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成就感”与百姓的“幸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50:20
干部的“成就感”与百姓的“幸福感”
据报载,在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预期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达13%,最低为8.5%,普遍超过中央提出的“十一五”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7.5%的总目标。这还是在国家发改委专门向各地下发通知,明确提出“不得层层分解,避免层层加码”的要求之后出现的结果。地方“赶超”中央的劲头由此可见一斑。
一些地方官员热衷于追逐以GDP为主要指标的经济增长,有多方面的因素,但说到底,是由于这种完全由政府官员控制的、以增加投资为主要手段的可变量数字的增长,最容易满足一些地方领导的“成就感”,可以用来在大会小会的形势报告中增强自信心和感染力,甚至在现行干部政绩考核中增加了升迁的资本。这也是导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主要根源。
本来,作为领导干部,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和成就无可厚非,也是有“事业心”的表现。但这种“成就感”与“事业心”一定要建立在老百姓的“幸福感”的基础上,以群众拥护和满意为前提。这些年来,为什么老百姓总是感觉GDP的增长比自己的实际生活水平增长得快,就是因为有些地方追求GDP的增长时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幸福感”,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与高效益。像房价虚高、药价虚高、学费虚高、书价虚高等,为GDP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使他们中的不少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而现代文明社会,教育、医疗和居住权是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比如有些干部总是片面理解“经营城市”,似乎除了拍卖土地便不能创造“政绩”,他们忘了民生大计,以地价、房价翻番为荣。这就使得一些干部的“成就感”与百姓的“幸福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为房价大涨与老百姓的希望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党的惟一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百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干部成就事业的前提,就是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都是将干部的“成就感”与老百姓的“幸福感”紧密结合的典范,因而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目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增强全体人民的“幸福感”。当然,要使干部的“成就感”与百姓的“幸福感”真正同步发展,还要不断完善制度,切实改进对领导干部的考评、任免办法,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淡泊名利,多办实事,多出实绩,多求实效,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真功夫、细功夫、深功夫、实功夫,一步一步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从而做出真正无愧于时代的、没有水分的、群众需要的、没有后遗症的、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