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一笑百媚生,环佩轻摇人远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48:49
——古根海姆·佩姬
作者:王瑞芸    2009-06-23 16:20:56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她和G分手之后,茫然无措,便动了开画廊的念头,虽然她的不少朋友不赞成(他们认为她根本不懂艺术),其实这个想法对她倒相当合适。一是,她的家族对于收藏艺术已有先例,她的叔叔所罗门?古根海姆,许多年中一直在收藏艺术。另外,古女士的母亲在1937年去世,留给了她另一笔45万美元的遗产。她变得更有钱了。再有就是,她喜欢艺术家 ,向往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做事,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而她自己若不能亲自创作,那么办画廊是最合适的途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在欧洲近20年,认识那么些有名的艺术家,作家,文艺界各种名流,这是一笔非常丰富的资源。实际上,她办画廊从头开始就全靠了艺术界高人的指点,而她的好处正是听话。虽说她在动手办画廊时,连什么是抽象艺术,什么是超现实艺术都分不清楚,可是,她顺从高手指点,让她把画廊一下子办成了伦敦最前卫最引人注目的画廊,大获成功。她等于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轻而易举就把事情办成办好了。
这一来,她一改闲散无聊的状态,开始忙碌起来。她在伦敦和巴黎两地奔波,组织巴黎的现代艺术作品在她画廊里展出,由于她的起点高,她的许多展览都能在英国艺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比如她是第一个把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介绍到英国去的。她给康定斯基在英国办了第一个个展, 她在1938年办的当代雕塑展,在英国成为轰动的社会事件。因为那些现代抽象雕塑作品运到英国时,遭到海关人员的扣押,认为那些奇形怪状的铁疙瘩不可能是艺术品,因此要作为金属入关上税。海关甚至请了大英博物馆的负责人来裁决,可惜当时大英博物馆负责人对现代艺术了解甚少,居然也裁决说那些算不得艺术,应该被课税。古女士岂是个听摆布的,她到朋友圈中一扇呼,英法许多现代艺术家立即联名写信给英国国会,迫使英国国会讨论此事。讨论的结果是画廊取胜,允许那些现代艺术作品免税入关。大英博物馆的负责人不仅在这个事情上丢了脸,同时也丢了位置。因此展览在英国尚未开始就已经弄得人尽皆知。而古根海姆女士的画廊在伦敦知名度更高,被英国人视为反映欧洲前卫艺术的窗口。
办画廊不仅为古根海姆女士找到了生活的轴心,而且让她改换了个人生活的模式。这些年来,她在婚姻上不断地受挫,让她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她自问为什么非得找一个丈夫,跟着就有无穷无尽的吵闹,互相折磨,互相约束。她开始体会到,自己独立生活其实有无数的好处:没有干扰,没有牵制,她是那样地有钱,有闲,做什么不能?对于男人,她为什么不能只拥有他们的感情 ,而不必非要占有他们。这一来,事情变得容易多了。说来,艺术界的那些男人们,个个都是风月场上的好手,再加上成天有没完没了的法国红酒,苏格兰威士忌助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成就一段风流好事。她多傻,她再也不苦心孤旨地寻求好男人做丈夫了,而是碰到了中意有趣的男人,即时行雨露之欢就成。她想通了,就让自己放开了,她因为办画廊,成天在英国法国艺术家之间穿梭往来,纠缠勾连,她的生活,就像她给朋友的信中说的,“我忙坏了,忙着画廊的事务,忙着跟男人上床。”她把自己做成了欧洲众多现代艺术家的情妇。到老年时,她受采访时被问道:“你有过多少丈夫?”她平静地反问,“只是我自己的,还是也包括别人的?” 据她自传提供的数字,她先后有过五个丈夫,至少30个情人。
这么一个女性,她出格乃至放荡的行为,道德评价是一回事,她在艺术上产生的作用影响是另一回事,我们得把话分两头说。而事情的奇异处还在于,只说她那样随便地以身体和欧洲文化精英们互通曲款,竟让她用最直接的途经进入了欧洲文化界的心脏地带。而这块地盘,由于一向被优秀的绘画雕塑诗歌小说包装,被世人看得神圣无比,冠冕堂皇,那些文化名人一个个都仿佛戴着月桂树冠,神恣仙容,接受庸众们景仰。可是,她仅以一个女性身份作通行证,就一下子为我们世人还原了这个神圣地带的世俗面貌。所有那些文艺精英们,全是世俗的饮食男女而已,所有普通人都具备的弱点他们一件不少,在人生的旅程中一样有欲望,贪婪,好色,轻义;一样对失望,烦恼,焦虑,痛苦束手无策。她打开了这扇门,不仅对于她个人生活--游刃有余地穿行其中--是重要的,(她年轻时把艺术艺术家看得多么神圣啊),对于我们这些艺术的看客也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她后来回到美国,把欧洲的这些艺术精英们聚拢在身边,又渐渐把美国的年轻艺术家聚拢到身边,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让美国人把仰视欧洲艺术家的视角渐渐改变成平视。这个心态的转变,在催生美国新艺术风格--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若不是战争,古根海姆女士会一直呆在欧洲,但战争改变了一切,欧洲艺术的进程中止了。艺术家忙着逃难,她那样一个犹太人,更加应该首当其冲地逃离希特勒企图征服的欧洲才是。可是这个有命有运的女人,却利用战乱之际轻巧方便地做成了一件大事:收购艺术品。就这件事而言,她可实在是赶上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她捞了好大便宜:大战在即,艺术家只要逃命,能把手上的作品换成现钱是求之不得。这一下她在巴黎寓所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她直接从他们手中买画,价格当然极低。饶这样,这个有生意头脑的犹太女人,依然不放松跟艺术家还价。比如,她非常喜欢罗马尼亚籍现代雕塑家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抽象雕塑“空中的鸟”,布朗库西要价4000美元,她想方设法砍价,乃至跟他上床,艺术家死活不肯松口,而她也死活不愿让步。直到德国军队进攻巴黎的黑色硝烟已经象乌云一样笼罩了城市的上空,隆隆炮声清晰可闻,布朗库西才作了妥协,让她用3000美元买去了那件作品。就这样,在战火逼近人人逃命的要紧时刻,她在巴黎一共买下了五十件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总共花去她4万美元左右,这个区区数目,现在买她那种收藏的半幅,乃至四分之一幅都不能了。
除去收购艺术,她在战乱时还做成了另一件事:为自己“猎取”到一个丈夫,德国画家恩斯特(Max Ernst)。
恩斯特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是一个重要画家,名气很大,他是超现实主义的大将之一。他除去在绘画上有超人的才能,在猎艳方面也有超人的才能。作为画家,他在30年代就已经成名,成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美国也开过个展。当他在40年代初和古女士相遇时,他正在落难。当时由于和德法宣战,法国政府下令逮捕所有在法国境内的德国人,他被法国政府逮捕,但两次都设法逃了出来,正千方百计地要出境。古女士一直对他的作品有兴趣,极愿意收藏,多多益善,等见了面,她觉得他不仅画得好,人也很帅,何况又那么有名。她立刻向他抛彩球,送秋波,恩斯特是个中老手,岂有不接的,何况他在狼狈之时,急需她的帮助,两个当然就做成好事,在古女士的帮助下,他颇为顺利地离开了欧洲,和她一起同机飞往美国。
古女士一到美国,就着手物色画廊,她要立即在美国继续她的画廊事业,以此延续她在欧洲的生活。她首先在曼哈顿东51街买下一座大宅第,她的宅第马上就成为流亡美国的欧洲艺术家们的大本营,那里几乎日日宴饮,夜夜笙歌,她把自己做成了欧洲艺术家殷勤的女主人。比如她出钱供养着法国超现实主义的“教父”普吕东(每月两百美元),直到他能在纽约找到职业为止。她的家被报界的记者们称为“超现实主义的司令部”。有人这么描写道:“她的家象个夜总会,我每一次去都在办派对,家里到处是人, 喝着聊着,电话机前总有人在打着电话,而附近的墙上则涂满了电话号码,留言--这显得很有波西米亚味,而在这个地方的中央,是阿丽丝奇境记中那张大宝座,上面端坐着恩斯特。”
虽然如此,恩斯特对古女士并不好,结婚后对她一直比较冷淡。他其实是不爱她,恩斯特只爱漂亮女人,他和不够漂亮而且也不年轻的古根海姆女士结为伉丽根本是一个偶然,差不多是战乱中他的一次“失足”。他们在一起吵得很凶,她怨他从来没有拿她做模特儿画过她,即使他作品中有个把形像比较接近她,那也是画的凶神恶煞一类--这成什么话!此外,还更有不像话的,恩斯特和她虽做夫妻,但在经济上完全不做任何贡献,他其实卖画颇为有钱,但他对于日常开销支出根本不闻不问,一毛不拔。古女士即使有足够的钱,但见一个做丈夫的人,如此“见外”, 岂是叫她心中舒坦的事,因此他们吵闹不断。若不口角,便是冷漠,两个终日无话。以致古女士形容他,“冷淡得象一条死鱼”。
说来,她不是已经找到自己新的生活方式--大肆享受单身的自由嘛,怎么又要重蹈复辙,再次结婚呢?在她给朋友的信中,多少可以流露出她的心事:她对朋友坦白说,“真是难以相信,我尽管有过三十个情人,但我依然只是孤独。”是啊,她可以说得潇洒,做得无忌,但她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鱼水之欢就是鱼水之欢,稍纵即逝,缺情少爱,一颗心没有爱,被爱,注定是荒凉的,孤独的。她尝够了被抛弃的经历--她一生中最爱的三个人,都是死于非命,突然弃她而去,她害怕这个,她内心极其需要真正爱上一个人,并被这个人爱,说到底,她还是希望有个丈夫,有个家。
可惜恩斯特不爱她,也不稀罕她的爱,连恩斯特的儿子在一边也觉得不公平,他说,在这桩婚姻里,古根海姆女士完全是个受害者。
5
虽然婚姻生活不幸,所好的是,她的事业很顺利。她在纽约继续办画廊。她在曼哈顿西57街找到一个房子。请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Frederich Kiesler做室内设计。K是从维也纳移居美国的设计师,身材相当矮小,但极有才华,在圈内名气很响。他果然不负所望,把这个展览馆本身做成了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进去的人会看到,整个展览空间的墙面都是弯曲的,没一处直线,每一件作品也不象传统的方式那样呆板地装在框子里,而是一律去除画框,(省地方,省费用,也显得有现代感) 那些画,或者用线吊着,或者装在可以伸缩的木支架上,展厅内的坐椅台几也都是曲里拐弯,不落俗套……整个展览馆内部被设计成一个超现实风格的空间。结果她的画廊一登场,就成了纽约艺术界甚至社会上一个轰动事件,没有哪一家画廊或美术馆像她这个如此新颖有趣。她的画廊等于是把一个展览场地变成为一个带娱乐性质的公共场所,惹得人人都要来看看,包括旅游者,包括罗斯福总统夫人。纽约各种的艺术杂志撰文介绍这个画廊和它的展品展览不说,其他一些寻常报纸、《时代》杂志、甚至时尚杂志都在介绍这个新出现的画廊。它在轰动效应上几乎达到1913年纽约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欧洲现代艺术展--“军械库展览”。
在她画廊出入的常客除去艺术圈内的名角,还有纽约当红的舞女,歌星,演员。这样杂芜的身份,成为多层次文化成份的融合,使得她画廊能把“高级”艺术和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她的画廊无形中为社会制造了某种时尚口味。此外,由于当时艺术界所有重要的角色都在她画廊中日常行走,一个美国年轻画家的画若能放进去展出,就能被那些重要角色们都看到,当时纽约的任何一家画廊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因此,当她把注意力开始转向美国现代艺术家时,她的画廊立即给当时还不为人知的美国年轻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舞台。这个转向非同小可,因为在40年代,美国现代艺术家在自己的地盘上竟毫无地位,在纽约无论是观众还是收藏家,视线只投注在欧洲人身上。那些人一涌到纽约来,虽说是落难公子,可是他们骄傲得很,眼里根本没有美国画家。竟是这些个外人在纽约艺术界耀武扬威,颐使气指,展览扬名,美国本地艺术家反倒打靠后,只有围在边上看的份。当古根海姆女士的画廊开始接纳他们的作品,她等于是把美国年轻画家的作品带进了美国公众的视线,当然也更加带进了艺术专家们的视线。通过给一个又一个美国年轻艺术家办展览,美国本土的艺术力量渐渐生长起来,多少扭转了欧洲画家做老大的局面。而经她画廊推出展览的一批美国年轻画家,后来都相继成名,大红大紫,形成一个闻名国际的艺术风格--“抽象表现主义”,十多年后,美国因此取代了法国的艺术中心地位,西方现代艺术的美国世纪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