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然奥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40:41
杨 言
人体中的“矿藏”探奇
人体中有极其惊人的矿藏,品种繁多遍布全身。
目前已经知道,人体中含有50多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在体内占较大比重的有钠、钾、钙、镁、磷、硫等元素,也有含量甚微的铁、铜、钴、锰、铬、锌、钼、镍、硒、铅、镉、汞、钒、碘、氟、硼、硅等元素。这些被称为“微量元素”的矿物质在体内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在人体中只有百万分之三十三,氟不超过百万分之四十,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然而,就是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元素,却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当中,有的是组成人体血液的重要成分,有的是构成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有的是形成人体中某些酶、激素或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中心成分。总之,微量元素能帮助普通元素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对人的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熟悉的铁,就是血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矿物质,它在人体内部的氧气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中,担负着“运输大队长”的重任。它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把新鲜氧气运输到身体各部,又把全身各处的二氧化碳带到肺里,呼出体外。体内一旦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症,还会使免疫机制受到损害,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国外有些科学家用富含铁质的白蚁,制成味道鲜美的蚁饼,作为缺铁性贫血症的助疗食物。轻微的缺铁者,只要调配饮食,不难补充。食物中的动物肝脏、鱼类以及虾、金针菜、南瓜子、芝麻酱等都含有丰富的铁。鸡蛋含铁量也比较高,但鸡蛋里的蛋白质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不是良好的补铁食物。
人体的生长生育、新陈代谢、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等过程,都离不开体内起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酶,而作为微量元素的锌则与我们体内50多种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锰也是人体中许多酶的激活剂,与血糖、血脂、血压均有联系,是心血管系统的有益元素。科学家们曾对一些长寿之乡的人进行了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发现长寿地区人的头发中锰的含量明显高于非长寿地区,而且以长寿老人的头发中锰的含量为最高。这说明“高锰”很可能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趣的是,某些微量元素具有抑制另一种元素功能的本领。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人体中镉含量升高,能引起高血压,还会造成胎儿畸形,利用锌或硒可对镉产生抑制作用。某些重金属引起的肿瘤,也可用硒或锌来治疗。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都有一个最适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可使人生病。例如,铜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加速机体衰老,还会引起冠心病等。锌摄入过量,则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昏,甚至导致死亡。人脑中铝的含量也不能过高,否则就会产生痴呆症。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天总有一定的微量元素排出体外,因此需要经常从膳食中摄入补偿。要克服偏食,提倡混合食,使食物互相调剂和补充,人体中丰富的“矿藏”才会永不枯竭,使机体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唾液的神奇功能
唾液在古籍中就被称为金津玉液,然而,现代科学发现,唾液蕴藏着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它们差不多全部被吞下,经胃肠道吸收入血。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帮助消化,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科学常识了。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唾液还具有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异功能”。
唾液的成分与血液成分相似,唾液成分的异常,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比方说,唾液中含有一种“免疫球蛋白”,正常人这种蛋白含量是比较稳定的,患有细菌感染性牙病的人,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就会下降,相反,霍乱病患者其含量则增加。所以,通过检测唾液中免疫球蛋白能反映肠道的免疫状况。又如,肾功能不全者,其唾液中的尿素含量会有明显增加,成为确诊尿毒症的重要标志之一。
唾液不仅是诊断疾病的“助手”,也是监护病人药物用量的一面奇妙的“镜子”,病人服药后,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其唾液,经过分析化验,就可知道该药在血液中的浓度。
更为诱人的是,从唾液中提取的某些成分,还能神奇地抵抗致癌物质。据报道,近年日本一位教授曾把一些常见的致癌物质,如黄曲毒素、亚硝酸盐和3、4-苯并芘,经过人的唾液处理后,再作用于细菌,结果发现细菌突变现象减少。据此,他认为,进入口腔的食物如能咀嚼30秒钟以上,就可基本上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
味觉之谜
兰之香与鲍之臭全在味觉,通感的世界更需味觉的桥梁。可是味觉的真正机理,科学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
味道是由微小的桶状味蕾辨别的。舌头上面约有9000个味蕾,也有少数味蕾分布在喉咙里和口腔后部的软腭上。每个味蕾末端有15~20个味感受器,即与神经纤维相连的细胞,味脉冲由这些神经传到大脑。
味感受器的寿命很短,每7天左右就全部更新一次。年纪越大,味蕾的数目越少,因此成年人味觉比儿童差,这正好说明何以有些孩子不喜欢味道强烈的辛辣食物。
味蕾只能辨别4种基本味道:甜、酸、咸、苦。舌头上不同部分分司不同的味道:舌尖对甜味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敏感,舌尖与两侧能辨出咸味,舌根则辨出苦味。因此,有些物质放在舌上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味道,例如糖精放在舌尖上是甜的,放在舌根上则是苦的。
辨味(说得更准确一点即品尝滋味)是十分复杂的一回事。辨别味道不仅靠味觉,还牵涉到嗅觉、视觉等其他感觉,以及冷热、老嫩等食物性质。各种感觉中,嗅觉尤其重要。患重感冒的人往往吃而不知其味,一般人以为是感冒破坏了味觉,其实是嗅觉给破坏了,患者闻不到食物的香味。
科学家仍不完全了解品尝味道的过程,不过尝到的味道大概是一种温和化学反应的结果。食物的分子与味觉细胞表面的分子彼此相连,形成化学键,刺激神经纤维发出脉冲。中枢神经系统把这些脉冲传送到大脑,大脑辨出味道,从而知道是哪种食物。
人体平衡秘闻
杂技演员一面在高架钢线上走,一面玩杂耍,平衡功夫令人击节称赏;可是,若与人体日复一日保持健康的平衡机能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科学家称体内平衡作用为内环境稳定。为了达到平衡,人体内有极复杂精巧的协调机制。
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维持适当的体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体液必须维持在适当水平;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例如盐、糖、激素等,必须严格保持一定比例。任何方面稍微不平衡,可能很快会生病甚至死亡。这种平衡不用我们自己照管,时时刻刻受到监控,自动地予以保持。
在热时,身体出汗,皮肤发红,以增加散热量,降低体温;天冷时,身体发抖,出现“鸡皮疙瘩”;藉此提高体温,并且减少皮肤水分蒸发的热量损失。这些反应看来简单,然而必须由身体多个器官协同工作才办得到。皮肤的神经细胞对温度变化很敏感,测得外界温度改变,立刻向脑子发出信号。控制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收到信号,刺激腺体分泌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随血液流至多个器官,刺激器官做出生理调节。身体从食物中吸收到的化学物质,平时储存于肝脏,这时可能释出,作为身体加紧活动的燃料;心跳和呼吸也可能加快。来自皮肤的信号表示不再需要特殊反应时,下丘脑才令停止这些活动。
下丘脑也以相似方式调节其他体内平衡因素。下丘脑一发现身体需要食物和液体,就会激起饥饿和口干的感觉。身体得到充足的食物和水分,这些感觉自然消失。
另一种重要机制帮助身体立即准备好应付危险,称为“拚命或逃命”反应:心跳剧烈加快,血管扩张以减少血液从伤口流失,供应给肌肉的血液迅速增加。这些反应是肾上腺把肾上腺素注入血液中引起的。下丘脑接到紧急信号,就会分泌化学物质,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转而刺激肾上腺分泌应急的激素。
这种完全自给自足、自行调节的机能,仅存于人和动物体内。体内平衡的巧妙处和繁复程度堪称无与伦比,如此奇妙的系统相信永远不是人工所能仿造的。
泪水之别
林黛玉的泪水与刘姥姥的泪水有区别吗?哭泣的泪水有毒吗?
科学研究证明,不同心情下流出的泪水化学成分不同。
流泪是保护身体的一种天然方法。人体不断产生微量泪水,以清洗眼睛,润泽眸子,泪水中又含有抗菌的溶菌酶。有些泪水蒸发掉,其余则流到鼻子里,溶菌酶的抗菌作用也有助于鼻子免受感染。
不久以前,只有研究人类哭泣原因的心理学家才研究流泪。今天不但有其他科学家研究泪水的成分,而且已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
泪水研究的先驱是明尼苏达州圣保罗-拉姆塞医疗中心的生化专家弗雷。他和一批同事对泪水进行综合研究,给一组志愿参试者看两个多小时悲剧电影,收集各人因动情而流下的泪水。为取得因刺激物而产生的泪水,他们又让志愿参试者闻刚切的洋葱三分钟。
弗雷的研究小组发现,两种泪水都含有精神紧张时体内分泌的各种蛋白基激素,其中包括催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天然止痛剂亮氨酸脑啡肽。分析两种泪水后,发现泪腺对情绪的反应与对洋葱的不同,情绪引起的泪水所含蛋白质比刺激物引起的多。
弗雷认为泪中含催乳激素,可用来解释何以女性比男性善哭。催乳激素就是刺激乳腺泌乳的激素,女性血液含这种激素较多;女性在绝经后哭得较少,因为催乳激素浓度降低了。弗雷认为不论男女,泪水或许有助于冲出因精神紧张而积累体内的毒素,所以许多人痛哭后会觉得舒服些。
秋波之秘
热恋之人为何会含情脉脉呢?对瞳孔的研究也许会让你豁然开朗。
心理学家观察瞳孔的变化,即可了解当事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不管他们怎样说,也隐瞒不了真情。
人高兴时,瞳孔会扩大;遇到憎恶或害怕的事物,瞳孔就缩小。例如见到毒蛇的图画,瞳孔自然缩小。留心观察瞳孔的变化,可以探出隐藏于心内的微妙感情或信息;看来,瞳孔是心灵的窗户。
瞳孔清楚显示整个神经系统的状况。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做数学题时,瞳孔扩张,心跳加快,还出现其他精神紧张的迹象,直到求出答案才恢复正常。
瞳孔也受味道和气味影响。在某次市场研究中,研究员让一批人品尝多种汽水。从他们瞳孔的扩张或收缩可以看出对各种饮料的喜爱程度,比他们说的还要准确。
因为瞳孔的变化无法控制,所以大可藉此测谎。在一次试验中,科学家发现女性看到男性模特儿的照片时,虽然口说无动于衷,但是双目泄漏了真情:瞳孔扩张了,可见她们其实喜欢看那些照片。
在另一次试验中,接受试验者看一套现代抽象画。奇怪的是,有些自称喜欢现代艺术的人,看到其中许多幅画时瞳孔都收缩,显示他们并不喜欢那些画。
观察瞳孔变化有很多用途。有些魔术师玩纸牌魔术可能并不高明,但无论暗插的是哪一张牌,他都能说出来,因为插牌者看见他翻到那张牌,瞳孔就扩大。
有些用途比较实际。心理学家探讨年轻人对父母的态度以及何时对异性发生兴趣,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至于应用范围最广的也许要算测验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包装和新广告的反应了。新商品得以推出,在超级市场内售卖,可能因为有人在测验中眼睛一亮,表示喜欢这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