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14:0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06 16:39:00 ]    作者:卢平宣    编辑:studa20
2.2  肝功能
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 的变化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肝炎后、酒精性、淤胆性、血吸虫性等,在我国主要以病毒性肝炎所致最为常见。本组肝硬化病例中肝炎后肝硬化108 例, 占81.4%。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炎病毒引起的免疫异常及部分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干细胞坏死、小叶塌陷纤维化有关。淤胆性肝硬化95%的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线粒体抗体和自身反应性细胞,提示此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抗线粒体抗体的靶抗原为主要针对线粒体内膜上的2酮酸脱氢酶复合物(2OADC),2OADC包括丙酮酸脱氢酶的E2亚单位,2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E2亚单位,支链2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E2亚单位及二氢硫辛酰脱氢酶结合蛋白。这些抗原定位于线粒体基质内膜,催化不同的酮酸底物的氧化脱羧过程,其免疫显性表位均为硫辛酰结合位点,但2的抗原表位主要位于内酯酰区和部分外酯酰区,在淤胆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95%[2]。因此,免疫机制是淤胆性肝硬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类:改善和调节免疫功能,如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环孢素、甲氨蝶呤等;抗纤维化治疗,秋水仙碱因具有抗有丝分裂和干扰胶原分泌而被认为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对肝硬化有阻抑作用[2];对症保肝治疗,常用中医中药进行保肝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进行肝移植。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的分解及合成代谢在肝细胞内进行,肝硬化时肝细胞严重损害,蛋白质、氨基酸在肝细胞内分解、合成发生障碍,使谷氨酸、半胱氨酸的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明显下降,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剧。促肝细胞生成素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再生肝细胞功能的成熟以及受损肝细胞的修复,促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研究表明,促肝细胞生长素是一种多肽物质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减少纤维组织在肝脏中沉积,已被临床证实对重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有效[34]。还原型谷胱苷肽为人体的一种主要生物活性分子,能维持正常组织代谢与细胞膜完整性,降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还原型谷胱苷肽是人体的一种主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是由谷氨酸、半胱氮酸和甘氨酸残基组成的三肽,是细胞内重要调节代谢物质,能提供巯基、半胱氨酸,维护正常细胞代谢与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56]。本文应用还原型谷胱苷肽单用及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133例 ,结果表明还原型谷胱苷肽单用及与促肝细胞生素联用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但两药联用比单用还原型谷胱苷肽对改善AST、ALT、ALB、CHE、Tbil 及GGT更为显著(P<0.01 ),与曹惠琴报道相一致[79]。因此,本文认为两药联用效果优于单用还原型谷胱苷肽。
【参考文献】
[1] 覃佳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5):380-381.
[2] 王娜莉, 张顺财.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进展[J]. 肝脏,2006,11(3):201-202.
[3] 于岩岩,斯崇文,曾 争,等.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1):54-56.
[4] 侯振宇,曾伟华.安络化纤丸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30例分析[J], 新疆医学,2004,34(8):72-73.
[5] 朱金照,张志坚. 促肝细胞生成素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 2003,25 (3):13-14.
[6] 王倩晖,高 莉,李亚进.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13(3) :15-16.
[7] 栾 玲,张经良. 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3):351-353.
[8] 和水祥,乔 文,苌新明,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状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2):78.
[9] 曹惠琴.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07,18(23):1800-1801.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