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经验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市场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50:25

从海外经验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市场走势

同花顺Level-2看热门个股,找主力动向!

发表日期: 2007-01-13 10:06:29  来源: 广东科德  作者: 高剑

股指期货上市前后的走势规律是"上市前上涨,股指期货上市的同时指数见顶,然后下跌,但股市大的趋势不受此影响"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同年10月23日,沪深300[行情、资料、新闻、论坛][行情、资料、新闻、论坛]期货意见稿发布。这表明股指期货推出离我们越来越近。在现货市场上,大盘蓝筹股从一路狂飚到大幅震荡的走势与股指期货息息相关。沪深300期货与现货指数走势存在怎样的联系?本文参考东亚国家(地区)四个股指期货推出的案例,并且配合A股现状,尝试预测未来指数走势。 
  牛市中推出的股指期货
  东亚推出的第一个期货是中国香港的恒生指数期货,上市时间是1986年5月6日。从恒生指数的走势图可以看出,自1985年5月27日中英联合声明生效开始,香港经济得益于内地的支持,股市长期走牛。半年后,1986年1月8日,恒生指数创下1826.8点的新高。之后,港股接着就是历时两个月,幅度为250点的回调。但是在股指期货效应的带动下,4月25日恒生指数就突破前高。期货上市后隔一天,指数更是创下1865.6点的历史性高点。不过,股指期货的上涨行情也在上市后开始回档。经过两个月的休整,恒生指数才恢复多头行情。总体而言,"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是恒生指数期货上市对港股影响的综合结论。
  时隔4个月,日经225期货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从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签署开始,日本历经了一场包含股市、汇市、房市的资产快速狂飙。广场协议签署时,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是240∶1。时隔半年,1986年3月3日,日币汇率就突破180∶1,升值33%;同期日经225指数从12755点上涨到13757点。到了7月15日,股指期货上市前一个半月,日元汇率已经突破160∶1,累计升值50%;日经225指数上涨到17639点,涨幅已经达到38%。
  股指期货的上市更是加速推升日股的涨势。1986年8月20日,日经225指数创下18936点的新高。有趣的是,9月3日股指期货上市后,指数开始回调,前波高点成为中期头部。休整两个月后,日股又恢复多头行情,1987年1月16日打破股指期货上市时的高点。与香港的经验类似,"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也是日经225期货上市对日股影响的综合结论。
  熊市中推出的股指期货
  相隔10年后,1996年5月3日,韩国KOSPI 200指数期货上市。与前述的牛市期货不同,韩国的股指期货是在熊市中推出的。上市的前一年,1995年1月1日韩国成为WTO创始会员国,长期坚持的贸易开放政策开花结果,人均GDP首次超越1万美元,股市也在当年10月14日创下116.09点的波段高点。不过,股市上涨的同时,韩国却面临经济扩张过快,欠下过多外债的隐忧。1995年的资料显示,韩国的总外债已经达到破纪录的784亿美元,其中1年以下的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57.8%(453亿美元),当时的外汇储备才327亿美元。偿债能力不足的隐忧严重干扰韩国的经济前景,与此同时,股市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下滑。1996年8月9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出警示,韩国的国际融资过分依赖于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比重高达70%,紧接着到1998年就是韩国的金融风暴。山雨欲来风满楼,外债阴影使得韩国股市在1996年全年下跌逾20%。但是,股指期货的庆祝行情还是让KOSPI 200指数在期货上市前反弹17.5%,4月29日创下波段新高110.7点,之后又在股指期货上市后恢复熊市。整体来看,韩国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也是"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虽然指数被股指期货推升,但是不能改变总体的金融风险。
  中国台湾的股指期货推出紧接在韩国之后,是另外一个熊市中推出的股指期货。1996年底开始,QFII在台湾的投资开始增加,金融改革创新也涉及到股指期货。1997年1月9日,新加坡交易所强推摩根台湾指数指期,也逼迫台湾金融监管部门加速股指期货的推出。1998年7月21日,台湾期货交易所推出台湾加权指数期货。回顾当时的行情,由于QFII不断追捧台湾的高科技股,1997年7月31日,台湾加权指数第二次历史性地站上1万点。不过,已经在东南亚蔓延的金融风暴,也给创新高的指数回档的理由。1997年10月21日,新台币单日重贬3.39%,汇率创10年新低,股市也一口气回档了30%到7000点。虽然之后又有一些反弹,但是1998年的熊市,让指数在年底到达6000点。但是,和韩国很类似,台湾加权指数从股指期货上市前1个月起涨,7月20日创下8047.7点的波段新高,涨幅13.5%。上市之后,加权指数又恢复熊市本色。与前三个亚洲股指期货的规律相同,台湾股指期货上市对股市的影响也是"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
  规律总结
  综合四个海外的股指期货上市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股指期货上市前上涨;二、股指期货上市后下跌;三、股指期货的上市形成中期头部,日经225指数、KOSPI 200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头部出现在期货上市前的10天、4天、1天。恒生指数头部出现在期货上市后的1天;四、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股指期货上市而改变。
  金融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股指期货不会改变投资人买卖股票的意愿,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推论。试想,如果股指期货增加股票买气,那么有股指期货的国家股市表现会明显优于没有股指期货的国家,这与我们看到的不符。但是,股指期货上市前股市涨,上市后股市跌,又以高比例出现在案例中,这又怎么解释?
  经过分析发现,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将手中的持股调整到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上市后,为了操作股指期货,必须准备一笔保证金,所以会卖出一部分股票筹得现金,进而造成指数下跌;同时,指数此时往往处于相对高位,利于做空;对指标股的"利好"兑现也是一个因素;最后,投资人需要观望股指期货是否改变市场结构,交易趋向保守。这些现象在四个海外期货都曾经出现。
  沪深300的A股进行式
  虽然管理层和中金所还没有公布股指期货的上市时间,但是前面分析过的股指期货引发的蓝筹股行情,已经开始在内地发生了。现在正在上演的,就是第一部曲,即"上市前上涨"。而行情主要发生在蓝筹股身上,因为大盘股才能决定沪深300指数。我们用沪深300指数代表蓝筹股,中小板指[行情、资料、新闻、论坛]数代表非主流股,比较两者之间走势的差异。将两个指数2006年1月1日均设定为100,很明显可以看到从5月开始沪深300的表现一度不如中小板指数。但是十一长假之后情势逆转,中小板指数下跌沪深300指数上涨,很明显市场追捧蓝筹股而放弃中小型股票。
  可能有人说蓝筹股的盈利上升,所以股价也上升。那么,市盈率就是一个中立的评价方法。从沪深300的市盈率来看,近3个月上升了12%,从21倍到23.5倍。也就是说,市场似乎给蓝筹股更高的估值水平,大盘股出现流动性溢价现象。如果我们细看个别的蓝筹股,以5月24日之后的半年沪深300上涨25%为标准,万科A和招商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的涨幅在80%以上、民生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和浦发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上涨超过60%、中国石化[行情、资料、新闻、论坛]上扬51%,表现都远优于沪深300指数。如果以时间点来看,到8月底为止这些蓝筹股都还没有明显表现强势,9月中才开始跑赢沪深300指数,时间点与管理层释出股指期货的时间吻合,可以说股指期货是蓝筹股行情的催化剂。
  如果不能证明是机构买进蓝筹股争取指数话语权,就不能说蓝筹股行情是股指期货带来的,因为一般投资人不可能想要取得指数话语权。我们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和三季报观察QFII和基金持有蓝筹股占流通股的比例,检视机构是否增持蓝筹股。其中基金对民生银行的流通股持有比例从10.3%上升到19.7%,招商银行从26.4%到34.5%,万科A、中国石化、中国联通[行情、资料、新闻、论坛]的持股比例也有明显增加。QFII也类似。这种现象在年报公布时必定会更明显。如果再看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2006下半年机构持有的债券和基金没有太大变化,持有A股的总额却大幅增加。8到10月分别增加403.5亿元、485.6亿元、629亿元,增持总额越来越高。虽然大盘的流通市值也在增加,但是机构愿意吸纳较高比例的筹码。以10月来看,A股的新增流通市值约900亿元,机构的A股总增持量是629亿元,高达七成。对比A股被机构持有比例在四成左右,吸纳股票的意愿明显较高。此外,QFII的A股基金也有类似的现象,而且增持的就是大盘股。可以说机构近期的确不断增加持股,而且主要目标就是有指数话语权的蓝筹股。
  走势预测
  根据海外的经验,"上市前涨,上市后跌,长期趋势不改变"是股指期货的影响。根据我们的预测,2007年的总体经济依旧向好,GDP仍然将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2007年A股依然可以维持牛市格局。既然长期趋势走牛,那沪深300指数最有可能的走势就是,"上市前涨,上市后回调,跌完以后再上涨"。预计沪深300指数将在2007年4月期货上市时达到2400点(上证综指3000点),之后在股指期货上市时开始回档,6月回调至2000点后(上证综指2500点),年底再上涨至3200点(上证综指4000点)。这是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走势。
  当然,根据海外的经验,股指期货不可能改变股市的长期走势,市场只是短暂受影响,投资人还是应该理性看待A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