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2006年好书速读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05:21
 


    有部叫《刮痧》的电影,讲述的是去美国探亲的祖父给自己的孙子刮痧,被疑为虐待儿童,在社会和家庭掀起一场质疑中医的风暴。

   在过去很多年里,西方对中医的认识也是认同巫术般。但在中国,在大多数老百姓的心中,中医的传奇不容怀疑。

   我自己就是一个中医的笃信者。

  我高中的时候,因为踢球引起锁骨骨折,按西医的建议,就是要上石膏、夹板等,没2,3个月功夫,好不了。所幸有人介绍中医治疗:医生用中医配好膏剂,外敷在伤处,然后,上半身用绷带稍微缠住,只是简单地固定好,既不影响治疗效果也不影响学习。半个月后,伤口开始愈合,一个月后,几乎不用绷带了,而上药的次数也很少了。后来去照片,骨头也接的很好。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因为骨折,久伤不愈的很多,还有不少接骨不好,重新来过的。

  还有一次,意外扭伤脚踝,以致都不能行走,1个月后,脚背仍然肿得很高。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也没怎么太在意。恰听说同学的老公是学中医,最长于医治扭伤等,大喜。他给了我两帖中医敷剂。一帖下去,一周内,不但脚面消肿,而且已可下地行走。后来,只要有人扭伤等,我都建议他们去看中医。

 中医的神奇似乎正是如此:用一些非常简单手法、貌似平时的药材,却能手到擒来,药到病除。大巧若拙。

 人们常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想,西医大概就是这样。西医的思维建立在实证、区格的科学思维基础上,而中医的思维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整体、系统、协调的思维上。

 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治疗思路,不同的人体认识,不同的养生态度。

 你感冒了,去看病,西医可能会验血,给你开感冒药,或者建议你输液、打针。如果你没有那些症状,可能病就算好了。

 中医可能会说了,感冒可能是因为中了寒气,或热伤风等,需要驱寒、调养之类的,可能还告诉你什么东西可吃,什么东西不可吃,或尽量少吃等等。还会告诉你,寒气需要排出,打喷嚏是正常的。或许流鼻涕的情况,还应持续几天才算正常。

 看起来效果一样,但实质不同:一个治症,就问题解决问题;一个治病,由表及里,以疏导,调和为正。

 一般大家都公认:西医治急症,中医治本。这样的思维也决定了养生的思维。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很多的慢性病都被默认为不治之症,西医的各种努力,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些结论。但很少有人怀疑:为什么不是人们认识疾病的思维有问题呢?

   《人体使用手册》说: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机体,长久以来,我们一直低估了人体的智慧,高估了我们自己的知识。

 《人体使用手册》说:只要简单的一式三招,照顾好我们的血气,让我们自己的身体来治愈我们的疾病。

    《人体使用手册》说:多数慢性病,是我们错用了身体的结果。我们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一本正确的人体使用手册。

 是啊,我们的身体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和选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呢?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最简单的办法:照顾好我们的身体,保障给它足够修复机体的能量,就可以保全我们的健康。

 这或许就是中医的智慧:融入和协助机体,而不是肆意的改进和控制。

   《人体使用手册》是一名普通人的养生手册,该手册先是在网上传播,而后出版后,也在各大书店生活榜常居高位。

     我买了一本,送给妈妈。

     我也正介绍给我的朋友、同事......大家。


了解更多                    这本书和《引爆流行》是一种类型的书:关于信息传播方式的一种解读。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是如此的卓越,信息的充分,造成的客户免疫功能。如何另辟蹊径,快速的传播信息,实现营销呢?

   在信息传播中,什么样的信息,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有可能形成可以快速传染的概念病毒。那些要素可以成为推进剂或是阻力?

   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数字产品一开始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需要知道答案,掌握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环境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就看看这本书吧!



                          

       杰克·韦尔奇,有太多的光环:全球享有盛名的通用电气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不一而足。
  
   韦尔奇,已经被宣讲成传奇人物。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他生活和工作的背景的支持:成熟的市场环境、大公司平台和文化的支持,各种科学化的管理思想和工具的支持。
  
    韦尔奇退休后,推出了自己的自传,那是一本主要写给自己和CEO的书,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后来,韦尔奇在全世界宣讲,被提问的人们包围。
  
    虽然每天都有一个新问题,韦尔奇还是决定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一个新的礼物,他认为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赢。
  
    巴菲特这样评价: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赢》是杰克·韦尔奇的管理实践的版本,跟韦尔奇本人一样,这本书是所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一次集中体现或验证。也可以这样说:正因为韦尔奇的杰出成就,使得一些近代管理学上基本的核心的管理理念得到印证和发扬。
  
    这些伟大、持久,可以被所有的人学习和应用的观点有:
  (1)使命和价值观
     没有原则就没办法做事情。没有使命就没有动力。没有价值观就会在引诱面前,放弃原则。
  
     愿景,是基业长青的基础。
  
  (2)做正直和诚实的人
     这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态度,不论做人还是做事。诚信,而不是机巧,可以让人们走的更远;
  
  (3)绩效考核
     没有目标考核,就没有公平和效率
  
  (4)发言权、尊重
     假定人性本善,给人充分的自尊和话语的空间,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假定人性本恶,处处提防,结果只能是人心向背。
  
  (5)人力资产
    视人力为资产。招聘优秀的人才、培养优秀者,淘汰不合适的人,建立公平竞争、变革创新、危机管理的机制
  
  (6)并购
    多元化并购的重要前提:业务扩展、关联性、文化对接
  
  (7)六西格玛
    任何时候,给顾客提供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都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事情。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抑或是一种象征。无论在哪个阶段和层次来看,质量的要求都是不容降低和妥协的。
    质量意味着承诺,意味着价值创新,意味着一切的根本。
  
  (8)在工作和生活中协调
    要求员工无私奉献的企业,是自私的。企业和员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要求忠诚,必须建立良好的利益和远景关系。
    
    生活是如此重要,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可以用生命和健康来交换。
  
  
    《赢》是一本非常易于阅读的书籍,作者举重若轻,在行文中却直击要害,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是一种智慧的浓缩和升华。



   在我们家小区里,住着一群来中国工作的老外。他们的孩子除了上学外,似乎成天在玩耍。你站在窗边,就能听见他们的欢笑,"let‘s go!"
  
   前年的圣诞节,我看到三个小老外在单元门口,练摊,卖圣诞节礼物:一些大小不一的剪纸圣诞树和圣诞老人。
  
   “自己做的吗?”我问。
  
   “是的”。
  
   “多少钱?”我接着问。
  
   最大的那个说,“大的5元,这个3元,小的2元。”
  
   我指着3元的说,“2元?”。
  
   他们用不太流畅的中文说,“好。谢谢你,圣诞节快乐”。
  
   回到家里,我就跟所有的人讲这个事情。我的直觉告诉我:在我们的教育中,似乎漏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看看我们的孩子成天在忙些什么,学些什么,就知道了:小学生成天学奥数,在题海中遨游,上钢琴课,每天一篇日记,放假还要请老师开小灶;中学生,更是了不得,为了梦想中的大学,大人们居然会放弃自己的事情,去陪读,据说,仅在新加坡,就有3000多陪读的母亲。可怜天下父母亲,望子成龙,命悬一线!大学生在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中挣扎,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寻找自我,当毕业来临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光阴虚度,不少人连找份工作的勇气都没有。从温室中长大的花朵,最后只是生产出新的现象,苦涩的词汇:啃老一族。
  
   这难道就是含辛茹苦的结果,倾家荡产的结果?我们的教育行走在功利的偏锋上,为了金钱的利益,为了那少数人的成功,抛弃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选择,一种没有未来的歧途。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所以,当水均益在采访美国杜克大学校长时,会有些惊讶:在那样的大学里会开设那样的课程,人们不仅学习工作的技能,也学习生活的技能,比如健康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每一次的成长、快乐和幸福。源于自身,而又辐射身外。没有任何一种简单的模式,可以替代。
  
   在每一次的成长中,都需要有一些东西温暖我们的心。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暗示的眼神,一次热烈的鼓掌,一回开心的谈话。
  
看完《于丹“论语”心得》,我感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温暖。灰色的孔子在历史的深处向我们走来,作者把五彩的世界和历史连接在一起,让论语的温度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自律的人,我们该如何交朋友,如何看待成功或者失败,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如何达到我们内心的幸福和安宁。
  
   道不远人,人自远。改变你的人生,从你自己做起,这是每个人的福祉,是所有人的福音。
  
   如果我们的课堂里有这样的课程,那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人生,会是充满了幸福的骄傲。我们的未来也会因此充满了希望。



   虽然说中国的高考制度招人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一点:对每个家长而言,孩子考上大学,仍然今后进入社会是最现实的奋斗目标之一。从读小学开始,一直到读大学以前,这段时间的目标管理非常严格而有效。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只要读了大学,出来工作,再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随着大学生就业的日益艰难,家长和学生都提高了自己的目标和要求: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根本不去找工作,而是直接考研究生。仿佛学历越高,今后的工作和前途,就越有保障。

    这是一条看起来稳妥和安全的人生之路,一个中庸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无论是深思熟虑,还是情急之下,都会认同这种选择,虽然这看起来很无奈,但这似乎已是一种“社会共识”。


    我们不去讨论这种共识是否正确,我们看到的是这种共识如何现实地存在。社会共识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所有的人都深刻地了解某种东西,而是相反,居于人性中习惯的力量。
 
    大多数人,除了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些专业的成就外,更多地是从感性和直觉的角度,去把握事实。习惯性的参照已有的建议和方案。只会去修正和完善意见,而不会去思考问题的本质。这就是习惯性认同。

    习惯性认同,包括三个条件:

  [1]直觉思考
  [2]缺少专业知识
  [3]场景中的信息不对称

   人们选择习惯性认同,即使是怀疑其观点,但大多心理负担也会少很多:既然大家都可以犯的错误,那就不算什么错误。所以,不难理解,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经历一番内心的挣扎,仍然会不情愿地选择考研。我相信,如果他们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并能胜任的话。没有人愿意呆在学校里一直读书。因为这种读书的成本太高:不光是金钱的问题,而是参与社会经验的时间成本太大。

    和自己权衡利益不同,有些人则会利用习惯性认同,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好处。如果你不能保持警惕,则会落入他们设置的陷阱中。

    很多人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设置“骗局”:他们对自己要什么都非常清楚,他们对从人身上要获取什么,也十分清楚。他们对如何可以快速进行“掠夺”,更是胸有成竹。

   风险投资是我们这个时代资本民主化的产物和象征。好的主意,好的市场前景,好的团队,还有资本的投入,这是所有关于风险投资的故事的核心元素。风险投资,有其自己的游戏规则,是一种专业的投机原则。按理说,风险投资可以监督而非接管所投方的经营权益。但不止一次,我们看到,风险投资一旦进入后,所投方的创业者,反而被扫地出门。这种接管,简直可以说是用“掠夺”来形容。如果你不想和风投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就谨慎地看待这类融资。卖掉股份的同时,把企业的命运也交出去了,需要很好的权衡。正如我们不能假设所有的创业都值得信赖一样,同样,我们也不能希望所有的风投都有职业的素养。

    说到底,风投的目标和企业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风投的命运寄托在上市后的短暂时间,而作为企业却要把剩下的路自己走完。所以,上市不是终点,而只是又一种开始。

    人说话,都会有自己的立场。脑袋决定屁股。对那些有自身利益存在其中的专家的建议,更要三思后行。

    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把最多的钱投入到清华、北大等几所名牌高校里,而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大多去了国外谋取自己的幸福前途。若干年后,当很多海归回来之际,国家还要给他们创业的本钱和更多的优惠政策。

    我想,这些祖国的精英分子,跟大多数在国内创业的土鳖比起来,其价值和规模,简直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

    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当这些洋博士回来创业之际,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人学会了用powerpoint讲故事,非常容易地得到起步资金,至于成功与否都不重要了。

    反过来,所有这一切现象加重了这样的观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然了,也有例外:一些不好好读书的人,很早就在社会上厮混的人,有些人进了监狱,有些人由于社会的磨砺,对人情的了解,对生存机会的渴望和把握,而成为他们同班优秀同学的老板。

    这真是人生的喜剧:只有最“优秀”和最“糟糕”的人,达到了人生的目标,他们都过着幸福和让人羡慕的生活。更多的人沿着惯性的生活道路次第前进。

  《影响力》应该是一本讲述人性的弱点的书:告诉人们为什么会顺从、妥协和认同。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迷信权威。告诉人们该如何具备一些理性的知识,防范落入不良企图的圈套中。

    这本书,在国内以一种销售培训的方式被推崇和介绍。人大版的书,加了一个营销专家的点评。我觉得这种点评,其实是存在着一种误导的嫌疑。

    这好比下棋,我可以学习和掌握很多的技巧。我可以用技巧赢你几次,但随着棋局的增加,对手的能力也在增强。我不能希望我一直比对手更聪明而且更有能力。

    如果只是一次博弈,那输赢可以计算。而如果跟客户玩这种游戏,那么你就要小心了。没有人会一直是傻瓜。所以,做事情,跟做人一样,到了最后,最好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

   《影响力》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还有一句:世事难料。



   如今的社会,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成功都归于传奇:聪明绝顶的人,灵光一闪的创意瞬间,如期而至的财富。成功背后的经历,不过是背景中的佐料,让舞台下流着口水的观众艳羡不已。
  
   与此不同的是,更多的商业教导,在MBA的专业表达中,你总是听到这样词汇:商业模式、市场规模、利润。还有财富的阶梯:nasdaq。
  
   我们的商业教育,主要来源于两个主流中:一类是娱乐化表达的媒体,另一类就是极具专业技术的商学院。
  
   很多时候,关于商业目标的问题,是没有人会怀疑的:赚取最大利润。这是商业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我也会怀疑,也在猜想:这是商业的唯一的,而且也是唯一值得追求的正确的目标吗?
  
  
   很多时候,我在媒体的娱乐和商学院的严谨中穿梭,仔细地寻找我希望找到的东西。看过无数的成功故事,但没有一种成功的方式,象星巴克的成功方式,给我带来震撼。
  
   是的,不仅是成功本身,而是成功的方式,给予了我更深的教育和感动:
  
   [1]如何看待出身、家庭条件
  
作为星巴克的核心领导者,霍华德·舒尔茨,从小生活在家境窘境的环境里,父亲倾其一生,任老任怨,从未从其工作中获得尊重和利益。从小的印象,给舒尔茨留下了永远的痕迹。很多年后,当他赋予星巴克的使命时,他发誓要创立这样一个企业:不仅仅是个创造财富的机器,而且要让每个参与工作的员工都得到应得的利益和尊重。
  
   舒尔茨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反而视星巴克为其父亲精神遗产,并把这种遗产发扬光大。
  
   贫穷,不是放弃的理由,也不是让人怜悯的理由,而应该是让人成长的财富和动力。
  
   [2]为什么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价值观不是什么高深的概念,就是驱动你选择,做事后面的根本原因。如果商业的目标不是指向人,而只是人之外的财富,那么商业的价值观就没有什么可挑剔得了:
  
   如果你把员工只看作是财富路上的铺路石,一个砝码,一个数字,一个利润指标。你又如何要求信任或是忠诚?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是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你怎么能说为了你的梦想,就应该牺牲别人的梦想。是你的工具,还是你的伙伴?
  
   将心比心。你对人的方式,就是人对你的方式。这就是价值观。
  
   同时,价值观,也是一把尺子,一块轮廓分明的界限:能做什么,什么是禁忌,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价值观也决定了:在利益面前,如何分享财富;在困难面前,如何同舟共济。
  
   难怪,沧海桑田,星转物移。当人们谈到基业长青的企业,都会谈到它:价值观。没有价值观的企业,是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很多时候,人心是经不起诱惑的。如果能容忍诱惑,就没有人愿意坚持最初的梦想。
  
   但同时,人也是向往崇高和阳光的,当价值观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就不仅是一种财富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组织中所有人的光荣和梦想。
  
   [3]品牌:将心注入
  
   再没有比诚意,更有利于创业者冲破困境。也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和将心注入的能量相比。星巴克的品牌取决于三个重要的方面:咖啡因素,人的因素,体验因素。
  
   咖啡因素:
  
   好的产品,不是来源于设计,而是诚意,来自于对顾客的诚意:如何向顾客提供一流的咖啡豆;如何使让万里高空飞机上的顾客喝到纯正的星巴克咖啡?这是星巴克最关心的产品问题。
  
   他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诚意:他们不会去买劣质的咖啡豆卖给顾客;他们不会在原材料涨价的季节,把涨价的成本一股脑儿地转给顾客;甚至,他们不会去选择跟自己价值观不符合的市场或伙伴。
  
  
   人的因素:
  
   视员工为伙伴,给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尊重,和利益:几万个合作伙伴。星巴克不仅培训自己的员工,而且培训合作商的员工。在他们心里,品牌的建立就是面对每一个人:他们面对员工,员工面对顾客时创立的信任的感受。其他的都只是结果。
  
   体验因素:
  
   星巴克不仅创立了一个伟大的组织,而且创造了一种非凡的咖啡体验或文化。
  
作为简单商品的咖啡已经存在1000年的历史了,但星巴克赋予了咖啡新的价值或品味:人心的寂寞,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通过咖啡的浪漫连接在一起。星巴克,看到了咖啡产业的精髓所在,咖啡不仅仅是咖啡,它是一个社交的绿洲,一种人与人的感情纽带,一种消费得起的平等,梦想中的第三空间。
  
  
   读《将心注入》,好比旋转美丽的万花筒,精彩分呈:看见一个人的成长和选择;看见一个创业者的梦想和传奇;一个伟大的品牌是如何创立,如何经历风雨,茁壮成长。
  
星巴克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个发展和获胜的记录,它也是关于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公司的故事。它完全不同于我们所常见的那种公司,它证明了一个以心灵为导向、以自然为灵魂的公司仍然可以赚钱。它表明了一个公司在保证它的股东们能长久赢利的同时,却不必牺牲他的以尊严对待员工的核心价值-这就是星巴克认为正确的,也是运作企业的最佳方式。
  
   你不可能在娱乐化叙述的感受到,也不可能在商学院光滑而严谨的框架中体会到这一切。
  
   《将心注入》能让人重新振奋起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听从自己的心灵,即使遭人讥笑也无所谓。
  
  
   《将心注入》告诉我们:一个公司不必失去激情也可以做大做强,但这只有在以人为本、以自身的价值观为本,而不是以利润为本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
  
   你会发现,说到底:关键是人心。星巴克把心交给了每一杯咖啡,还有它的合作伙伴们。当顾客感受到时,他们自然会给予相应的回报。
  
   舒尔茨说:“如果你倾心投入于自己的工作,或是任何值得为之努力的事业,你就有可能实现在他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生活因此会变得很有意义。”



了解更多

   无论如何,人最容易改变的是自己。学习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每个人在成长中,大多会经历从依赖到独立,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学习不同的行为方式,可以改变命运之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就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如何做到。这七个习惯是: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他人负责;一个人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才被人尊重。相信自己,全力以赴地做事情,充满激情和活力,就会感染周围的人。每个人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始终不渝]
    有时,人最难的就是坚持最初的梦想。

[习惯三:要事第一]
    世上最宝贵的是时间。时间管理的技能,决定了你的成败。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完成,什么事情必须委托给他人,哪些事情你必须提前考虑,哪些又不必考虑。你越是擅长判断,果断处理,你的效率就越高,价值就更明显。

[习惯四:双赢思维]
    去掉军事上敌死我活的心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用竞合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古人说,吃亏就是占便宜。

[习惯五:知彼知己]
    心灵的真诚沟通,能增进了解和友谊。做事就是做人。

[习惯六:兼收并蓄]
    汇众人智慧,而归己所用。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往往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善用团队力量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习惯七:全面发展]
    生活是如此重要,所以不必太认真。



在组织的内部引导变革,是如此之难,因为单个人的习惯都不太容易改变,更何况还是一群人。没有改变的意志,坚强的执行力,有效的沟通,和谐的文化支持,改变就只是梦境。
  
   《冰山在融化》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唤醒组织中的危机意识,如何面对团队成员的沉睡,如何搭建解决问题的团队,寻找在组织中切实可行的有效沟通方法,锲而不舍地实施变革。
  
   在南极生活的帝企鹅里,有一只天才的企鹅,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冰山在融化。他想了很多办法了说服并证实,让他们团队的领导相信:他们赖以生存的冰山,会慢慢的膨胀、消融。他们赖以生存的“永远”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年轻的企鹅把自己的紧迫感,传递给他信任的上级。
  
   企鹅团队的最高首领并没有马上否定或肯定什么。在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他决定组建一支合作互补的团队:一个具有领导才能、公信力、沟通技巧、权威性、分析技能和紧迫感的团队。
  
   当然,毫无例外地,其他企鹅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担忧或企图。但是优秀的领导团队,只是想方设法,让大家清楚认知变革的未来与过去会有怎么样的不同,未来会如何影响每个人,给整个团队带领什么样的好处。
  
   他们知道,在企鹅中的传统势力和力量,是肯定不会随便认同这些的。所以,在做出变革的开始,就要确立变革的愿景及策略。要有可见的短期成效,证明给大家看。
  
   于是他们跟所有的人保持沟通,即使是团队中的孩子,激发人们的尊严,授权行动。他们鼓励大家从外部的生物的学习中获益,通过海鸥的迁徙。他们找到了可以借鉴的可行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认识,企鹅内部的忧虑都在减轻,大家都不再更多地忧虑,而是更多的面对现实,讨论并实际参与。很多企鹅发现:面对挑战,自己是如此出色。
  
   在取得了最初的成功后,他们没有任何的放松,不断的进行变革,直至愿景成为现实。最后,在冬天来临之际,他们沿着优秀的侦查员指引的方向,向着新的冰山前进。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一个道理:他们不用去用笨办法去解决冰山融化的问题。而是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组织的冰山问题,心的冰山的问题。
  
   只要心的冰山在融化,那么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魔由心生
  
   人的动机决定了人的选择。
  
几年前,一个很久以前辞职的同事找到我,商量大家一起创业。刚好他手上有一笔业务,做完后,可用做启动的资金。开始大家都构想得很好,项目进展得很顺利,客户的款也付得爽快。终于有时间大家坐下来,讨论一些关于新公司的问题。他想把他老婆也算在股东里,结果有好几个人都表示反对。
  
   大家不欢而散。生意不成,应该说情谊还在,但最后的结果是:此人私吞了所有的项目款,跟大家反目成仇。因为钱并不是很多,大家也算只是把人看清了。彼此在圈子里一讲,他要拉周围的朋友入伙,最后都没有成。信誉度是大打折扣。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一个教训,就是:人在利益面前是经不起诱惑的。所以,跟人做事情,首先是看人。平心而论,对此君而言,相对于创业的引诱来说,跟几个朋友反目,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他虽然受到朋友间的道德谴责,但实际上,他没有太大的损失。
  
   如果人们干坏事,对他有利,而他又没有什么实际支付时,干任何坏事的可能都有。比如:捆绑流氓软件、发送垃圾邮件等。
  
  
  为什么报上说某行业开发人才缺口20万?
  
   常常看见报纸,说某某行业开发人才缺口20万。比如IT行业,就像围城一样,没有工作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却出不来,自称为“IT民工”。
  
   一边是IT实训如火如荼的开展,一边是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为什么同样行业,在不同的观点上,看来有如此大的差异?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如果你是一所学校,你的最重要的客户就是学生,你的学生的就业层次和水平,就代表了学校的水平。当然,要让更多的学生来学校读书,如果能说明就业的前景是多么广阔,当然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你看:IT业,高科技,办公室白领....,你看游戏业多么发达,大家赶快去学游戏设计、开发吧?
  
   保守估计开发人才缺口20万?怎么算的呢?
  
   如果我们按100家中大型游戏公司的规模算,每家按100人的规模来估算的话,而游戏公司开发人员占其中50%,总共需要多少开发人员呢?5000 人?
  
   如果是数字娱乐,可能需要20万,如果是10年,总的加起来,也可能是20万。如果只是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你会对自己的未来投入重金:考研深造,IT实训?
  
  
   想象一下这些年都风靡过什么:疯狂英语、成功学、管理培训热、IT实训...在所有的商业动机后面,都有夸大其词的一面。
  
  
  为什么好学校如此重要?
  
   对中国大多数家长而言,给子女选择好学校,是一种任务,也是一种心病。
  
   读上一个好的学校,关键不仅仅在于遇到好的老师,而且在于遇到好的同学。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师资、好的同学资源、学校环境。
  
   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决定了人的前途。好的学校,成才的几率也相对大很多。
  
  
   如果按考试的成绩来选择的话,必然导致应试教育。如果普及9年义务教育,取消小升初考试,必然出现以下结果:
  
   (1)私设考场:毕竟生源的质量对学校来说,是绝对重要的。而考试是比较直接了解学生的手段;
   (2)有关系和有钱仍然可以走捷径,所受的影响较小;
  
   (3)因为高考成立,中考成立,所以,小升初,虽然不考,但应试教育,不会有根本改变;
  
  
   所以,短时间看,应试教育在中国没有什么改变。家长们虽然抱怨,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该干嘛,干嘛。
  
原来如此  
  
   最近在读《魔鬼经济学》,与其说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教会人们如何从动机和环境的视角洞察事物真相的一种方法。
  
经济学似乎沿着这样的思路在向前走:先是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后来发现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因为做选择的是人,所以人在社会的环境中生存,在动机的驱动下的行为都成为研究考量的对象。博弈论,不过是假设了人们在自利假设下的选择。而《魔鬼经济学》把自己变成了一付有魔法的镜子,上面3个小故事就算是学习后的一种思考。



   古老经济学,讲述的是:稀缺资源的选择。现在,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丰饶经济学:长尾。
  
   在商业市场上,资源稀缺,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匮乏,更多的是指商品从生产过程到消费市场的艰难:需要专门化的生产、专门化的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等。对应需要各行业的专门人才。一句话:物质成本、管理成本、时间成本使得80/20成为商业价值选择的圭臬。
  
   但如果各个环节的瓶颈一旦打破,大热门式的选择,就会从热门标准向个性化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质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或感到以下事实:
  
   [1]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工具。工业时代留下了庞大的优质的人力资源。在传统的商业经济外部,产生了自产消的循环经济。在很多行业,专家和业余选手的差距正在缩小;
  
   [2]商品和选择的无限可能,使得市场更加细分,热门产品仍然畅销,但其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人们可以参与产品的设计,改变其市场边界,并使具有情感的体验;(因细分,而使市场无限向下延伸的形态,称之为“长尾”)
  
   [3]通过搜索引擎,人们现在亲自动手,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长尾,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商业框架或模式:拥有大量的自生产者,通过低成本的数字商品存储(或与有形产品混合),建立聚合标准和信息过滤器,并通过搜索和社区关联,用户口碑,建立顾客关系,并从中获利。
  
  
   符合“长尾”经济学的企业已经存在,比如ebay、亚马逊、yahoo、阿里巴巴、google等。
  
   长尾对传统经济学的冲击,对传统的商业、营销逻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出于情感或其他的意图,消费的市场,远远大于商家想要控制的市场;
  
   [2]人们之所以相信热门,是因为商品种类的局限。只要有选择的可能,人们就会选择个性化;
  
   [3]免费是商业中可以理解的要素;
  
   根据“长尾”的见解,未来的数字化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以充分利用这种趋势:
  
   [1]开放式系统: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专业工具,提供插件式产品框架,鼓励用户自定义、用户设计驱动;
  
   [示例]XNA、Lego玩具工厂、软件浏览器插件、换肤等
  
   [2]超级聚合:提供聚合器,聚合大众需求;
  
   [示例]google 、百度搜索
  
   [3]信息过滤:利用集体智慧建立民主化的评价标准、关联社区服务等,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示例]page rank 、豆瓣
  
  
   数字时代,不缺产品,也不缺注意力,而是需要信息的整理和超级聚合。数字技术的发展,把“长尾”突现得如此明显。
  
   相信很多很多年以后,当生物技术也突飞猛进时,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呵呵,这或许就是“长尾”的终极梦想。
  
  
   “长尾”一个聚合时代的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1996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公司给我配了一个moto的翻盖手机。那个时候的手机个头大,身体肥胖过于太有质量,带在身上实在是个累缀。手机的电池时间大概4小时左右,充电频繁而且时间漫长。充电器和备用电池随时跟着人,实在是很不方便。
  
   不过,那个时候,使用的人很少。拿个手机,去赶公车,大家会把你当怪物看:手机都买的起,装什么装?当时,听说香港的老太婆在菜市都打手机,都付之一笑:资本主义也奢侈得太夸张了吧?
  
   后来,李白清在他的散打评书中,有一个专门调侃在菜市中用手机“假打”的段子,博得大家狂笑。
  
   10年后的今天,我想,不要说在公交车和菜市里了,任何场所,任何有人的地方,看见手机,都是没啥了不起的事情。手机从高贵、高昂的神坛下走下,从功能性产品变为时尚产品。
  
   现在的手机,花样太多了:有翻盖的、直板的、滑盖的、旋转的,是手机吧,又有收音机,还有MP3,几百万像素的照相功能,使人无需在外出时,另带相机了。
  
   不仅仅是功能丰富了,而且也很有形:你说它象MP3吧,其实它是手机;你说它是手机吧,它又是个照相机;带个耳麦,听着MP3,想想用好几大千买来的“收音机”。你不是觉得“亏得慌”,而是“帅呆了”,太有个性了。
  
   这是一个数码娱乐普及的时代,情感化驱动的设计时代,单一的功能性需求,不再是产品的唯一重要的诉求。
  
认识到数码生活化时尚的公司,都发了大财,比如说三星。我看过一篇关于三星如何开发产品的文章:三星的产品设计,是从场景中的体验开始的,如果是一个家用产品,他们就建立起一个仿真的环境,然后,让设计小组的人居住在其中,然后,定义并体验产品原型,先设计出几个体验模型来,当工业设计完成后,才是功能来匹配、完善。
  
   这种设计的深度介入,改变了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是一种伟大的创新。
  
   没有认识到设计时代来临的公司,吃了不小的亏。直到最近,moto才因为在产品中重视设计环节,改变了以往“傻大个”的形象,当v3出来的时候,不仅挽救了市场的颓势,而且重新定义了摩托罗拉的品牌含义:又“酷”又“新”。
  
   设计的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我们的耳朵都快磨出了茧,人们谈论“用户体验”,就跟说“超女”一样多。
  
  
   设计在国外有广泛的应用和教育的基础,其教育体系也是比较完善的体系。我曾经看过一个卡耐基梅隆的关于《人机交互设计》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我从来没有在国内哪个计算机课程中看到过类似的设计训练:他们通过大声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来构建设计的氛围。
  
   一个不了解人能做什么,机器能做什么的人,不可能有好的设计表现。这是一种超出机器语言讨论的品味。
  
   在经历了机械时代,进入到电脑时代,当技术如此容易复制和获得,高科技产品如此丰富的时代?人和自动化的最大的差别和优势是设计导致的情感差异化。
  
  
   因为个性化的需求如此普通,设计会发挥也已经发挥重要的影响。相信我们会看到一个新的重要的行业的兴起:用户体验工程师、人机交互咨询和设计、产品虚拟设计实验室等等。
  
   这是一个设计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再跟机器较劲的时代,人最终会用自己发明的工具,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有这样难以忘怀的经历:听刘兰芳的《杨家将》、袁阔成的《水浒》和《三国演义》,一本一本得攒《三国演义》的小人书,跟同学吹赢剪切的书中纸人....
  
   童年的时光,没有电视,但是滚动的铁环,手中的泥巴,晚饭时间的评书,翻来覆去的《地道战》,都是永远的怀念。在这种并不经意的环境中,我们知道了三顾茅庐、赤壁大战、杨门女将、董存瑞....
  
   我曾经给儿子提起,小时候没有电视。他一脸的惊愕,他跟我说:哪不是很悲惨?!
  
    我和大多数家长的感觉恰恰跟他相反: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所有再多也不稀罕。说老实话,都不怎么爱看书!我买的《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已落满了灰尘,有时,我在想,或许时代真的不同了!
  
    有一天,我在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儿子凑过来看,然后就没有走开了。之后的几天,他每天抽一个小时看讲座,看完后,开始看《三国演义》小人书了。然后还把《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整地抄写下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听过易中天讲三国开篇的人都知道,易的讲解很有评书的色彩,真可谓学识、才华、表演,恰到好处。现代词汇和历史的对照,使人们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我看来,历史的真实与否固然重要,但对现在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应用。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并非为了了解中国的历史,而是能在某些方面为其所用。
  
    或许,并不是我们的孩子没有了解历史的需求,而是我们没有用适当的方式奉献给孩子们这样的精神食粮!
  
    重要的不是易中天是否成为一个明星,而是喜闻乐见的方式始终是大众的选择: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在过去的10多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不但出现了个人电脑,而且迅速地从个人电脑进入到互联网时代,web也从传统媒体的延伸,迅速地向个性化媒体,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在2000年爆发了网络泡沫,但是,没有人会相信互联网的向前的力量会停止。

     整个世界都在享受科技创新的成就:上亿的个人电脑上运行的都是MS Windows操作系统,而google更是作为一个动词,被大英百科全书收藏其中...

     现在直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我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可能在日本完成设计,其CPU来源于美国的Intel,内存来自于韩国的现代,硬盘可能在马来西亚生产,最后的组装在中国的工厂,其品牌归属于联想集团。

     众所周知,联想是一家中国的个人电脑提供商,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的电脑供应商。现在的联想集团的高层和员工,不再仅仅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而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

历史的记忆


      在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早期,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我们最一流的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因为担心没有用武之地,大多出国一去不回。在中国,如果说考大学,是第一次改变命运的方式,那么出国,就成为了改变命运,走向幸福生活的第二种理想。出国在外,即使是端盘子,过三等公民的生活,也好过在国有企业论资排辈,延口残喘。有一个叫余敏洪的北大老师,因为没有出国留学,自个创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新东方。若干年后,新东方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集团,并成功上市。

      中国最早富裕的第一批人,非常富有喜剧色彩:国家鼓励大家创业,提供个人贷款,但是初期少有人敢于打破自己的铁饭碗。倒是那些根本没有铁饭碗的人,放下心来一搏,据说不少是有过劳教等不良记录的人就此走向正途,获得财富和新生。

       而一批40不惑的人,如柳传志下海创立的联想,张瑞敏危难之时接手了青岛电冰箱厂(海尔)...他们所领导的企业,在20年后,成为了世界品牌。
 
      90年代初的中国,老百姓也不太富裕,基本工资也不高。国营单位仍然是效益最好,汗涝保收的企业,大学生还是由国家包分配。那时候,考学校,讲究的就是专业对口。说到底,如果有关系的话,好工作是不用愁。

     国营单位大都还是计划体制,虽然划分了所谓的集团公司,那只是名称改变而已。当然,那个时候,还是有些企业受市场因素比较大,比如钢铁厂。大家都在讲优化组合,开源节流。海南的房地产股票,象瘟疫一样在厂子里蔓延。当然,领导们理所当然收编了小年轻的股票配额。

      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在90年代辞掉公职意味着什么:你没有保障了,分配的房子没了,医疗保险没了,职称也没了。什么都要重头再来。

     人只要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的危机时,才能迸发出生存的激情和活力来。

     90年代中期,很多人离开国营单位,到深圳和广州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那些有所准备,勇往直前的人大多取得了成功。


       这是一段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历史。这段历史告诉我们:面对变革,不应该退缩,而是要勇于面对,把握机遇。我相信,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更好的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的生存

     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廉价优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环境,逐渐使之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由于自身庞大的消费性市场规模,加上没有过时技术的拖累,中国很快成为了一个快速拥有和使用最新信息技术的国家。如今的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在利用平坦世界的力量上,也略有斩获:翻开Nasdaq,可以看看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都是在新经济环境,利用世界资本成功发展的篮本。


      美国有什么,中国马上就可以复制什么。当很多跨国公司来中国建立他们的研究员,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的同时,大家都明白,我们在走着怎么样的一条路:美国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美国还有其他以知识产生价值的国家,把低附加值,重复劳动,可自动化工作,从他们的本土,迁徙到中国或印度时,我们和他们都知道,中国会抢去他们的一部份工作。所以,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必须走向高处:走向个性化设计,高情感,不被机器取代的均衡发展道路。

       如果说中国的发展道路,就是发展外包,巩固制造中心,加强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话。那么发达国家的教育,将无疑会走向综合性服务人才培养的趋势。

      可能在未来的5-10年内,中国经济都会保持高速的增长,没有人会忽视来自中国的市场和机会。那么对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个人,为了迎接这种变化,应该有怎么样的准备?

      毫不怀疑,如果仍然依赖政府关系,非市场化因素,那么,我们胜算很少;

      毫不怀疑,如果我们不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我们的未来不容乐观。我们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没有动手能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从教育结构:课程结构、教师培训和选拔、实践投入都有问题。我们的学生不光是没有动手能力,而且情商也很差:精神过于脆弱,经不起风雨。

      毫不怀疑,如果我们个人不做好一生学习的准备,我们也不可能在未来的历史中看清方向,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

     毫不怀疑,我们也不会甘心只做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必将会建立在长远的发展战略之上,经历并教育一代又一代发扬光大,赋予其民族强大、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光荣使命。



了解更多

     在人类漫长进化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哪一个阶段象现在这个时期,对世界和自然的影响有如此巨大,人类应用科学的能力,挑战自然,创新历史,人类开始用科技克隆生命,把智慧深向浩瀚的太空,摧城拔寨,功无不克。
     然而,在所有光鲜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样的一个事实:在科学的方法中,以区格研究,分解确立的行为方式,也带来无穷的后患。臭氧层的空洞,消失的物种,更加贫瘠的土地,肆虐横行的怪病:爱滋、sars、禽流感...
    人类到底面临怎么样的处境?如今的境况又是如何造成?系统化思维方法,似乎一出现,就是要解决这样的困境。
  系统化思维代表了这样一种整体和谐的思潮:在创造的同时,关注系统领域,用简单的方式,调整系统发展的复杂问题,尊重系统的生命规律,象活体一样创建学习型的艺术和实务,以共同的美好愿境为指导,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第五项修炼》就是用系统化思维方法,思考组织问题的经典书籍。
  书中指出了一些常见的系统结构模式,称为系统基模。这些模式间,会形成怎么样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决定了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在。
  以啤酒游戏为例,指出了在很多时候,人们犯错误的原因不在人们自身,而是受所处的环境或结构影响。在结构内的人,信息或资源的不对称,造成人们无法从整体去把握,做出最优的选择。
  突破组织结构性危机的方法,就是系统化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应只是组织内的领导该掌握的,而是整个组织和个人都应学习和了解的。唯有如此,大家才有共同的基点和视图。
  或许闭目冥想,用心感悟,就能化繁为简。人创造科学,但应知科学的界限,不为所累。这才能发挥人的最大智慧。
  系统化思维方法,不仅可用于组织思考,也可用于个人。软件咨询大师温伯格也有一本《系统化思维导论》关于这方面的,可以感受用科学反省科学的魅力。



  老子说: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同样,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并不象想象中那样始于某个天才的灵光突现而一挥而就。一切伟大的成就,始于意识和行动的积累,由慢到快,最后形成旋转的“飞轮”,不可小视,也不可阻挡。

  拥有卓越是一种过程,也是平凡而非凡的品质:

(1)第五级领导

  所谓的第五级领导,都应该是造钟而非报时者。他们往往不会站在前台锋芒毕露,成为媒体的宠儿:谈论自己的理念,成为社会名流。他们大多象外星人,沉默内敛、不爱出风头,甚至有点害羞,谦逊为怀的个人特质和不屈不挠的专业精神齐集于一身。深藏在团队后面,协调着团队的交响乐

(2)先人后事

   企业界有句老生常谈:“员工是你最重要的资产。”这句话其实说得不对,员工不是你最重要的资产,适合的人才,才是你最重要的资产。

   注重培养从自己文化里成长的员工,多于直接引用空降兵。

 
(3)坚持就是胜利

    在任何困难面前,牺牲的往往都是乐观主义者。原则和信念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要坚信坚持就是胜利。但不要相信胜利明天就会来到。在坚持中,要永远保留一份坦然面对任何结果的心态。

    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才有希望做好其他任何事情。

(4)成为刺猬

    刺猬的原则很简单:活着并保持自己的尖锐。

    很多情况的关键,不是能力不够,或资源不够。而是定位的问题和是否倾尽全力。

    如果不想压迫自己,释放自己的能量。拥有太多的知识、技能和策略都是无济于事的。

    简单的行动常常比复杂的思维权衡更直接、明了。

    just do it.

(5)惟有文化,生生不息

    一个企业过于依赖领导的传奇色彩,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会有更多的隐患:因为强者可以摆平一切,所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不算问题,都可以推迟、拖延、忽略不计...;因为强者可以成为靠山,所以大家可以无须有太大的压力,优秀的人显得无关紧要,纷纷离开,懒散的人乐在其中;因为强者在,强势成为一种文化,企业只有一种声音,这样的强,失去了理智的质询,失去了平衡,为今后的崩溃,埋下了种种伏笔。

     领导会变,产品会变,市场也会变。

     惟有健康有序,有执行力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6)技术加速器

     技术从来没有作为成为卓越品质的必要条件。新技术是一种工具,是加速前进,还是加速毁灭一切全在自己!

     对于科技所扮演的角色,“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他们从来不把科技当成驱动改变的主要力量,但他们能开风气之先,率先应用精选的科技。


    《从优秀到卓越》是吉姆·柯林斯继《基业常青》后推出的有影响力的大作。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可以不被看成是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著作,而是一本用企业管理素材讨论从优秀到卓越永恒规律的创新实践。



了解更多                      最早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耳目一新。后来看了中央台的一期对话,关于《蓝海战略》,其中主要有一种观点是:蓝海战略是懦夫的方式。


    其实,这是文化的不同。个人感觉,中国的文化喜欢非常宏观和壮烈的东西。人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而不是为了广泛的吸收见解。


    看过波特的《竞争战略》,反而觉得《蓝海战略》更象是一种延伸,毕竟时代和环境在发展变化。

    我尤其欣赏书讨论问题的方式。老外的书,一般都不会只是提问题的,他们一般都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无论怎么评说,见仁见智,值得学习和借鉴。
    后来,看到很多企业都在谈蓝海战略,你可以把这个看作一种实践,或是一种营销。
    这本书的思维方式,跟科特勒的《水平营销》有相似之处,可以一起阅读,特别适合做管理决策和营销的人。



了解更多                  《引爆流行》是通过信息传播的分析,对人类认知心理的一次探索。      

         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在书中总结出流行事物的三要素: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因素。

 个别人物法则告诉我们,在传播的渠道上,各个传播渠道的质量是不同的,对信息掌握的好,把握越透彻的渠道,能放大信息,传播的更快、更好。传播渠道上的能手,常常是领域专家或握有话语权的人,在人的从众心理里,在未知的领域,习惯倾听专家的建议。                

          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则告诉我们:吸引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是让信息接收者参与其中。身临其景,人会在信息的场景中,很自然的接收观点。所以,在体验经济的时代里,我们会用到:用户体验这样的词语。

   《引爆流行》不完全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思考的拓展方式。读这样的书,有一种引人如胜的感觉。书中的各个案例,都十分精彩,分析也丝丝入扣。                

         这是一本值得从事信息传播、网络营销、社会心理工作的人阅读的好书。



了解更多               在这本伟大的著作中,德鲁克认为:
  
   (1)凡是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管理者的任务是要关注工作的有效性,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常常隐藏着着无效的事实;
  
   (2)管理者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要事第一,做该做的事情。管理者是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上司的。
  
   (3)用人用其长
  
   (4)建立学习型的组织
  
   德鲁克是以目标导向为主的倡导者,书中充满了大智和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至于后人发展出一系列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有很多的教条和曲解。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书,能使人学会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职场和人生中出类拔萃。

 


了解更多                    这本书和《引爆流行》是一种类型的书:关于信息传播方式的一种解读。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是如此的卓越,信息的充分,造成的客户免疫功能。如何另辟蹊径,快速的传播信息,实现营销呢?

   在信息传播中,什么样的信息,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有可能形成可以快速传染的概念病毒。那些要素可以成为推进剂或是阻力?

   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数字产品一开始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需要知道答案,掌握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环境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就看看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