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系列谈 (四) (五) (六) (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51:52

四、对比消费和生产
现在把消费和生产对比起来看一下。
同样是一件东西,比如一双手套,既可以用于日常消费,也可以用来作为生产工具。在日常消费中,在生产中,手套的效用都会逐渐消失——逐渐破旧,最终变成废品。对消费来说,手套效用消失就消失了,换来的是消费者的主观满足。但对生产来说,虽然手套的效用消失了,但工人戴着这个手套进行了生产,结果是创造出了新的效用。
前面说了,效用来自于消费者的主观需要,消费者为了得到效用愿意付费,因此,也可以把效用理解为价值,或者理解为财富。那么,也就是说,消费和生产都消耗了财富,但后果不同。消费的后果是消费者主观的满足。而生产虽然也消耗了财富,但创造出了新财富。
在购买商品以前,消费者手中有钱,那是财富。商人手中有货,其中包含效用,也是财富。这是两部分财富。双方交换,商人得到了钱,这部分财富不变,只不过换了主人。消费者得到了货,然后消费者进行消费。货物的效用消失了,这部分财富消失了。可见,消费的结果是,财富总量减少了。而生产呢?生产将创造出新的财富,财富总量增加了。
也就是说,从财富积累的角度来说,生产才是有效的手段。消费的好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但绝不可认为消费会促进财富的增加。那是概念错误。
这种概念错误很常见,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这时,总有人鼓励大家消费,认为这样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意味着大家的财富都变少了。难道进一步减少财富就会摆脱经济危机?这不是胡说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胡说?这是因为,鼓励消费的人,只从正在努力销售的商人的角度看世界。因此,只看到商人手中的钱会因为其他人愿意消费而变多了,但没有看到货物的效用被消费掉了。他们只看到商人盈利以后会进行再生产,但却忘记了再生产是需要其他条件的。那是销售环节以外的另一件事。在消费本身这个环节里,财富一定是减少的。
现在我们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
如果人人都只消费,而不生产,那么社会中存在的效用总量,或者说财富总量,势必越来越少,直到消耗殆尽。固然宇宙中一个原子都没有少,但人们已无法获得维持生活的必需品。这样的社会当然只有灭亡一途。
要想让财富越来越多,就必须确保生产大于消费。这个差额越大,社会积累的财富越多。
那么,是不是要求人们只生产、不消费呢?或者尽量多生产、少消费呢?当然不是。首先,“只生产、不消费”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消费是人们的自然需求,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世界上会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之徒,但不会有不消费的人——人活着起码要吃要穿。不用担心人不消费。
其次,“多生产、少消费”如果是指人为压低消费水平,那是不应该的。实际上,计划经济就是在长期人为压低消费水平,结果就是人们不能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长期限于贫困之中。这也反过来让人们不再愿意去生产。结果造成恶性循环。社会越来越穷。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计划经济的这种状态必然伴随有强力压迫,否则就会很快瓦解。只要外来压迫放松或者去除,人们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消费需求。
消费是以消耗财富为代价获得自我满足,是人们的自利行为,是爱自己,而爱自己是无需他人鼓励的。这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而然的行为。实际上,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的。消费既不邪恶,也不正义。抨击消费、人为压制消费是错误的;同样,人为鼓励消费,认为消费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还会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则是荒谬的。消费只能减少财富。平时是如此,经济危机时期也是如此。
要反对故意压制消费,但也要反对故意鼓励消费。要鼓励的永远是生产。稀缺的也永远是生产。值得担心的,不是消费的不足,而是生产的不足,或者生产的错误,或是造成生产错误的社会制度。
可是,消费不是会拉动生产、刺激生产吗?如果人们消费不多,都把钱攒下来,不去购买商品,生产怎么进行呢?
这就是下一节要分析的问题:消费和储蓄。

五、消费和储蓄
在凯恩斯主义者看来,储蓄是个很成问题的东西,差不多是经济成长的一个障碍。人们挣来了钱,不花,存起来。这么弄,商人怎么挣钱?商人没有钱,下一步的生产怎么进行?如果人人都这么节俭度日,社会岂不是会日渐萧条?
经济危机似乎就是这种节俭度日的恶果逐渐积累的结果。因此,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开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号召大家大手花钱。如果公民不为所动,继续勤俭持家,凯恩斯主义者就要求政府出面,把大家的钱通过税收等方式征收上来,然后花出去。至于花出去做什么,倒不重要,哪怕雇人往海里撒盐,往沙漠里堆沙子,修没车跑的公路,建无人住的房子,也好过不花这些钱。只有花出去这些钱,整个经济才会重新运转起来。所有相关的承包商都会得到钱,他们才可以组织下一步的生产。
虽然凯恩斯主义的这种主张已被世界各国大范围采用,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事实,但仍然不能打消令人匪夷所思的感觉。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主张?财富是多么宝贵的东西,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大笔浪费居然会成为一件好事!不管他们怎么论证,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不对劲儿的地方就在于对储蓄的认识有误。
人们挣来了钱,无非有两种安排,一是当下进行消费;二是存起来,准备用于以后的消费。后一种安排就是储蓄。这里,可以使用一个概念,储蓄-消费比。很简单的概念。假设某人全部收入的30%存入银行,70%用来支付日常消费,他的储蓄-消费比就是3比7。把社会中所有个人的储蓄-消费比累加平均计算,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
计算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有什么用处?
某人进行储蓄,可能仅仅是为了稍晚一些再消费,他并不打算去投资做什么事情。在他个人那里,储蓄和投资并不相等。但当他把钱存入银行以后,银行就会把这笔钱以贷款的形式交给需要进行投资的其他人。这样,这笔暂时没有用来消费的钱就用来投资了,用来支持生产了。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人们储蓄下来的钱并不是闲在那里,而是会用于投资,用于支持再生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社会可用于投资,可用于支持生产的钱,最多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总额。不会再有其他钱可以供这个社会投资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因此,储蓄总额越大,这个社会发展生产的能力越大。
有人会问,如何保证银行把所有储蓄都转化为投资呢?如果银行没有做好这件事,不是会有许多资金闲置吗?我把这个问题暂时留给读者。几节以后我再回答。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如果消费者不花钱购物,商人就会没有钱,无法再进货;生产商也就得不到钱,无法组织再生产。可他们忘了,如果商人或者生产商也按照他们说的那样,拿到钱就用于消费,再生产仍然无法进行。前面说了,消费只能是消耗财富,消费本身绝不会创造出财富。再生产之所以能够进行,之所以能够出现凯恩斯主义者希望看到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正是因为商人和生产商没有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要求办,相反,他们克制了自己当下的消费欲望,没有把挣来的钱立刻用于消费,而是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由于他们本身就是投资者,所以他们的储蓄无须通过银行转化为投资了,他们自己可以直接把这笔储蓄用于投资,用于再生产。可见,储蓄以及建立在储蓄之上的投资,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有人讽刺凯恩斯主义者不能思考超过两个方面以上的问题,从号召消费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讽刺很准确。
储蓄对于生产是必不可少的。荒岛上的鲁宾逊,如果他想要修修房子,也要进行储蓄。也就是事先多打猎,把剩余的猎物攒起来,作为修房子期间的口粮,这样,他才有可能修房子。如果每日所得全吃光用光,鲁宾逊就根本腾不出时间修房子。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人们的生活态度是日日花光,绝不储蓄,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超出基本生活需要的任何建设和开发,人们必须每天为温饱而奔波,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不会有新技术的研究,不会有新生产方式的演进,不会有高级的文明,不会有社会进步,有的只是在生存线上的无尽挣扎。
可见,储蓄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条件。只有人们克制当下消费的欲望,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才能支撑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进行,社会也才能因此而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储蓄是一种牺牲。对个人来说,储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将来而在当下作出牺牲,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储蓄则是人们为了发展生产而抑制消费。只要是自愿的,储蓄越多越好。
那么,积累下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后,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推动生产的呢?这就是下一节将论述的生产结构问题。

六、生产结构
人们都知道,进行生产必须要有投资,但投资到底在生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其中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最初,对于生产,经济学家只关心初始投资和最终产出的差距,而忽略生产的过程,认为那是非理论的具体技术问题。后来有经济学家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时间和生产结构这两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分析,大有收获。
任何生产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虽然有长有短,但绝不可能有某种生产不需要时间。生产过程需要时间,就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时过境迁,当初设想的条件可能已经改变。当初想要满足的市场需求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原材料会涨价,预算被发现不够用,等等,等等,总之,原来预期会盈利的,实际结果却可能是亏损。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现代工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也就不会有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之分了。而不确定性和生产需要时间大有关系。
生产过程的另一个特征是生产结构。这个说起来麻烦一些。
简单的生产方式非常直接,如果想吃树上的果子,就伸手去摘好了。但这种直接的生产方式必定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应付简单的劳动。摘果子伸手即可,可砍柴呢?至少你得有一把柴刀吧。如果只靠手去折树枝,那未免太痛苦了。
砍柴先要有一把柴刀,就意味着不再是直接生产了,而是有了间接性。本来你需要的是柴,而不是柴刀,但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你却拐了一个弯,先去弄一把柴刀来,然后再砍柴。看起来,你好像舍近求远,拐了一个弯,但谁都知道,有了柴刀,你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远比你直接用手去折树枝强多了。花钱买柴刀,值。
这种不直接去做,而是先拐弯的生产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生产结构。相比直接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迂回”。迂回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生产的迂回程度是可以不断加深的。仅有柴刀还不够,还要有磨刀石。俗语不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看来,古人早已对迂回生产会提高效率这一点有深刻的体验。
现代工业体系的迂回程度加深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或者说,迂回得非常远。几乎找不到直接生产的例子了。工厂中,有大量复杂专业的机器设备。普通人都叫不上这些机器的名字来。每一个设备都只是深远的迂回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机器,消费者要的是最终消费品。但依靠这些机器,和它们所构成的高度迂回的生产结构,生产者才能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消费品来。消费者也因此而获益。
在工厂之外,也到处可见迂回的生产方式。前文讲过,商业、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等等都是广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现在可以看出,这些配套产业的作用无非就是构成了迂回的生产结构。水果收获以后,本可以立刻卖给消费者,但这样很难成交,消费者并没有在果树下等着。果农固然可以捧着水果直接到处去找消费者,但那样效率极低。可行的方式是迂回一下,果农把水果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零售商把水果运到市场去,消费者也迂回一下,到市场去,而不是直接到果树下去。这样,最终成交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货币本身其实也是迂回方式的产物。交换双方直接物物交换的可能性往往不大,因为很难确保他们恰好需要对方手里的东西。怎么办呢?大家都先迂回一下,把自己的东西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迂回的结果当然对所有人都有利,成功交换的可能性大多了。而这种交换是可以促进交易各方利益的。
迂回生产虽然有巨大的好处,但也对生产提出了新的条件,一方面,迂回需要时间,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批发商把水果卖给零售商以前,可能天气突变,运输中断,水果腐烂,批发商血本无归。另一方面,迂回需要投资,不管是买柴刀,买磨刀石,还是买机器设备,都需要事先准备好资本金。迂回的程度越高,需要的资本金越多。路边一个小铁匠铺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资本,但铁匠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当然无法和大型冶炼厂相比。大型冶炼厂虽然很好,但需要的资本可是数以亿计的。没有那么多资本,就别想什么大型冶炼厂了。
总结一下,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就要加深生产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而要想得到更深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就要有足够的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迂回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有的现代复杂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社会。
当然,资本主义这个词已经被无可挽回地败坏了。本来一个中性的概念,变成意识形态色彩极强的词汇。我并不打算徒劳地挽回这个词的声誉,我只希望读者理解,资本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如果没有资本的积累和使用,我们的生活水准必定大幅下降。
穷国和富国中,人们都在努力工作,穷国人民的劳动强度可能更大,他们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但为什么还会有穷富之分呢?就是因为穷国缺少资本,无力购买机器设备,无法建立起复杂的生产结构,只能止步于比较直接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靠人力进行生产。而富国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拥有大量的机械,建造大型的工厂,修建大量的公路,经营发达的金融机构,进行复杂的生产,于是就可以更多地依赖自然力、机械力进行生产,而不再那么需要人力了。一个人动动操纵杆,操纵挖土机,比一百个工人辛苦地挥汗轮锹不但轻松得多,而且效率还更高。富国的体力劳动更少。富国的劳动者,更多地是在从事脑力和轻体力劳动。在许多发达国家,仅存的重体力劳动者可能只有职业体育运动员了。
现在我们知道投资,也就是储蓄对于生产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了,也知道投资到底是怎样推动生产的发展了。如果缺乏投资,生产就无法向更迂回的结构发展,效率就难以提高,产出就难以增长。
可见,凯恩斯主义者轻视储蓄、鼓吹消费的主张是多么荒谬和可笑。这种主张注定他们的政策必定是短视的,是在透支未来发展的能力,换取眼下某些经济指标的提升。任何有长远打算的人都无法接受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不幸的是,政客的特点同样是短视。他们可没有愿望为社会的长久发展努力。“我下台以后,哪怕洪水滔天”是全世界政客的共同信条。他们热烈欢迎凯恩斯主义,这再正常不过。
生产结构对资本须臾不可离的需要,为储蓄正了名。克制消费,积极储蓄,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绝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储蓄爱国,如果把其中的“国”理解为社会,这句话是丝毫不错的。消费爱国论,可以休矣。
除此之外,生产结构的另一个特质还为商业周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这个特质是什么?下回再说。

七、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上节说了,只有更多的投资,才能建成更迂回的生产结构,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产出。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难道说,只要增加投资,让生产结构更迂回,就一定成功吗?就一定带来效率提高吗?就一定会获得利润吗?
当然不是,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会取得成功,只有某些特定的生产结构会取得成功。更多的投资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要想建造一个成功的迂回生产结构,不但需要足够的投资,还要有企业家的智慧。资金不够是不行的,但也不是光花钱就可以的。如果只要投资,就会成功,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破产亏损的企业了。
生产结构是一种特定的投资组合,每一种生产结构,都对应一个投资量和结构组成。具体情况像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结果也各不相同。
企业家建立生产结构,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投资实力,不可试图建立超过自己投资实力的生产结构,那样是很危险的,一旦资金供应不上,生产结构的建立就只能半途而废。实际表现就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即使生产结构成功建立并投入使用,也必定会有运转、重置和维护的费用,这些同样应该在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之内。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结构只能停下来,甚至被废弃。实际表现同样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人们不能无中生有。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生产是不可能维持的,
社会可用的投资总额是其储蓄总额。企业家努力从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储蓄总额(古典的说法是社会生产基金)中力争取得更大的份额。从这个角度看就会理解,某企业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没能建立起他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果,对社会来说不见得是坏事。某企业家没有得到投资,这说明,在投资者看来,其他企业家的投资需求更重要,更值得扶植,他们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构更优。结果就是,资金流向了更高收益的生产结构那里。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值得录用的。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有筛选机制。否则就是在浪费企业的钱。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是值得建立的。市场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筛选机制,否则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股市、投资银行等投资机构就是在帮助社会做这件事。指责投资者、炒股者是不劳而获的食利者,把他们丑化为寄生虫,这完全是对市场规律的无知。
另一方面,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投资数量,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家也会发展出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效益可能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生产结构从投资总额的角度来看,区别不大,区别主要在于生产结构的微观内容不同。甲乙两家汽车厂,假设投资相同,甲厂生产出来的汽车符合市场需求,非常畅销,而乙厂生产出来的汽车不合消费者的喜好,乏人问津。这种事情毫不稀奇。或者,甲乙两厂的汽车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差不多。但甲厂的生产中需要某种特殊的原料,乙厂则不需要。开始,两家势均力敌,过一段时间后,该种特殊原料忽然价格猛涨,甲厂的成本随之猛涨,而乙厂的成本不变。结果甲厂的效益就大幅下降,乙厂则有可能趁机取得市场优势。
叙述这些,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生产结构的特质性对于其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能的生产结构的种类是无穷多的,分别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投资量、机器设备组成、原料需求、生产流程、人员构成、协作方式、交易方式等等。企业家必须确保自己那种特定的生产结构能够得到资金支持,符合市场的需要,并且成本最低。这正是企业家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这方面的能力就是所谓企业家才能。企业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精心选择生产结构,再加上足够的运气,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同时,由于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质,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替代,不能简单累加的,也往往是不能以此之余补彼之不足的。因此,对于所谓宏观统计数字,我们必须很仔细地使用。许多宏观统计数字就是简单的累加,不考虑不同生产结构的特质性。这种累加出来的数字经常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掩盖而不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相。比如,仅仅根据年产一亿吨钢这个数字,我们无法判断是好是坏。没有人需要所谓“钢”,人们需要的永远是符合某种指标的某种特定钢材。仅仅看总量数字,根本无法判断钢的生产是否正确,是否满足了市场需要,是否真正创造了财富。
再比如,同样是一加一,一千元加一千元就是更多的二千元,但一台缝纫机和一根钓鱼竿组合在一起,既不会缝出更多的衣服,也不会钓到更多的鱼。另外,某种生产结构也许最终表明是错误的,是不应该建立的,但这种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也并不能被简单地取出来,供其他资源欠缺的生产结构使用。易拉罐生产线并不能转化为面粉生产线。资本品,也就是生产资料不像货币那样是同质的,不可简单累加,难以转移用途。资本品只有在它那个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就是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生产结构的这种特质性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随着生产结构迂回程度的加深,随着生产结构的延长,结构中的各种要素:机器设备、配件、原料、专业人员等等,彼此之间会形成强烈的互补关系,互为对方的补足品,彼此不可缺少。如果你只靠两条腿走路,所需的补足品并不多。如果你购买了汽车代步,就会发现自己将需要一大堆补足品:汽油、润滑油、零配件、洗车房、停车场、维修工人,等等。这些补足品缺少任何一种,都将严重影响你使用汽车,甚至让你根本用不成汽车。
汽车是比较简单的机器,尚且如此。你可以想像,那些复杂的生产结构,大型的企业,跨行业的商业协作,将需要多么复杂和多样的补足品,它们对补足品的依赖将是多么严重。这种依赖造成了生产结构对资金的持续需求,把不同行业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补足品价格突然大幅上涨,生产结构可能就会无以为继。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生产结构。
首先,迂回的生产结构需要相应的投资。投资的多少决定了迂回生产结构的深远程度。也就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有多少砖,盖多大房。如果仅有够盖一间小房的砖,但你却按照一座大楼的样子打地基,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
其次,不同的生产结构有着自己的特质。这个特质,而不是生产结构的投资量,决定了生产结构的成功与否。同时,越长的生产结构,需要的补足品越多。结果就是,不同生产结构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不是同质的,难以互换,也不可简单累加,只能在特定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市场表明某种生产结构是错误的,并不能仅仅靠收缩结构、减小投资来挽救错误。生产结构往往不能转化为其他用途。许多时候,人们只能推倒重来。
现在,我们已经接触到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了。接下来要谈谈货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