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南教育网——海南教育新闻,海南招生,海南考试,海南培训,海南就业,海南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58:17
校园热点调查:《蜗居》刺痛了“90后”大学生
2009-12-10 08:20:33
扬子大学生记者首度出击调查校园热点——
近日,一部名叫《蜗居》的电视连续剧突然走红大学校园。校内人人网上《测试:你是蜗居中的谁》、《迄今为止看到最好的〈蜗居〉评论》等日志被大家疯狂地转载分享,大有“今天你蜗居了没”的架势。《蜗居》刺痛了尚在大学校园里的80后们正在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房子真的等于幸福吗?QQ上的大学好友纷纷更改状态:我要结婚,我要买房。小贝是不是好男人已经不是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自己要为将来留一个安身之地。
【看《蜗居》】刺痛了80、90后的神经
A恐慌族
不买iTouch,省下1平方米
在熬了一个通宵欲罢不能地看完《蜗居》后,莎莎立马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我要结婚,我要买房”。电视剧里“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的台词深深刺痛了莎莎那对数字极端敏感的神经。虽然还是大学三年级,但极具危机意识的莎莎已经完整地构想了自己今后安身立命的一切。“我在考虑我以后的房子问题”,和同学见面时,莎莎闲谈的中心话题总是这个。平时上网的重点从淘宝转移到了房贷信息。学会计略微涉足经济的莎莎坚决不相信里面买房的悲剧会发生在她的身上。“我不买NikonD60了,不买iTouch了,可以省下1平方米。”从看完《蜗居》的那一刻起,莎莎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同样心有余悸的还有莎莎的男友。“做女人要经得起诱惑”,男友这样“教育”莎莎。对于这一点,莎莎看的十分坦然,“社会越来越现实,爱情也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爱情才会有保障。”莎莎说。她钟情于剧中文章饰演的“小贝”,但小贝在爱情面前的脆弱却让莎莎感到失望。面对记者的采访,莎莎坚定地告诉我们。“其实对于房子我还是挺知足的,我一直很喜欢单身公寓,恋爱之后的目标也不过是35平方米的房子”,莎莎表示,“为房子牺牲幸福了,房子最终也只是房子不是家。”
B奋斗族
摆脱蜗居,奋斗,奋斗!
当大家看完《蜗居》后都在为自己的将来何去何从而惶恐万分的时候,南京大学的小周是为数不多的捂着嘴偷偷笑的观众。自主创业了一家广告公司,在河西地段拥有一套80多万的中等户型,每天开着尼桑天籁上班。小周的业绩已被“蜗居”族惊为天人,今年大四的她已经摆脱了“蜗居”的行列,成功加入在省城南京的有车有房一族。“小学的时候我就梦想着要‘走出去’”,小周很自豪地说,“从苏北来到南京,我告诉自己我都一定要在这里留下来。不管打拼得多么艰苦,我都不会改变我自己的目标。”
小周说,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她放弃了信马由缰的大学生活,加入了多个校级、院级学生组织,并积极参加各项比赛,为的是能在公司的校园招聘中达到“鹤立鸡群”的效果。而简历上密密麻麻的获奖经历也让小周成为了各大招聘会的宠儿,难以取舍之下决断的她干脆自主创业。
当然,殷实的家庭经济基础也是小周能在南京成功立身的一个重要原因。河西的中等户型是小周的父母所买,小周的创业基金也是来自父母。而小周本人并不避讳这一点,“父母给我提供基础,我自己来‘发扬光大’”,小周笑道。
“郭海萍的生活在现实中确实大面积地存在,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生活是奋斗和机遇的结合体,如果读完大学后的状态还是赤贫,那么很显然这样的大学四年就算是白读了。”对于《蜗居》,小周的看法比较独特。相比之下,小周认为电视剧《奋斗》更适合自己,从电视剧里她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奋斗》里的陆涛的拼劲俨然就是生活中她的“发家史”的电视剧版。
C逃离族
出国,那里不用“蜗居”
“我对《蜗居》的兴趣不大”,张燕自嘲地笑笑,一脸无辜,“看《蜗居》的时间还不如去看美剧。”“图书馆才是她的家,宿舍只是寄居地”,她的舍友这样对她打趣。虽然进入大学一年多,张燕的生活依然延续了中学时代的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图书馆。从来没有宅在宿舍盯着电脑追电视剧的经历。对于《蜗居》在学生群中的火爆,张燕似乎并没有想赶这个潮流的打算。“只是蜻蜓点水的看过,知道剧情就可以了吧,电视剧就没必要一集一集看了,”张燕说,“《蜗居》所倡导的价值观是违反道德的,看了没意思,”在她的日程表上,中口高口、论文、BEC占据了90%的时间。
“我觉得我对英文的敏感程度远高于中文”,张燕说,入学的时候选择了英语专业,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去国外读研,所以关于“蜗居”,关于“蚁族”,她都没有太多的关注,“我以后肯定不会是这其中的一员。”张燕对于未来的打算超乎了一般学生的想象。
对于女儿在大学中的生活现状,张燕的母亲表示了绝对的支持。张妈妈觉得,现实并不残酷,关键还是要自己努力,生活要知足。张燕告诉我们,妈妈经常用这样的话来鼓励她,“好好学习,干吗这么急啊,首先得有份体面的工作,有份不簿的薪水,直得起腰杆子,挺得起胸脯子。”张燕告诉记者,国外的生活肯定会是另一种样子,没有蜗居,努力和回报成正比例。为了出国,现在一定要努力学好英语,至于其它,张燕什么都不去想。
D“蚁族”
南京太大,而我太渺小
“我的工资还不够付我的房租和日常开销,这样入不敷出的日子和我的想像相差太远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吴鹏飞一脸哀怨。曾经的委屈他似乎不愿多提。三江学院毕业后,他在南京工作了半年后,吴鹏飞发现自己的生活还是停留在了原点,甚至还是倒退。为了能在一起工作,女友放弃了已经到手的优厚待遇,和他一起留在了南京的一家技术公司。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吴鹏飞的工资基数被定格在了1000块钱,和女友的工资加起来两千出头的收入用来支付每个月的开销后,剩下的“老人头”捉襟见肘。
“南京太大,而我太渺小。”吴鹏飞说,他实在想不通,在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后,为什么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却这么大!尽管很多人都劝过他,权且忍受一段时间。但小吴仍然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一纸辞呈,吴鹏飞放弃理想,带着没过门的女朋友回到了家乡。
回家后的生活是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在父母的安排下,小吴和女友都顺利在一家待遇丰厚的事业单位找到了工作。“《蜗居》里的海萍的生活太残酷,我不愿意面对这样残酷的生活。以前总觉得大城市什么都好,可是后来觉得自己家的小城市还是挺好的。我在家里一样可以有所作为。”而对于相恋三年的女友,小吴觉得也是给她一个交待的时候了。在父母的帮助下吴鹏飞在家乡的繁华地段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两人明年就准备结婚。“换成是在南京,150平方米就意味着120万甚至是更高的价钱,这是天价,想都不敢想的。”吴鹏飞感叹。
【说《蜗居》】每个人都能从蜗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房奴”问题角度
网友“湖蓝背影”:很多在上海的外地人估计都能够找到共鸣,不过也许我们这一代有一点不一样,我觉得买房子看自己的情况来,有那个经济能力就买,没有就算了,用不着一定要亏待自己就为了一套房子。
爱情、道德观角度
扬州大学胡浩:社会越来越现实,爱情也是如此。大学里的爱情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做人要有满足感。
南师大钱苹:现实,太现实的剧情。相比较房子,我想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更为重要,依赖一直以来都是女性的惯性,但是依赖并不能够成为贪婪的借口。海藻还是贪婪,虽然你可以说她只是没有明白自己要什么,但是当你看到他拎着大袋衣服从恒隆走出来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怎么还能够仅仅用纯洁来搪塞呢?
社情舆情角度
苏州大学姜明洁:让我看不懂的不是这部片子,而是看片的人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海藻?更多的人推崇宋思明?我真的觉得不正常,年轻一代开放的不仅是视野,还有道德尺度。
东南大学蔡钰萍:我不太认同那些同情海藻推崇宋思明的人,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今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变了很多。海藻可以同时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并且享受着两份截然不同的爱,那是一种只爱自己的表现,也似乎印证了独生子女偏多的80后一代以自我为中心这一说法。
反思角度
南师大沈丽华:太现实了。一个我一直很向往的城市。居然存在那么赤裸裸的现实,而且在考虑我是不是也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毕业以后是留在南京还是回家乡工作,我犹豫了。
网友“cissy”:之所以坚持理想和坚持道德比较难,我个人理解在于,人的本性还是趋同的,乌合之众的力量是可怕的。这部片子的可怕之处也就在于此。当扭曲的价值观一旦趋同,它就不再是简单的力量,而是一种顺水而下的“真理”,越发让坚持个人之见的人们变得势单力薄,难以招架。这种“主流”价值观会推动更多人思想上有所动摇,更懒于推理,甚至因为有了群体的撑腰而专横武断,理所当然。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造成。所以将舆论导向向正确或者说具有一定道德水准或人性的方面,其实是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但是,我开始怀疑,作为一个自觉还有良知的人(当然,我肯定不是什么圣人),仅仅独善其身,是否也是一种悲哀。
扬子大学生记者:杨甜子丁立李易晗吴双
统稿:杨甜子
【专家说】看《蜗居》,70后理性,80后悲观,90后极端
近来,电视剧《蜗居》热议、争论不断。有的观众感觉《蜗居》很棒,也有的观众认为它“很黄很暴力”。无论哪种声音,都强烈地表达出受众对此剧的客观感受——《蜗居》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很真实。我却认为此剧的制作技艺相当的一般,并没客观地反映现实的全部。从创作意图中随处可见残酷的生活及其阴暗面,生活的积极面往往只言片语带过,而“光明的尾巴”显现出韩式反转剧的痕迹。
然而,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电视剧《蜗居》的确显示了非常惊人的社会影响力。原因相当简单。当社会现实的信息符码和剧情内容的信息符码惊人相似时,受众对于电视剧情节的感受往往会被转化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观众从《蜗居》里看到的接近于现实的影像,但这些影像并不等同于现实。有人认为“不洗手,得乙肝,找不到工作”是歧视;有人认为“与其在大城市蜗居,还不如回到小城市安居乐业”……这些反应有些是感性的,有些是理性的。电视剧里无论怎么说,生活都不会因之而改变。在社会现实中“蜗居”的海清们,不可能个个都有郭海清那样的好运。
《蜗居》对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力,但呈现出来的态度并不相似。70后的态度相对理性,80后似乎很悲观,90后则有些极端。有些90后的大学生说“男生40岁之前最好不要结婚,女生可以努力成为二奶”。之所以会有如此非理性的认知和想法,其实是被电视剧的影像“现实”所影响。中国的大学生从年龄上看完全是成年了,但在心智上还处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阶段,经常会从广告、电视、网络上寻找别人给出的“答案”。他们像海藻一样单纯地接受了来自他人的信息,很难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蜗居》的影像信息本身是有一定片面性的,譬如:里弄小楼居民的小市民气被影像表现得特别细微,但小楼居民教给海清的生活经验只被三言两语就带过了。这些信息符码并不容易被大学生解读,影像的间接经验成了他们对现实作出评判的依据。一旦这些依据本身是不全面和非客观的,那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指望真的只能寄托于命运的偶然惠顾了,你郭海清一样。
奋斗者终成功,这是社会的理想、人生的理想。电视剧《蜗居》让大学生们满眼充斥着悲观的影像,只用最后一集的反转剧效果怎能让他们的人生出现理想化的反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蒋俊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张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