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前夜:钢协“南昌会议”收紧进口资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31:00
铁矿石谈判前夜:钢协“南昌会议”收紧进口资质
 
 
“118家铁矿石进口商太多了。”中国钢铁协会秘书长罗冰生表示,“日本只有10多家进口商,这是他们在谈判中能保持一个声音的主要原因。”
两个月后,一年一度的全球铁矿石谈判又将风云再起,中国钢铁业的准备工作也已开始加紧进行。
9月1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全国所有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70家钢企召至南昌,召开进口铁矿石工作会议,期望再次收紧进口权。
进口混乱是导致2006财年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致命伤,而目前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在会议的同一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前8个月进口铁矿石同比增长了24.5%,达到2.1907亿吨。
河北一家钢铁企业人士对记者说:“由于大小钢铁企业利益的不一致,当天的会议争论激烈,最终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结果和决议。”
进口资质酝酿再度提升
据悉,宝钢、邯钢、首钢等全国70家钢厂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铁矿石进口合同备案制、铁矿石进口代理制以及2006年铁矿石进口流通企业资质标准等问题。
类似的铁矿石工作会议,钢协每隔数月就会召集一次。与之前十几家、二十几家的参会规模相比,此次70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的全部出席,无疑凸现出会议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铁矿石进口商分为两类:钢铁企业和贸易商。2005年,钢协与五矿商会已通过提高门槛,将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商从425家一下子砍到118家,由70家钢企和48家贸易商组成。
目前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门槛是:钢企的粗钢产量要在100万吨以上,贸易商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上年铁矿石进口数量在30万吨以上。
而在2006年铁矿石价格落定之后,钢协和五矿商会进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进一步规范铁矿石流通秩序,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进一步提升进口资质的标准。
在8月份,中国钢铁协会和五矿化工商会成立了联合办公室,对进口铁矿石合同进行备案管理,钢铁企业的进口合同交由钢铁协会的办公室备案,而贸易商的进口合同将汇集到五矿商会处,两个协会共同对进口铁矿石进行监管。
8月31日,五矿化工商会铁矿石分会在合肥召开了一届六次会议,对于企业的铁矿石进口资质问题,五矿商会提出了2005年进口铁矿石数量达到70万吨以上、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以上,具有港口堆场等存储设施或国外拥有矿山投资等一系列新的标准。
而继五矿商会在合肥召开会议之后,此次中国钢协在南昌召集的钢铁企业会议,议程则主要集中在对钢铁企业的进口资质调整进行讨论。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05年1月至1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在7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91家,而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则是118家。
如果参照之前五矿化工商会讨论的“2005年进口70万吨”的门槛,中国进口铁矿石企业将从目前的118家减少到91家。
利益协调
虽然铁矿石的进口数量仍在增长,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05年较2004年的进口增长接近30%,与之相比,今年16%的增幅已算是明显下降,因此铁矿石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不太可能。”
来自海关和港口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种趋势。尽管仍有铁矿石压港的现象,但是与2005年相比,压港铁矿石的数量和时间都已经大为减少。
南京海关宣传科科长王戈向记者表示,江苏口岸2006年1月-5月进口量为1071万吨,金额在7亿美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下降了6.9%,金额下降了25.9%。
而在去年,江苏是铁矿石压港的重灾区,仅连云港口岸一家,滞港的铁矿石就高达200余万吨。
尽管情况看似有所好转,但钢协和五矿化工商会整顿铁矿石流通秩序的决心却并未松懈。2006年谈判中出现的中国企业“不团结”一直是人们公认的谈判失利的核心原因之一。
中国钢协秘书长罗冰生在总结铁矿石谈判失利教训时说,“不听话”的进口商成为谈判的致命伤。
“118家铁矿石进口商太多了。”罗冰生表示,“目前,日本只有10多家进口商,这是他们在谈判中能保持一个声音的主要原因。”
不过,上海一位铁矿石贸易商却认为,进口商数量多并不是进一步提高进口资质的理由。“主要是大型钢铁企业增加了铁矿石的进口数量。”他认为,“小型贸易商和钢铁企业同样有生存的权利,如果门槛提升,贸易商还容易转行,而那些达不到资质的钢铁企业,只能去求大钢厂了。”
据悉,在当天的会议上,大型钢厂的代表一致认为应该提高铁矿石进口门槛,但一些与会专家学者则提出应该给予中小钢厂在进口资质方面以发言权,毕竟中小钢厂也是中国钢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的一家铁矿石贸易商告诉记者:“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以前每吨货倒手至少可以赚10个美金,最高时超过20美金,而现在能赚2美金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