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广播电视志·云梦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28:10
            
孝感广播电视志·云梦卷   广播电视台
(分卷)
      A章  广播 
第一节 广播概述
 
云梦的广播事业起源于1950年8月。当时,县政府在县文化馆内设立无线电广播收音站,派专人守候收音机旁,为县政府摘录重要新闻。1953年1月,收音站改属县政府秘书室领导。1956年7月,云梦县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广播站,广播站在县人委办公楼二楼一套25平方米的房间内办公,并开始播音。1958年,云梦广播站在乡镇以公办民助的方式架设了从乡到村的广播线路。同年秋天全县实现公社化后,在隔蒲潭公社的带动下,各公社陆续办起了广播站。1973年,县广播站从县革委会办公楼迁出,在人民会场对面建成两层高广播大楼。1989年2月1日,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广播开播至今。
1996年和1998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荣立抗洪救灾集体二等共和三等功。1993年、1995年、1997年和1999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被评为全县最佳文明单位。1996年、1998年和2000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被评为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单位。2000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被评为全省新闻宣传先进集体。1996年5月,云梦人民广播电台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和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单位。
2003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新增云梦交通音乐台。
 第二节 广播宣传 
1958年以前,县广播站每晚播音一次,时间一个半小时,以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为主,自办节目10-15分钟,栏目为:《本县新闻》《天气预报》《文艺》。从1958年春节起,改为早晚两次播音,共两个半小时,增设自办节目《农业常识 》。1965年9月增至每天早中晚三次播音公4个小时,相继增办《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科学种田》《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民兵》等专题节目。1971年播音增至5个半小时。1978年冬再增至6个小时,自办节目不断设置新专题,开辟新栏目。1979年增设《对城关广播》和《周末文艺晚会》。1980年增设《学习》《知识与生活》《听众信箱》。1980年至1987年还先后播出《对农村广播》《梦泽新风》《梦台亲情》《梦泽之歌》《为您服务》《普法讲座》《谈古说今话云梦》《信息与服务》等专题节目。至1988年,县广播站自办节目已形成相对稳定的6套文字节目和6套文艺节目,全天三次播音6小时2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中:新闻节目90分钟,文艺节目65分钟,服务性节目45分钟。
1981年县广播站开办《当日新闻》节目。《当日新闻》由吴志锋、黄森明、田自成策划而成,开办于1981年3月20日,每晚两次,每次5分钟,主要报道云梦当天发生的甚至临近播音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突出广播宣传“快”的优势,被誉为“轻骑新闻”而收到听众喜爱。1981年10月,《当日新闻》在全省有线广播宣传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优秀节目。1982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部和省广播电视厅都以简报的形式介绍了云梦开办《当日新闻》节目的经验。
1986年,在吴志锋、黄森明的策划下,县广播站与全县36家单位合办《行业专题》节目,到1988年,合作单位达136家。《行业专题》传递经济信息,介绍商品产品,沟通产销渠道,传播政策法规。到1998年,共播出各类经济信息8900余条,县广播站收取有偿服务费20余万元。1987年6月,县广播站在全省新闻研讨会上介绍了办《行业专题》节目的经验,省广播电视厅专程对《行业专题》节目进行了考察。
1989年至2005年间,云梦人民广播电台共播出新闻116800条,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18条。上省广播电台新闻5200条,十余年来连续获省台集体记者用稿第一名,蝉联十六冠。上市广播电台新闻3000条,均年年位居第一,广播宣传持续在省市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节 广播技术设施 
线路传输系统。广播站创建时,曾借用县邮电局的电话线传送广播节目。1958年,县广播站会同县邮电局试制成功汇接两用线圈,初步实现电话与广播一线同传。1973年,县广播站自制安装了载波机,解决了电话与广播同线传输相互影响的问题。为解决广播与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县广播站开始将铁丝广播线附挂在电话线杆或电力线杆上。1957年省广播局在县河乡举办架设农村广播专线的试点,广播线路开始传到村塆。为解决广播与电话共同发展的需要,70年代初,开始逐步建立以广播专线为主的独立传输系统。1975年10月至1977年11月,全县架设广播专线173.8对线公里。1979年9月,全省广播专杆专线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云梦召开。至1986年,县至乡广播专杆专线达382杆程公里,乡以下专杆专线双线450对线公里,单程500公里。1989年2月1日云梦县调频广播开播,广播信号传输途径有线与无线并存,县至乡镇的广播专线停止使用。
播控系统。1950年,县站仅有直流收音机1台,摘录转介重要新闻。1951年增置小发电机1部,10瓦和25瓦电子管扩音机各1台。1956年7月,由省拨发250瓦扩音机、调幅收音机和电唱机各1部。1958年春,县广播站在城关街道安装广播喇叭,并更换使用500瓦扩音机,添置了录音机。至1959年,全县安装低音喇叭1192只,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此后国民经济调整,有线广播一度收缩,至1965年,全县仅存县城和区镇机关80多只喇叭。1968年开始,各区、公社相继建设了广播放大站,当年还在新店大队办试点,配150瓦扩音机1台,开始推广大队办广播室。1975年,城乡广播喇叭入户率达63.6%。80年代以后,县站及乡镇站播控系统设备逐年得到改造和更新。据1992年统计,13个县乡广播台及广播站更新录音机70台,累计总数236台;更新控制台23台,累计总数208台;更新晶体管扩大机329台,累计总数958台。至此,全县广播台站已基本完成更新任务,播控设备包括控制台、功率放大机和录音机,其主要技术指标:频率特性、失真度、信噪比都达到部颁的甲级标准。 
节目制作系统。广播站初建时,节目制作很少,节目播出用话筒直播。1968年开始,逐步使用旧式录音机、老钟声、新钟声801型、601和602型录音机。80年代后,节目制作系统进行了改造和更新,节目制作系统由调音台、遥控器、LY221及LY261两种录音机组成。为了适应流行音乐录音的需要,在原来自然混响的大录音室内,根据不同的节目需要,利用铺地毯、拉丝绒幕布、用泡沫纤维板搭成小房间、用几块大的屏风进行半封闭式隔离,在半封闭的小房间内录音,缩短了自然混响时间,减少相互间的串音,增加层次感,提高清晰度。采用了多传声器制式,利用声像定位器定位,录制了不少立体声节目。
发射系统。1987年11月,云梦县C7DT-5型广播电视综合铁塔架设成功。广播电视综合铁塔位于城南梦泽大道南环城路口,集调频广播机房、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于一体,塔高77.6米。  
B章  电视 
第一节 电视概述  
1970年,云梦县仅县广播站有一台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1974年,全县黑白电视机增至120多台。1977年,云梦县被列为投影电视试点县。1978年6月,孝感地区投影电视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云梦举行。1979年后,投影电视被逐步淘汰。1981年,电视机开始进入农村,县城开始出现14英寸和18英寸彩色电视机。为了筹建云梦电视差转台,从1983年底至1985年秋,由省县拨款,加上全县56个企业和单位赞助,一共筹集资金10.3万元,开始征地建台。1985年8月,简易电视差转台建设成功,同年10月1日开机转播,当年,全县黑白、彩电达21530台。1987年7月,云梦电视差转台从曲阳路北正街口移建至城南梦泽大道南环城路口。同年11月16日,C7DT-5型广播电视综合铁塔建成。1988年,全线电视机拥有量增至32550台,电视覆盖面占全县面积比率:收看中央台节目为80%,收看湖北台节目为100%。1989年8月1日起至1999年,县简易差转台正式开播自办电视新闻节目。1999年3月,云梦人民广播电台与云梦电视台合并为云梦广播电视台,同时播送一套电视节目和一套广播节目。2003年至2005年,云梦广播电视台先后增添了8个电视频道,并对各频道节目编排进行了调整和包装,使频道定位进一步明确,频道特色进一步突出。 
第二节 电视宣传 
1989年8月1日起,县简易差转台以转播中央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自办节目主要是《云梦新闻》和《一周要闻》,每周播放2-3次。当年5个月共播出本县电视新闻161条,专题片3部,现场直播文艺节目3场,直播电视讲话6次。2003年至2005年,云梦广播电视台改变传统的报道模式,在《云梦新闻》节目中开办了:《年度回眸》、《两会专题报道》、《全力建设新农村》、《落实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永当时代先锋》、《奋发有为攀新高》、《春绿云梦》、《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大代表风采》、《民心工程户户通》等专题栏目。尤其是《走南闯北云梦人》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新闻综合频道在精办《云梦新闻》的同时,推出了《荧屏读报》、《旅游天地》等专栏节目,注重关注民生新闻,贴近老百姓实际,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企业频道的“平民化、通俗化、娱乐化”特点更加明显,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和电视观众的好评。此外,广播电台和交通音乐台的收视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反响日益增强。大型历史文献片《云梦史话》已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脚本创作任务已全面完成,目前已进入摄制阶段。专题节目《云梦皮影闹新春》在中央一套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后,对提升云梦知名度、扩大云梦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989年至2005年间,云梦电视台共播出新闻280059条,上中央电视台新闻8条。上省电视台新闻4100余条,十余年来连续获省台集体记者用稿第一名,蝉联十六冠。上市电视台新闻6400条,均年年位居第一,广播宣传持续在省市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节 电视技术设施  
发射系统。1987年11月,云梦县C7DT-5型广播电视综合铁塔架设成功。广播电视综合铁塔位于城南梦泽大道南环城路口,集调频广播机房、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于一体,塔高77.6米,可同时发射3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还可接受卫星转播节目和调频广播节目各1套。
非线性编辑系统。2005年,云梦广播电视台完成了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硬件安装。又投资10多万元,自己设计和安装了高性能计算机群,对高性能计算机加装了非线性编辑卡和一些辅助卡,成功地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硬件,率先在全省将线性编辑设备群改换为非线性编辑系统。与此同时,设计了编播系统的应用程序。技术人员选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中的最核心部分,其它的应用部分的软件全部由自己设计和选配,既节约了10多万元费用,又能满足对已进入了硬盘阵列的视音频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和编辑,使编辑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自己的二维和三维图像且再与那些视频素材合成,合成后的作品再由I/O软件输出。经过自己动手设计安装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在接受投入使用以来,指标达标,性能稳定。
硬盘播出系统。为适应现代化传播需要,2005年组装了一个大容量SCSI硬盘阵列,基于中文Windows2000平台,采用专用的MPEG视频回放及字幕叠加板卡,全面支持各类MPEG采集设备和MPEGII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于硬盘播出系统对多种节目文件格式支持,加上全面的网络审片权限,实用的无卡制作站点,稳定的系统运行以及安全的主备播机制,切合实际的播出方案和完善的在线字幕功能,解决了节目编播人员的繁杂劳动,使编播人员在工作中无需将节目下载至磁带,直接通过建立在制作与播出机房之间的网络传送到硬盘自动播出系统,根据实际播出要求进行播出表单的制作,并由总编室通过网络进行节目审片,加上主备播出安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播出模式的各种落后状况。 
现场直播设备。随着自办节目的成熟和需要,县广播电视台花气力对分立式直播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用集成式思维方式对设备功能进行重新组合,并集装成电源、总线、采集、监控、编播等模块,在总体提高服务器性能的同时,也确保了视频服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使工作人员一到现场,即能迅速组装,开展工作。
四通道标识中心。县广播电视台调用自己的技术力量,成功地完成了对四通道标识中心的研究、测试和投入使用。四通道标识中心系统不仅能将同一个标识在相同的时间在不同的频道同步播出,而且可在不同频道同时叠加不同的动画广告标识或静态广告标识,为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频道资源开展广告标识的播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目前,我们应用这个系统叠加了云梦电视台4个频道的台标,并为湖北电视台补加了辨别标识。  
技术改造工程。着眼于广播电视台的后续发展和广播电视台自身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县广播电视台选择最经济的组装成本,成功地整合了网络,将节目的制作、上载、存储、播出等功能融于一体,使得视音频的采集、压缩与解压缩、视音频回放、部分实时特技等功能一应俱全,所有模拟视音频信号在局域网络经过A/D变换后,每一段素材都成功地变成视频文件并存放在SCSI硬盘阵列中,方便地为节目制作人提供了数字域的处理,同时,使需要输出的视音频数码流经过D/A变换后,成为可供记录或直播的模拟视音频信号。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联了从一楼到六楼的计算机局域网络,为现代化办公和资讯提供了即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