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至柔不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08:24
教人向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亮点,也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并发扬广大的文化精髓: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不只是中国文化,即便是西方文明也十分强调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说:善良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认为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讲的: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心存善良之人,他们就象冬天里的火、夏天和煦的风,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舒适、惬意和慰藉。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的高尚,灵魂变的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地坦然。
何为善?显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并且善的标准也随着个人修行的深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佛家有十善。其一曰不杀生而慈心于仁,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视同仁,勿加伤害。能慈心于仁,不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乎?其二曰不偷盗而义利节用。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助吾等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其三曰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得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其四曰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搬弄是否,是为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至道。其五曰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其六曰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其七曰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所以,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其八曰不悭(qiān )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孽,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佛云:“贪多孽亦多,取少孽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其九曰不嗔恚(chen hui )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佛家话说:“火烧功德林”,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到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所以要勤修慈悲忍辱之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十曰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佛家的善最高境界是一念不生即是善。
俗世的善有三:小善,中善和大善(上善)。何为小善?尊老爱幼,爱家爱国;路遇饥饿冻萎者,施之以衣食;看到邻人有困难,能够及时施以援手;看到有人蹲在路边,面前用粉笔写着:“我很饿”,不问皂白,即施之以钱物者。此皆小善,俗又称为“妇人之善”,并非贬语,而是说这等善一般的家庭妇女都能够做得到。
中善之善有十:一是与人为善。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我就帮他,使他善心增长。别人做善事,力量不够,做不成功,我就帮他,使他做成功,这都是与人为善;二是爱敬存心。就是对比我学问好,年纪大,辈份高的人,都应该心存敬重。而对比我年纪小,辈份低,景况穷的人,都该要心存爱护。人虽然有亲近的,疏远的,有尊贵的,有低微的,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万万不同的种类,但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每个人都值得爱他敬他;三是成人之美。假如某人要做件好事,尚未决定,则应该劝他尽心尽力去做。别人做善事时,遇到了阻碍,不能成功,应想方法,指引他,劝导他使得他成功,而不可生嫉妒心去破坏他;四是劝人为善。碰到做恶的人,要劝他做恶绝对有苦报,恶事万万做不得。碰到不肯为善,或只肯做些小善的人,就要劝他行善绝对有好报,善事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得多,做得大;五是救人危急。一般人大多喜欢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精神。而当遇到他人最危险、最困难、最紧急的关头,能及时向他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出钱出力帮他解决危急困境,此乃雪中送炭;六是兴建大利。有大利益的事情,自然要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到,一个人既然有大力量,自然应该做些大利益的事情,以利益大众。例如修路架桥、修堤筑坝等。但是没有大力量的人,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发现河堤上有个小洞,水正从洞里冒出,只要用些泥土、小石,将小洞塞住,这堤防就可以保住,而防止了水灾的发生。事情虽然小,但这种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七是舍财作福。俗语说:人为财死,人心总爱钱财,求财都来不及,谁还愿意去舍财济助他人吗?因此,能舍财去消除别人的灾难,解决他人的危急,对一个常人而言,已不简单,对穷人来说,则更加了不起。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就不得”,做一分善事就会有一分福报,所以不必忧愁我们会因为舍财救人,而使自己的生活陷于绝路;八是维护与追求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的价值理念,如民主,自由,法治,人权等;九是敬重尊长。凡是学问深,见识好,职位高,辈份大,年纪老的人,都称为尊长。自己都应该敬重,不可看轻他们;十是爱惜物命。凡是有性命的东西,虽然像蚂蚁那样小,也是有知觉的,晓得痛苦,并且也会贪生怕死。应该怜悯它们。
上善若水,随形就器,至柔不争。老子在《道德经》中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格守信用,为政精简、处理政务及时,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李聘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善的习性虽然柔如水,但却具有巨大的能量,可以改变人的内在机制和行为。有学者做实验,给受试者放映一部能引起同情心的影片,然后进行身体检查,结果发现,所有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上升。人免疫力的增强,决定了身体抗病能力,可见同情心、善良心对人的养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道家有语云:“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这段话虽然有极为浓厚的道家“无为”思想,却也道出“善”乃人之本性,尊善而行则人自正,国自治。
大善撼天,爱民敬公者必将受到天地自然的庇佑。《宋世家》中的故事:宋景公梦见心被荧惑(古代天文学上指火星)包了起来。他叫来星相学专家子韦询问。子韦说:“此兆预示可能有大祸降在你头上。不过,可以将大祸转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说:“宰相是我的左右臂,怎么能为了我,而让他受祸呢?”子韦说:“可以转移到百姓身上。”宋景公说:“君王应该爱民。”子韦说:“可以转移到年成上。”宋景公说:“年成不好,民众挨饿,吾为谁君?既然我天数已尽,就让它结束吧。”子韦说:“天虽然高,但对下面的事一清二楚。你讲了三句话,道出了你善的本性和崇高的君德,天必赏你三次,延长二十一年的寿数。观看今夜灾星移动便可证实。”夜里,那颗星果然移动了三次。这个故事中,不只是宋景公善的本性和崇高的君德值得肯定,星相学专家子韦诱人向善也值得我们学习。
百善孝为先。善养父母,滋养福根。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母生养了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最大恩惠,所以,孝顺父母理所当然。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对父母善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树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得道多助,平安常在。即使有险也可过去。虐待父母之徒,绝无善终。传统文化将不孝敬父母视为大逆不道,历代政府刑法均将打骂父母定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人们清楚,一个人如对父母不孝,那么他对朋友的信义是虚伪的,对国家的效忠也是假的。古代贤明者孝敬父母坚定不移,无论父母活在世上还是故去。对在世的父母要孝,对谢世的父母乃至祖先也要有思念之心。
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遇到善行、善言时,常会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善是人体积极因素的起动器,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善,可加快气血流通,让人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的愉悦和奥妙令人难忘。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什么世道总有一些人甘愿助人为乐,他们乐在其中,是一种天性的需要,也只有他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悦和奥妙。这是缺乏善心与悟性的人难以理解的。
相随心变,善能使鬼变成人,恶能使人变成鬼。生活中之人,有的鼻眼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因其面部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因其由表及里透着善。东嬴有女,两腮奇大,其丑无比,平时只能用口罩掩盖。后求救于心理医生。原来此女乃一超级妒妇,见到比自己漂亮的女人就恨得咬牙切齿,脸上肌肉横生,久而久之,两腮变形,到处寻医不见疗效。心理医生告诉她,此病无法用现有的物理和化学手段治疗,只有一个字的精神疗法才能治愈,这个字就是“善”。其做法是:每见到一个女人,就从心底里祝愿她长得更加漂亮,久之必有疗效。此女遵医嘱,半年之后两腮逐渐恢复原状,脸上的横肉也消失了,慢慢地变得温和可爱起来。
大凡杰出的思想家无不喜水、察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子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不争、无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的特性。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俾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概求,似正。倬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而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水是生命之源。水之所以善利万物,是因为它本身是流动的、运动的、功成不居,所以能成全万物。善是人性中最为宝贵的生命之光,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境界的最高体现。一颗纯善的心灵不仅受人敬仰,还能感化和启迪冷漠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善心、勇气和水的精神,以善报善,善善相善;以善治恶,其恶必克;以善治事,其事必成;以善理国,其国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