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33:48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正涵义
发表于 2009-10-14 09:55:39 类别:军事科技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这句话,过去一般都理解和表述为“不用发动或进行战争,就让敌人屈服、投降”。
难道孙武是主张和平主义吗?那为什么这句话又会安排在《谋攻》篇?我们知道,《孙子兵法》的结构,是从战争的策划和预谋开始,一直讲到火攻和间谍。这两个,一个最“残忍”,一个最“卑劣”,都没有和平主义所必须的人道精神。实际上,《孙子兵法》十三篇,从头到尾都在讲战争,讲打仗,没有一篇讲“反战”。如果孙武是赞赏“不用发动或进行战争,就让敌人屈服、投降”的,就应该再写一篇《不战》或《非战》,而且放在卷首。第一句话,仍然可以是现在的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后分析战争的种种不利,比如成本高、风险大等等,然后再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为什么要在讲攻城的《谋攻》篇说呢?
最近,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读到一篇文章受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校勘学中的“本校法”,得出一个结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首先应作“减少、欠缺”或“不足”解,从语法结构来讲是使动用法,使之减少或者欠缺。也就是说,在攻城之前,先使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减少,根本无力抵抗。那究竟如何才能使之减少抵抗能力呢?敌人肯定不会自己自残吧,因此需要我们做工作,可以通过诸如“点穴战”、“外科手术式打击”、“电磁网络战”、“后勤战”等形式打击敌人的战争潜力,致使其因敌寡我众而束手就擒。接下来才有可能实现“不战而胜”的目标。但要说清楚,这个目标,只是攻城阶段的战术目标。至多也只是战役目标,绝非战略目标。  这样一说,就明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为什么会在《谋攻》篇了。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因此孙武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所谓“谋攻之法”,讲的就是攻城啊!“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放在讲攻城的《谋攻》篇,正合适啊!
由此可见,孙武根本就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孙子兵法》,也没什么“反战主张”。该书的主张是:打,要打,必须打。剩下的问题,只不过“怎么打”。《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讲“怎么打”的书,即不折不扣的“兵书”。
(胡参谋长/“中华鹰才智库”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