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珠江三角洲河网的入为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43:16
——重资打造新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的看法
【原文出处】广东史志视窗
【 作 者 】曾昭璇
【 年 份 】2004/02
【原刊期号】2004/02
【 正 文 】
一、珠江三角洲放射状水网地貌的特色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季风地带的建设性三角洲,夏季有台风、雷雨使河流洪泛,冬季锋面雨亦使河川川流不息。流量丰富而使东西北三江沙泥多带入在广州溺谷湾内堆积。东西北三江洪流及泥沙每随洪水带下,一般河道都有较大水位变化,即洪水期高水位时,不是平水期水位所能容纳的,洪水溢上两岸淹没平原(如广州在珠江平原上,1913年的大水即淹没大半个广州),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一大特色。洪水期即可冲出两岸,另成新排洪水道,这样,每每在洪水期形成新河道,使河口成为多条排洪水道的形态,并在河口人海处形成三角洲,即河口向海方向分成放射状河系,分流人海。由于平水期有海潮流入各排洪水道中,故一般分叉各水道多能成稳定河道,成为有利于航行的优良水道,水深一定,滩、礁少。如3000吨海轮由磨刀门直上肇庆。因潮流在盛期可达零羊峡,北江,在汉代潮区曾至飞来峡,由峡下广州一夜可至,东江亦达博罗田螺峡。这些水道是建设性的,即河口不断向海伸展,并在河口形成“沙田”(沙泥堆积成的水田)。经过鱼游、迫橹、鹤立、草埔四个阶段,即可筑围成田,种植水稻,故宋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粮食直供至杭州、浙闽一带。加上水道利于航行,故工业兴旺,成为我国一块宝地。但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对三角洲水道的过度开发,逐步造成不良生态环境,使当地环境变劣。
热带季风区的珠江三角洲水系的发育模式发射状形态①,又是串珠状。这一模式是在更新世时即已形成,因为今天珠江口外,就有水下三角洲群的存在,表明古代水下珠江三角洲群,已呈串珠式的发展。今天三角洲的发育也基本上是按这种水下三角洲发育模式进行。
二、北江下游三角洲天然放射状水网的瓦解(图一主要古河道简图,略)
北江出罗平山脉浈阳三峡后,即人三角洲范围,潮流可顶托河水,使水流变慢,成为沙泥沉积之所,形成堆积平原,洪水一来,即冲出两岸另成新河道,故宋代以后即已有堤围沿河兴建,成北江下游串珠状小型三角洲之一。
1.清远盆地小型三角形筑围淤田水系瓦解
北江流出飞来峡后,被分支成放射状三角洲水道,由于盆地的开垦,在明清以后,被垦田淤断成田,已查得正干以东,即有6支。
(1)百家塑叉道  1506年(明)筑堤淤断为田。
(2)青榄海  1495年筑基成围。
(3)涟水  古道宽20米,淤断于清代。
(4)隔岭水  古道宽50米,深5米,清淤断。
(5)海仔  古道宽100米,但可行小舟,清淤断。
(6)沙塘水  清建堤淤断。
正干二东岸有3支洪水道,通西部水塘区。
(1)花塘叉道  在清远城古城围南出,1932年崩围流东南出入花塘积水区。
(2)黄塘叉道  清代筑金亭基时断流。
(3)山塘叉道  由北江正干沙塘分出,南流入瞰咀复人北江正干。1915年在山塘基口。
2.石角北江、白坭河间小三角洲的瓦解
北江正干成西侧正二干二河道,东侧为北江强支白坭河道,其问明代兴建清平围,围内支叉主要有4支,均于明代淤断。
(1)落排河——白坭河  石角分出北江强劲支流,明清用为流放竹木排的河川,此河人广州虽短,但流急,沿此水一夜由英德峡可到广州,下游流经白黏土层区故改名白坭河。后因防北江洪流冲人广州,明代建清平围(1495)淤断。
(2)石角——田心古道  建清平围时淤断。
(3)横基沥——沥为深水河道之意,为北江南下强支,到永平分3支,东入白坭河,第二支东南经大鲁涡东人芦包水,第三支南入独树冈(明1368年塞断)。
(4)界牌河——石基南面界牌圩口处沿大塘沙洲南下的叉道,清代亦淤断。大塘本为北江干流江心洲,清代并岸建围,东叉道淤断,使北江正干只余西支南下。大塘西围沿北江正干东岸建成。
(5)芦苞水道——北江下游近潮区仍有叉道,芦苞水被淤于近代。芦苞河亦北江强支,河道发育于更新世沉积旋回之上的全新世沉积旋回上②,仍为全新世发育河道。宽500—1000米。
芦苞河为晋代主航道,齐召南《水道提纲》还称它为“正派”(即主流)。明建河堤使芦苞河变狭,潮流减退,1819年《三水县志》记“潮至芦苞即止”。但东汉时却潮至清远峡③。到明代已显淤浅,如1562年《广东通志》即云:“其水秋涸,夏始溢。”1921年,兴建芦苞水闸,以防洪水入广州而截断。
自明以后,北江下游三角洲上放射状优良深水航道水网系统随着历代人为的改变(如筑堤、防洪等工程),已变成单一的阔广浅水的不利航行的水道,景观大大改变、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已和明代之前大不相同。
三、西江下游三角洲放射状水网的瓦解(图一主要古河道简图,略)
西江下游三角洲主要水道的断截也很突出。
西江出三榕峡后,因受潮汐顶托即行分流,主水道分成多支,形成以峡口为放射顶点的分支状态。下列4条分支水道,明代均淤断,使西江下游三角洲天然放射状河系也变为单一的两江河阔水深正干,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产生巨大的改变。
(1)肇庆盆地内后沥水道的截断
肇庆盆地本来是“两水夹洲”地形,即西江正干(南支)和北支中夹一岛洲(即今肇庆城)地貌。北支由峡口桂林头经今星湖出零羊峡口,称“广福围”。清初已记围半成田,半成浅湖,即古河道所经。唐代淤出旱峡,北宋时建围截断。
(2)东门坳古河道(羚羊峡西口南岸宋隆支叉)
北古叉道沿烂柯山南东门坳出金利西江正干古河道,今天仍建有宋隆水闸,防西江洪水涌人古河道,穿金利围出西江。早在唐代已建有金西围防西江正干洪水淹人金利围中。
(3)宋隆古洪水道
宋隆河经白土圩南下名白坭河,流出高明河,汉代已有宋隆县建立,与肇庆交通频繁。但为洪水常淹,故明初要在高明河水口处鸬鹚峡口建堤防高明河洪水淹人。西江在零羊峡口宋隆处亦建水闸塞断,以防西江防水涌入白坭河,出高明河。
(4)羚羊峡东出口处广利到四会大沙镇古河道
西江出羚羊峡后河道扩宽,河水即行分叉,北支由广利圩东北流向四会大沙过绥江正干人大旺草塘。西江正干河水在北江亦可回水上北面马房。
这样,西江下游放射状三角洲由于南北四条叉道被淤断成为一条独穿羚羊峡东流汇北江的江阔水深河道,在古代可汇北江一起,直东流人广州。自宋代大兴堤围建筑后,思贤滘的形成,又被切断西江和北江的汇流东去形势。
四、绥江三角洲的发育与思贤滘的生成,改变了西、北两江联系的形式(图一、二思贤滘堤围图,略)
1.思贤滘的形成
绥江是一条山区暴流性河流(洪水期水位高达7米),下游小三角洲只分两支,西为青岐水,入西江;东为正干(马房水或南津水),人北江。故绥江三角洲沙泥受西、北两江支配,向南东方向伸展。迫北江东迁,西江南迁。汇口处有沙洲堆出,在西江为琴沙(1368—1644),在北江为郭苏沙(1913)、万金沙(1913)等。在小三角洲区域明代亦建围南伸,主要堤围至少有下列几处:
(1)大兴围  1415年建
(2)墩头围  1583年建
(3)灶冈围  1368—1550年建
(4)茶冈围  1368—1644年建
(5)王公围  1368—1644年建
(6)角尾围  1875—1907年建
这些堤围互相连接向东南伸展,成一沙脊,突入思贤滘中,分隔西、北两江主流。堤围问有不少东西通往的小河叉。表明此时沙舌已发展达4公里之长,占了思贤滘大半阔度,这些地区为西江古代河道所经之地。思贤滘之成,当为宋代以后堤围兴筑后,到明代以后才不断筑堤成围,伸入西江河道中,形成东南走向的沙舌。
明代以后思贤滘,也因南岸不断有堤围兴建,滘道由阔而狭,到清末时期,已成为一条狭窄的滘段,已成150米以下的急水道,难于航行,截断一向为广州通向肇庆的主航道,只好另外绕外围水道,如清代改道由庄步水道行走,再折上北行人肇庆。
2.思贤滘发育改变了西、北两江合流入广州形势
思贤滘北岸沙舌南伸,滘道成一向南弯道,有利于北江水西流或西水东流冲刷南岸,增加流速。北江因由放射状水网区转为沙洲发育广阔浅水河道,故河床淤积日高。下表可见:
黄塘堤
(在北江大堤北部)
南宋时3尺
(1260—1271)
明中叶6尺
1522—1560)
明末7.3尺
(1560-  )
有关文献记载如下:
(1)《太平寰宇记》:“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
(2)祝穆《方舆胜览》:“东汉时,二月、八月,有潮至峡。”
(3)《清远县志》(1738):“据古志汉帝十年,海潮至峡山。”
(4)《禺峡山志》:“嘉靖十四年五月,万历七年,潮至中宿峡飞来寺。”
(5)《清远县志》(1936):“嘉靖十四年五月大水,山崩川溢,多坏民舍,是年潮至中宿峡。”
另1951年大潮顶托达正江口。
从上可见北江河床淤积很快。清远目前枯水位为6.6米,三水河口为0.0米。即淤高后潮水不至,今天只到北江大堤北部黄塘。
清远城西里5里鸬鹚石,光绪《清远县志》云:  “(引旧志)水落则见”。50年前在江边滩地上出露的鸬鹚石,在7万斤船边站着要用手攀上石顶。今已被积沙埋没,50年来淤高2米。
北江河床日高,西江水道日深,使思贤滘东口和西口之间,今天相差可达4米,故滘内洪水流急可达3—4米/秒(即因洪水位可达4—5.5米),机动船要停航。尤以北江入西江洪水为主。清末开始,北江过滘人西江洪水量加强,如西江正干西岸小洲村当冲,除西江洪水外,小洲村正对西滘口,为北江洪水冲刷所致。
西江正干却在冲深,大量西水过不了思贤滘区,流入汇合北江。只能南转冲刷马口峡以下,如金利西江正干西岸小洲村,受西江水转来冲刷,塌岸长3公里,60年来,西江西岸后退达400米。青岐河口西江上的琴沙,亦受西江侵蚀,整个沙洲,面积日少。如琴沙头东侧自1915年以来,被西江蚀去100米之巨。
北江水量大量流人西江是在清代,民国时更多,今北江枯水期过滘流量已占70%,北江西流为主了,珠江三角洲已少了北江水源了。按1954年1月10日实i贝0,思贤滘内为562秒公方,而北江边马房(绥江口)处为662秒公方。则入滘水量已为北江84.8%之高!丰水期和洪水期,北江水过滘人西江水量平均约50%,如1954年5月2日入滘北江水日平均为2080秒公方,马房为4920秒公方,即当日人滘水量也达42.2%。又如1955年岗根站(北江出口处)最大流量为5770秒公方(7月24日),而马房最大流量为11900秒公方。北江入滘水量占北江流量48.4%。估计岗根冬季2月入西江水量占北江水量75%,5月份可占62%。只有8月西江洪水期才转为负数(负值很低,约为一0.33)。表示西江仍有水入北江。全年估计,北江总水量中有22%水量流人西江,枯水季节可达70—80%。这是因为东滘口水深只有16米,而西滘口因近西江,故水深达20米,促使北江水大量流人西江。1975年统计,西水过滘偶尔有几天。西江、北江两江大量少污染的优质淡水西流出磨刀门,使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成为一个没水系的在干涸过程中缺水的三角洲。
五、缺水的西、北江三角洲河网区
西、北两江在思贤滘会合后,东流广州,在汉初已有记载,后分流成一放射状河网区,自北江西流入西江后,西北江合成三角洲损失了西、北两江的水源,整个三角洲成为干流演变为多支小河。
1.西、北三角洲上支叉的截断、变浅
北江方面,北江下游水量的减少,使明代以后,北江下游各强支如芦苞河、西南冲也日益干涸。先则“夏涨冬涸”,继而主航道下移到佛山冲,行驶东平水道,使沿江城市衰落。如康熙《三水县志》云:“嘉庆年问(1522—1567)胥江贸易鳞集,比西南有加,而芦苞冬涸,客艘直出西南。”西南(今三水区址)则“舟车罔昼夜”。清初《广东新语》说“(西南)今则沙淤水涸。”而石门一地亦不成主航道,转入佛山冲了。1835年,《南海县志》云:“自北江赴省治,旧惟取道石门,今则多行庄步,西南潭淤塞故也。”即北江水已大部分西入西江,故北江口的西南冲淤,而水道改由东平水道(经石湾)佛山转上广州。
到了清末民国,佛山冲也淤,于是改由东平水道南的平洲水道为北上主航道。而南下北江主航道潭洲水道又变狭变浅,成为实际上的小河。此时,潭洲水道又被陈村水道夺去大部分水量,向东流入广州后航道。
这种强支夺干形态,又因人为工程所加强,如芦苞河变浅,但为防西北江洪水冲入广州(西江汛期洪水可入芦苞涌下广州),1921年,兴建芦苞水闸,基本把该涌塞断。西南涌也因防西江洪水而建成西南水闸(1957年建),把已半涸的西南涌塞断。佛山的沙口闸也塞断佛山涌,使主航道也顺次南迁,以保卫广州市区,防止西、北江洪水入侵,从而也增加了这些强支的涸浅,使主航道变浅,可见于东平水道上的小塘(佛山西侧),昔日代替西南冲当上主航道目前也渐干涸,现在小塘、沙口一带,枯水期流量只有1秒公方,水深可以涉水过江,7—8月亦不能航行了。东平水道下游潭洲水道也成小河(昔亦为北江主航道),今天潭村的明代堤围,北距东平水道达1000米,南距潭洲水道亦500—1000米,即明代潭洲水道宽达2000—3000米。
2.古群舸江的变狭变小(图三顺德水道、潭州水道及乐从河简示图、图四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古地图部分,略)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显明地绘出西江在人南海处分为南北二支入海。北江是流人西江东下番禺城入海的。北江下游也分出白坭河入南海。这条西江水道古名样舸江,按《汉书》云:“筑番禺城于郡(指现广州市区)南五十里,西接样舸,沮洳难居。”又记汉武帝令五军灭越,多沿水道南下,“咸会番禺”。按马王堆古西江图得知在下游分支人海时,北支是在番禺城下经过的。南支未有记载地点,学者也未提出具体地点④。我们找到顺德简岸村,因南汉咸宁县县社仍存,得知这里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约在公元前168年)古地图部分。表示西、北江分汉情况。(虚线为空脱处,括弧内为今地名).、是南汉兴王府一县,当时广州改为兴王府,分二县,为常康、咸宁。咸宁即距广州城约50里,正好在样舸江南侧,也是每年西水洪泛,居住困难之地。古代西江二支都以样舸汀为名。南汉时,常康县当在咸宁北,即样舸江的北面,今佛山市一带,咸宁为顺德县地,具体地点在简岸村。这条样舸江当为马王堆地图中的西江南支,即入番禺城是北支,人南汉城咸宁县为南支。
西汉时期群舸江地区已是一片沃野,见于古书记录和考古发现,有如下5条:
(1)南越国相吕嘉故乡即在石涌。《广东新语》有记,该地亦发现西汉墓葬及陶片等多处汉代遗址。
(2)东汉太尉陈临亦陈村人,汉已记有关进贡荔枝事。
(3)附近沙富蚌冈两汉墓中已发现谷粒(炭化)。
(4)附近山冈多有西汉墓;如两淋山、罗坑、庄头等丘陵台地上。
(5)附近杏坛、逢简平原下亦有西汉文物出土(铜刀、汉代陶器等)。
这片顺德平原在唐代曾为黄巢驻军之地,可见早已开垦,成为沃土。宋代大建堤围,保证禾田高产稳产,更为富饶之乡,海滨四大乡也已形成。故当时围垦田地很多。在简岸处样舸江两岸即建有宋代村庄和堤围,今乐从河实为西汉样舸江南支残余的河床上曲流地形(河形似蛇行作正弦线流动)。北岸宋村有平步、腾冲、荷村、大都、满江、笔村、西滘、高村等,南岸宋村有葛岸、乐从、大罗、道教、龙塘、禄洲、简岸、北滘、林头等。南北两列宋村间,即为古样舸江河道所在,地势特低。在平步村边,有用红砂岩(老第三纪)为基础的宋堤,对正南岸即为葛岸(即晋葛洪人村炼丹,其妻鲍靓在此行医),其点亦高。村北也有宋堤,并建有“葛仙渡岸”石牌坊及“丹井”(又名葛仙井)。两村前现成平原,即古样舸河岸平原。平原上建有明堤(一名内围),在平步的明堤离村近1000米,明堤外1000米又有清堤(一名外围),堤外为乐从河滩地(宽50—200米)。南岸葛岸的明堤在村外1000米外,清堤又离明堤1000米,外为河坦,阔50米,才到乐从河边。可见宋代样舸江阔从平步到葛岸距离,在4000米以上,大河也!人明已缩短为2000多米。少了一半!清代更狭,在2000米内。今乐从河仅是一条50—200米的小河了。
从上所述由西汉的“大水”、“样舸江”到北江干流而成为今天的小溪;从堤围的建立又知,宋代初围时,两岸水田平原甚大,至明清减小一半。清代以后又再缩小成小河涌。虽都是人工建堤所致,但明代以后,这些主流、主航道的迁移,变狭变浅,实与西北三角洲断了源头来水,即西、北二江合流而转向西南方向磨刀门出海去了,关系甚大。
六、广州城市发展,珠江由大小海变为“省河”(图五广州市区珠江河岸历史变迁图,略)
1.珠江狭缩过程
由于城建需要,珠江河道成为填陆要求地点,1500年以来,已淤出1500米,故有“广州市有半个是在海中”之说,并非虚假,且今天仍在继续狭缩之中。如“小海”是指以前白鹅潭一带水城,今天的白天鹅宾馆所在地,明代前这里已是一片积沙,称为“黄沙”,由白坭河带下北江沙泥,和流溪河汇合后流人广州市区西侧称为沙贝海入“西航道”(又名东海)。堆积所在的沙即今天西关平原。早在六朝时已经起沙。江岸在今天西关下九路西来初地,其北华林寺即建于526年。今天江边已向南推进到沙面,英人租沙面时把中流沙划出这一部分建成小岛,故名。向南淤积了近650米。
沙面明代称为中流沙,沙面以南江面亦近此数,故小海在明代以前阔达1300米或更多,可以成为水龙卷风产生地(即水面热气流急升,四周较冷空气流入所成气流旋涡)。
“大海”即今天狮子洋北面南海神庙地,唐称“黄木湾”。南海庙前临大海(即珠江口),今仍有2200米阔度,除去中部大蚝沙沙洲约1000米阔外,江面仍有1200多米,大蚝沙为清代起沙,明时大海应在2000米以上。
大、小海间珠江如海珠石,“珠江”即因有此块上白垩纪红砂砾岩成江上小长园形岛得名。在明代时是近河南岸的礁石(1532年),平水出露,洪水过面。但在明代以后,渐和北岸相近,到清末已可搭十丈木桥通上江岸了(在乐安新街口)。1932年把十丈木桥河涌段填平筑成沿江西路一段,海珠石即成为北岸堤边地。
此段珠江晋代江岸(约1500年前)是坡山古渡头(在今惠福西路北)。距今天江边达1000米多。按此计算,珠江北岸向南前进为百年6.7米之多。
从上述三点可知珠江变狭程度是很快的,并且以沙面地区为最快,因而珠江形态亦由此而向西渐变狭窄,今天到西濠口黄沙一段,成为珠江最狭一段,如西濠口处,今已成宽不过180米的瓶颈段,使3000吨船已难停泊。本来西濠口是省港3000吨“金山”、“泰山”号船码头,到建国初,已不能转头了。珠江水道向东呈放宽状态,如海珠桥以东即向东呈喇叭状河口,宽度可达1000米以上。
2.珠江变狭原因的讨论
珠江变狭与三角洲放射状水网消失趋向相似,但成因不同。珠江变狭不是失去北江、西江大量水源的结果。正如李春初所倡的地貌上《海陆互动论》所说,珠江是一条潮汐河道,即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模式是不只由三江总汇,而且有两条潮汐水道参加,即虎门和崖门两条潮汐水道参加建立的。广州珠江即为虎门潮汐水道控制的河川,表现如下:
(1)珠江是一条潮汐进退主要河道,涨潮可达西航道上的高江镇(即江村)处。
(2)广州珠江是一条冲刷性的河道,河床仍为粗砂砾沉积的石质河床。
(3)珠江是一条漏斗状的河道(如虎门、伶仃洋、狮子洋、大海到小海都是漏斗状河道),三段都是顺潮涨退而形成的。
因此,广州港是潮汐控制的河川,两千年不淤的良港。广州珠江的变狭完全是城市人工填塞土地所致。故入清已简称珠江为省河(省会的河流)!
珠江由海成河,是有历史可寻的。由上所述,可知唐、宋子城南面即是江边。珠江渡口在坡山下,成为唐代的大市街(在珠江高平原上建立);宋向南扩展发展为小市街(在低平原上建立);明又把宋南城区建成保护商业区而名之为“明新城”(在潮侵区平原建立),明新城向南发展为清“鸡翼城”(在低平原上建立)。地形顺珠江泛滥平原不断向江边低降,和老城东汉步骘城内今北京路双门底以北地区为低丘台地地貌不同,即珠江变狭,建城、开街是商业需要,不是由于筑堤开田需要。
因此,商业特盛地区,要地就特多,且只能自南向珠江河岸要土地。因此,珠江河道在城南段即为淤填土地最好的地点,且越向西关平原越需要,故珠江淤填也以在北京路口天字码头以西为最。例如在西关十三行街,本是1777年开街的河岸地点,但是十三行洋商,为求地建码头,争相竞填海皮地,如英国领事即叫水手一次连夜突击填平拆去木栅处洼地⑤达33米之长。此处河段今天最狭(殖民主义者破坏珠江省河生态平衡,为例极恶),直到近代填河基建仍盛。河道变狭还是如此。
建国后,珠江北岸不断填河建高楼。如:
1.白鹅潭北面沙面南面,乃广州最好商业地点,今已填海10000平方米,建白天鹅宾馆,又如北京路口以西河岸上,又为南油公司填地建“珠江帆影”区而填10000平方米以上。且以为开河补偿排洪(可以用在河南边滩挖回10000多平方滩地来补偿),就不会影响珠江排洪了。其实这是不懂地貌学的说法。因为河南岸滩地段是弯道凸岸,即水文低压的堆积区,挖去后立即不断回淤填补,是反馈至快的滩地。今天果然如此,滩地恢复,毫无用处,不能再挖,只能改建公园了之。而在河北岸新填段,由于填河泥沙松散,不利打椿(可使椿位不正,甚至移动)。虽公司强调可由今天先进技术补偿,但听说返工多次,增加投资了。今天白鹅潭西侧又填筑河床扩建江岸成为马路;河南新港方面又填建港澳码头。总之,白鹅潭已成为一汇流叉道,毫无广大水域,昔日风光已消失!
珠江变狭,潮流不畅,与河水顶托,使广州潮位增高,洪期水位上升,淹没沿江低地,如西关平原即因而受洪潮水淹没。市中心北京路口江边天字码头,水位也渐高,洪潮水位已在2米以上,1958年即开始淹没(马路面水深5—10厘米),至1997年水深50厘米,淹路面长达100米⑥。沿江路面也被洪水淹没,公共汽车要改路线行驶;内街地势较低更被水淹人屋。如不治理,则沿江路段,沿江岸要建“挡水墙”,沿江可欣赏的“珠江晴澜”(羊城八景之一)美景将要消失了!
因此,为今之计,最迫切的是由省政府与水利部门议定、划定省河整治规划红线,以便各界遵守。即凡在红线以外的新填地,一律“退地还河”,保证珠江不再变狭!使水道畅通,使生态环境向好方向转变。
七、结语——恢复良有好生态环境看三角洲河网的整治
从上述,可见今天珠江三角洲河网应当有各
方面统筹合作,政府出台整治方案,我们只能从河网整治方面,提出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
首先,珠江三角洲天然河网系统的破坏主要原因是今天的河网区失去北江西人西江和西江大量水量转向南流由磨刀门出海所致,故关键问题是要在思贤滘建闸,其次是疏挖各于涸水道以利行洪过水。具体意见:
1.在思贤滘设闸,使北江平水期大量北江水不再西流人活,而流入西北两江合成三角洲河网区,使西北江三角洲主航道不至变狭变浅!
2.改建新型芦苞及西南水闸,疏通废弃河道,以利引水入河网区(包括广州)。滘区水道亦应疏通(包括扩大和修直等工程)。
3.在河口镇处挖一3米深水航道
人清远城,引海潮深入北江下游各地。
4.开通西江与珠江水道,使西江水能大量东行过滘,解决珠江三角洲下游河网区缺水问题。
5.建设好堤围与涵闸以利过水,如闸门不要太细,联围不宜太长等等。
6.建立挖泥船队。
注释:
①这个观点是华南师大地理系黄少敏教授首先提出的,见他的著作《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一书,1987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②此处更新世沉积旋回以红层为基底,上为红色风化风壳厚1—2米,上为卵石层披覆,为洪积性山溪堆积,上为卵石层,粗、中、幼砂到黏土淤泥层,厚达20米,并有腐木层及树枝叶层,堆积与更新世旋回沉积间断。
③见祝穆《方舆胜览》引《海峤志》云:“东汉时,二、八月中,有潮至峡,经宿而退。”
④中山大学叶汇教授、华南师大吴壮达教授等按黄佐《广东通志》所记去找(沙湾、紫泥间),亦找不到什么证据。
⑤《粤海关志》云:“道光十年(1830)二月,忽有黄埔英咭唎公司夷船水手上省,该夷商督令将公司馆前铺地木板去,搬靖海街口海旁余泥,连夜搬运,填平所拆木板低洼之处。”这段海岸伸入江口长度,据该志称为十一丈六尺,即33米之长。
⑥曾昭璇《环境变迁对海珠区的影响及其对策》,见广州市海珠区科学普及协会出版《环境变化的警钟》一书,1997年版。1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