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自我救赎的一群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24:15
初中看《水浒》的时候,前七十一回让我“气荡神回”,恨不得立刻上梁山入伙,做“杀人越货”、“劫富济贫”的“好汉”——要么怎么说年轻人容易冲动、容易上当呢?“少不看《水浒》”啊。可惜,“英雄”们刚刚排完座次,就该到“穷途末路”了,风摧杨柳、雨打梨花,零丁凋敝、阴阳两分,从此就有点“目不忍视、心不忍睹”,惨情得很呐。后来知道,罗贯中是后半部的“作者”,立刻对此人的人格、人品产生了“看法”: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别说阶级“立场”、思想“境界”了,单从写作“天赋”上看,他比施耐庵也差的紧。就好比是两个“高明”的画家,一个只管粗线条的泼墨氲彩,另一个呢?粗重有细、细里见粗,属重“工笔”也重“写意”,是真正的“丹青”好手。
今天看《团剧》第三十六集,让我重生了这种“转折感”,有点“不忍视听”下去的感觉了。特别到郝老头死掉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所有这些炮灰们的“时间”到了,他们过去是“炮灰”,现在是“炮灰”,将来注定还是“炮灰”,啥时间“灰飞烟灭”,那得看“英雄们”的需要了,有多大“体积”的“英雄”,就有多大“体积”的“炮灰”,有多大“面积”的“英雄”,就有多大“面积”的“炮灰”。比如现在,是为“祖国”效力的时候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必须完成你“炮灰”的“使命”。
《团剧》的高明,就在于他们写了一群“符号式”的小人物,神经绝对不正常的“死啦死啦”的“疯团长”(掌握别人命运的,原来尽是“疯子”),“迷龙”(中国的代号是“龙”)、“王八盖子”(流氓式的“大多数人”)、“好(郝)老头”(“人性”和“良心”)、“梦烦了”(别说“活烦了”,都“梦烦了”),还有最常见的“豆饼”、最下层的妓女、最无助的寡妇、孤儿。还有还有,所有这些都是“小人物”,是来自天南地北分不清长相面目的“小人物”。
当然,总有一个站在高处头上戴着光环的“大人物”,他当然只能叫:“余笑卿”——“我笑你们这些炮灰们”!
正常人会说,看不懂,实在有点看不懂。不过,看不懂就对了,对《团剧》我最想说的一句是,“在集体不正常的年代,正常的思维看起来绝对是不正常的。”
我知道,他们末来的“牺牲”一定会是无名而壮烈的。可以说,每一个战士无论以何种方式牺牲,他都是“壮怀激烈”的,就像飞蛾投火、精卫填海,看起来与大局无关紧要,看起来他们一个个都无足轻重,可是放进“历史长河”里看,那不可一世、桀骜不羁的河流,居然就被这些“符号式”的、“代号式”的,无名沙子、石子们给收拾地改了道了、变了向了。
兰小龙是这个时代的“疯子”。他说,郝老头这样的,永远是“一辈子干啥都没干成。”“郝老头(“人性”和“良知”)活着的时候,想尽力帮助任何一个人,可是谁也没能帮助得了。”“当死掉的郝老头被吊起来的时候,他的胳膊是张着的,升上去的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天使。”
这些个行尸走肉般麻目猥琐的“炮灰兵”,不知道为啥,突然本能地为这个看起来根本无所谓“有无”的破老头子——不,“只会报丧的老乌鸦”,打了整整一个上午。放~!放~!放~!“疯团长”亲自帮着“克虏伯”开了三十几炮,打掉了炸死“老乌鸦”的那门九二步炮。
“孟烦了(其实是兰小龙的灵魂附体了)”说,“我们再也没有可以握着的那只手喽。”“我们失去了软弱,可我们并没有变得坚强。”“我们用了那样的代价抢回这具尸体,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失去这样的尸体。”“他被用绳子缒上去,双臂勒得张开,像被折去了翅膀的老天使,他逆着日光,和初升的太阳一起照射着仰望着的我和迷龙。”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爱惜重视这些炮灰的生命,除了我们自己。”
整个“抗日战争”,中国军人牺牲了三百二十万,或者更多更多更多。这里边,绝大多数都是“死啦死啦团长”和他率领的这样的一群“炮灰兵”。他们看起来是拯救了“中国”,其实是完成了一件“自我救赎”。他们真的还算“幸运”,我要补充的一句是,为“内战”而死的,还不在“救赎”之列呢,他们渺小的“灵魂”,就交给“下辈子”吧,“下辈子”如果还不行,就交给“下辈子”的“下辈子”,直到得到“救赎”为止。http://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