挨了打而一下变得懂事。我不怀疑他们挨打的真实性和成功的真实性,但绝不认为这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有的人确乎在挨一场打之后有很大变化,但变化的内驱力不是挨打本身,而是另外一些积淀已久并较为完备的东西,并且这一场打骂之所以能奏效,能让一个人警醒,也正可贵在这“偶然一次”上,如果是经常性的,还有用吗?

    以前看过一条消息,一个孩子从出生后一直不会说话,但耳朵好使,有一天孩子不小心掉枯井里,一下喊出了“救命”,从此就会说话了——因缘际会的巧合也需要在一些条件下实现。如果说打骂可以让一个人成才,如同说把人推井里就可以治聋哑——这是不成立的,是乱归因。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通过打骂来促成孩子学业进步,结果只能让孩子对学业产生厌恶;用打骂来让孩子听话,孩子只会变得更加逆反固执;用打骂让孩子做个好人,孩子只会在责难下心理扭曲变态。

    人们在挖掘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时,习惯从宏大的视角和背景着手。事实上,在同一种文化形态和公共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成年后在道德、人格及能力上有巨大的差异,在于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生命中的第一启蒙者——家长的教养态度的不同。

    把一个人的美德归功于他个人的用心和社会的培养没错,但不要忘了给从小抚养他的那个人挂上一枚奖章。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恶棍,尤其是一些刑事罪犯,他的家长没有理由得到同情。尽管他们的家长主观上没有把孩子引上歪路的恶意,哪怕是坏蛋也希望他的孩子是个好人。但他们粗暴的教养方式扭曲了孩子的心灵,他们自身的言行教会了孩子如何恶劣地对待他人。

    如果把某些人的犯罪仅仅归结到社会、时代或具体到学校那里,这是板子打在空气中,不能够切实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能触动家长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从人格成长的承接性和延续性来说,每个罪犯的家长都应该向他的孩子忏悔,向社会和人类忏悔。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我们可以从书中以及我们周围的人群中看到,优秀孩子的家长,他们一般都很民主,遇到事情总是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探讨解决,非常讲究方式方法——最基本的态度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只是就是论事,决不牵扯其它,当然更不可能打骂。他们取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似乎分外懂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操心费力。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生活制度一开始就得到合理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一些欧美国家从法律上严格禁止打孩子。我国打孩子现象之所以现在还比较普遍,首先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再一个是缺少法律制约。

    目前我国有一些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法规,但都是一些粗线条的概念,不具有现实约束力。打孩子从来被认为是家务事,无须他人干涉;只要不把孩子打残打死,就不会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全社会普遍漠视未成年人的精神损伤,很少有人认为父母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在“打是亲,骂是爱”的面具后,只有儿童能感受到那是狰狞,是恐怖。

    家长的素质事关未来公民的素质,国家应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同时应该尽快立法,严禁打骂孩子,剥夺不合格家长的监视权。比如取消那些把孩子逼得一次次离家出走的家长的监视权,而不是一次次地把孩子抓住教育一顿,再送回家中。

    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学会爱是个很大的命题,需要慢慢去学,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骂孩子,不做穿西装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