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奔跑在六七点钟的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26:58
按:在新近出版的两期《社会学家茶座》(第31、32辑)上,连续有两篇关于90后研究的通俗学术文章,一篇是宋丰田的《亚文化视角下的“90后”群体》,另外一篇就是笔者的《将“脑残”进行到底——90后非主流行为分析》。前文从消费社会中的自我身份、文化诉求等进行文化角度进行论述,他们不是对政治话语的反叛和抗争,也不是对精英文化话语的抗争,而仅仅限于流行文化的话语权上。后文主要从“脑残”的由来、自拍行为、洛丽塔风格装束、性和暴力的模仿等行为角度,用符号互动的理论进行分析。
我们认为,由80后从学术角度看90后,相较于网络上80后与90后之间喧嚣一时,却情绪化浓烈的相互攻击不同,可以保证理性和价值中立这个前提。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摆脱文化代沟,有着经历和生活圈的共同背景,让误解能够得到最大的降低。在这两篇文章中,两位作者,结合“621事件”“东方神犬”“洛丽塔风格”“星火文”“非主流”等现实感强的文化现象和用辞,相信,依靠着这些在80后、90后间都熟悉的语境,更能引起共鸣与平和无偏见的及时互动。
我们认为,青年文化在一种亲历与在场,才有分析的可能的研究对象,而且还需要有开放式的思维,和敏锐的察觉力,而现成的各路繁杂理论,不一定就能够完全应付当前90后的分析和讨论,毕竟理论总是有滞后性的。这就需要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的有益尝试,虽然这些研究看上去还略显稚嫩,但这仍无碍于我们一直致力于这类吃力不一定讨好的研究,把坚涩的学术“好玩”化,而且乐在其中,或者就是我们对自己最好的奖赏吧。
 
90后:奔跑在六七点钟的路上
张天潘
 
在8月初,《人民文学》在具有纪念意义的第600期,推出80后作者组成的新锐专号,这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一阵哗然之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争议,如同一圈水纹过后,就平静如死水了。这除了反映出人们对于80后话题的审美疲劳之外,还反映了80后已经完成了“翻身”,从当初在争议最大的文学领域,完成一次安静的退场,就这样极具戏剧性,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正式宣告了80后从争议的中心游到边缘。而随之而来的,是有关90后的新一轮唇枪舌战、唾沫横飞。
90后的研究,我和宋丰田都一致认为,目前是国内正经学者看不上的,但却有着很重要意义的文化文本,因为这研究不容易成为课题,太前沿了。学院派的“严肃”对于这种的活泼对象,是手足无措的,而且对于现实感知的滞后,也是国内很多学术研究的通病。同时,对于几大反复被指点的热点透支研究,让研究者自己本身和读者,都精疲力尽。玩转学术,把枯燥文字堆砌变形成生动的文字组合,做些不正经的事情,作为80后小毛孩的我和宋丰田,这是我们的一个新想法:其实学术真的可以是做得很好玩的,正如科学松鼠会把一直以来深奥艰涩的科学文章,玩得像小说像散文像诗歌。
我们在文中都分别对80后、90后之间的口水仗进行了分析,这个可谓当前一个热点的事件,在一些主流门后网站,都推出了相关的专题,为二者的纷争进行劝导和梳理。其实,这现象和当时80后在成长之路所遇见的问题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口水仗的平台和所用词汇,产生了变化,更具有“战场”的你来我往的“硝烟弥漫”。
不过,尽管两篇都是四五千长文,但由于版面的限制和行文的简练,我们在文章中都没对“90后”这个概念和特征属性进行说明,这是一件比较大的缺憾。今天趁第32辑新书出来,当作书评来进行补充吧。
90后,是这一两年热门词汇,风头完全盖过了80后,简单地说,就是指出生在1990年到2000之间的一代人,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生长在媒介发达,电脑、手机等成为生活必需品的环境中,而且由于信息时代的包围,他们面临着更加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同时,社会环境更加开放,社会经济给他们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物质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之前出生、成长的几代人比,90后是属于真正的“优生优育”的一代。
以出生年代为“断代”划分,最早是前卫作家陈卫在1996年提出的“七十年代以后”这个概念,而后简称“70后”得到广泛通用,但也仅限于文学领域。后来被复制和发扬光大到“80后”,此时已经超脱了范围的限制,成为了一个指向性宏大的代名词。到“”90后这里,虽然指向性更强了,但却逐渐被赋予了一些贬义,贴上了不谙世事、愤青、缺乏理性等标签,比如现在网络流行的鄙视词汇就如:真是90后、哎,又一个90后等。
我们认为,两代人之间或多代人之间,差异是绝对的,不管从行为举止还是思维方式,这是时代在每代人身上刻下的烙印,因此在本质上,这些代际间的对象,是不具备可比性的,正如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不分优劣。“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特征,然后构成其独特的阶段历史,如果一代代人过着一样的生活,一模一样的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行为方式,一模一样的思维理念,那么历史从何进步呢?个个都是听话的好孩子,那么历史只是一篇又一篇的抄袭论文,那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剧。”——这段话,或许是对于当前所有对待90后的偏见的一个劝说吧!
其实,我对80后、90后这样大而空的概括,也是很反感的,完全是处于商业策划的一个名词,却被赋予了一代人的空洞抽象名词。但是,也的确是找不到更好可以替代的词汇。这种大范围的概括,容易把观察对象进行了标签化和表象化,因为并游走人们视线中的毕竟是少数,而更多的出生的90年代那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同样背负着祖祖辈辈的期望,艰难地奔波在去往前程的路上。而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少年,社会的分化和差异,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剪刀式的放大,代际累加的社会分化更加令人担忧,他们连撒娇和堕落的资本都没有,有的甚至连电脑、网络是为何物都不知,更何况其他丰富多彩的未曾接触生活方式。不同的起跑线,则很容易让他们成为失声的一群、新“沉默的大多数”,被显示器给“屏蔽”了,这无疑是灾难性的。
宋丰田在文中提到,90后“他们属于未来,不管未来是世界末日还是共产主义乌托邦”,而我点到“90后在舞台上慢慢浮起”。当初“垮掉的一代”,正逐渐在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如今“脑残的一代”,必将会用他们的聪慧,来宣告最初的误解。误解和争议,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过来人对于新生力量的关注和期望,因此,对我们批评或被批评的多方,都应该心平气和,毕竟谁都没有恶性。
有争议,才有进步和成熟,有失望,才知道希望的美妙!记得毛主席曾对青年人说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想,如果处于20到29岁的80后算是八九点钟的青年的话,那么处于10到19岁的90后就是六七点的太阳了——正奔跑在六七点钟路上的太阳!
 
将90后的讨论拉入到公共视野中
宋丰田
 
90后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种网络生存,他们当然不同于我们现实中的生存方式,网络有其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他们不遵守现实社会价值规则的依据,但是我们又要自问,难道这就成了我们将90后生活方式一棒子打死的依据吗?在网络社会中美丑、善恶并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或者说已经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做了彻底的颠覆,芙蓉姐姐、山东二哥等人物形象正是借助网络迅速窜红,这也影响了90后青少年群体的审美能力,网络上低下恶俗之风也是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这也直接导致了90后青少年群体的行为,在最近的“摸奶门”“性虐门”等新闻事件中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价值观已经严重突破了社会能够容忍的底线,他们习以为常的却是令我们成人社会大惊失色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所以写作这些文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将90后的讨论拉入到公共视野中,到底网络给了我们年轻人什么,年轻人尤其是90后将来的路将会走向何方,作为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是仅仅给予一味的批评和斥责还是冷静的分析和交流呢?
关于90后的生存方式,我们成年人难道就没有责任?在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频频被打破的年代里,在邓玉娇们的伸冤声中,在“70码”的可笑判决中,在那些未成年女孩子的凄惨血泪之中,90后的青少年能学到些什么?对比这些,我们还要苛责他们的各种“门”吗?说到底是我们成人社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影响了90后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成人社会难道不应该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