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唐福珍的火把能否助我们逃出“迪拜陷阱”?(南方都市报 2009-1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32:26
[e周]唐福珍的火把能否助我们逃出“迪拜陷阱”?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狂飞 原创 浏览量:615
发布时间:2009-12-06
版次:TM08 版名:评论周刊 网议 稿源:南方都市报
这一周,首先引爆网络的是:被誉为“中东王冠上的明珠”的迪拜,因房地产业资金链断裂而引爆债务危机。就在某些左愤将此归咎于“资本主义的‘恶之花’”时,凯迪网友“许斌”棒喝道:“迪拜依然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而迪拜的陷阱,在于这一个梦想并非依靠着社会资源的自由组合,而是依靠着行政权力去强行推动,并因此而不可避免地阻碍了辖区内公众自由释放各自的梦想,且一旦梦想破碎,后果却只能由辖区内公众承担。”“其中之最恶劣者,是公共管理者自己走上前台,垄断释放梦想的机会,以无量的社会财富、以千万人为砖瓦去构筑一己的宏伟蓝图。”“垄断着释放梦想的人,总是慨叹着不被人理解,慨叹着‘吾道孤也’,那是因为,在僵硬固执的眼睛里,只看见了个人意气的张扬,看见了个人眼睛里的美丽,却始终没有能看见代价的沉重,以及其他人的幸福、其他人的悲伤。”
“许斌”将“行政权力主导下经营城市的梦想”称为“迪拜陷阱”,相信无数公众于此心有戚戚焉!如果你还觉得这样的“概念”过于抽象,那么,请看下成都女子唐福珍的“身教”吧:11月29日晚,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唐福珍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16天前,她因阻止有关政府部门拆迁而站在楼顶抗争,最后泼汽油用打火机点燃而自焚。如今,唐的数名亲人或受伤入院或被刑拘,当地政府将该事件定性为暴力抗法……天涯网友“蓝莲花”悲愤写道:“唐福珍生前多方求助于媒体,有的媒体勒索她,更多的媒体是袖手旁观,因为案子不够大,不够极端。是啊,在到处都是拆迁惨祸的中国,有几起能够进入媒体视野的呢?潘蓉用燃烧瓶扔挖掘机极端吗?一个村选出几名代表经年累月上访极端吗?手拿宪法、物权法保卫财产极端吗?在市区中央搭窝棚一住几年极端吗?都不极端。唐福珍想用她的鲜血,刺激这个社会的良知。自焚前她说:‘一定要选一张我最漂亮的照片作遗像。’她的极端,确实引来媒体的关注,甚至她的死亡,比自焚后救活更能带来新闻效应。”应该说,面对唐福珍,我们有愧……
其实,“迪拜陷阱”何止是“经营城市”有,近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砒霜门”事件峰回路转: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此前被海口市工商局发布总砷超标消费警示的3种产品全部合格。海口市工商局认可这一检验结论并承认“失误”。可见,在市场经济时代,“看得见的脚”踩着“看不见的手”同样是“迪拜陷阱”。与此同时,北大“推荐门”其实也暴露了教育领域的“迪拜陷阱”:在校长们的推荐评语中,我们不光看到了“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素质超强”等略显中庸的套话,还有“气质优雅、外表阳光、是校园的一枝百合花”这样让人禁不住捧腹的评价。新浪网友“张宇东”分析说:“对于校长来说,恐怕职责的重心并不在于考察学校范围内的人才。对于中国的中学校长,恐怕更多的职责是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为学校的财政和经费而殚精竭虑。总有忙不完的上级检查,也会有开不完的会议和总得装点的面子工程,学校的各种事务———而且大多跟教学无关的事务,几乎都应该是校长这种行政官员来完成的。在这种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之下,哪会有时间和精力来观察人才和发现人才,并且把所谓的人才所表现的‘才气’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
如果说,“砒霜门”是以闹剧的形式恶心“迪拜陷阱”,“推荐门”是以“滑稽剧”的形式嘲讽“迪拜陷阱”,那么,唐福珍是以“悲剧”的形式控诉“迪拜陷阱”。泰戈尔有句诗曾说:“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见脚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来,当做火把点燃!”我知道,将唐福珍的自焚捧成英雄主义行为是有待商榷的,但当我们在“迪拜陷阱”里被逼得无处可逃时,唐福珍自焚的火把兴许就是带领我们逃出“迪拜陷阱”的唯一希望!
其他的看点还有:12月1日,百度凤巢模式取代竞价排名模式,成为百度新一代的网络盈利方式之一,有网友批评说:“凤巢模式换的是汤,不是药。”美国萨拉希夫妇到白宫“蹭饭”,凤凰网做了个专题《混进白宫“蹭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结语可谓“神来之笔”:“请勿盲目效仿,否则后果自负。”看完电影《2012》后,有媒体征集“如果只有百张船票,你让谁登上诺亚方舟?”答案,有网友回答说:“在中国这个问题不用讨论,首先官员们会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世上根本没有诺亚方舟。(鼓掌!)然后:在大家鼓掌之际,他们已经把船站满了。(挥手送别)”……  □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