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下神秘黑洞:AIP元级潜艇大批列装前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10:21
中国水下神秘黑洞:AIP元级潜艇大批列装前线! (2009-12-22 08:21:11)枯萎的落叶_新浪博客 标签:杂谈 

一、小步快跑下的产物

我国目前的常规潜艇主力039型艇,其设计时间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要求也体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特点。比如在动力形式上依然使用了柴油机、蓄电池、推进电机组成的常规动力形式,在线型上也采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过渡型艇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新一代常规潜艇在动力形式上开始向AIP混合动力方向发展,在线型与总体布局上也开始撇弃水下航行性能一般的过渡型艇型,而纷纷采用水滴型、雪茄型等水下航行性能好的先进线型。与此相比,039型常规潜艇就有了较明显的差距。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并让我国潜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海军秉持小步快跑,多型号少数量的发展原则,在批量生产039型常规潜艇以满足海军装备需要的同时,研发部门也开始了第三代“元”级(西方媒体给予的称号)新型潜艇的研究工作。由于有了第二代039型常规潜艇的研发经验,加上自九十年代后,我国国防费用投入增大,国内各科研院所经费充足,研发能力提高,“元”级新型艇的研发过程就显得非常顺利。其研发时间之短、设计要求之高、使用的新技术之多,都远远超过了第二代039型艇。这让“元”级潜艇自设计之初,就已经站到了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水平线上,也宣告我国自此拥有了设计制造世界先进水平常规潜艇的能力。

二、先进的线型     “元”级新艇放弃了第二代常规潜艇039上使用的过渡型艇型,转而采用目前国际先进常规潜艇所普遍使用的水滴线型。“元”级艇艏部圆钝,舯部为轴对称的圆柱体,尾部为回转体锥尾,并采用了单轴单桨推进形式和十字型尾操作面结构。相对于039型艇的过渡线型,“元”级艇的水下航行阻力更小,快速性更好。其圆钝状的首部不仅降低了新型艇水下航行时的型状阻力,改善了潜艇的快速性。较大的艏部空间,也为布置大体积的声呐探测基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元”级艇舯部呈轴对称的圆柱状结构很好的保证了线型的光顺度,其艇表突出物很少,水下航行摩擦阻力小,快速性好。在尾部布局上,“元”级依然采用了成熟的回转体锥尾和十字舵布局,并结合单轴单桨推进形式,保证了“元”级艇良好的推进效率,为螺旋桨提供了均匀的伴流场,解决了以往老式潜艇采用的多轴多桨水面线型尾,带来的斜流与不均匀流场导致的螺旋桨振动过大,螺旋桨噪音较高的问题。

“元”级围壳正面投影为梯形,与日本的亲、苍龙、英国的凯旋等新型艇围壳造型相似。其高度与039型艇围壳相比较低矮,正横面积不大较为瘦窄。围壳的位置也更接近艇艏部,这些设计形式都与目前世界先进潜艇围壳设计形式的潮流较为符合。“元”级低矮的围壳高度和较小的正横面积有效减小了围壳体积,对于潜艇来说附体阻力占据总艇体阻力的15%,为主要阻力成分。而围壳是艇体上最大的附体结构,较小的围壳体积能够降低其附体阻力值与摩擦阻力值,这对改善“元”级艇的水下快速性有较大意义。同时围壳也是潜艇上声反射强度最高区域,减小了围壳的湿表面积,也相当程度的改善了整艇的声隐蔽性。    “元”级艇的围壳位置更靠近艇艏部,这让围壳舵的舵效更高,垂直面机动能力更好。根据美国的研究,围壳位置接近艏部对于改善潜艇水下回转性能有利,所以美国攻击核潜艇自688洛杉矶级开始,围壳位置越来越向艏部靠近,“元”级艇也紧跟这一世界潮流,显示了我国在潜艇线型研究方面,紧跟世界先进设计步伐的决心与能力。

039的围壳因为其设计成熟度差,后期虽然经过批次改进有所改善,但也造成了围壳面积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元”级新型围壳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我国在常规潜艇围壳线型设计上的滞后局面,也说明我国在潜艇总体线型设计上已经趋于成熟。

总的来说,“元”级由于在线型设计上的较大突破,使其在水下快速性、机动性、声隐蔽性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线形性能已经与世界先进常规潜艇的线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是我国潜艇设计人员通过多年努力获得的成果,意义重大。    三、更先进的消声瓦固定工艺

我国在039型常规潜艇上,史无前例得使用了整艇敷设消声瓦的措施,大大改善了039型艇的静音水平。039型艇以固定螺栓作为紧固消声瓦的工装物,而固定螺栓一般以金属材料为主,其尾部又通常以焊接形式硬性与潜艇壳体连接,所以固定螺栓也成了消声瓦上的声泄露通道。039型艇的固定螺栓较大,其表面虽然用特殊涂料加以填充,但是由固定螺栓导致的噪声外泄还是难以避免。相比较“元”级艇采用的固定螺栓就非常小,不仔细观察甚至难以发现有工装物的存在,如此细小的固定螺栓对于降低工装物声泄露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而整艇工装物声泄露值的降低,对于“元”级艇的静音性能的提高也会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