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炼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22:27
张震
学习目标----鉴赏诗歌语言   答题规范全面
学习重点难点----答题规范全面
一 高考考点解析与展望
1. 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3、诗歌语言鉴赏是高考语文考点之一,仅炼字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12次之多。而作为新课标地区的山东,近三年没有考查炼字,所以,今年出题的可能性较大,这一考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 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 真题示例(2004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分析:步骤一:“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步骤二: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步骤三:“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四、总结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五 牛刀小试
1、(20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①“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释含义)
②(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描景象/摹情态)
③ “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表感情)
2、(2005福建)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           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六 课堂检测
1、填一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http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七 课下作业
1、(20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20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步骤1: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①敌,不仅有对的意思,还有抵挡、承受的意思。(释含义/明手法)
步骤2:②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描景象)
步骤3:③“敌”字传达出寂寥、凄寒的意境,同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之情。 (点情境)   而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3(2004辽宁卷)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