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0:21:11
“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图)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5日08:41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编者按:60年艰辛探索,新中国创造了“中国奇迹”,成功开辟了前途坦荡的“中国道路”,这就是道路,一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一条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追赶时代发展潮流的奋进之路,是一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进一步探讨新中国6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启示,从9月29日起,人民网理论频道特别推出“中国道路·理论探索”系列专访,系统论述新中国60年来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启示。
在六十年光辉岁月里,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并将它们逐步地转化为理论创新成果。近年来海内外政界学界、媒体界关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讨论也在逐步升温。为了促进“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理论概括,进一步解读中国模式背后的理念,探讨中国模式的特质,分析中国模式的全球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雪冬研究员。
杨雪冬说,记得当时法国《回声报》在展望2008年的时候,称2008年是“中国模式年”。在对中国发展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的法国媒体中,至少这个展望是客观而准确的。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重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把世界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这个东方大国身上。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日益明显,包括一些西方大国元首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中国重要作用的期望,网络上也流传着一个“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的帖子。中国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2009年2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说到,“美国经济模式遭受重创,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什么是“中国模式”
——体制内、经验上的两个探讨
记者:对于国内外热议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我们到底该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目前媒体对中国模式的探讨,集中归纳起来有哪些含义?我党有没有较正式系统地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这一话题的准确概括?
杨雪冬:准确地说,国际社会热议的“中国模式”应该被称作“中国发展模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及其原因的描述和总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莱茵模式、瑞典模式、东亚模式等都曾以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而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乃至追随和模仿。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当然也能够形成“中国模式”,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现代化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的贡献。对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媒体上,其中也有初步的学术行研究结果,但是远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可以称为“体制论”,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特征总结为“中国模式”。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模式”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在所有制方面,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而实行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土地和森林、矿山等资源也不实行私有化;在资源配置上,中国虽然采用了市场经济,但政府调节和干预的程度比西方国家要强大得多;在政治上,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三权分立”,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但在思想理论界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