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忠告-给正在苦练“内功”的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3:11:39
你是否以别人的看法来辨别是非
那些缺乏自我主张的人,往往将一些一般性的评价诈为一种神圣的护身符,将之佩戴在身上,以期掩人耳目。
当这封信到达你手上时,你大概已经回到莱比锡了吧。对于在德莱斯顿宫廷社会的所见所闻,想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我想,以你的聪明领悟力,你应该会把节庆的气
氛留在德莱斯顿。回到莱比锡之后,你应该会很快地开始用功吧。
假如你对宫廷生活有兴趣,那么最好现在就用功读书,累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是你接近宫廷的最佳捷径,这件事你要牢记在心。你可能无法想象,那些缺乏知识与品德的贵族们的情况真是惨不忍睹!他们是一群可怜虫!相反,那些拥有丰富的知识与高尚的品德,以及优雅气质和抹去了矫饰态度的人,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希望你不要做一个虚浮飘渺之人,而应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常听人说,皇宫是欺骗与虚伪的场所,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世界。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事实上,也有的皇宫确实是集欺骗与虚伪之大成,而且里外完全不一致。不过,这种情形并不限于皇宫里,只要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就不可能消失。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只高雅不污浊的地方呢?我倒真想知道。
我们常常以为在一些没有开化的农业社会,要比在是非多多的宫廷生活纯净。但是,若仔细想想,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下,人们的争风吃醋劲儿又有什么不同呢!宫廷里的情形我们已通过各种媒介略知一二,但在农业社会的情形呢,看看两家拥有毗邻的稻田的农夫,为了想比邻居多一点收获,他们那种明争暗比的劲头,一点也不比在宫廷里为了谋一个职位相互争斗要小。因此,尽管诗人们常常描述乡下人是多么天真无邪,皇宫里的人则是尔虞我诈之辈,然而只有那些性情过于单纯的愚者或许才会相信这种说法,但事实并不会如此。牧羊人和宫里的人一样都是人,他们内心的感觉与想法,也毫无差别,只是作派不同罢了。因此,希望你对于社会上关于三六九等人们的一般性品头评足,一定要慎重对待。在我们这个社会上,喜欢相信一般性品评的人太多,同时,也有太多的人喜欢以自命不凡的姿态靠耍嘴皮为乐。真正聪明的人,是没有必要引用那种论调的。被那些爱耍嘴皮的人所抬出来的论调,通常内容贫乏,令人感到遗憾!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关于职业或人等的传统评论,已凝固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在这些流行的观念当中,有错的,也有对的。然而,那些缺乏自我主张的人,则往往将社会上的一般性评价作为一种神圣的护身符,将之佩戴在身上,以期掩人耳目。
我一旦遇到那些将这种一般性评价作为他们的炫耀资本时,我都会故意装出一副很威严的样子,问道:“是吗?你觉得呢?”于是,这些人就会显出一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窘态,随口支支吾吾地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显得手足无措。因此,我得到的结论是,对自己信心十足的人,即使不依赖那些一般性的评价,也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得头头是道。
你是否拥有一副独立思考的优秀头脑
“思考”是多数人都想省掉的麻烦,但是,我衷心盼望你绝对不可放弃思考。
你已经到了能够对事情深思熟虑的年龄。虽然,和你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还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养成对于是非、事物都能深入思考的习惯。在有了这样一副头脑以后,再去追求真理,学习未被扭曲的正确知识。
不过,老实说,这样要求你,确实有点严苛,因为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还没有达到我现在要求你去做的程度。为了你,我也不怕丢脸,讲出我年轻时的不足之处。
说实话,我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也还不曾自己独立自主思考过。自那以后,虽然也变得稍微懂得一点思考,但是所想的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只是在一个劲儿囫囵吞枣地吸收着所读的书的内容,对于朋友们所说的话,也不斟酌是否正确,就一味地接受。与其费尽周折地去追究有真实意义的东西,倒不如顺其大溜来得省事,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当时之所以对待思考采取如此草率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什么事都叫真太过麻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贪玩的性情使我沉醉于游乐。那时,我对上流社会没有什么好感,因而多少有点反抗。
由于那样,当我发现自己拥有判断力时,已经被偏见误导了。虽然我自己并未察觉,但是却养成了错误的想法,它已取代了对于真理的追求。不过,当我一旦立志自我思考,并开始尝试时,我对事物的看法就有了惊人的改变。与过去用别人教我的想法去看事情,以及把抽象的幻觉误当作真实的事物比起来,此时我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显得井然有序。回顾我的过去,我最初的偏见,除了少年时代对怪物、幽灵、恶梦等的错误观念之外,就是对于古典的绝对信任主义。这是在我看了许多古书,并接受老师的教诲之后,自然形成的。那种信奉的程度,真是相当惊人。以前我深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个世界上已根本就没有良知与良心存在了。我认为所谓的良知与良心,早已随着古希腊、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泯灭了。你想象不到,我当时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多么绝对。我竟然认为,因为荷马与巴吉尔是古代人,所以是对的,而弥尔顿与塔索是现代人,所以不应该看他们的著作。当然,现在我不再这样看待了。我现在已深深了解,不论300年前的人,或是现代人,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只是外貌或习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了而已,至于人的本质,则无论古今,应该都不会有所改变。如同动物或植物与1500年前、300年前的同类相比,没有任何进步一样,若说1500年前、300年前的人类就比较可靠、勇敢或更加聪明,那也是毫无根据的。
以学者自居的知识分子,往往信奉古典,其他人则是对现代的事物极为狂热的现代迷。然而,综观上述,我们大概可以发现,不论现代人或古代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虽然为时已晚,我总算已了解到了这一点。要是对于古典的信念相当执着,那么和宗教有关的偏见亦会十分深刻。有一段时间,我认真地相信,若是没有英国国教作为基础,在这个世界上,连最正直的人都毫无希望了。当时我并不了解,人的想法或意见,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就像自己的意见会和别人的意见不一致,同样地,别人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左,也是理所当然的。那并不是什么难以容忍的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即使意见相左,只要彼此都是认真的,也就够了,应该互相容忍。
至于第二个信念,则是如前所述,认为若想在社交界出人头地,就必须装出“一看就是玩世不恭”的模样的愚昧想法。一听说“玩世不恭”的人在社交界最引人注目,就毫不考虑地把它当做自己的目标。但是,从这样做的真实动机来看,倒不如说是不想遭到那些以此为目标的人的嘲笑。
当然,我现在再也不怕那种事了,到了这种年纪,那也是当然的。尽管当事者以“玩世不恭”自居,可是,无论他们多么博学或者说是多么自以为高尚的绅士,“玩世不恭”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污点。如果你采取这样的态度,反而只会使那些你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的人,贬低对你的评价。
要使自己有一副优秀的大脑,我提醒你的第一点是,勿被“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所迷惑。我最希望你要小心提防的,还是那些虽然有错误,却不至于太过愚蠢的想法。这些错误是那些理解力很强,思虑也很缜密的人们,在努力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由于一时的松懈、精神不集中、缺乏洞察力而产生的。这一类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有史以来人们一直深信不疑的,比如,认为“在专制政治的统治下,无法孕育出真正的艺术或科学”,就值得推敲,难道在自由受到限制的地方,人们的艺术细胞就一定会被封闭吗?这种想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然而,我却不那么想。像农业那样的技术,由于政治制度的专制,在所有权或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或许真的很难进步。不过,提到专制政治对数学家、天文学家,甚或雄辩家等的才能的压抑,就不尽其然了,至少,我尚未听过这种实例。的确,诗人或雄辩家,也许会被剥夺掉以自己喜好的方式来发表爱好的主题的自由,然而,他们对所喜爱的对象所倾注的满腔热情,则并未被夺走。假如他真的有才能,就不必担心连这点也会被剥夺掉的。有些法国作家的成就就足以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包华洛、拉·封丹等,他们在公认堪与奥古斯都时代匹敌的路易十四的压制下,将其写作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希望你也能想起,在奥古斯都时代的优秀作家们,就是在那个既残忍且毫无可取的皇帝的专制统治之下,发挥才能的。另外,书信也不是在自由的风潮下才受到重新肯定的,而是在握有绝对权力的教皇利奥十世,以及在实行前所未有的独裁政治的法兰西斯时代,才受到奖励及保护。
请你不要误解,我并不是在偏袒专制政治。其实,独裁是我最讨厌的。我认为,压制是侵害人类基本权利的犯罪行为。    我对你的第二个提示是,对于头脑里冒出来的想法,首先要重新评估一下,它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意见”。虽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养成用自己的头脑,仔细思考事情的习惯。首先,你要把现在的想法一一加以检讨,想想看,是自己真的那么想,还是照别人告诉你的去想的?会不会是偏见或错误的信念?你就从这些问题开始思考吧。如果没有偏见,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头脑,听听各种人的意见,想想看是对或错,或者有哪个地方不对,然后再综合各种意见,归纳出自己的看法。
“要是我早点开始用自己的判断就好了!”这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的感叹。为了避免将来后悔,最好及早开始。当然,人的判断力不可能永远正确,或许也有失误的时候。不过,以失误最少者为指针,则是不变的方法。能够弥补这种失误的,就是看书和与人交往。可是,也不能过于相信这两者而囫囵吞枣。因为,这两者终究只是神所赋予人的判断力之补助。麻烦的事情很多,“思考”尤其是多数人都想省掉的麻烦,但是,我衷心盼望你绝对不可放弃思考。
任何时候都有清晰正确的判断力
为了让合乎道德的行为,永远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也为了让优点永远是优点.必须随对随地鞭策自己。不可自我陶醉。
任何优点或者有道德的行为,都有与其相似的缺点和不道德的行为,一旦踏错一步,就会犯下意想不到的错误。比方说,过于宽容,就会流于宠溺;过分节省就会变成吝啬;过于
勇气十足就会变成鲁莽;太过小心则会变成懦弱。这么一来,除了要避免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之外,对于本身的优点或美德,也同样要多加留意。
所谓不道德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美好的。所以人们看见它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把眼光挪开,也不会有深入研究它的念头了。当然,那些善于掩饰者又另当别论。至于那些合乎道德的行为,本身就很美好。因此,一见它就令人怦然心动,而且愈看愈美,愈了解愈受它吸引,终于连自己也陶醉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美的事物总是如此。
正确的判断之所以必要,就在要达到此一境地。为了让合乎道德的行为,永远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也为了让优点永远是优点,必须随时随地鞭策自己,不可自我陶醉。我给你作此提示,别无他因,只是想说说“学识丰富”的优点,其实它也是一个容易跌人的陷阱。
学识很丰富,却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很可能被人贬为一文不值,背地里被人贬为“俗不可耐”、“假道学”等。你也已经拥有了很多学识吧!为了避免到时受人批评,避免落人一般人都容易落人的圈套,不妨从现在就开始注意这一点!
为此,学识丰富的人,由于对知识过于自信,多半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我给你的忠告是,知识要丰富,态度要谦虚。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判断,或擅自做决定。一旦这么做,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对!被压制的人,会觉得受到侮辱、伤害,而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他们可能会愤怒、反抗。更严重的,也许会诉诸法律。
为避免上述情况,我提醒你,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你必须要更加谦虚。即使谈到自己有把握的事,也要装出不太有把握的样子。陈述自己的意见时,切勿太过武断。若想说服别人,就先仔细倾听对方的意见。这种程度的谦虚,是不可或缺的。要是你讨厌被批评为假道学或俗不可耐,也不喜欢被认为没有学问,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故意卖弄学问,用和周围的人同样的方式说话。不要刻意修饰措辞,只要纯粹地表达内容即可。绝对不可让自己显得比周围的人更伟大,或更有学问。  知识恰似怀表,只要悄悄地放在口袋里就好。没有必要为了炫耀而从口袋中取出来,也不必主动告诉别人时间。若有人问你时间,只要回答那个时间即可,因为你并不是时间的守护者,所以假如别人不问,也不必主动告知。
学问,好似不可缺少的有用装饰品。如果你身上少了这样东西,想必会觉得很丢脸。不过,为了避免犯下前述的过错而招致诽谤,则必须十分谨慎。
培养果断力
在事业上为了获致或功,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式,如果要说有的话,可从拼图游戏的经验中。被证明为众所周知的基本原则有二、三条,具有果断力就是其中之一。
在最近的一场竞赛中,我听说你迟了一步,深感遗憾。这个项目如果到手的话,对我们来说,将赚进大笔意料外的利益吧!不过,比这笔利益更让我深觉遗憾的,是我们在这场争夺战中打败的这件事。
我们一直跑在像竞赛跑道内侧最有利的线上,眼见马上就可冲进终点站,却偏偏因为你的重要决定晚了一步,导致我们在最后的直线跑道上,与胜利无缘而拱手让给别人了。
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从商的朋友犯下很严重的缺点之一,就是欠缺迅速作决定的能力。只要一放任自己的而做出缓慢的决定,就会因这种浪费和无效率而带给公司重大损失。这就是被称为“延宕”所造成的令人遗憾的事情了。
18世纪有一位英国的诗人爱德华·杨古曾说过:
“延宕是时间的强盗。”
此话正道出它是偷走你所期望的利益的小偷了!
在事业上为了获致成功,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式,如果要说有的话,可从拼图游戏的经验中,被证明为众所周知的基本原则有二、三条,其中具有果断力就是其中之一。
做最终的决定是你,在你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对事实的认识也是需具备的能力之一。
可是,即使具备了这两种能力,并非就能处理任何的问题。做决定时,经常是要当机立断的下意志决定,总之是接受挑战。面对愈大的挑战则机会就愈大。事实上,有很多这种机会,常在太过犹豫不决的人的眼前丧失掉了。
将事情发展的情况做有组织的整理,仍无法导引出有建设性的结论,于是以忧虑、焦躁不安来打发时间的人,也一样会丧失很多机会。
像这种人,在做重大决定时恐怕大多仍沿用过去的方法;而采用以下这种单纯的方式来做决定,你或许还没听说过吧!就是听说过,也可能从右耳进左耳出地草率听过吧!
将所有的事实收集后,在每一项目上加上“+”或“-” 的记号,再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只需多花一点时间来做即可。
在纸的正中央画一条纵线,一半将它当做正面栏,另一半则当做负面栏。对这两栏的各项因素很谨慎地加以评估,然后再将各项因素旁边做1~20分的评分,接着统计正、负两栏的数值。
如果一栏的得分数比另一栏的得分数领先很多的话,那么你应该下决定的方向就很清楚了,或者有相反的想法的话,则整个计划重新构思、再评估的必要性也很明确。
如果两栏的评分数相差不大的话,凭过去的经验,就只有委托给你的运气来决定了。不过,在所有的预备作业结束之际,一定要针对问题来探讨,直到找出最后的结论来。在提出结论之前,或者在提出之后,被不安所驱使而焦虑的时间,最好连一瞬也不要浪费。当下决定的时候,就是忧虑的终止。意志决定是人生的强心剂。
一旦下定决心的话,就不要再改变主意,忧心挂肚,而忧虑不安,这是一些身经百战的领袖们的信条。
当然做了决定后也惟恐失败,这是屡次出现优柔寡断的主要原因。不过,好不容易有此机会,经过你办公室的窗前而不入,却飞回竞争对手的手中,这样与其默默地看它飞走,还不如尝试失败比较好。况且,我一再强调的,以消极的态度做事,是不适合尝试担任管理职务的。而且有类似动摇不定、踌躇不前倾向的人也是一样不够资格胜任管理职务的。
所谓从商做生意,即意味着做意志决定、试图出新点子、下赌注、掌握机会、获致胜利,甚至是输掉失败等事宜。
任何一个优胜者,并不是一定每场必胜,只是战胜的情况居多而已。然而,时常恐惧失败,连尝试去迎战都不敢的话,那么致胜的机会就不可能到手了。做生意也是相同的道理。在不畏惧下踏出像小婴儿的一小步,不久之后,为了接受胜利的目标,就将能无所畏惧地跨出巨人的一大步。
欠缺果断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完全处在一种怠惰的状况,你在做一个有效的决定时,却没有耐心去花较长的时间做收集情报的工作。
我虽没有看到你工作情绪低落,或发脾气等情形,可是,有时却看到你的办公桌上放着堆积如山的文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偶尔早一个钟头到单位上班,在其他人还没来上班之前,或者很多繁杂事务开始之前,你可否将堆积的工作稍作整理呢?希望你试试看。
这么说来,听起来我似乎对当机立断有所偏好,确实是如此。不过,当知道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在良知的范围内,我赞成及早改变主意。在商界,若不慎误闯人单行道的话,再往前走下去不仅会招致更为混乱的局面,经济方面的损失也不小,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马上掉头回转过来。
于此,我给你的忠告是:
为了不偏颇起见,在做决定时,最好多花点时间,这样才会获得好的结果,即使碰到特殊的情况,也应该留下交代,如事实、数字、试验的结果,或者是将手上的任何资料,或许经过整理,等时机成熟之后再下决定比较好。像这种情况而延缓了做决定,当然是正确的,在这个时候,这种延期决定的情况,是一种自觉性的判断,此种仍属于意志决定,而不是延宕,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冒险就是抓住机遇
所谓冒险就是:你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性格或是人际关系。
我在观察别人的特质时,最爱观察他们的冒险能力。两岁的时候,我干了生平第一种冒险之事——这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一生。
所谓冒险就是:你抓住一个机会,希望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性格或是人际关系。要过日子就要冒险;不然,没有人敢离开家门,没人敢结婚生子,也没人会去开创新事业。
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与生的冒险特质。我认为最勇于冒险的人莫过于梵姆拉了,他历经了多次大胆的探险,最后在徒步走往北极的旅程中丧命。当然啦,你不需要如此,冒险也可以只是做一点异乎寻常、有些儿危险的事;可能是换工作,或者到个具有神秘感的国家去度假。冒险,即使不怎么惊天动地,对于锻炼人格也大有助益。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平时刻意让自己去应付一些难题,可以让你预习如何去面对突发的状况。如果你从不冒险一试,那你一生也不过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浪头来把你给打下去。
而且,对我来说,平平顺顺的生活简直乏味得难受。偶尔不按牌理出牌,正可为生活增添新意。年轻人深谙此道;像我这把年纪的人,有时则会害怕冒险。不过我坚决主张老年人也要继续勇于尝试——虽然我得承认,有时候下了赌注但结果却惨不忍睹,反而可能加速老化。
今天,许多人对如下的情事会表示惊讶:为什么有的人当公司的某项计划失败或取消了,承办人员把财力耗尽的时候,他却还能保持镇定。原来他在此之前冒过一个更大的险,这样的险境与之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次冒险使他领悟到:一项计划失败或许会损伤财力,但不至于令自己一无所有。
我必须承认在我一生中,有些时候也的确会冒出逃避的念头,觉得自己已有了个稳定的工作,只要考虑自己分内的事就实在很不错了。但不管如何,似乎每当境遇很不明白时,前头总还有一点光亮可寻,于是我又继续干下去。
我有一个朋友有个点子,要把一些老字号的旧产品加以更新。有几家大公司愿意把某些不是销售得很好的产品卖给他们,他们把它们买下,重新包装,小心保留原来的商标在明显的位置,搭配耀眼的广告,以及货品目录——开始进军市场。他们新鲜的点子激发多家公司买主的兴趣,在不好卖可以退货的承诺下,订户与他们签下不少的订单,这使他们开张大吉。于是他们想,这回该稳赚了吧。他们再一次与他们往来的银行职员握手,保证一旦他们开新车、住豪宅时,决不会忘了他。
看着一货柜的产品运向自己的客户,那种感觉真是愉快。不过,看着同一货柜又回到原来的起运点,可也真是不好受。特别是当银行经理也在一旁目睹这般惨状的时候,那更是加倍的难过。不过结果就是这么回事。
这些冒险的经验让他学到了诸多宝贵的教训。第一、在生意场上,失败的人永远比成功的人多。所以究竟该如何试验新的冒险计划,而且一旦失败还能维持不坠?
那些喜欢拿自己的时间、金钱、事业来冒险犯难的人很快就会学到,深思熟虑的冒险与鲁莽行事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不然他们就注定要失败连连了。
一个原则就是该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持你的计划。
然后你还要有足够的钱做后盾,以防万一计划失败,你不至于周转不灵。换句话说,只做你输得起的投资。
我还注意到许多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他们还奉行第二条金律——分散投资于不同型态、不同的产业、不同规模的公司。保守吗?没错。但这是避免破产的最好办法。
常常有人会在他们觉得是很好的投资上太过贪心,因而把太多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超过了他们能承受失败的程度。有时候他们压对了宝,但多数的结局是看着自己心血投资的价值一路下滑,一颗心也往下掉,五脏六腑都绞在一块儿了。
在经商上还有一项颠扑不破的事实:不管一个新产品或服务的想法有多棒,做起来决没有一帆风顺的。
我还有一个朋友,他的第一个扩厂计划是经过仔细盘算的,在作计划之前的五年,工厂每年业务增加。于是他贷了一大笔钱,搬到一个全新的厂房,里头安装了全新的机器设备,就等着帐上的盈余节节攀升。
谁知一年之内,他的五个主要客户中的三个——差不多占其业务量的50%——却不见了,虽然错并不在他。其中两个被别家公司买走了,过去他们做的东西人家转而自行生产。另一家把生产移回美国的母厂。最糟糕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碰到了通货膨胀,他们的经济、产业还有他的公司,都遭到了极大的震撼。他虽幸免于难,不过差一点就遭灭顶之灾全身而
退。
瞧他这么一长串的败绩,他是如何还能存留下来的?这么说吧,每次失败,他都作了承受失败的准备,并让自己永远有新的策略来亡羊补牢。
首先最重要的是在你打算进入的那一行中吸取经验。没有经验,你两三下就会被打出界外了。你切不可随便开始一个你不熟悉的新事业,除非有很老练的人在你手下。而即使是这样,要把一个事业做起来仍很不容易,这也可以推断新手要成功的机会有多小了。
我还记得一个机灵的年轻人,想要自己开一家汽车经纪公司。他知道本身缺乏经验,所以他在一个汽车大经销商那儿找了一份工作。他不仅不用花自己的钱学经验,所犯的错误还可由雇主来承担。他很快就摸熟了这一行的窍门,不必像自学自通的人,得摸索个老半天还无法出师。三年后这个年轻人离开了那家公司,口袋里装满了抵押借据与贷款,开始他自己小小的中古车买卖事业。
两年之内,他就成为一家很大的汽车制造商的指定代理,从此一路风发。
他曾经告诉我,他的第一个工作不仅提供学习经验的机会,也让他确信早年所梦想的事业真的适合他自己。这一点是许多人没能事先发觉,以至于待在一个他们其实并不喜欢的事业上,痛苦多年又白浪费了好多钱。
能冒险尝试与不被失败击倒的最重要条件是:坚持到底。如果你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要小心。新事业很少能一帆风顺的,你需要有很大的“打死不从”的精神,来度过工作上那段手气不顺的日子。
虽然再也没有一个工作比自己当老板更好的,但要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却必须要能时时承受风险。这就好像把船开进没有航道的水域,你要全力以赴,告诉自己这次不成,还要再来一次。要能在商场上的大风大浪中活下去的人,都必得通过这一关;而且大部分的人还不只经历过一次。这就叫做经验,经验是没有人能传授给你的;不管创业维艰的日子有多长,你只要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你要有从头再来的决心。不然,冒险日久遂变了质,是世上最痛苦的事。
我母亲只知道自己应该可以过好一点的日子,但她并不确定该如何达成,只不过她有勇气去尝试。她存了两千元以备失败之需。我父亲常称赞她的勇气,“比我还有种!”他这么说。
人生每个层面多少都带着一点冒险:健康、人际关系、生意、谋职等都是。冒险并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心要有赢的决心。生活的趣味也缘自于此。天啊,如果没有冒险,我可能就是那个在无望的农场上讨生活的第三代农民,更糟糕的话,我的孩子可能成为农民的第四代了。
尽说毫无根据的话,无法结出美好的果实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的体验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却不谙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比后者更优秀。
我今天好疲倦,已到了筋疲力尽的程度,起因是,一位和我有亲戚关系、学识丰富的高尚绅士来访。我们一起进餐,一起共度夜晚。这本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夜晚的,那么,我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疲倦,并且筋疲力尽?或许你会为此而纳闷。不过,我确实觉得很惨。
这是个不懂礼貌、也不懂说话方法的人,是一个所谓的“傻瓜学者”。通常,我们都把家常话形容为“毫无根据、没有意义的话”,然而,这个人的话,却让你还要倒胃口,他的话全部都是引经据典的,真是令人厌烦。如果是无关紧要的家常话,尽管是无凭无据的闲聊,但它们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可他的这些话讲出来竞毫无味道!大概因为他长时问关在研究室里,所以养成了凡事都要仔细思考,且相当坚持己见的习惯。他对每一件事都很固执,只要我一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他会立刻怒目而视,相当愤慨。的确,他的说法都很有道理,不过,遗憾的是缺乏现实性。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那是因为他一直埋头苦读,却不和人交往所致。他对于学问了解得十分透彻,但是对于如何与人交往,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甚至当他在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时,那种不可言状的痛苦也让你吃不消。他有时会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即使想到了,也会突然中断。而且,他的谈吐很俗气,动作也很粗鲁。
出于礼貌,我只得深深陷入沉思。
在选择谈话对象时,我宁愿和好几个稍微懂得世事、善于闲聊的人交谈。
以我的处世经验,在选择谈话对象时,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那些学识丰富却不谙世故者是很麻烦的
那些不谙世故者的谈话逻辑,简直让你吃不消。比如,当他在大发“关于世界是怎样的”议论时,假如你插嘴道:“这个世界不是那样的!”话,这场对话就注定将无法结束了。如果再进一步假设,对手是一位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高材生,他便更会想尽办法与你辩驳,甚至于那些细枝末节,他也不会放过,通过非常学究式的研究、分析,形成自己的说法,总
之,在这些场合,只要有人与他辩论,他是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因为这种人总是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因而以他自己的胜利而告终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你同这样的人争论也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对你的人生也绝无长进,因为他们并不屑于去实际观察人,也不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并不切切实实地去了解世界上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人,这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习惯与嗜好。总之,他们对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竞全然无知。
因此,他即使在研究室里有了“人喜欢被称赞”的“发现”,但由于他没有如何去称赞人的实践,他也有可能会胡乱地恭维一番。其效果会如何?这不难想像吧!
赞美的话会因场合不对,没有说中要点,或时机不对……而收到相反的效果。与其那样,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为好。试想想,那种满脑子只想着自己的事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现在是什么情况,在说什么,都不曾注意,也不想去注意。于是,在全然不知对方喜好的情况下,只能去冒冒失失地说些恭维话。这就难怪会使被称赞的人感到疑惑、惊慌失措,甚至对他下面将要说些什么都感到提心吊胆了!
人是可以变幻成各种颜色的
不谙世故的学者,就像牛顿一样,是透过三棱镜看光线,用颜色把人类分类,这个人是这种颜色,那个人是那种颜色。而经验丰富的染匠却不同,他们知道颜色有明度、有彩度,也知道虽然看起来是一种颜色,其实它是由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事实上,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只用一种颜色构成的人,或多或少都混合了其他颜色,掺入了其他的影子。不仅如此,正如丝会随着光线照射的角度,而变幻出各种颜色一般,而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变换不同颜色的,正是人。
以上这些,只要是略谙世事的人都能理解。但是,脱离社会,独自关在研究室里,满怀自信的学者,却无法知道。因为这类事不是光使用头脑就可以想明白的。于是,这些学究尽管想将所学付诸实践,却往往发现两者无法协调。例如,没看过别人跳舞的人,或者没学过跳舞的人,即使看过许多乐谱,十分了解舞曲的旋律或节奏,也无法学会跳舞!这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这类人和那些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而熟知世事的人截然不同。例如,后一类人不仅也同样知道“赞美”的威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懂得分辨应该在何时、何
处,以及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最好,也就是他们懂得对症下药。他们很少直接赞美别人,总是运用委婉的、比喻或暗示的手法来进行。
把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活用于实际生活,变成智慧
你是否见过,一个知识、人格都远不如他人的人,却能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比他优秀的人耍得团团转吧?!到目前为止,我已看到过不少这种例子。这类人通常是学识、人格较差的人,是手段圆滑的老江湖,他们抓住那些有知识、人格高尚却不懂人情世故者的弱点,然后随心所欲地摆布对方。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的体验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却不谙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比后者更优秀。就像训练有素的马,远比毫无训练的驴子来得有用一样。
你也已经到了必须把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本身的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坚定地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等的时候了。接下来的工作,只剩下了解人情世故,且多加磨练了。这就是说,你不妨多看看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把书上所写的和现实生活加以比较,这对你必然有所帮助。例如你可以在上午的读书时间里,读几则拉罗什福科的格言,并且深入地思考。然后把书中所言,套在夜晚社交场合中所遇见的人们身上,并作一比较。而读过拉·布留耶尔的书之后,就可以将实际生活中夜晚的社交场合,与书中描述的世界互相印证。
关于人类心情的转变与感情的摇摆,书上都有极详细的描写。事先看看这类书并无害。不过,你还不能只满足于此。如果不实际踏人社会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则无法活用那些辛苦得来的知识,甚至还会误入歧途。犹如只是呆在室内,摊开世界地图,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结果对世界还是一无所知。
如何使自己具有说服力
无论是在私人聚会时想抓住人,或在公开场合欲说服听众,最重要的,除了内容之外,就是说话者的态度、表情、姿势、品格、发声的方式、错误的有无、强调何种重点。以及抑扬顿挫等细节。
今天,我想谈谈我向上议院提出,将儒略历改为格里高里历之法案的事。我想这件事必定能为你做相关事情时提供参考。儒略历,是一种比太阳历多十一天的不正确历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教皇格里高里斯十三世将儒略历加以修改,于是格里高里历立刻为欧洲天主教势力所接受,除了俄国、瑞典与英国之外,欧洲诸国均成了新教徒势力范围内的国家。我认为,在欧洲的主要势力已经纷纷采用格里高里历之际,我国依然采用错误很多的儒略历,是相当不明智之举。除了我以外,还有许多经常出国的政治家及贸易商,对儒略历也感到不便或不适应。所以,我觉得英国的历法应该修改,并且应下定决心,付诸行动。
下面向你介绍我为重新改写一国历史所作的陈辞。
首先,我得到几位足以代表国家一流水准的优秀法律学者,与天文学家协助,拟定法案,接下来便是我从事这一苦差事的全过程。法案中,当然写满了必要的法律术语和天文学上的计算方式。而提出这个法案的,居然是对于这两门学科均属外行的我。为了促使法案成立,我除了必须让议会的同仁知道我对于法律及天文学多少有点了解之外,还得让那些和我一样对于此事不太了解的议员们,也对此事有点概略的认识。
对我而言,不论是对天文学加以说明,或是学会并使用吉鲁特语或斯拉夫语,都不太费力;可是,对那些议员们来说,他们对于艰涩的天文学术语必然不会有多大的兴趣。于是,我断然决定放弃罗列专门用语来说明内容的方法,改用抓住议员们的心,让他们倾心的方法。我把从埃及历到格里高里历的经纬,加上偶尔穿插其间的奇闻逸事,作了有趣的描述。我利用措词、文体、说话技巧与手势,吸引了议员们的注意力。这一招果然奏效。接下来再引入主题,这种方法果然取得了很大成功。
在作了那些故事性的描述之后,议员们似乎已经了解了。尽管我并未作任何科学上的说明,也不打算那么做,然而,经过我的说辞,那几位议员对此事已经完全明白了。
在我的说明之后,是促使该法案通过的幕后功臣,也是在草拟法案时出力最多者——欧洲排名第一的数学家马格列斯菲尔特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然而,他的说话方式似乎并未赢得好感,反而是尽说些与科学没有多大关系的我,赢得了一致的赞赏。这个社会就是如此。
也许你还记得,向你搭讪的人,如果用难听的声音、奇怪的抑扬顿挫,而且遣词用句毫无章法、说话的顺序也错误百出……,别说是要你倾听他谈话的内容,就连注意那个人的念
头,也会就此打消吧。至少,我会那么做。相反,对于那些说话方式令人产生好感的人,不仅他谈话的内容听起来一定津津有味,甚至也会使人对他的人格着迷。
为了使你的说辞更为有力,有充实的内容自不待言,但细节的部分同样不可忽视。如果你认为对于想要传达的内容不需添加任何修饰,只要说得条理分明就够了,并打算以此进入政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众人面前发表谈话时,除了谈话的内容之外,是否能言善辩,也是决定人们对你的评价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私人聚会时想抓住人心,或在公开场合欲说服听众,最重要的,除了内容之外,就是说话者的态度、表情、姿势、品格、发声的方式、错误的有无、强调何种重点,以及抑扬顿挫等细节。
在我的心目中,皮特先生与斯特曼的伯父,也就是目前的司法部长密勒先生,是我国最顶尖的演说家。除了这二位以外,再也没有人可以使英国的议会安静下来,使过于激烈的争论平息了。他们两位的演说,具有一股足以使骚动中的议员保持沉默,专心一意地侧耳倾听的力量。你不妨在他们任何一位演讲当中去看看。整个会场安静得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为什么他们两位的演说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是内容特别精彩吗?还是理论的基础很扎实呢?
我也是他们的演说迷之一,经常在听完演讲回家后,仔细分析个中原因。他们究竟说过些什么话呢?当我逐字逐句地回想后,却意外发现他们的谈话几乎毫无内容,主旨也多半缺乏说服力。换句话说,他们只不过是借着外表的虚饰来吸引听众。
条理分明,却不加任何修饰的说话方式,在二、三个知识分子聚集的私人聚会中,也许具有说服力及魅力。不过,在以多数人为对象的公开场合,却不适用。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我们宁可选择轻松地听讲,却不愿从演说中获得知识。聆听教诲,本来就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因为,那就好像被人当面指责为无知一般。要演说的内容能够顺利地进入听众的耳朵,受人们的赞赏,首先就必须投听众所好。
自信来自建设性的自我评估
让自己站起来,我因而增强了自信,今天我不太在乎别人对我怎么想。更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是——我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真正坚强的人并不需要自我吹捧。自信,是建筑在自己对自己公正的评估之上的。
一位律师朋友有天对我说,“我永远不会像你那样向大众发表意见,我没办法忍受别人的批评。”这番话颇令我惊讶,不过,在其后的交谈中,我了解他的确被一些恶评所困扰,特别是为了一些很私人的事——像他的穿着方式或是他主持会议的态度之类的事。
我大半的时候都不太在意别人的批评,会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
其一是:如果你像我的律师朋友一样,对别人的批评那么敏感的话,无疑的,你会在生活中失去自信。除非你有足够的勇气去排开那些贬抑之词对你的伤害,否则你将畏于尝试任何新的事物,到头来却限制了自己的成就——这并不是我想过的生活。
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曾见过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艾列克,他大学与我同校,主修音乐。我一向对他全然的投入,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练琴而感到相当敬佩。毕业后,他顺利申请到奖学金继续深造。
不久后(由于艾列克住在离我住处仅一百公里左右的地方),我便顺道去拜访他。记得那是在夏天,他告诉我他每天仍苦练八到十个小时的琴,我并不意外。我们简短地聊了一会
儿,最后,我祝福他成为钢琴家的梦想能够早日成真。
一年之后我又见到他,但那时艾列克却整个人都变了。
他申请到最好的音乐学院的奖学金,但只读了八个月就中途辍学了,他之所以做此决定,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常常得在不同的听众面前演奏,并接受各类批评。他得到的批评不一而足——有的极中肯,有的却流于恶意攻击,他却因此而一蹶不振。当我再看到他时,他已有整整一个月没碰他心爱的钢琴了!他深陷沮丧,令他的父母也十分担忧。
不管我怎么劝,都没法让艾列克释怀。那些无谓的批评像利剑一般刺人他的心中,以至于让别人对他的佳评尽为之粉碎。他在心理上无法对恶评设防,因而丧失了追求梦想的勇气。
他决定改行去做老师,回大学去拿教育学位,不过,不管朋友和家人怎么劝他,他甚至连“教”音乐也不愿意。
尽管我已很多年没再见到他,我仍常常想起艾列克,不知他怀着别人加诸的“失败症”,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是那么有天分,然而却因为一些负面的批评而阻碍了他让技巧更臻
完美的机会。
我不在意批评的第二个原因是:我认为大多数的批评是不值得一听的。许多人在他们的生命中并不试着成就什么事,但却很喜欢对别人的努力妄下判断。我对付这种人的哲学是:“问我对批评的看法,还不如去问电线杆对狗有什么看法。”
像艾列克一样,年轻时的我有时也会让自己深受别人批评的折磨。我曾遇到一位喜欢用恶言恶语打击学生的教授,有一天,我从教授那儿拿回一篇报告,他在上面写着:“查斯坦,我怀疑你是怎么进大学的!我从来没看过像这篇这么沉闷的报告!”
在那样容易受伤的年纪,我还不曾学会厚着脸皮装作不在意,因而很自然地我被那位教授的恶评给击倒了,甚至怯懦于自我防卫。今天,如果让我再碰到这种评语,我一定会用下面的话来反击回去:“先生,你的薪水是来自国家纳税人的钱所支付的,你的职责就是要教我如何写出更好的报告。除非你现在开始到学期末,你能协助我改善我在这一科的表现,否则我会把你当做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失败的一个。”
不知有多少次,我希望我真的对那个老师说了这番话。但终此一生,我们总以为别人才是对的——因为他们年纪比较大,比较有经验,或拥有较高的地位及权力——但往往那些恶评不过是出于一些喜欢击倒别人的乖僻!有些人永远不知如何应付这种人,幸好,其他人像我一样知道该怎么应付。
那是发生在我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半工半读时。那个工作待遇非常低,特别是对像我这种自食其力(得从薪水中负担自己的吃住)的人而言,很多同事住在自己家里而省下吃住
的花费。
有天一位朋友来找我,告诉我他认识两位商业艺术家,他们需要有人每个月定期替他们写书,问我对这件工作有没有兴趣?我考虑每个月只需做四小时,就能多一些微薄的收入,实在是好事一桩。后来,这位朋友又来找我,告诉我他的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打算离职,另组一家负责汽油税退税的公司。他希望我暂代他的会计工作几个月,直到他的新公司正式开张为止。我当然说好,我的预算就又多了一些钱。
而半工半读的公司却规定员工不准在外面兼差。我坏了规矩,虽然我不过只多赚了一点钱而已。
一天下午,我在公司的主管办公室里被一位资深的同事揭发,他是个喜欢刁难、顽强而又吝啬的人,所有的员工都怕他怕得要命。
我诚惶诚恐地走进他的办公室。他便诘问我那个在政府机构做事的家伙以及退汽油税的业务情形,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原委。之后,他的确把我打败了,显然这个人曾以假造的退税单向政府申请退税,不料却被政府的稽核员发现了,他们不断追踪他最近的退税申请程序——这是合法的调查,而且——警察将会依伪造文书起诉他。
我的主管认为我因此有罪。
“为什么你得兼这件差事?你还做了什么违反公司规定的事?”他逼问我。
我那时已读到三年级,很快就要期末考了,我可以预见这份差事马上要泡汤了:他有办法炒我鱿鱼,而且还让我无法参加期末考。
我把替那两位商业艺术家工作的事也招了,他大发雷霆,说我是没出息的大骗子,辱没了他公司的好名声。当他停下休息时,我问他我可不可以说点什么,他点头同意。
“先生,我在贵公司做一个勤奋的工读生已有三年的历史了,而每个月薪水平均只有200元,我家住在1500公里之外,所以我无法和家人同住在一起。靠这么少的钱要我在这个大城市生活,还得体面地穿着——以成为贵公司的员工。我在外面兼差赚的钱虽然为数很少,但我仍向你承认实情——诚如你所说,这是犯法的。
我绝不是个无赖,我是个诚实的人,我第一次碰到有人这样骂我,我不知道这样的错误该怎么说。我并没有说谎,我很抱歉破坏了公司的规则,我这么做的确是违反规定。如果有辱公司名誉,我也为此而感到抱歉。但是,这其实是你自己造成这个问题的,因为你用奴隶般的待遇雇佣学生来工作,看准了我们在拿到学位之前一定会听你摆布。
我的确为此感到遗憾,但是这整件事的原因是起自你要用学生的低薪来从中谋利,而不是我不可被信赖。
之后我住口不言,等着他把我扔出办公室,签下我最后一份薪水的支票。
不料他却用一种怒不可遏的声音说:“事情到此为止。”
这种经验可能会让人就此自我封闭。我被控有罪都是因为扯上了这个诈欺犯法的人——他曾人狱两年——以及我刚好触犯了公司的规定。
但是我的未来却从此改变了。此后我不再容许别人责怪我做错什么,除非是很严重的问题,让我得像在地狱中一样地与之抗争,否则我就会像上述那个例子一样,把整件事当作是小心眼的人在造谣滋事,我会完全不在意那些白痴。
发生了这件事以后,工读生一律加薪50%,其后公司又再度发出通牒,警告不准有人在外兼差。这很公平。
我的确不再兼差了,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我并不为加薪而窃喜,但我很高兴有勇气说出护卫自己的话。
让自己站起来,我因而增强了自信。今天我不太在乎别人对我怎么想。更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是——我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我同意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他的看法,尽管那些看法常常是错误百出的——特别是关于别人的作为的批评——往往和客观的资讯无关,却和批评者早上吃了什么有关。这正是为什么我会拒绝一些对我的负面批评——同时也拒绝聆听歌功颂德之词,以免自我膨胀。因为真正坚强的人并不需要自我吹捧。自信,是建筑在自己对自己公正的评估之上的。
不过,有一些批评还是值得听的。对于改进工作的建设性讨论,是进步的重要动力所在。知道你的错误并改正,才能有所长进,因此,能以鼓励的方式指出你的错处的人,才是最好的顾问,而且正因为他们,我才学到无论何时我犯了错,一定坦白认错。很多人总会企图用谎言、矢口否认、或归罪他人的方式来掩饰过失,那才是最大的错误,因为,从那时起别人就不再相信你了。
但即使某些批评的确是对你有帮助的,你仍必须审慎明辨,要能坚强地从中选择忠告,并扬弃来自别人羡慕、嫉妒或小心眼的批评。
我想起妈妈的话:“如果你实在无法称赞别人,那就什么也别说吧。”
总之,我从恶评得来的感想可归结到以下几点:
* 当你做错事时,得有勇气承认。
* 在还算缓和的情况下,为你自己辩护。
* 倾听有建设性的批评,并从中记取教训。
* 学着去估量批评的本意,若多半是蠢话,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 最重要的是,别再担心别人怎么看你。如果你并没有违反社会的道德规范,那么,别人有什么权利给你恶意的批评?
*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而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你。
我花了很多年才学会这点,但这正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座右铭之一。我只希望我的朋友艾列克也能就此开通。
练就一副足以表现自我的谈吐
假如你想满足听众。就必须翻用能取悦他们的方法,使他们感到满意,演说者无法改变观众的样子,他只是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而已。
若想成为能言善道的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在我看来,这没有捷径可走,你应把成为能言善道者这件事当做自己的目标,把此目标放在心中,而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应把全副精神集中于读书、练习写作上。
首先,你不妨这么告诉自己,我想成为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因此,我必须有好口才。为此,你就必须要借日常会话来训练口才,并用心学习正确且有风度、毫不做作的说话方式。此外,多读一些雄辩家所写的书,不论是古典或现代的,并且告诉自己:我就是为了训练口才才读这些书的。
为了使你练就一副优良的谈吐,我给你提供如下建议。
从书中获取良好的表现
为了这种目的而读书时,最好多注意文体及文字的使用方法。同时边看边想,琢磨该怎么做才会表现得更好,如果自己也写同样的题材,有什么地方会不如它?
即使写的是同样的事情,由于作者不同,其表现方式将有多少的差异,或者,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所给予读者的印象又将有多少差异,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好在阅渎时就注意到。无论多么精彩的内容,要是言辞的使用方法很奇怪,或文章本身缺乏风格,抑或文体和主题并不相称,将使读者觉得扫兴,希望你能仔细观察。
要建立能在口才与文笔上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功夫
无论多么轻松的对话,或写给多么亲密的人的信,都应该拥有自己的风格,这点很重要。
尽管说话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在无法预作准备的情况下,至少应在说完话之后,再想想看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做到这一点,也能使你的口才有所进步!
语言要正确地使用、清晰地发音
你应该注意过,深深吸引我们的演员,是怎么样说话的吧?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所谓的好演员,都很重视清晰的发音与正确的措词。语言的目的,在于传达概念。尽管如
此,采用无法传达概念的说法,和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的说话方式,是最愚蠢不过的事。
你可以请哈特先生帮忙。每天大声地朗诵书本,并请他注意听。只要换气的方式、强调的方法、朗读速度等一有不适当之处,就请他一一叫停,并且为你改正。朗诵时嘴巴要张大,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发音。要是速度太快,或有不认识的字,就马上停止。即使单独练习时,也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听,刚开始时要慢慢地念,用心地把你那说话速度太快的坏习惯改过来。因为,你的发音听起来好像喉咙被卡住,说得太快时,别人很难听懂。要是遇到较难发音的子音时——对你而言,应该是“V”吧——就算练习一千遍,也要念到能够发出完美的发音为止。
训练自己把每天的想法整理成文章
选几个社会性的问题,在脑中想好关于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赞成意见与反对意见,并假设争论的情况,然后尽量把它写成流利的英语,这也是很好的提升自己语言表达水平的方法。例如,你不妨考虑一下有关设置常备军的问题。反对意见之一,必然是以为强大的军备力量,将使周围的国家产生遭受威胁的恐惧吧!至于赞成意见之一,则是武力必须以武力来对抗。像这种赞成、反对两种论调,应在能想象得到的范围内,尽量去想。比方说,在本质上来说,拥有常备军并非好事,但是根据情况之不同,常备军可能成为防止他国之恶的必要武力等,这是要深切地考虑的事。这样一来,才能整理出自己的思绪,再试着把它写成优雅的文章。这不但可作为辩论的练习,而且和养成经常出口成章的习惯亦有关联。
想想听众究竟想要什么
我曾说过,若想控制别人,最重要的是不要高估对方,而利用演说来取悦听众时,也不可对听众评价过高。我刚担任上议院议员时,一直觉得议会里尽是值得尊敬的人,从而有种压迫感。然而,那种感觉,在我了解议会的实情后,就马上消失了。
我知道,在560位议员之中,具有判断力的,最多只有30人,其他的几乎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因此,真心想听字字有力、内容丰富演说的议员,只有那30位而已,其他的议员们,根本不问内容,只要听到顺耳的演说,就满足了。自从了解到这点以后,演说时的紧张感就逐渐消失了,最后,已经能够完全无视于听众的存在,只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的内容与技巧上了。这并非是我在自夸,我开始发现自己具备了话锋可随着内容而改变的能力。
说起来,雄辩家不就像称职的擦鞋匠一样吗?无论何者,只要掌握住如何取悦对方——听众、顾客的诀窍,剩下的就只是一些机械性的工作了。假如你想满足听众,就必须利用能取悦他们的方法,使他们感到满意。演说者无法改变观众的样子,他只是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而已。因此,正如我一再重复的,他们只喜欢并接受能满足其五官及心灵的事物。以拉伯雷为例,他最初的杰作并未受到读者青睐。直到配合读者的喜好,写了“卡尔肯裘亚故事”和“潘达格留耶尔故事”之后,才开始大受读者欢迎,并赢得喝彩。
对自己的名字充满信心并感到骄傲
即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毫不慌乱,在一件工作尚未完成之前,绝不开始另一件工作。
前几天,当你将面额九十镑的申请书送到我这里时,一瞬间我曾想过是否要支付。问题并不在于金额。因为以前遇到这种情形时,你都会先捎信和我商量,尽管这已成惯例,但是这一次,你却连封信都没写,这是我不想支付的理由之一。不过,比这更重要的,则是我根本不知道你的签名在哪里。当我用放大镜看着拿申请书来的人所指之处时,才发现最下面有你的签名。我本来以为那是不识字的人乱写的,想不到居然是你的签名。我从来没看过那么小又难以辨认的签名。
绅士或置身于商业世界者,总是使用同样的签名,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因为这么做,不但可以使人习惯于自己的签名,同时也能防止冒名伪造。此外,一般签名时,都要写得比其他字更大。但是你的签名不但比其他字小,而且十分难看。
一看到这种签名,就使人联想到,你在写下这种签名之时,你身上是否发生了种种不好的事态。要是把有这种签名的信送到阁僚处,对方或许会以为这不是普通人写的字,可能是机密文件,而把它交给密码解读员呢!
要是你借着送小鸡的行为,暗传情书(这是法王亨利四世传递情书时经常使用的手法,因此,现在无论小鸡或简短的情书都用poUdet一字来表示)的话,那么,收到那件礼物的妇女,一定以为那封情书是出自鸡贩之手。
也许你会说,由于太匆忙才会写出那样的字。那么,你为什么会匆忙呢?
有理智的人,即使遇到紧急的事情,也不会匆忙慌张。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惊慌失措,只会把事情弄糟。所以,即使有需要及时处理的工作,也会时刻留意,不可因心急而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
谨慎的人之所以感到慌张,是在当时他感到被分配的工作量太大,通常都是如此。由于认为自己负担不了,而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烦恼不已,结果反而变得一团混乱。什么事都想在一时之间完成时,反而会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关于这一点,有判断力的人便大不相同了。他们总是事先预留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即使在十分急迫时,也按照一贯的做法加速完成。换句话说,即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毫不慌乱,在一件工作尚未完成之前,绝不开始另一件工作。
我深深了解,你也有许多事要处理,时间并不很充裕。然而,与其让每件事都做不好,倒不如先好好完成一半的工作,另一半则暂时搁置。更何况,你用那种容易被误认为缺乏教养者所写的潦草字迹所换取的几秒钟,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