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08:37
30首好诗好评
一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原名曾庆冠,1922年生于武汉,祖籍黄陂,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 14岁开始写作,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正式发表作品。 流亡重庆时,与邹荻帆、绿原等人组织了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垦地社”,出版过《诗垦地丛刊》。 1947年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汉口大刚报编副刊《大江》。当时有人说:“《大江》是武汉的一点光。” 解放后,曾任长江日报社副社长、市文联副主席。 1958年卷入胡 风案,1979年平反。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2002年10日在武汉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
看完《悬崖边的树》,我们的脑海中会定格着一幅画: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近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然而这道奇特的风景异常清晰。
诗的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近乎凄凉的氛围,草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棵树显得那样地孤独而又无助,它似乎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只能默默“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树,它坚强的性格使它似乎没有就此消沉,尽管流逝的岁月在它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诗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人们为这棵树的命运担忧时,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它让我们感悟得更深、想得更多……的确现代生活的节奏日渐加快,人们在忙碌中似乎少了一份关怀。在你身处逆境或遭受挫折时,总觉得被世人遗忘在孤独的角落里,这大概就是人们常常感叹的世事的艰难。然而我们绝不应就此沉沦,是强者,就应该身处逆境不示弱,拼搏再拼搏,终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尽管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从诗中体会出来的,作者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象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爱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
诗的风骨 思的锋芒
——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
李小波
作者将生命浓缩成一棵树,用这独特的比喻告诉人们:生命象一棵树,注定要孤独地承爱许多风雨,美好的结局往往在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关键就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奋战,去拼搏!
综观全诗,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
赏析;
如果你的生活正处于悬崖之上,你该如何面对生活?那就做这棵树吧:在逆境中飞翔!
曾卓十七岁开始写诗,抗战时期是活跃在诗坛上的“七月派”诗人之一。解放前出版了诗集《门》和长诗《母亲》,真实地记录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青年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他1955年因“胡风事件”的株连被迫搁笔,在新时期终于又恢复了政治生命,重新拿了诗笔为新时代歌唱。1981年出版的诗集《悬崖边的树》就以其能真挚地展露自己的情感和灵魂世界而产生巨大影响。读这些毫不矫情的诗章,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战士被集体抛弃后的孤独、痛苦,以及重新获得接纳后的喜悦与激动。使我们能想见到在他的情感世界与哲思领域中激起的点滴浪花。
感情真挚,形象鲜明是曾卓诗的主要特点。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就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很显然,这棵树是无数冤屈的革命者形象的象征。曾经有过的荒诞岁月和咄咄怪事在诗人心灵上留下了太深重的印记,于是诗人便以浓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融于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唱出了这首辛酸而又深沉的歌。
诗歌其实是诗人心灵的再现,是诗人魂魄的显像,从这个角度来说,《悬崖边的树》也表明了诗人曾卓正直而不屈的风骨,他守住了自己作为思者、诗人的操守,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操守对诗人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守护好心灵的净土诗人才能创作出高洁的诗歌。然而有好多诗人失去或畸形了这种操守,把放浪形骸或游戏缪斯当作了一种时髦,至使圣洁的诗歌创作日益世俗与肤浅。正因如此,重提老诗人们的风骨与人格显得更为必要了。
“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正橡老诗人艾青所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艾青谈诗》),而只有具备了正直的人格与很高的艺术修养,诗人才能有高尚而鲜明的想象。这棵“树”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孤独老人,受尽了各种冤屈和磨砺,而且“似乎即将跃进深谷”了,但他又“像要展翅飞翔”。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怀憧憬与希翼,对前途忠贞而信任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的。这就像著名诗评家赵国泰所言的涉及到一个“诗人的道德形象”的问题。这种“道德”要求诗人的精神要朝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境界超升。
许多优秀的诗人。就是以自己独特的道德形象知著于世的,像艾青的“火把”形象,公刘的“骆驼”形象,而曾卓先生的道德形象则是这样一个悬崖边的树一样倔强的“老水手”。正像赵国泰老师在一篇短文中对曾老的评价一样,“人生之阶,曾以巨齿啃噬过他的缪斯心迹,但他道义在胸,鼓棹于川,直面社会人生,以目尽天涯的襟抱,以带有自身体温的声音,呼唤煌煌高岸的理想。”曾老引“树”为道德形象,这就意味着其在身心各方面遭受巨大的打击之后。不会沉沦,不会妥协,仍要以火热的心灵去直面人生,去直面历史,去追求光明和未来。让后来者有“前车之鉴”,也为他们指出前进的方向。这就是诗人傲岸风骨的力量之所在。
在《悬崖边的树》这首诗中,“树”只是一个切入点,在它身上融入了诗人丰盈的生活感受,以物寓人,借物起兴,给人以深广的联想与领悟。在这方面,曾卓先生也表现了一个思者的锋芒。使人们能从具象的诗句中看出使人警醒,启人睿智的思想。读这首诗,使我们有一种深切的认识,那便是在诗与思之间并没有截然的鸿沟,可以通过诗的形象性来发掘出隐于其中的哲思。那种把诗情与理性看成绝对的对立物的观点,只能导致诗歌内容的表层化和思想的浅薄。
那棵“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悬崖边的树不仅是无辜遭难的革命者的身影,更是诗人曾卓孤傲而火热的品格与风骨的图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风貌,曾老才能经受风雨,写出一首又一首像《悬崖边的树》这样格调清新,富于哲理的诗歌。
日出
昌耀
听见日出的声息蝉鸣般沙沙作响……
沙沙作响、沙沙作响、沙沙作响……
这微妙的声息沙沙作响。
静谧的是河流、山林和泉边的水瓮。
是水瓮里浮着的瓢。
但我只听得沙沙的声息。
只听得雄鸡振荡的肉冠。
只听得岩羊初醒的椎角。
垭豁口
有骑驴的农艺师结伴早行。
但我只听得沙沙的潮红
从东方的渊底沙沙地迫近
我们的古人在审美观照方式上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其中“澄怀味象”(宗炳)的提出,不仅对绘画的审美有意义,对其它艺术种类.尤其是诗歌,也是特具深意的。所谓的“澄怀”,就是艺术家要以空明净远的心境去面对自然,读者的审美鉴赏活动也要全神贯注摒弃功利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艺术品(指读者而言)和自然(指诗人而言)的深切体悟。现在,我们来看昌耀的这首《日出》,就会领略到这种纯粹的、洞幽发微的审美活动的妙处了。
“日出”,是早被人写滥了的景现。在写日出时,许多人已经被流行的程式强化了、僵固了,还没落笔,思绪和情感定势就出来活动了,光明战胜黑暗呀,希望在升起呀,青春的潮红呀,世界的心脏呀……等等,仿佛非此不足以表现日出的意义。这还是没能做到“澄怀”的结果。日出就是日出,如果你想写它,你必须对它有——种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是纯粹的审美感受,是——种全新的“中得心源”。昌耀的“日出”只是他自己的“日出”。你看,他没有写日出磅礴的气势,而是“听见日出的声息蝉鸣般沙沙作响……/沙沙作响、沙沙作响、沙沙作响……/这微妙的声息沙沙作响。”这里,太阳初升时光线微微的震颤、渐渐的强劲过程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使视觉印象转为听觉,但又不露痕迹,在小不似中寻得了大似。这正是诗人放弃一切而凝神观照审美对象的结果。接下来诗人又以静谧衬托了那只在诗中才能听到的“沙沙作响”声,“静谧的是河流、山林和泉边的水瓮。/是水瓮里浮着的瓢”。“水瓮里浮着的部”这一句真是信手拈来,但细加玩昧又觉得它浑然天成、意趣盎然。满脑子“主题”的诗人是断断写不出达只“瓢”的。接着诗人又以纤细幽微的审美敏感写到,“只听得雄鸡振荡的肉冠”(注意,不是雄鸡的鸣叫声).“只听得岩羊初醒的椎角”(注意,也不是叫声和踢踏声),这种细腻之至的体察,不是观物取形,而是澄怀味象。  “但我只听得沙沙的潮红/从东方的渊底沙沙地迫近”,至此,—派充满生机的充满喜悦的太阳就要升起了,它“沙沙”地从昌耀的诗中真切地向我们走过来。能否写出最具有个人性的,同时又对读者具有召唤力的感觉,是对一个诗人的考验。怪不得意象派大师艾兹拉·庞德这样说:“与其写万卷书,还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好的意象!”这句像是赌气的话,反映了真正的诗人对诗歌独创性的重视。是的,只有“沙沙”的日出对昌耀才有意义,因为那是他自己的日出!
昌耀,原名王昌耀,1936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常德桃源,九三学社会员,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文工队队员,河北省某军校学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参加创办文学杂志《青海湖》,并担任编辑工作。1957年因创作《林中试笛》短诗二首,被诬“反党毒草”打成右派。1959年被流放到祁连山深处的劳改农场,在这里度过了20年痛苦而漫长的岁月。1979年沉冤得以昭雪,回到《青海湖》编辑部。八十年代以后作品引起广泛注意。2000年2月,中国诗歌学会授予昌耀首届“厦新杯”诗人奖。2000年3月23日,昌耀与肺腺癌抗争数月之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从青海省人民医院堕楼而下,实践了回归母亲怀抱的愿望。
昌耀出版的作品集有《昌耀抒情诗集》、《情感历程》、《噩的结构》、《命运之书》、《昌耀的诗》、《昌耀诗文总集》。昌耀的作品有清新鲜活的现实写照,亦有浪漫主义类似惠特曼式的激情奔放的呐喊。但更多如《空城堡》那洋,用近乎现实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心灵世界。其诗作想象的奇峻、语言崎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诗的总体风格表现为冷冽、凝重与热烈、奇峻的和谐统一。昌耀是生活在精神西部的圣徒,是二十世纪后期活跃在诗坛的优秀诗人。诗人祝勇在《昌耀不死》中写道:“白昼里他是狂沙埋不了的高贵,月色里他是鹰隼一样游弋不休的伤感,”他“像一只敏感的苍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滑翔轨迹,全然不去理会外面世界的脉息。不管怎么说,昌耀都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奇迹”。诗人韩作荣著文称昌耀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上一流诗人相比,也不逊色”。
三.履历
北岛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到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了
纠缠着,象无数个世纪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四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赏析:
诗歌,被人们认为是最接近心灵真实的文学艺术。人类的心灵是充满灵异色彩、不易精确解读的。而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先来关注诗中的这棵向日葵。而引起读者对这棵阳光中的向日葵的注目,也是诗人所期望的——诗歌在一开篇,就召唤读者把目光投向它。它有什么值得人们去关注的呢?
我们看到:这棵阳光下的向日葵,它并没有低下头,也没有把微笑的脸庞朝向太阳,而是把头转向了身后。这意味着什么呢?诗人对这棵向日葵的行为动因进行了解说——它好像是为了咬断套在它脖子上的绳索。这是怎样的绳索啊?是牵在阳光手中的绳索。在这里,我们感到了诗人的表述是那么奇妙,获得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向日葵,这种喜爱阳光的植物,总是把花盘朝向太阳,以获取更多的阳光,使子粒更加饱满。向日葵的喜光性,在诗人的笔下,却被作出了另外的阐释:并非向日葵喜爱太阳,而是太阳用手中的绳索,套在向日葵的脖子上,强暴地牵引着向日葵把脸朝向它……向日葵并不情愿的,它不要做任太阳约束的、以太阳的意志为行为守则的、没有自己的头脑与思想没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余地没有自我的缺乏生气的木偶。它迫不及待地要挣脱那太阳手中的绳索,而且几乎要“一口”把那绳索咬断!它要抗争,要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尽管太阳也曾经、而且一直都在用阳光哺育着它成长。
第一节诗,用新奇的说法,把读者的思想引导到了一个新鲜的问题里去,引导读者更深地走入这首诗。第二节诗一开头,诗人仍是提醒读者继续关注这棵向日葵。看它,这棵解脱了太阳的绳索羁绊的向日葵,昂起了它的头。那么自信,那么生机勃勃,它在用自己的姿势挺立着!它怒视着太阳,怒视着那颗象征着专断蛮横意志的太阳。它要用自己的头颅去思想,它要用自己的头颅去遮住太阳。这金黄的向日葵,挣脱了束缚,也就获得了思想的能力。所以,即使没有了太阳,它也一样能够闪耀光芒,那是独立自由的思想的光芒。“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如果有谁曾经认真地阅读过大画家凡高的《向日葵》,能够领会那种尽情释放生命活力的美,那么,他一定会对这两句诗有更鲜明的体会。在这节诗里,这棵阳光中的向日葵,在展示着获得了思想解放的胜利的姿态,显示着饱满的力量,尽情地闪耀着独立自主意识觉醒后的光芒。
然而,任何胜利都要付出代价。就像冰心的诗里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诗人并不只是一味歌颂争取自我解放的抗争者,他还要向人们揭示抗争着所付出的血的代价。诗人召唤读者关注这棵向日葵,并期待人们走近它:“它脚下的那片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在这棵向日葵胜利与自信的姿态的背后,在它的不为人留意的脚下,是浸透着血的泥土!这惨烈而悲壮的真实,显示着抗争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更加衬托了这棵向日葵的崇高与神圣。
伴随着对这棵向日葵的关注,读完了整首诗,我们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棵简单的向日葵,而是一棵有着思想象征意义的向日葵。这首诗创作于1983年。我们留意一下历史的描述,就会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们,刚刚解脱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在那个时期之前的文学话语中,“向日葵”总是被阐释为面孔始终朝向太阳,头颅被阳光牵引,丧失自我意志的人群的象征。那个时代中的人们,遭受着“左倾”错误思想的压制,绝对地服从着当权者的意志,丧失了自我,丧失了独立思想的自由。这首诗的诞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宣言。他激励饱受历史惨重折磨的人们,奋力抗争,去争取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独立自由的人格。
当一首诗能够反映时代的声音,它就可以列入诗史而不朽了。所以,这也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在一本现当代诗歌的选本中发现这首诗的原因。
这首诗之所以受人喜爱,也还有着艺术方面的原因。它并不把诗人所要讲述的时代的思想明明白白一览无余地呈现给读者。而是借助一棵向日葵的形象,来含蓄地暗示出来,因而不会被读者轻易地获得确定的信息。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在感受这棵向日葵的抗争、愤怒、骄傲、喜悦、痛苦的同时,心随着这棵向日葵而跳动,情感随着这棵向日葵而起伏,获得的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试想,如果明明白白地写上几行口号:打倒思想专制,追求思想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倡导独立人格……还会有这么浓郁的诗意吗?
诗意的含蓄,还可以给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让读者自由地联想。如果我们把这棵向日葵看作一个成长着的孩子的象征,看作一个摆脱父母专横过分的爱、寻求独立自主的生命规划、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孩子的象征,是不是也可以呢?毕竟,寻找自我,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向,在生活的磨难中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阅读这首诗,仍能够感到它是那么新鲜、激动人心的原因。
生活是充满了诗意的。有谁没有尝试过写几首诗?那么,什么是诗?写出怎样的诗句才能够感人?就让我们从这首小诗里,去获得对自己有价值的启示吧!
五.感情的时间                     多多
A
呵,亲爱的,让我们
再看看窗外的世界吧
看看傍晚时分的烟酒店
雨水打湿的街道、车辆和情人
再看看起风的时候,城市多么荒凉
没有果实的树,又多么孤单
你就会感到:我们应当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
就是家庭的时间
你就会停止在玻璃窗上写字
再不沉默,再不犹豫
也再不看我,就扑回我的怀中……
B
我醒来了,亲爱的
当我发现
你正在我身上写字
当我感到
你冰凉的指尖
我就不再睁开眼睛
因为我知道
你正对我凝神思考
你在我身上
决定你的命运
悄悄写字……
C
我已遗忘了
你的一切
只有你的冷漠
还同昔日一样美好
只有你真挚的爱
我至今
还没有得到……
D
只有悲哀
还属于记忆
属于记忆中
最主要的东西
只有悲哀
它让我
和你永远在一起……
E
我伤心地吻你
把头埋到你怀里
像孩子一样
抚摸你,嗅你的身体
希望你
能够给我一点信心
希望能够忘记
还是在别离……
F
是你目光中
让人伤心的东西
吸引我
是你
对你一个人的思念
吸引我
我在倾听
你对他的爱……
我在听清
让我难过的声音
我在听清
让我难过的感情
我就拿起你的手
擦干你的眼睛
然后垂下我的头
去想一些高尚
宁静,而又
绝对绝望的事情……
G
还记得那里吗?亲爱的
那是我深深地爱过你的地方
在那里,我曾为你留下悲哀
一点儿都不做作的悲哀
那里已经空无一人了。亲爱的
我们一同寻找过的灌木丛
我们一同坐过的长椅
你曾抚摸过的白桦树
也被移植到医院的围墙里
一切都过去了。亲爱的
那个你不愿回忆的秋天
我们一同用爱情经历的秋天
只有果子静静落下,落到
你和我分离的小路上……
H
亲爱的,别忘记
我们曾经在一起
虽然一切已经过去
虽然我们已学会别离
但亲爱的,别忘记
我们曾经在一起
那是我们住过的小屋
那里有我们的过去
有你,在纯洁的时间里
为我忠实地走动
在宁静的夜里
为我深情地呼吸
紧紧贴住我的脸啊
和我久久交谈
好好坐在我膝上
为我点燃香烟
你用妻子的手
脱掉我的衣服
还让小窗的灯光
至今刺痛我的双眼……
I
看你啊是那样
懂得感情
又是那样
熟悉它的内容
你不停地
在我脸上留下口红
还慢慢为我
合上你的眼睛
你准备和我
好好温存
还轻声提醒
不要超过
不要超过
你对时间的规定……
J
看你啊给我
起过那样多的名字
要一边轻轻地
唤着它们
一边抚摸着
我的头发
想象着我
是怎样一个人
我是怎样
就成了你的
怎样学会
熟悉你的身体
怎样知道
你对我
怀有一个信心
把我当成
你的力量
也当成
你的忧郁
要在
笑的时候
美好地
隐藏……
K
噢,是你的,亲爱的
只是你的,亲爱的
我要把吻亲到你脸上
我要不停地这样做
我是你的,亲爱的
只是你的,亲爱的
只要我这样相信
就会感到快乐
我要把吻亲到你脸上
我要不停地这样做……
L
可你愿意赠给我的
不是轻蔑,也不是冷漠
你常常拿起我的手
不是捉弄,而仅仅是在抚摸
你常常善良地对我笑
让我感激,让我难过
你常常用眼睛
注视我,告诉我
你仅仅在用最美好的表情
忽略我……
M
呵,你照例在讲
离别前的谎话
照例在为我挑选
一个温柔些的创伤
生怕你离开我的决心
仍在吸引我,生怕我
在离别中学会的
仍旧是爱……
N
呵,别张开它
别照耀我,别让我昏迷
别让我知道你的灵魂
是不温柔的,别让我看清
你覆盖着睫毛的眼睛
你豪华的没有泪水的眼睛
--别让我看清
你昂贵的让人发冷的眼睛
你美好的给人创伤的眼睛
呵,别让我看清,别让我失明!
O
那是一段短暂的时间
那是我们相爱的时间
在我们相爱的时间里
我们找到了离别的地点
那是我们离别的时间
那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我们离别的时间里
我们找到了相爱的时间
P
哦,你憔悴了
也温存了
但你仍不肯说出来
你只把头发啊,挽成别一种样式
噢,你恨我了
也不愿再见我了
我却仍旧充满感激:
在你的诅咒中--我们仍会频频相遇
Q
噢,看你把我
哄得一路傻笑
却在暗中
用力围紧我的腰
你就会把我
领入黑暗
可我一点儿都不畏缩
也不害臊
我当然知道
你会多么地老练
可你的阴谋对于我
又是多么地重要!
R
为了承认这是肯定
我们谁也没有点过头
为了相信这是真实的
还要把它永久埋在心底
我愿心,这样美好地破碎
愿灵魂这样贞洁地痛苦
我要继续默念从未说出的话
还要得到你不断的回答……
S
我又带着多么疼痛的感觉
思念你,而我又疼痛得多么温柔
以致当我想到你的时候
只感到难以忍受的快乐……
V
我修剪你栽下的树
照看你撇下的花房
我让窗子四季敞开
像迎接你到来时一样
我甚至不肯打扫楼梯
为了保存你留下的足迹
我甚至不敢走出围墙
为了相信,你仍在琴前歌唱
但我这样虔诚地守候
不是为了一点爱的见证
只是乞求得到
再见你一面的自由--
W
是从别人的目光中
我才感到自己
已变得这般忧郁
那些温柔的细节
又从你消逝 声音中
让我重新经历
让我把所有
准备屈服的东西
告诉你
我生病了
亲爱的,我相信
整个世界都生病了
整个世界都在相信
等你香烟吸尽的时刻
就一定
会给我来信……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当过知青、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出版过诗集《双桅船》等。她常常以女性的直觉通过对骚动的灵魂之展示来映照客观世界。这就使她的诗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色彩。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王小妮《月光白得很》入选理由:纯静的诗歌,来自女诗人内心的宁静
《月光白得很》
月亮在深夜照出了一切的骨头。
我呼进了青白的气息。
人间的琐碎皮毛
变成下坠的萤火虫。
城市是一具死去的骨架。
没有哪个生命
配得上这样纯的夜色。
打开窗帘
天地正在眼前交接白银
月光使我忘记我是一个人。
生命的最后一幕
在一片素色里静静地彩排。
地板上
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
赏析:
千古一月,诗的月,歌的月,非自信的后来者,不敢轻易对那片最朴素而又最深沉的月光作诗的言说。过于的“流通”,使命名的初夜作古于遥远的记忆,触目可及的,只是观念的投影或尘嚣的飞扬。王小妮一句“月亮在深夜照出一切的骨头”,顿使人抖落一生(也包括一身)的烦腻,剔肉还骨,惟一片空明,如沐如浴,令饮者(月之饮者)醉!
“骨头”是存在的真,非直面而彻悟者,难得想到用此词去呼应“月亮”。物质的暗夜,我们在白昼失明;“白银”的“天地”,我们在“深夜”清醒。“月光使我忘记我是一个人”,忘记作为类的平均数的我、非我之我,而“人间的琐碎皮毛/变成下坠的萤火虫”,独一份澄明的心境令“人”沉醉。只是诗人更有另一种孤绝的立场,抚月发问、临境而叹:“没有哪个生命/配得上这样纯的夜色”,并代造物主感慨:“城市是一具死去的骨架”。强烈的现代意识于此峭然而出,与千古之月默默对质。“月是故乡明”,“故乡”何在?只有“生命的最后一幕/在一片素色里静静地彩排”。“彩排”一词用意极深,悬疑意味中难觅旨归,且“静静地”,透一息诡异的凄清、料峭的顿悟。全诗结尾两行,方透露一点女诗人的气息。男士对月,多头重脚轻(写诗亦如此),难得本质行走。小妮守住真实的细节,淡淡道出:“月光来到地板上/我的两只脚已经预先白了”。是实写,尤是最高妙的虚写:承恩,感恩,是自然(上帝?)的呼吸使我们重获呼吸的自然,与澄明有约的一颗灵魂,在月光照拂之前,已预先将自己洗白了……
全诗四节十四行,无一字生涩,无一词不素,低调、本色、从容,质朴中得空灵。惟一瑕疵,第二句“我呼进了青白的气息”中的“了”字,似嫌多余。无“了”,“呼进”便成为进行式的情景,成为浸漫而弥散的悬疑状态,有更大的空间感和更真切的体味。一“了”,便闭锁了更多联想的可能,所谓“坐实了”些。此诗迹近天成,但越是如此得来的诗,越要持一份警惕,精心去推敲修改而使之臻于完美。
另外,读这首诗,慧眼者更可在字里行间品味到一种特别清朗与优雅的写作心态。素心人写素色诗,朴素之美,美在人真,此诗可证。回头看,连诗题都素得让人稀罕,一下子便记住了——在一瞬间记住了永恒,在永恒里记住了瞬间——了悟创造原是不造(造做),对千古之月,怎么说,都不如这样说好:真的,“月光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