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海中线变化看两岸军力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34:41

红圈部分为台湾军方巡逻区
据最新的两岸军事消息说,大三通以来,两岸释放的和平信息越来越浓,台海和平有望持续存在。而大陆军方的关注点又向东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转移;尤其最近大陆海军远征非洲,转移军方高层视线。因此,待两岸开展军事交流后,大陆将逐步减少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
不过,具有军方背景的台湾《青年日报》却称,两岸直航势必触及台湾“国防”最敏感的神经——台海中线问题,故必须以“国家安全”为最高原则。
所谓的台海中线问题:台湾海峡是一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窄水道,南宽北窄,长205海里(约380公里),平均宽102海里(约189公里),最窄处仅70海里(约130公里)。从理论上讲,台湾海峡两点之间叫中点,把这些中点连起来就成为所谓的台海中线。这是纯地理意义上的台海中线。
直到2004年5月间,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台海中线又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据台湾军方公布的地理坐标,前者由北纬27度、东经122度至北纬23度、东经118度;后者由北纬26度30分、东经121度23分至北纬23度17分、东经117度51分,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又为这条线添加了政治色彩。
1954年12月2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美台协防条约”后,美国军方出于控制冲突规模、明哲保身的考虑,要求台军所有战机和舰艇必须在台湾“海峡中线”以东活动,否则就得不到美军安全保障。由于这条中线是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军官戴维斯划定的,因此台湾“海峡中线”又称“戴维斯线”。从此以后,台湾空军即以“海峡中线”规划出自己的所谓“防空识别区”。
美军1958年9月17日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
根据前述美军作战条令,可知“戴维斯线”在1958年金门炮战时即已存在,台湾海空军也对此知情。不过,美军当时没有刻意限制台军战机和军舰的活动范围。换言之,此时的“台海中线”并非台军在海峡活动的西界。否则,就不会有1965年5月1日的“东引海战”、同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乃至1967年1月13日在金门附近爆发的“一一三空战”,这三次战斗均发生在中线以西靠近大陆一侧。
1965年“八六海战”的惨败,是台海形势的重要转折点。当年夏,蒋介石决定“反攻大陆”,并提前实施各项配合行动,“八六海战”就是在对潮汕地区进行侦察时爆发。此次海战,台军两艘战舰被击沉!“八六海战”致使蒋介石“反攻作战”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此后,台方的作战方针便逐步由“反攻大陆”转变为“防卫台澎金马”。所以,美国如在60年代末向台军提出“不过中线”的建议,被接受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也许就是“一一三空战”成为台海最后一场交火的原因(台军此役损失战机1架)。当然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像对大陆东南沿海的侦察和“外岛”护航等任务,台军仍在持续进行。
1996年的对台军事大演习,可以说是大陆对台工作强硬的开始!为保持对台独分子的高压态势,10多年以来,大陆都以强硬手段对应台湾方面的挑衅。例如就李登辉和陈水扁分别提出的“两国论”和“一边一国”,当时大陆都以射导弹、军事演习等方式对应,使李登辉和陈水扁不敢轻举妄动。
用美国的话说,之所以卖给台湾先进武器,就是两岸军力天平早已向大陆倾斜。为彰显《与台湾关系法》还没有失效,用“一点点”地好家伙去维持不该有的平衡。
岛内媒体也曾多次披露,台军战机曾几次出现在“海峡中线”上空。2005年,正当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演习举行时,台军一架“幻影”战机挑衅性飞至台湾“海峡中线”附近空域,不料立即被解放军雷达锁定,这要是在战时,恐怕台湾军机早就成为解放军的猎物了。
台湾“中央社”2007年12月曾报道,时任台“国防部长”的李天羽当月26日在台“立法院”做报告时承诺,“国防部”将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一个月,每周公布大陆最新军事动态。
2008年3月18日是台军在“大选”前最后一次公布解放军动态。台“国防部”在报告中披露,目前解放军战备演练活动次数比去年同期要密集,但是战机在台海的训练活动不增反减,且有特意避开“台海中线”的现象,这可能与大陆为避免对台湾“大选”造成影响有关。
台湾军方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大陆部署于台海西岸的空军战机约700架、海军各式船舰约90艘、地面部队约6万人、二炮部队各式导弹约1300枚。
马英九上台后,继续重申他的两岸政策立场是不统、不独、不武! 高调支持采购美国的先进武器;接二连三的视察台湾部队以此鼓舞军人士气。
考虑到马英九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台独势力依然强大,中国人民解放军近期在台湾对岸的厦门、龙田和汕头防空导弹基地“后撤”原本部署的俄制S-300PMUI和II型防空导弹后,悄悄将防空导弹换成更新、射程更远的S-300PMUIII型。据了解,由于这型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整个台湾空域都在攻击范围内,因此对台独的震慑将大大增强。
目前,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大三通已全面展开,两岸关系明显呈现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已经步入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长远说来,两岸实现“三通”后,下一步将着力解决政治互信和军事互信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从而从法理上结束两岸的战争状态!最终让台海中线真正成为历史,让台湾海峡变成内海。====================================================================
中国内战中的德国军事顾问团们
发表于 2009-02-01 21:35:57

中德双方分别出于各自利害关系的这种特殊考虑,构成了两国军事交往的基础,并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达到高潮。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德国顾问在中国国内战争中的活跃表现!从而成就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篇章。
1927年11月,两名德国顾问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来到中国广东。其中的一个叫做海因茨·诺伊曼,受共产国际派遣,帮助发动无产阶级起义,建立革命政权;另一个叫马克斯.鲍惠尔,前普鲁士上校,担任蒋介石的私人顾问,帮助实现其更新中国的建设大纲。
无独有偶。
1934年4月,中国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展开第5次军事围剿。此时,又有两位德国人分别担任敌对双方的高级顾问。其中一个叫做奥托.布朗,中文名李德,又名华夫,受共产国际执行局派遣,帮助红军保卫中央苏区;另一个叫做冯.泽克特,德国退役上将,任蒋介石军事顾问团负责人,帮助实施军事围剿。
也许以上两个史实都只是历史瞬间的某种巧合,然而它依然显示了德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影响。
从1927年至1938年,曾先后有5名退役或现役军人来华担任军事顾问及军事顾问团团长。他们分别是马克斯.鲍惠尔上校,赫尔曼.克里贝尔上校,格奥尔格.韦泽尔中将,汉斯.冯.泽克特上将和亚力山大.冯.法尔肯豪森上将。
如果说,中日甲午战争让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现代军事思想的优点,那么,德国军事顾问则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军事的基础。
193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头带德制头盔,身着德式军服,配备德式武器的部队,这就是经由德国军事顾问指导、训练出来的新式中国陆军。到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国民党军队基本完成以德国体制为楷模的整军计划。其中,中央军的30个师完全或部分接受过德制装备与训练,而第36、87和88师为德制化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则完全按照德国步兵标准编装。
在引进现代军事思想方面,德国顾问将西方现代军事观念如纵深布署、内外线态势、机动作战、攻击-防御重点等带入中国军队的训练中,使中国军队首次接触到西方现代军事科学。
此外,德国顾问还协助中国政府规划军火工业、兵役制度、军政军令权责的定位与实施、国防工事建构以及全国整体防御体系的建立。
所有这些,对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能够进行顽强的抵抗,奠定了相当的基础。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中,德制装备的三个师成为国民党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就淞沪会战而言,如果没有战前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与协助,没有新式德制陆军的投入,中国军队可能不能坚持3个月之久;没有德国在战前协助中国建立军火生产体制、提供贷款、建立新型兵工厂,中国将无法自立生产足够的轻武器与弹药,中国的军力将难以为继,从而无法坚持8年之久,失去“苦撑待变”的机会,从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难以与美英苏并肩作战,获得二战的胜利,并影响战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德国的军事顾问,不论是在中国红军一方,还是在国民党军队一方,都因其对中国国情或多或少的忽视、自以为是和坚持己见而屡犯错误。
毛泽东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对共产国际派遣的德国顾问李德提出的批评,同样适用于国民党一方的德国顾问们。毛泽东当年指责李德,置中央红军的宝贵经验于不顾,压制不同意见,独断专行,采用西方军事教条,强令实行阵地战,导致中央苏区在国民党军队的第5次围剿中被攻破,红军被迫实施史称“长征”的长途战略转移。
国民党方面的德国军事顾问们也有同样的错误。例如韦泽尔、泽克特和法尔肯豪森等,罔顾中国国情,罔顾中国军人思想深处的儒家传统思想,并在与中方的交往中表现出太多的普鲁士风格,树敌过多,从而影响了顾问团的效率。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希特勒德国大幅调整对亚洲的政策,外交天平倾向日本。1938年2月,希特勒德国宣布承认“满洲国”,并停止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军事。帝国元帅戈林下令禁止向中国继续销售武器。同年6月,在柏林一再发出命令后,法尔肯豪森离开中国。德国驻中国军事顾问团的使命就官方层面而言由此告一终结。
1941年7月1日,德国宣布承认南京“汪精卫政权”,中国正式对德宣战;1941年底,美英苏中对德意日轴心国联合宣战,中德成为敌对国家,直至二战结束。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战之后,中德之间的军事交往只限于台湾。中国大陆与德国的军事交流在两国于1972年建交后才逐步开始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