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谱晚晴,天鹅,黑龙江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16:16
加减乘除谱晚晴/贾士祥(2009年3月18日)
闲来读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内有《人生五计》一文。文中把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对每一阶段都有个筹划和设计,即所谓“人生五计”,包括:生计、身计、家计、老计、死计。当读到“老计”一节时,心中顿生诧异,实在不敢苟同,是这样说的:
 
“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
 
这样的“老计”实在是太凄凉、太悲惨了。我看,不要说“五十之年”的,就是“七老八十”的也不会接受。人到老年,被称作“人生之秋”,是成熟与收获的黄金季节,此后还有很长一段人生之路要走。卢梭说:“青年是积累智慧的时期,老年是运用智慧的时期。”没有任何理由把老年人生说得如此不堪。
 
人生是需要有自我筹划、自我设计的,尤其是到了老年,对如何过好人生这段短暂而宝贵的金秋时光,确实应该有个科学而周详的安排,这也是老年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太复杂高深的学问我不敢企及,但有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可以用来筹划和设计自己的老年人生,这就是加减乘除运算法,称之为“老来四计”。
 
用“加法”增快乐。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众多领域发展起来的高科技设备,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东西,如电脑等,可以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乐趣。
 
有计划地读一点逸情益智的书,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读到兴致处有所感时,随手记上几笔,日后随手翻翻,也是一件乐事。用不着正襟危坐地特意安排,每天睡前看上个把钟头,积少成多,一个月总能看上两三本,一年下来也是很可观的。
 
多结交一些各个年龄段的朋友。是孔子说的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没有功利目的的朋友。这种朋友,身在官场、商场时比较难找。离开了这样的环境,无职无权了,再交结的新朋友和继续保持关系的老朋友,才是情趣相投、情感相依,其“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水虽无味,却是谁也离不了的,最为宝贵的。
 
老了,可以自主地支配时间了,学几样有意思的娱乐方式,钓钓鱼、下下棋、哼几句京戏,大大地增加了生活的情趣。专家说,“兴趣越广,寿命越长”。寿命的长短可以放在一边,每活一天、活一年,都能活出乐趣、活出滋味来才是主要的。
 
人活着,就要对世间万物保持一种憧憬与好奇之心,不倦地去追求、探知,一定不让宝贵的时光空转。如周总理所说:“活到老,学到老。”
 
用“减法”剔除忧烦。道家养生讲究“吐故纳新”。《庄子·刻意》里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是从生理上讲用“吐故纳新”保持长寿的。从心理、精神层面上讲,也需要“吐故纳新”,不断清除沉积在心灵上的废物。几十年的人生历程,风风雨雨、磕磕绊绊地一路走来,总会有一些无用的、有害的东西积攒下来。或是自己的失误,或遭他人的诋诟,心中会留下多少不平、懊恼、抱怨和嫉恨,想起来就“气不打一处来”,成为压在心头的包袱。仔细想想,这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俗话说得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心事无二三”。因为名利得失惹起的恩恩怨怨,身在名利场,谁也避免不了。到老还把所有的人生忧烦背着不放,那就是犯傻。试想,如果烦恼是别人造成的,那就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烦恼是自己造成的,那就是在用自己昨天的错误来惩罚今天。想来想去,还是把它们统统忘掉为好,来个心灵上的“吐故纳新”,把心灵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轻松愉快地面对新生活,这应该是明智的人生选择。
 
用“乘法”提升生命质量。过去理解“生命质量”,第一是健康,第二是长寿。这没错。没有健康长寿哪里谈得上“生命质量”?一次读著名作家周而复的书时,见到这样的话:“人活着,长寿,不是为了吃饭、睡觉、娱乐,继续长期活下去。而是要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有所贡献,这样活着才有意义。”于是想到,讲“生命质量”,除了原来想到的“健康、长寿”之外,还应该加上一条:“有为”。用形象一点的比喻来说,把人的生命当成一个物体,寿命比作物体的长度,健康比作宽度,有为比作高度,那么生命质量就应该是长度、宽度、高度相乘所得的值。人的寿命长短、健康状况,受社会环境、遗传基因、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自己很难控制,但在“有为”上自己是可以掌控的。所以,有生之年,在体力、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就是在提高生命质量。胡适先生写过一首《闲情诗》:“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这是一首哲理诗,很深刻。
 
用“除法”感受幸福。所谓幸福,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幸福来源于比较”。人们总是从自身的纵向比较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中,衡量自身幸福的程度。幸福感没有一个绝对的物化标准。根据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幸福公式”:幸福程度=目标实现值÷目标期望值。这里说到,幸福感与目标实现值、目标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是:幸福程度取决于目标实现值与目标期望值之比。目标期望值越低,目标实现值越高,幸福程度就越高。反之,幸福程度则越低。可以看出,目标期望值是关键条件。把“目标期望值”选准,就容易得到恰当的幸福感。有一次参加为一位老人举办的祝寿宴会。老人端坐首席,接受家人和客人的祝福。其中有一位客人说了一句“祝你老人家长命百岁”。此语一出,惹怒了老人家,斥责道:“你是在祝我长寿呢,还是咒我快死?”原来这位老寿星已经98岁了。他的寿命期望值绝对不是再活两年到100岁。这话要是说给别人听,比如说我,那一定会乐得不得了,因为我根本就不会有活100岁的奢望。把目标期望值定低一点,是容易得到幸福感的。这就应了那句“知足者常乐”的古训。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四句话:
 
人到老来谋老计,
 
加减乘除四道题。
 
夕阳自有山为伴,
 
云蒸霞蔚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