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5:25:04
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

1、品种数量
各文化遗址都有玉器出土,仰韶和大溪文化遗址较少。
工具:刀、铲、斧、凿、锛、镞等。
饰玉:璧、璜、环、玦、镯、珠、管、坠、耳珰、指环、笄、鱼形饰等。
礼仪玉器:玉龙、玉鹰、玉人、大型玉钺等。
★各地都有玉璜、玉玦出土。 ◆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饰玉出土。 ▲北方以玉制工具为多,南方以饰玉为多。 ◆凌家滩出土玉器丰富而独特。
2、玉质(玉材)
多为当地所产,玉石不分。 北方:以岫玉为多,其次有墨玉、青玉(非和田玉)、玉髓、煤精。 黄河中下游:绿松石、水晶、 粗质玉。 长江下游:透闪石玉、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水晶、煤精、莹石、石质、粗质玉。
3、纹饰和工艺
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锋利,故: ●器形简单、多小型化。 ○工艺粗糙,仅琢磨打光,常见砣切痕、对钻孔 ▲ 一般光素无纹。纹饰简单、朴实。

新石器时代:青玉玉斧

新石器时代:玉环(素面,面不平,边不圆,有切痕)

新石器时代: 玉管串项饰(北阴阳营文化,代表当时的工艺,玉质不好)
凌家滩文化遗址发现于1985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西南约10公里的凌家滩自然村。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
1、品种丰富、数量多。
已发现上千件玉器,主要类型有:
工具:以钺为主,其次有斧、铲。
礼仪玉器: 仪仗器:大型玉钺、戈、玛瑙玉斧等。
礼器:玉龙、玉鹰、玉人、玉龟、长方形玉片等。
饰玉:玉璜、玉璧、玉玦、耳珰、玉镯、玉管串、玉扣 、玉冠状饰、玉喇叭形饰等。
2、 玉质品种较丰富,以透闪石玉为主。 还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蛇纹石玉、水晶、煤精、石质(粉砂岩、凝灰岩、流纹岩等)
3、纹饰工艺
★造型:较丰富、简洁,用阴刻线琢出动物、人物的头部。出现第一龙、玉璜造型多样。
★纹饰:多数为素面,少数用阴刻线或阳线装饰。
★工艺:较原始。常见砣切痕迹、对钻孔;圆度不好、厚度不均。

玉龙:鸡骨白色,透闪石玉

玉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

座姿玉人:鸡骨白色透闪石玉


玉钺:仪仗器,透闪石玉(不细腻)砣切痕迹

玉钺:仪仗器,水草玛瑙
凌家滩出土

石戈: 仪仗器,凝灰岩质

石钺(工具):肉黄色凝灰岩质

石凿(工具)粉砂岩质

石锛

玉冠状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

双虎首玉璜:饰玉,透闪石玉

素面玉璜:饰玉,透闪石玉

玉镯:石英岩玉,饰玉,圆度好

玉璧:饰玉,砣切痕迹,对钻孔
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为距今5000-4000年前后,即新石器晚期。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农业、畜牧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工艺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原始宗教形成。从而促使玉器在数量上、分布地域上和工艺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玉器总体风格特征,东北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中部地区,以龙山文化为代表;长江流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东北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
1、玉器以佩饰为主,构成以动物形佩饰为特征的玉器群。
分为:动物形:现实动物,如玉鸟、玉鳖、玉蝉、玉鱼等;
幻想动物,如玉龙、玉兽玦;
几何形:以勾云形玉佩最为特征;
还有龙形璜、马蹄形、兽面丫形玉器等。
2、玉质以辽宁岫玉为主。
3、造型和工艺特征表现为:
★动物为抽象变体造型,风格质朴而豪放,具传神特征。
☆玉龙、玉兽玦的头和眼特大,身呈“C”形。
◇工艺上,已有圆雕、浮雕、透雕、两面雕;表面不多加装饰,少用刻线,多用“压底隐起”手法;边缘极薄,有刺手感。

玉龙:内蒙翁牛特期三星他拉存出土,“C”形、眼菱形,有简单的纹饰

龙兽玦 :岫玉,身体素面,头部有简单的纹饰,"C"形佩饰,半圆雕,红色沁色

玉鳖:辽宁阜新胡头沟出土,造型写实,雕工粗犷

丫形玉饰:玉质较好

透雕勾云佩:造型独特,玉质较好

玉杖首:玉质较好,素面

玉发箍:玉质较好,高:11cm

玉串:玉质不均

玉蝉:玉质不好,长:7cm

玉鸟:玉质较好,白色沁色,高:4.8cm

玉人面饰:玉质较好,白色沁色,宽:7cm
中部地区(以龙山文化为代表_): 玉器出土地点不少,但数量和品种不多,真正成批出土的仅有陕西神木石峁(127件)、山西襄汾陶寺、湖北天门石家河三处。
1、玉器种类以工具和礼玉为主,佩饰为辅。
礼玉:璧、琮、璜、牙璋、圭、环;
工具:刀、铲、斧、戈、戚、锛、钺;
饰玉和实用玉器:人头饰、动物、镯、指环、臂环、梳、簪、玉含等。
2、玉质多样,以本地产的为主。 如绿松石、蛇纹石、蛋白石、青玉、莱阳玉。
3、工艺表现为精美的纹饰、光滑的玉器表面、自然流畅的线条特征。

玉锛:纹饰较精细


人面玉管饰 人首玉珠饰

鹰纹:环形器,透雕

素面:齿状变形,玉环,玉质较好

透雕:龙形佩,玉质不好
长江流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1、玉器以饰玉和礼玉为主,少有工具。
饰玉:几何形镯、环、管、坠、珠;小型立体雕龟、鱼、鸟、蝉、蛙; 出现臂饰、玉带钩、冠状饰、玉梃纺轮。
礼玉: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大型玉璧、玉璜;
工具:斧、双孔刀、锛; 还有菱形、锥形、钻形、角形、靴形、漏斗形玉器。
2、玉质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
3、工艺特征:
造型:追求对称;有立体雕琢。
纹饰:出现特殊的“带冠神人兽面纹”或“兽面纹”;还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如云雷纹、鸟纹、蛙纹; 琮的纹饰和造型考究;璧则大多素面、粗糙。
工艺:琢磨细致,采用细若毫发的阴线、减地浮雕、透雕的雕琢技法。
大溪文化(川东、鄂西)主要出土玦、璜、环、及小形坠饰。
屈家岭文化(湘、鄂)主要出土饰玉,且数量少。
二里头文化的玉器
二里头文化于1959年发现于河南西部偃师二里头,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1、二里头文化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商代文化之间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属于夏代。玉器与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商代的玉器可以衔接。
2、玉器种类中兵器和工具常见。可分为五类: 工具:斧、铲、多孔梯形刀; 仪仗器:戈、钺、 戚、矛、箭头; 礼器:牙璋、圭、琮; 饰玉:柄形饰、锥形饰、镯、坠; 杂器。
3、玉材多为河南独山玉。
4、工艺上碾雕技术较好,玉器表面平滑晶莹,少见琢磨痕迹,造型对称严谨。纹饰以平行的阴刻细线为典型特征。
据遗存的夏文化推测,夏代处于各地不同特点的玉器趋于统一的时期。
焕然一新的商代(晚商)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背景:商代位距今3700-3100年间)
这一时代在社会经济中,新兴的青铜业与传统的制玉业互为补充。制玉业在早商玉器——(郑州二里冈文化)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制玉工艺已从石器制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青铜工具用于制玉。商代玉器在我国玉文化中占重要地位,为中外考古学家和艺术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商代玉器数量庞大,品种齐全,中原地区出现了和田玉,工艺水平达新高度。
1、玉器数量庞大
河南殷墟出土玉器1200余件,仅1976年在安阳发掘的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55件玉器。商代奴隶主和平民墓中也出土了不少玉器,总数已有数千件。
2、玉器品种更加复杂多样,新增大量品种,五大类玉器都有。
玉制工具:除斧、凿、锛、刀外,新增:刻刀、锯、镰、纺轮;
礼仪玉器:璧、琮、璜、圭、璋、戈、钺、戚仍有, 新增:矛、大刀;
饰玉:动物形饰玉种类增加,达30多种,如鱼、鸟、龟、牛、玉龙佩等, 新增:人物形饰玉,如人形佩、
生活器皿:新增:簋、盘、勺、匕、调色盘、梳、玉she(板指和/或鸡心佩的前身)等。
葬玉:少见,为贝形玉和玉握,偶见蝉形玉含。
3、玉质:除当地产的玉石外,如绿松石、玛瑙、水晶还有 辽宁岫岩玉;中原地区出现新疆和田玉,多为青玉,有白玉、墨玉。
4、造型:动物形象以板状体为主,包括璜形板状体、剪影式板状体;人物形象为立体圆雕;具有象征性、装饰性、简单概括的艺术处理特点;主要刻划头、眼、牙的特征。
5、工艺:各种工艺达到新高度。 ▲几何图案(早商)和阴刻线+平雕(中期)广泛使用; ▲浮雕、透雕、圆雕大量出现。▲俏色作品诞生。

商:玉锛

云雷纹青玉斧
上有乾隆题诗 出现了三种纹饰
长30.5cm,宽7.2cm 长8.3cm,宽5.4cm

商:青铜玉匕首

玉刀:云纹

商周,青玉戈(礼仗器)
无脊,上长25.4cm,内部有纹饰,沁色明显,下长28cm,内部较长

商代,黄玉玉戈

商代晚期,玉琮
仪仗玉器,长6.8cm,脊明显 礼玉,长 15节,无纹饰



晚商,玉璧:素面,有沁色 商,有领玉瑗:素面,有沁色 商,手镯:素面


*商,鹦鹉璜,双刻阴线,云雷纹 *商,龙形玉佩,长5.3cm,高3.2cm,上有乳钉纹


*商,龙形玉玦,青白玉,龙形龙纹半圆雕 *商,青白玉龙环玉佩,出现皿纹纹饰,造型别致


商,玉鱼
商晚期,动物形佩饰

商,青玉鹰抓人首佩

透雕工艺,构思新颖,高9.1cm,宽5.2cm,厚 0.9cm

商,男女双面人玉雕

商,兽面柄形饰
高12公分,立体圆雕,黄玉

商,玉匕:兽面纹,蝉纹

商,白玉柄形饰

商,柄形饰云纹


商代:玉梳
商末:人面像玉珠,浅黄色沁色,浅浮雕


*商:青玉牛,简单阳纹刻划细部 *商:碧玉簋,宽12.5cm
*立体圆雕,宽5.1cm 厚1.3cm *上有环形纹和折线纹

商周:青玉龙 长8cm,菱形纹、圆雕,造型独特
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
西周,公元前1100年-前770年,共330年历史。陕西宝鸡到潼关的关中地区是周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玉器主要继承了商代的特点。
1、数量及品种:
西周的玉器偏重玉玩赏。 早期玉器出土集中于关中地区。继承了晚商的传统品种,但数量较前代减少。
玉戈、玉琮小型化,玉圭呈细长形。晚期出土玉器地域广、数量大,一个墓出土数百件并不罕见。新增较多品种。如:串饰项链、凤鸟玉佩等。 葬玉少见,主要是蝉形。
2、纹饰丰富:
较商代更趋于图案化、抽象化,与青铜器的纹饰风格一致。常见纹饰即有写实性的、装饰性的,又有想象的,如凤鸟纹、鸟纹、鱼纹、夔龙纹,虺纹、饕餮纹、云纹、雷纹、谷纹。龙纹呈头尾相对、双尾相交式,不同于商代的单龙单尾。
3、造型:
主流趋于写实和高度简化,形象生动,如鹿佩。
4、雕刻手法:
工艺上除继承了商代的优点外,出现斜刻——较宽的阴线刻槽,底槽深浅不一,呈倾斜形。此斜刻不见于商代,春秋后也极少见。
西周:青玉戈

长25.3cm 宽5.8cm

管状兽面纹玉饰


宽阴线刻,高:6.6cm


素面壁玉质不好,沁色,直径:14.7cm 玉壁三层纹饰,龙纹乳钉纹,龙纹出廓透雕

玉琮,17节



夔龙纹青玉璜,直径16.6cm宽3.5cm厚0.6cm 青玉玉璜,四分之一璧,饰玉,素面玉凤


侧立,昂首无冠,细径粗身,尾细长并上卷 谷纹母子龙佩玉鹿佩


宝鸡出土,鹿角和鹿蹄刻划精细,具写实性 兽面:阴线刻,浅浮雕



凤鸟玉佩:板状剪影,长10cm 圆雕:人形佩 灰白沁玉鱼,长:8.1cm
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
公元前770年-前475年,共295年。
各诸侯国文化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楚、晋、齐鲁、秦、吴、燕文化圈。各地区的玉器风格也不一致,出土玉器分散,大宗玉器主要出于诸侯贵族之墓。 群雄争霸,诸侯贵族以和田玉为珍宝,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1、品种:无工具;礼器相对减少,玉璧和玉璜都较少,璜形器多为三分之一圆弧形。装饰用玉日渐盛行,佩饰大量增加,多为片状玉佩。
2、玉质:进入以和田玉为主流的时代。
3、纹饰:普遍;排列规整、细密;云纹常见,龙身细长如蛇。
4、工艺:铁制琢玉工具的使用,使镂雕、透雕、浮雕技艺娴熟。


云纹璧:春秋,江苏吴县出土 人首蛇身对饰:春秋,云纹


青玉璜:春秋初期,双刻阴线云纹 琥形璜:春秋初期浮雕云纹,四分之一璧


对玉龙佩:春秋,造型独特、简单的双刻阴线 灰白沁龙形佩:春秋,形制独特,长:3.3cm
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
战国时代位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共254年。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百家争鸣,艺术上一派繁荣。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使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改进,进而使玉雕业飞跃发展、再度繁荣。
玉雕工艺一改几千年来的单纯简练和一味追求形似的古朴作风,转而以精雕细刻的工艺、生动传神的造型为特点。总体风格特征:
1、品种数量:玉器数量很多。以礼玉和饰玉为主, 且增加了许多新品种,如玉带钩、玉剑饰、玉灯坐等兼有实际用途和装饰性的玉器;环增多且样式新;出现玉印;出现最早的组佩。璧、璜、琮等礼器较春秋时代又增加。
2、造型:传统“C”形构造的龙变成了“弓”形 、“S”形及其他更加活泼的造型。玉璧的形制和纹饰复杂,是战国时期最高制玉工艺水平的代表作。象生玉器的风格更趋于写实,如,马的各部位刻画逼真。
3、纹饰有如下特征:▲纹饰类型多,流行的有云纹、雷纹、蒲纹、谷纹、涡纹、网纹、龙风纹、螭虎纹等。
◆一件玉器上有多种纹饰,如双层纹饰玉璧,三层纹饰玉璧。★纹饰满而密,如曾侯乙墓中的龙形佩,以云纹为主,空隙处还雕有人字形纹、羽状纹、鳞纹、网纹。■玉器边线上加刻阴纹或阳纹边线。
4、工艺:铁器的使用使琢玉显示出高超的技艺,刻线细而利,走势扭曲委婉,古玩家称之为“游丝描”——是战国到西汉玉器断代的一个重要依据。广泛采用镂雕技艺。如曾侯乙墓中的透雕四龙六蛇佩。出现了活环技术,如曾侯乙墓中的多节佩。以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国王墓和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为例加以说明。
河北平山县中山国国王墓(70年代发掘)
1)数量:该墓和其他贵族墓,共出土了3000多件的玉器。
2)品种:璜、瑗(礼玉);玦、龙、凤、夔、鱼形佩(饰玉); 剑饰;梳;方牌(实用及装饰)。
3)纹饰:简单、多样,以阴刻线为主。如:谷纹、圆圈纹、乳丁纹、云纹、雷纹、涡纹等。
4)特殊品种有:4件扁平玉人、三龙璧。
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70年代后期发现)
1)数量:出土了300多件玉器。
2)品种:璧、琮、环、璜(礼玉);玦、猪、牛、羊、鸟等动物佩饰;梳、带钩(实用及装饰)。
3)纹饰:主要是云纹,其次为变形蟠虺纹。
4)工艺:阴刻、单面雕、双面雕、镂空雕。
5)特殊品种:多节佩。
四层白玉璧

谷纹璧

从外到内:蟠螭纹、谷纹、云雷纹、蟠螭纹 谷纹浅浮雕,内外缘起边,直径:5.9cm

透雕蟠龙乳钉纹璧

三龙环形佩
青玉、双璜、内外有边、直径1.1cm、厚0.4cm 绹纹、鳞纹、造型别致、平山中山国墓出土


战国、青玉鸭首环,长5cm、宽2.7cm . . . . . 红白玉琥,长9.5cm


谷纹琥形佩:战国,西安出土

青玉龙形佩:

谷纹白玉龙(龙的首尾相对) 战国,1.8cm×5.7cm×0.5cm,云纹、透雕、刀工较圆润


青玉夔龙佩:呈弓形,内有谷纹, 龙形佩:战国长7.2cm、宽5.1cm、厚0.5cm
多节佩饰

青白玉,工艺复杂,造型独特

用5块玉雕成26节,各节均由活环套接,镂雕,曾侯乙墓出土


白玉龙形佩:战国,4节,活扣、透雕 青玉佩:战国,浮雕、几何纹



管形玉勒 战国,云纹白玉带钩、长11cm 扁形玉勒:浮雕云纹


琥形xi:战国,龙纹、勾云纹、透雕 谷纹虎形璜:战国初,黄玉


高足灯坐:战国,灰白玉(故宫存) 组佩:战国璧(环)+管(勒)+龙形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