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14、15、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37:40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14--帮孩子建构乐园
迷上游戏的儿子
我的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无所谓,如果在班里考得不太好,我们说他“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呢”,孩子会说“还有比我更差的”,好像没有什么上进心。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三了,但是最近在同伴鼓动下,开始迷上玩电脑,整天泡网吧,我们非常着急。后来他父亲害怕孩子由于总泡网吧会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在家里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这样孩子就不去网吧了。但是慢慢发展到孩子的生活全是电脑,整天在电脑上玩各种网络游戏,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一大帮网友,手机、QQ号总是不停的需要用家里的电话去充钱。他父亲觉得“这怎么可以,你上网已经很花钱了,而且费精力,现在又结识这么多没有见面的QQ上的朋友,花着大量的钱,又不挣钱,最关键的,这是不务正业”。于是他父亲非常生气,找孩子谈话:“你玩是可以的,为什么没有时间观念?!”父亲还说:“我最瞧不起的就是一个不能够管理自己的人,你应该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但是令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谈话以后,儿子变得不搭理父亲了,好像交流也不是很多,而且还开始装模作样了。父母钥匙一响,儿子就把电脑关了装作学习,父亲一走,儿子又把电脑打开玩。我们非常生气:难道我们的儿子天生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为什么他对学习是这样的态度?
我经常在诊室碰到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一个初三的孩子,玩游戏肯定入迷,因为游戏里有快乐体验、冒险体验、恐惧体验和很多愉快体验,现在的网络游戏做得美轮美奂,让人身临其境,格斗、冒险、T作战、战略、竞技等游戏都让人着迷。孩子在游戏里可以幻想自己是英雄,是一个世界与命运的控制者,这正符合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非现实狂想。人都是从自我中心发展来的,尽管十四五岁已经知道世界不是唯自己存在的,但内心仍顽固地存在一种梦想,认为自己对世界是最重要的。游戏让孩子重温孩提时代的梦,出现一种虚幻的自我求证,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和做统帅的能力,不要说孩子。在模拟世界里面驰骋疆场,杀死敌人,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做生活中不敢做和不敢想的事,连我也一样会对游戏着迷。
现在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美国都在讨论游戏的问题,担心游戏会毁掉一代孩子,希望像电影一样对游戏进行分级。游戏都是大人做出来的,是一种大人的神话,游戏中隐含的文化观念也是适合大人的。但是,对大人是一杯美酒的东西,也许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就是毒药。而且,每一个孩子长大都需要和环境结合,需要和同龄的孩子来往,需要在社会上或者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各种东西,比如说到农村看看庄稼,或者跟小鸟和动物玩等等,但目前的游戏可以完全把孩子控制在电脑面前,使他失去很多社会实践,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他的生活越来越超然,他会觉得周围的人跟他没关系,只有游戏里面的人物才跟他有关系,他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现在很多青年教育的学者也在谈游戏的问题,他们有几种观点,一种是对一些孩子说“不”,不让玩游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滋润心声的,游戏可以补偿孩子情绪,比如说孩子在生活中没有快乐,游戏会给他快乐,让生活很有意思。孩子有愤怒与攻击性,游戏帮助他释放这些情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一个社会,在游戏里照样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智力等等。其实,最重要的是,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系统发展。现实世界是法律与道德系统,游戏是强者与资源(装备、生命值)体系,取胜的方式不一样。
游戏的确有它的双面性。现在都市里自然环境很少,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游戏不仅弥补了部分社会功能,而且还开辟了新的规则,孩子可以在不完全符合主流道德的游戏里面为所欲为。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电脑道德能破坏现代人的道德水准,会让现代人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意识方面出现问题。此外,游戏还给孩子带来了现实感问题,现在很多孩子相信信息,他不相信看到的、听到的,但相信电脑里或电视里出现的。孩子的思维和电脑一样,他宁可相信游戏里面的东西,相信电脑里面看到的而不相信生活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必须提醒孩子:“虚拟游戏虽然快乐,但它在很多方面都会妨碍你,削减你的能力,分散你的精力,使你变成一个不现实的人,变成价值观念有些混乱的人。”
怎么对待迷上游迷的孩子?具体来看信里提到的这个孩子,游戏成了主导他生活的快乐,他的父母可以考虑_1候跟妈妈的关系比较疏远,她不得不从爸爸那得到亲密感,但男人不容易建立与小孩的亲密,他很粗心,于是就有孩子的抱怨。不能从爸爸那儿得到自己需要的亲密依恋,孩子就会挫败、敏感,慢慢固化对父亲的愤怒,长大以后,会无意识地觉得父亲不喜欢她。
心理知识:争吵的意义
看了这个案例,是不是可以说小时候和父母关系有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从潜意识层面来说,这对父女的战争是有意义的。父女两个人太近,太喜欢,就会激发一种伦理焦虑,这是内心禁忌。如果两个人关系不那么好,尽管身体很紧密,但心里的自由会大得多。女孩长大后,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重演儿时的父女关系,当然这也取决于她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如果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可以用争吵、讽刺来松开纠结,婚姻关系也会轻松一些。
不过,也不能完全用小时候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很多机会改变自己,重新做抉择。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会慢慢接受父母,父母从前为孩子种植的一些观念,尽管遭受过孩子的反感、抗拒,却容易在孩子内心生根、发芽、开花,很多孩子都会选择与父母相似的生活态度。所以不能说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不好就会导致他们一辈子不能和解。也许,小时候被爸爸妈妈打,到了十二岁的时候还会恨父母,但到大学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曾经挨打挺温暖的,因为那是父母在爱自己。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之15  ----成长的烦恼
很多父母对孩子焦急,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就永远都会是这样。父母把问题无限度地延迟了,他们不知道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对真实世界的感觉和成年人不一样,成年人对真实的感觉是物理性的,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到的才是真实,而孩子的真实则可能是感觉到的。比如说,孩子觉得有人不喜欢他,但那个人可能并不认识他,但是孩子感觉到那个人不友善,他觉得这就是真实,会产生反应。但是,成年人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知道那个人都不认识我,不会有什么不利。孩子却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孩子的真实和成年人的真实不一样,他的真实比较软,不都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孩子的真实是感觉的真实,他们有很多的体验是成年人不能理解或者觉得幼稚的。成年人会不理解孩子们的感性,产生“他们怎么会这样想,怎么能这样做”的疑问。
青春期的孩子要长大,就必然带有成长的力量,成长的力量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愤怒也算一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愤怒,他第一次体验到愤怒,就是成长。说明他有新的情绪了,情绪体验都是经验,比如说幸福、快乐、痛苦、悲伤,这些都是原始情绪。所谓原始情绪就是和人内心深层有关的东西,一旦孩子体验到,并且能把握这种情绪,比如说他有悲伤,然后他能够处理悲伤,他和悲伤能够协调,他能够一边悲伤的时候,一边做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成熟。但孩子刚开始体验愤怒的时候,还没有经验,容易被愤怒控制。
孩子在体验愤怒或悲伤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恐惧,害怕孩子不高兴,认为孩子愤怒是自己做得不好。家长习惯把孩子的问题投射在自己身上,没有想过人类的成长不一样。人们看起来一样,比如说,大多数人平和地长大成人,但还有一些人是靠斗争来长大的,他的成长伴随着攻击性。社会认为应该和谐、忍让,忍让和克己是美德。事实上,人群里总有分化,有一部分人是主流,比较符合文化标定,同时,必然还会有另外一部分人做反文化标定的事情。两部分都很重要,如果没有人做非主流文化的东西,那么主流就不能够被固化下来,因为主流需要被强调。怎样强调?这就要依靠非主流。比如,班上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学习好的孩子,客观上依赖了学习不好的孩子。因为班级必然会分化出几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大群中间的、偏上的和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看起来是这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一个群体里,力量自然会分化的,需要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当然这和孩子的个性有关联,但并非全部如此。有人充当坏孩子角色的时候,整个系统即这个班级是非常稳定、平衡的。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系统里,老师可以夸奖好孩子,批评坏孩子,鼓励中间一大群人积极向上。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有双重态度,内心认同主流文化标定,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的麻烦会很多,孩子要闯很多“祸”,家长由于爱孩子,不可能鼓励孩子成为刺头,就会非常焦虑孩子过于调皮。其实,如果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内心不那么焦虑,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犯这些错误可能是必要的,尊重孩子的个别性。当然,不能绝对地谈这些现象,也可能我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需要犯这些错误才能够长大,邻家的孩子不需要犯这个错误也能长大,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家长内心有了认同以后,在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找到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方式的时候,就能比较客观,不会教育过当,去“扼杀”孩子。“扼杀”这两个字很可怕,“扼杀”的前提是不能再犯,但是如果不能再犯,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压力,孩子要随时地控制自己,如果孩子把精力用在对抗自己的欲望方面,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量就会被减弱。
事实上,好多家长并不教育孩子,过去在农村,一家七八个,根本教育不过来,但是他们的孩子成长得很好,而独生子女受的教育比多子女要多得多,但是恰恰成长得不好。过去总是分析,独生子女是不是溺爱,其实有一些不是溺爱,而是关心太多,也就是教育太多,管理太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会不能容忍他出错,有很多子女,老大不好,老二还可以好,内心有平衡,就不会要求他们必须成功。事实上,如果父母的很多欲望要让孩子完成,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其实,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的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三六讲》之16--担忧也需要委婉
高三的压力
我今年十八岁,正在上高三。每天压力非常大,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让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爸妈一点都不理解我,他们总以为我没努力学习,没有紧迫感,总用他们的思维管我。我对此烦死了,可又都是我的父母,没有办法说,只能忍着。有时忍不住说两句,他们就说我大了,不服管了,等他们老了,还养不养活他们呀之类的话。我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会牵涉上这个呢,难道我为自己解释一下就是不孝顺吗?我真不明白他们怎么想的。还有,他们总拿别的孩子跟我比较,我最讨厌他们这样了,难道贬低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的光荣吗?我真的搞不懂。
其实我的学习还算可以,用不着这样夸张,让我都不愿意回家了,一回家就觉得脚步很沉重,甚至想离家出走。事实上我还是很爱父母的,只是受不了他们的唠叨,你能理解吗?我该怎么对待我的父母呢?请帮帮我吧,我真有些受不了了。好了,先写到这吧,高三生活节奏很快,分分秒秒都很珍贵,我得学习了。
女孩的烦恼是成长的烦恼。高三的孩子在学校压力已经够大了,当然希望在家庭里面得到减压而不是增压,父母没有搞清楚这个关系。如果家里继续给他们压力的话,他们的生活等于没有一点点轻快放松的时候,不利于情绪的自我调节。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更需要家庭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和认同,给他们正面的情绪体验,比如说夸奖、表扬、赞扬,尤其是欢乐融融的家庭气氛,平衡学校里面紧张的氛围。
当然,从整体的青少年心理来看,学习动力不像成年人那么强,目的性、自觉性也不强,父母需要担心,也有督促的责任,但要看到孩子在成长,这些问题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在十六岁到十八岁的时候有很多的兴趣,交友、艺术、看书,不仅仅是学课本知识,还有很多的欲望,欲望也很分散。家长的督促可能会使他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以提醒孩子,处在高考的状态不能像平时那样过于松散,人过于松散后,突然要完全紧凑起来学习,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所以我们主张高三的孩子不能完全放松,应该有一点点的紧张性,要保持一种张力,这很重要。如果完全的放松,在家里面整天看电视,或者整天看小说,打游戏,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减轻紧张的学习压力,但实际上可能会让自己的智力状态或者心身状态出现变化,不再适应高强度或快节奏的学习。家长适当的督促是可以的,但这种督促应该是正面体验的,带给他积极观念的督促,让孩子听到有愉悦感。不是一种谴责的、批评的,而是一种关心的、提醒的或者是“共情”的方法。比如孩子想玩游戏,妈妈可以说,“如果我是你也会想玩一玩,但妈妈知道这个时候玩游戏也是紧张的,闭闭眼,躺一躺也许更好”。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父母在为他考虑,父母了解他的紧张和疲劳,清楚他渴望放松的欲望。
常常会有考生父母抱怨,“不知道是孩子在学习呢还是我在学习”,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信任是从小慢慢建构的,这是双方面的力量,不是家长一个人的力量。比如说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并没有体现他的自觉性、计划性和责任心,始终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心,家长就不敢撒手,觉得如果撒手的话,孩子就考不上大学了,对孩子的不信任、不放心就慢慢形成了。到高三的时候,看起来爸爸妈妈对他不信任是不应该的,因为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信任他,让他有一个空间自己管理好自己。但是从连续的时间来看,如果孩子一直没有给家长足够的信任感,家长在关键时刻必然不敢放手,甚至还会再加一把劲,这是关系的惯性所致。
孩子必须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让爸爸妈妈那么提心吊胆。如果主动表现出自觉性、自我管理性,爸爸妈妈对他的信任是否会增强。比如跟妈妈说:“我周末回来要休息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做什么你不要管我,过了这半个小时我会非常认真的学习。”或者说:“在学校上了八节课,我回来要放松一下,可能要唱一唱,闹一闹,你们不要担心,过会儿我会安心地学习。”如果说到做到了,父母对他的管理自然就减少。所以信息是双方面的,对这个女孩来说,首先应该表现出自我管理的色彩来,把她管理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并让父母看到有效。如果每次孩子回来放松,必须爸爸妈妈催得不行了才去学习,那么催、唠叨就会被固化下来,只能一直听着爸爸妈妈的埋怨。
这个女孩还面临一个问题,她反诘父母的时候,父母总是把问题上纲到孝顺,这就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为先的,孝道与不孝道的冲突在每个人内心都很强。父母谈到孝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传统问题,就是孩子应该依从爸爸妈妈,尊重爸爸妈妈,或者说不能对父母不敬,不能对父母不从,不管他们对与不对,这是传统观念。现在这一代被传统文化约束得少了,主张对父母也要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更多地会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的生活,不仅仅听父母的。但孝顺毕竟也是一个道德观,虽不那么在意,仍怕人言。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利用它来作杀手锏,挫败孩子合理的要求。这样的话,父母就可以把不合理的事情通过这种推论变得合理化。
父母可能想当然的以为“从小看老,小时候你都敢对我都不敬,老了对我会更不敬”。实际上,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孩子是否孝顺主要是看父母这方,父母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他们的态度。高三的孩子需要家庭的安慰,需要家庭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给他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他在学校已经筋疲力尽了,回到家里面最希望耳根子清静些。父母只考虑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管孩子是不是需要,都拼命地说孩子,自己倒是舒服了,孩子却很难受,岂不是南辕北辙?尤其对学习不顺利的孩子,关键时刻家长完全不能批评,宁肯自己内心焦虑,也一定要给孩子强有力的支持,对他信任,给他动力,让他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他才能够跟得上学习。
到了高三面临高考的时候,不管老师、家长、孩子,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学习。丰富的世界已经变得黯淡和狭窄了,所以孩子在学习上得到认同感、成就感就很重要。十七八岁的孩子需要两个重要的心理体验:一是自我认同,觉得自己不错,当然也包括自控力、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综合起来他觉得自己不错,能够认同自己;第二就是成就感,别人觉得他不错,老师、同学、家长觉得他不错。两个心理体验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像这个女孩,得不到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就会很痛苦,想逃离现实,实际上她只想和现实离得远一点,并不是真正想走开。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有逃离现实的幻想,因为人的精神层面和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每个人内心想象或思维的东西在现实中能不能去做,能不能去实现,常常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异。内心世界相对自由,现实中还得按照现实的原则生活。
对这个孩子的父母来说,要客观评价孩子在学校的位置。自己孩子在努力,别人的孩子也在努力,孩子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她的位置就在这儿,如果爸爸妈妈总是挫败她,利用她的位置嘲笑她或讽刺她,就会把她搞得很惨,父母应该想别的办法来补偿孩子对认同感和成就感的需要。可以把视觉从孩子的位置拿开,比如移到学习的主动性上,移到她生活中的主动性上,移到个人爱好啊、艺术啊,或者个人的一些能力方面,孩子对人对社会的热爱方面。尽可能去寻找可以认同孩子的地方,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爱她,很喜欢她,一看到她就特别愉快。这样的话,孩子会慢慢从别人眼睛里看到自己可爱,也相信自己尽管学习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来讲是不错的,这样她才会有继续投入学习的热情。
父母要意识到,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来说,学习只是一部分而已,尽管这个部分现在很重要、很关键,但就整个生命来讲它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孩子感觉到不管他的学习怎么样,他都是一个可爱的、健康的、完美的孩子,他就得到了成长的动力,最终会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孩子自我认同不能实现,家长不想办法来补偿他的心理需要,反而进一步剥削他,利用他的弱点来实现作为父母的权力,孩子就容易自相矛盾,会在自己内心分离成两个面,互相打仗,这边是“我不学了,破罐子破摔”,那边是“不行,我听父母的,努力提高学习”。这两个思想老斗争,精力被消耗了,学习效果自然没有内心没有干扰的孩子好。
一个孩子本身在学习上很受挫败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帮助、支持、鼓励,唯一不需要的是批评。他已经把自己骂死了,这个时候家长还要趁火打劫,结果会使孩子雪上加霜,引发他在学习上面的创伤体验。当然有的孩子“响鼓要用重锤,越打越响”,但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弱,需要父母支持。家长不妨对孩子说,“我们觉得你是有能力的,你可以改善一下学习的方法,或者调整学习时间,一定还能上去”,那么孩子就会充满新的期望、动力和信心。
即便家长要把担忧说出来,也要等孩子自己度过了考试的沮丧期。孩子因为考的成绩不好或者排名不好,会有一个很沮丧的过程,起码要三天以后,家长在那时候把自己的担心委婉地说出来,孩子才有可能接受。因为到那时,孩子的情绪已经调整好了,对批评不再会是对立、反抗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很懊恼的时候批评他,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反抗的结果会让孩子形成“你越说我就越不干”的想法,反倒不好。
学习是孩子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尽管在东方文化里家长特别替孩子着想,在学习上也是这样,总是认为孩子就要做到这样那样,但心理学并不认同家长这样是对的。从功利色彩来看,家长是对的,他通过逼迫孩子,终于让孩子学习上进了,好像是在帮助孩子,但这种帮助只是一个短时的利益。因为这种帮助是通过挫败孩子或者使孩子失去自我管理能力来获得的,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或者空间来服从家长的安排,才能得到成绩的增高,这样的成绩提高是一个假象,不见得是真正的获益。从实用主义来讲,父母眼睛看到的就是孩子分数提高了五分,或者排名提高了一位,看起来好像是有效的,但是把时间拉长来看,也许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比如说,孩子小时候贪玩,不管理自己,不想学习,他自己摸索着学会了自我管理,之后他会主动需要学习,想学习。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一直支持他,夸奖他,赞扬他,认可孩子在学习上的快速进步,那么,孩子就会自然发展到符合并超越他智商和能力的位置,成为杰出的人。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揠苗助长,替代性的剥夺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孩子就不太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反而永远都会是一棵柔弱的小树,需要父母的荫庇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