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08:55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陈万清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问题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它始于人们对自身复杂社会活动进行解释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是人们对自身追求成就行为的认知解释。对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默里(Murry,H)提出的成就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他把人的需要分成20多种不同的类别,其中之一就是成就需要,即人们所具有的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所希望的成就的需要。他的研究引起人们对成就需要的关注。四、五十年代初,麦克里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等人接受了默里的思想,并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理论。至此以后,成就动机的研究在世界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教育心理学家也把成就动机引入教育领域,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学生的未来成就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对成就动机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引导学生的成就行为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何谓成就动机?至今说法不一。默里对成就需要的定义是:“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与自己所特有的良好或优秀的标准相竞争之下,个人所学习而来的一种追求成功的需要或驱动”。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在《心理学词典》中对它是这样解释的:(1)教育心理学中指个人在学习、工作、科研等活动中力求成功的内在动因。在学习领域则是以求得学业成就为目标的学习动机。(2)管理心理学中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历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家对成就动机的定义,笔者认为成就动机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内在动力,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结果。一言以蔽之:所谓成就动机就是追求卓越的内部状态和过程。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是内、外因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需要各方面多种力量的共同配合、支持与协作,下面笔者就学校教育这一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作一个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激发成就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们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便会逐渐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一个人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并力求实现自认为所能之事的需要。
个体的成就动机是在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下,在适宜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追求成就的状态和过程。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成就欲望。“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力量和动机(巴尔扎克语)”。“是成功的支点”、“是人们有力量的原动力,没有一种始终燃烧的欲望,就不会有任何的成就和收获。” 学生时代是充满好奇心、极富想象力、探究力的时代,在此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憧憬。作为教育者,能够在此阶段,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点燃他们的成就欲望之火,让这“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这将有助于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
1.给予学生成功期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布各森(L.T.Jacobson)曾把随机抽取的学生名单交给一个学校的某班级教师,诈称经过“预测未来发展测验”表明,名单中的学生将来会有优异的发展,并告之教师不要外传此事。8个月后,研究者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行为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列入名单中的学生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而且求知欲强烈,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据研究者分析,这是由于教师在与这些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调、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等,都在传递着对学生暗含的成功期待。这种期待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加之教师的多次提问和辅导,更感染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因此受到鼓舞,学习更加投入,学习成绩必定有所提高。学生成绩的提高使教师更加确信自己当初判断的“正确性”,进一步强化对这些学生的高期望值。这样就形成教师期待——学生自信心增强——积极努力学习——成绩提高——教师确信自己的判断——更高的教师期待的良性循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成就欲望,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学生观,给予每个学生以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适当的成功期待,点燃学生内在蕴藏的成就欲望之火。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教师而言,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对教师而言,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们适宜的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不管什么学生,总有其优势和长处,在他们内心也总有追求进步和完善的需要,总有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只是其成就欲望之火有待于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去点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断前进中的人。作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而不以一时的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给每个学生以符合其实际的成功期待,激发其内在的成就需要。
(2)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主要指: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他们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用他们的心灵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丰富的个体。因而,他们不应该被看成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被看成是贴上分数标签的“符号”。对教师而言,应还学生完整的鲜活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个体。由于各自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生活经历的不同,造成了实际中学生各自独特的“内心世界”。犹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在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独特性是个体的本质特征。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适度期待,使他们在各自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避免出现“一刀切”、“一锅煮”、“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第三,学生是与成人有很大差异的个体。因而,教师在看待问题时,能够尽量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把成人看成成人,把孩子看成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个体,是一个不依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们既不是白板,可以由教师任意涂抹;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作为教师,应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其内在的需要和欲望,使自己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否则,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他们的成就需要,窒息他们的思考,而且可能使他们“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要求、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思想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吸收精神营养的器官和方式。教师替代不了学生,理想教育亦是如此。学生只有经过自己去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最终决定的追求,才会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成为激励其不断前进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因而,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以独特的成功期待。
作为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的学生观,才会对每个学生加以同样的关注,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所蕴涵的独特的无穷潜力,从而对每个学生形成独特的积极的成功期待。它需要改变应试教育中以“分数论英雄”的学生观,从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多个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期待。这些期待会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感觉并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之后,就会唤醒内在沉寂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就会把老师外在的期望内化为不断进取的内在要求,增强自我实现的信心,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在这种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学生被激活的成就需要会时时督促学生、推动学生去为之努力、奋斗、拼搏。只有这样,才会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克服前进中的障碍,不断超越自己和他人,获得成功。据台湾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喜爱与学生成就动机有显著正相关。在教师期望组中,内控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外控学生的成就动机。因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每个学生独特的成功期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
2.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而远大的理想
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还需要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传承和超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变传统的只重集体、完全漠视甚至压抑个体的成就需要的做法,弘扬传统文化的立志教育。在关注社会理想的同时,关注个体的成就需要。          所谓理想,是指在观念形态上对现实的某种超越和预见,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有可能实现的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犹如正在行进中的汽车的“方向盘”,时刻提醒人们始终行驶在奔向目标的“跑道”上。借助理想,人们可以超越现实驰骋于未来的幻想世界,促使人们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认识事物的规律性,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广阔而丰富。激励人们不断探索、进取。在此过程中,它还激发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以此为动力,不断增强人的活动。当一个人的思想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就会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乐此不疲,不断追求卓越。古今中外,凡事业上取得成就的知名人士,都是在理想的指引下,满怀激情,在意志行动中获得最后的成功。又由于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它会激励人们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引导人们不断放眼未来。因而,对于学生而言,为学需先“立志”(这里的“志”即理想)。但在引导学生立志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立“高远之志”。我们既要改变传统的“重集体、轻个人”的价值观,同时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注重个人的成就目标,而忽视、漠视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实现个人的所谓理想,置国家与集体利益于不顾,甚至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代价。一味为个人的生活琐事所烦扰,时时考虑个人得失,缺乏雄心壮志,又怎么能取得辉煌成就?因而,在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时,必须把个人的成就置于为国家与民族的奋斗之中,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克服谦卑恭顺的人格特质,立下高远之志。只有这样,才会永不满足自己已取得的成就;才会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才会给自己的奋斗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会在为社会和他人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日本一个叫德田虎雄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在这本书里面,他谈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他是日本农村的一个苦孩子,成绩也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是他在高中时,他就立志要做一个改变日本医学史的人物,因此他考了三次大学,前两次不理想,进了自认为不满意的大学,他放弃了。他认为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必须进早稻田大学的医学系,第三年,他考取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让自己永远记住自己的理想,每天早上照镜子,看到的是十年后的他,十年后的医学改革家。结果,十年以后,他终于成为了全日本最著名的青年医学改革家。有梦就有追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要给自己的未来寻找一个明确的远大的追求目标,给自己每天的生活注入一份希望和动力。
第二,理想必须建立在各自独特的现实基础上。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当然,其理想也会迥然不同。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时,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独特性,使理想建立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克服从众心理,鼓励学生在自己认定的领域中敢于冒尖与创新。
第三,制定具体明确的行动目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因而,学生理想确立后,还需要指导学生选择人生每个阶段的具体行动的目标。现代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社会的一切竞争,都要以知识为基础。只有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才有实现理想的可能。对学生而言,在确立理想时,就必须在学习阶段制定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制定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达到的限度内,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即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也不是模糊的想法,而是相信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例如,一个对英语不感兴趣的成绩中下的学生,制定一个目标就是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改变自己学习态度的同时,能够把成绩赶到中等水平。为此,他就制定了每天的学习计划,从预习、听课、复习、口语阅读、系统复习等多方面进行努力,结果,不仅增强了对这门课的兴趣,而且成绩提高较快,学期结束时,成绩已接近中上等。在没制定目标之前,他整天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看到英语字母便厌烦,成绩当然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在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时,一般
说来,先要确立一个总目标,然后把这个目标分解,设立几个分目标。这样,每实现一个分目标,就等于向总目标前进了一步。目标确立之后,还需把眼睛紧紧盯住目标,不断努力进取,不断检查反思实行情况,必要时进行修正。但千万不能没有目标。只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倾注极大的热情,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而目标的一个个实现也会使学生的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并获得愉快体验,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促进个人成就动机水平的提高。反之,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相信不会在实现理想之路上有所积累。需要指出的是,这儿的学习目标并非以应试的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应包括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向及乐于探究的欲望。
第四,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引导学生确立理想时,必须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会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人人都期望成功,力图避免失败和挫折。但现实总是无情的,没有任何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人生道路上,困难和挫折就像一段必须经过的桥梁,只有从这座桥上过去,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由此可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例如每一次值日、每一份作业做起),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把强烈的成就欲望与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结合起来,最终定会无往而不胜。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理想教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崇拜的人物及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优势及兴趣爱好,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一个二十年后的自己。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再请同学们设计出一个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每一阶段所必须达到的具体明确的目标。在征求学生们同意的情况下,在班级进行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最后对自己原先的行动方案进行再调整。有些学生还建议把调整后的行动方案贴在醒目的位置,以不断提醒、告诫自己,同学之间互相约定监督实施。通过这一活动,后来我发现有些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中变化了许多,也许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具体明确的方向的缘故吧!
3.运用隐性因素激发成就欲望
学生成就需要的激发受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些力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些力量归纳起来,主要有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两种方式。所谓显性影响是指由各种明显的影响因素构成,他们直接作用于受教育主体。例如:各课教材,它们以其特定的内容向受教育者传递一定社会所提倡的主流价值取向,直接驱使教育主体以教材所提倡的价值观为标准来确定自己的成就动机。隐性影响则是由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有形无声的校园环境、有声无形的校园广播、无形无声的校园制度和各类非制度文化等。它以其特殊的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日复一日的隐性因素影响下,以各自独特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对这些隐性因素进行反复的解读与体味,在一次次与这些隐性因素进行对话和交流中,学生悄无声息地与之产生一种和谐与默契。这些隐性因素就以其特定的方式撞击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从中体悟出未言明的事理,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就某种程度上说,它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可替代的功能。
在韩国的一所学校里,就有四个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世界级的科学家的塑像,并分别标明了他们的国籍和生死年月。另有两个塑像的底座上是空的,国籍是韩国,生是一个问号,死也是一个问号。这就是“无声胜有声”的隐性教育,我们的教育就需要在运用显性教育因素影响学生的同时,注意确当运用一些隐性影响因素,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几座没有塑像的底座,激发他们内在的填补“空缺”的欲望,从小立下远大理想。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学校隐性影响因素比比皆是:例如,学校和班级中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或寓意深刻的漫画(当然,它们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并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期望相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图画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学生一旦从中悟出所蕴涵的道理后,会很快接受并加以内化,激发起内在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欲望会产生无尽的动力,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又如,在班级黑板报上设立一个专栏“名人传记简介”,每期介绍1——2个名人的成功经历。(这些名人最好是学生都熟悉的、甚至是学生所崇拜的人物)让学生在一同感受这些成功人士所赢得的鲜花与掌声中,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声教育中,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再如,建立良好的班级风气,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组织纪律相对较好,群体的抱负水平较高,相互之间互相学习的气氛浓厚,集体凝聚力较强,你追我赶的劲头较足。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活动中,往往都能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参与其中,成就需要自然被激发。
二、引导自我锻造,提升成就动机水平
学生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个体,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成就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除了利用外因激发他们内在的成就需要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锻造,不断提升成就动机的水平。正如阿特金森在《激励和成就》一书中强调的那样:“没有一种环境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优的,没有一种个性是对于所有的环境来说都是最佳的”。 关键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锻造,这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成就动机水平。
1.培养自尊心
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个体的自尊需要的一种关系反应,是社会评价对个体自尊需要的积极肯定。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希望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需要,它对一个人的成长犹如阳光之于万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尊心就是廉耻心,正如古人曰:“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可为”,其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知道廉耻,懂得自尊,那他就什么难事都能干好,从而取得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廉耻之心,丧失自尊,那他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它是提升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基础。自尊心包括他尊和自尊两种形式,他尊就是期望别人尊重自己,即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行动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即要求独立、自信、成就、荣誉等。这两种形式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因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承认。同时,自尊的形成又受他尊的影响,一个经常得到他人承认、认可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能够自我尊重的人,他会以他人的尊重来督促自己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追求卓越。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是有自尊心的人,就会有“皑皑冰雪之志节,然后能显其落落云鹤之精神;有谡谡松风之德操,然后能载其岳岳千仞之气概。自尊者,实使人进其品格之法门也。” 凡有自尊心的人,会主动调节自己的言行,不断超越自己与他人,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新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成就水平。
众所周知,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说自尊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才会得以形成并获得发展和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引导学生适当评价自己。评价有两种形式: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两种评价都要适当,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利于一个人自尊心的形成。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学会了自知,才能正确的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最终取得成功。人能自知而被视为可贵,可见自知之不易。对于中学生而言,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性、批评性逐渐增强,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常常表现出不满足于书本和教师,喜欢独立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对事物的看法有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但由于生理、心理等多因素的制约,这一时期的自我评价不同程度的带有散乱性、片面性和不确定性。要自我评价适当,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即在评价自己时,要运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看到自己长处和优势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自我评价往往会使学生在成功面前停滞不前;而只看到自己问题和不足的自我评价往往又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这都不是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应有的评价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升。其次,引导学生冷静对待他人评价。如他人评价过高,切不可忘乎所以、更不可趾高气扬;如他人评价过低,也决不要自轻自贱,更不可妄自菲薄。自己要有主见,不要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相信自己,把他人的评价当成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注意到:在那些学业困难的学生身上,一样可以找到许多优点:乐于助人、关心班集体、热爱劳动、尊重他人、与同学相处比较融洽……。因而,作为教师就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承认差异的存在,避免以分数为唯一的标准,对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自暴自弃、妄自菲薄的学生,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来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帮助他们找回自尊。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我请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他们拿出一张纸,先在纸的一面写出心目中的自己。然后就每个人的优缺点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在纸的另一面写出小组对组内成员的综合评价(包括优缺点)。最后两者进行对比。通过这一游戏,许多学生又重新认识了自己:那些平时目中无人的学生从同学的评价中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那些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学生(尤其是在学业上经常失败的学生)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发现了自身拥有的优点,找回了自尊。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自尊心总是与一定的荣誉、地位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学生而言,它总是与学校中所取得的成败紧密相连的。因而,要引导学生在成败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可在荣誉面前狂妄自大,也不可在失败面前自哀自怜。把每一次的荣誉都当作推动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跳板 ”。
2.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不仅确信自己目标的正确性,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提升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关键,对一个人未来的成就与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作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事业所达的水平永远不会超过其自信心的程度。自信心犹如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它犹如一片阳光,能驱散迷茫者眼前的阴影!它犹如一畦田园,能萌生希望的新绿!它犹如一面大帆,能鼓动人们的理想之舟抵达成功的彼岸!
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总是在权衡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独特而远大的理想,并下定决心为之付出努力,直至成功。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安装了成功的密码,安装了成功基因,只要有自信心,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成功的密码,从而赢得辉煌的人生。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总是有坚强的意志与充沛的精力,并以此跨越理想之路上的一切“绊脚石”。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在成功面前不骄傲,而是以此作为下一次成功的起点,催其奋进;在失败面前不气馁,而是把“失败看成成功之母”,以此勉励自己再接再厉。
学生的自信心是在其生活的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时期,他们对未来考虑得较多的是鲜花和阳光,对困难和挫折估计不足。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风和日丽、鲜花烂漫的日子,总也会有阴雨连绵、落叶飘零的季节,所以人们才发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感慨。成功和失败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成功总是与失败相伴相随的,关键是人们在成败面前采取的态度。这一阶段,如果不注意培养其对待成败的正确观念,有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因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遇到失败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都将影响未来事业的成功。
对于学生来讲,成就动机不足的重要因素往往是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引起的。因而,如何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学业上的失败,是其找回自信心的关键。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做蓄电池实验中失败了两万多次,可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的呢?他对拿破仑.希尔这么说:“对不起,我从来没有失败过,我有过无数次没有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我必须经过足够的学习经验来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不算失败,因为我发现有24999种方法都不能使蓄电池发生作用”。 他的一生获得了1093种专利,包括电灯、电动笔、留声机等等。这些专利的得来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失败。然而在失败面前,他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而是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当成一次经验的学习。也正是具有了这种正确的成败观,才铸就了他一生如此辉煌的成就。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找经验的同时,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分层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学生一旦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增强了自信。
培养学生正确的成败观,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业上的成败进行正确积极的归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归因有积极、消极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对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负向作用。具体来说,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因素),那他就会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这样就会提高他承担任务和完成工作的自信心;而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因素等),那他就不会产生取得成功的“高峰体验”,自然成功对其今后任务和工作的完成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反之,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的和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因素),则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一个人的归因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归因的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成败进行积极归因。即在成败归因时,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成功的期望与行为的动机,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等不稳定、可控制的因素,增强自信心。
同时,引导学生及时调整期望值。这种期望包括自我期望和他人期望。两种期望都有四种情况:过高、过低、模糊、适当。就它们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而言,适当的期望值最好,它是建立在学生各自的原有基础上,符合学生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催促学生不断奋进;期望值模糊,即目标不明确,往往使学生不知何去何从,找不到行动的动力;期望值过高,学生老是无法实现,久而久之,也会逐渐失去信心;期望值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容易使学生产生狂妄的个性特征,而它与自信心是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必然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使自信心丧失殆尽。因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的并且是适当的期望,这样有助于其自信心的增强。就教师、家长而言,应该在对孩子各方面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的基础,对孩子提出适当明确的期望而且需要考虑孩子多方面的需要,而不是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分数上。当然,自信心的产生最终需要建立在自己真才实学的基础上。因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在各方面不断体验成功,才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激发竞争心
所谓竞争心,简单说,就是具有一颗不断力争上游、锐意开拓创新、永不满足现状的进取之心,它是人们不断超越自己与他人的一种性格特征或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一个有竞争心的人,首先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人。他们总是不满足个人已取得的成就或某个领域已达到的水平,不安于现状和当前的处境,不拘泥于世俗的羁绊,不断孜孜以求、戮力前行。他们不愿吃“老本”,在原地踏步,而总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们的目标永远都在“下一个”。因为他们深深知道:不思进取就意味着倒退,不能超越自己的今天,就无法收获辉煌的明天。因而他们会要求自己今天超过昨天,明天超过今天。正是有了竞争之心,才会有个人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例如爱因斯坦正是由于不满足牛顿的经典力学,才会提出相对论。其次,一个有竞争心的人,又是一个不断超越他人的人。他们在要求超越自己的同时,又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比他人学得更好、比他人做得更出色;有竞争心的人,都有在某一领域争取夺冠的意识,有一种金牌意识,也正是这种意识促使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一个人的竞争心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形成的。激发学生的竞争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适当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即树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关于这一内容前面已加以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竞争心与个人适当的抱负水平成正比。有压力,才有动力。只是每个人的压力应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加以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抱负水平也是不一样的。第二,营造积极的竞争氛围。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个人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竞争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包括学习态度、个人特长、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例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讲到《迈好青春第一步》时,我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名家赞美青春的诗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比一比谁收集得又多又准确;还有设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词,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多,哪一条最有创意……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学生会集中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以获得成功。
4.锻造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应该恪守的对人、对己、对事的特定的道德规范及应该承担的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而自觉采取行动,一丝不苟地完成的心理倾向。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正如康德所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 责任心是人生成功的保证。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就会在各个方面表现出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事业的负责精神,责任心强的人,往往有非常强的主体意识,他们的行动是自觉的,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决定后,他们会勇于承担该尽的责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加以克服,同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力求不折不扣的完成该尽的责任。当他们完满地尽到责任时,就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反之,则会感到内疚和不安。这种责任心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总想把学习和活动做得更好、更完美。这是提升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重要保证。
要锻造学生的责任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般来说,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会随之增强,反之也成立。因而,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都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活动中,需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甚至有的学习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班级的日常管理可以放手让每位学生轮流负责,在班级开展“今天我是班主任”的活动。第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习惯,无论做何事,要做就要求做到最好,高标准、严要求,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第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件小事,似乎容易做到,但实际却并非如此。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总爱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日复一日,长此以往,还有何责任心而言?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成长日记》,对每天该做的事情进行反思、总结,逐步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三、积极构筑成功平台,强化成就动机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成就动机是在内在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和满足内在需要的外在诱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除激发学生的成就需要外,还需要教育者创造条件,给学生构筑成功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强化内在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的成功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  ——这是教育的重要的金科玉律。因而,教育者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人人都可以成功。
1.目标追求:人人体验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成功并非伟人的专利,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成功属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找对自己位置的平凡人。 也就是说,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对于学生而言亦如此。树立“人人都可以成功”的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对实现新课程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的很好体现。
因而,作为学校应该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下的“以分数论英雄”的办学思想,改变那种“一张试卷,一支笔”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确立新的追求目标,那就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让人人体验成功。即人人都可以在自己喜爱的领域中收获成功;人人都可以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因而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分数绝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这样几种观念:第一,坚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内获得成功的潜力,问题是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并积极创设条件,帮助他们挖掘潜力。正如一位“后进生班”的班主任所说:“每一个学生都像一粒种子,都具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性。不过有的发得早,有的发得迟;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深秋;有的枝头挂果,有的根上结实;有的可作栋梁之材,有的可作治病良药,就是一些无名的小草,也能染绿祖国的山河”。 的确,学生的多种潜能需要我们在尽量多的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尤其是学业暂时滞后的学生),在和他们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于他人的方面,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生擅长争辩,有的擅长分析,有的擅长思考,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演讲,有的……只要提供机会,每个学生都具有获得成功的潜力;第二,我们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学业成绩,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要采用多元评价体系,既注重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人格修养;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我们不再需要那些“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应注重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第三,我们的教育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教育的目标是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提供一个使他们能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教育中体验成功。
当然,这种成功体验需要师生的共同合作。教师在对学生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提出一个合适的目标,通过自己的言行明确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感知到教师坚信经过学生的努力一定会成功,对学生的成功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深切的期望。学生以此为动力开展活动。活动中,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予以适当的鼓励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和调整。学生一旦经过努力取得成功后,教师及时予以反馈强化,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当然,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但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奖励,那怕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能使学生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个发现所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不仅仅是来自成功,更重要的是学生发现了自身潜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不断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产生“自我要求——自我努力——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提高要求——更加努力——更大成功”的良性循环。
2.行动方法:构筑成功平台
(1)营造成功氛围
对于中学生而言,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自己主动、健康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最多的是学业上的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具体、适宜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个人与集体的努力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在心理上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体验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源泉,是促使学生不断求知探索的源头活水,它会产生学习精力和学习效率上的奇迹。
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合适要求是学生产生自我要求的前提,教师的鼓励又是学生不断努力的推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对每个学生提出一个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合适的具体的要求,给学生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功平台。使他们在各自的学习中都能体验到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后的“高峰体验”。这份体验并非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手段。也许对于某一问题的创新见解或某一道习题的解答都有可能成为引燃学生走向成功人生的“火把”,成为学生打开 “成功之门”的钥匙,关键是我们要在教育中给每个学生提供这种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具体措施的操作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即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目标是个性化的、分层次的;而且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从事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它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时带有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的心理倾向。这种内驱力驱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予以优先注意,同时伴随着对学习知识的渴望与向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积极情绪,在这种情景中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外在的要求、一种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而成为一种内在的具有明确方向的探索性活动,它会驱使个体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克服种种障碍,主动积极的追求卓越。这种学习心向必然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作为一种激励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改变教育观念,给予学生合适的期待;另一方面,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受”的教学方法,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对于不同特长的学生尽量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展示各自独特的“风采”。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或通过表演、或组织讨论、或进行漫画赏析、或故事分析、或演讲比赛、或组织辩论等多种形式对学习内容加以理解和分析。同时给学生构筑了多方面获得成功的平台。例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把班级按学生个性的不同分成几个表演小组(表演小组实行轮换制),然后选定需要讨论的话题,由各小组分工合作、协同进行“自编”、“自导”、“自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不同特长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擅长语言表达的可以大胆构思需要设置的情景;擅长管理的可以在表演小组中进行人事的合理分工;擅长表演的可以选择合适的角色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对特定的情景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导出结论,或经过教师引导加以澄清。一方面,由于整个内容都是学生依据要讨论的话题自己“编导”的,这会督促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内容进行探究,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语言上更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这样更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使所学习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同学们的掌声中体验了成功,增强了信心,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更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成就行为。就这样,在教师提供的走向成功的“舞台空间”里,学生品尝了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既增加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也会把这份成功的喜悦化着追求更大成功的动力,不断激励自己、完善自己,催促自己奋进。
教师除了在学习上给学生构筑成功的平台外,还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校内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另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尤其是对于经常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这些久违了的成功会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己,敦促他们以此为起点重新审视自己,在找到自己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激发自己内在的求索创新的热情。在此基础上,运用迁移原理,引导他们将活动中的成功迁移到学习中来,从各个方面逐步超越自己与他人,最终形成追求卓越的稳定的心理需要。例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讲故事等竞赛活动;通过举办“我的一技之长”演示比赛;举办相声、小品表演赛;利用体育、歌咏、书法、美术等学科开展竞赛……。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活动为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一个竞争的氛围,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们的一次次掌声和赞许声中,找到一份认可、一份信任、一份自信,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断挖掘潜能。而且这些活动尽量让学生进行组织,教师最多只是在背后帮助进行适当的策划和指导。当然,开始的组织者首当其冲给予有充分准备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其他学生在“替代强化”的观察学习中,在羡慕他人的成功中,强化自己的成就动机。
(2)运用榜样示范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曾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观察学习”。在他看来,人除了直接学习之外,更重要的在于他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进行间接学习。观察学习又叫“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不一定具有外显的操作反应(Bandura,1965)。简单说,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成就就可以习得各种行为。它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心理机制。人的一切行为,从语言的掌握到动作的模拟,从态度的形成到理想的确立,都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学习到。观察者通过对特定榜样的注意,从而获得了某种示范行为的信息,并以符号化的形式加以编码,以表象形式保持下来,这时个体就具备了再现该行为的能力。但这种行为不会自行生成,是否能够得以再现,主要取决于对示范行为的强化。
由此我们知道,要引导学生的成就行为,可以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加以实现。但在实施时,需注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相应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依据心理学的研究,在儿童后期和青春早期,个体已逐渐由对成人的依赖开始向同伴群体转化。因而,在运用榜样示范进行教育时,要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并被其欣赏的同伴作为示范;又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各自心目中的成功榜样也会有差异。要使所选出的榜样能真正起示范作用,就必须防止“一刀切”,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仅选用同一个榜样,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起作用的结果;同时,榜样的选择还应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理想等各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以此增强榜样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选用榜样作题材强化成就动机时,以学生现实生活需要为关注焦点,深入现在中学生中展开调查研究,抽取他们生活中的真实事情,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学习材料,以达到示范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广泛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多种社会角色及其事件,使学生直面真实的生活。再如引导学生看一些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电视节目,象《对话》、《艺术人生》、《人物》等栏目,使学生在感受他人的成功中不自觉的激发起对成就行为的渴望和追求,由于这种追求是学生自内而外产生的,其效果必定会超过课堂上的简单的说教。还可以从学生的身边找出一些他们熟悉的成功人士,请他们来给学生开讲座、作报告等,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下定决心,付出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3)结合家庭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在学校给学生构筑成功平台,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外,还必须与家长多沟通交流,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据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成就动机的形成,尤其是孩子早期的独立训练与其日后成就动机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因而,要使学生真正体验成功,学校与家庭必须走向联合,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与孩子平等相处,关注他们的需要与兴趣,尊重他们的人格。且相对而言,这类家庭的父母自身成就意识就很强,孩子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民主意识较强,有独立思考能力,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不易受外界的左右,敢于探索,敢于承担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能够始终把自己的活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和不断增加的努力之中,力求尽善尽美的实现目标。
具体措施: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改变失当的教育观。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绝不是自己的附庸,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家长应蹲下身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关注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更注重他们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分数高、成绩好,固然重要,但并非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唯一通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而,在生活中,家长要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给他们符合其水平的成功期待(而不以他人作为唯一的参照物)。即使偶尔失败,家长需要指导他们不断调整目标,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在家庭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经常遭受学业失败的孩子,家长要特别予以关注,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不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他们脆弱甚至已经麻木的心灵;在教育方式上引导他们改变简单粗暴的失当的做法,引导家长依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不听之任之,也不管得过多过死,更不能不闻不问,动辄责骂、甚至拳脚相加的做法更不可取。尤其在孩子生理、心理转变的关键时期,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多引导、少强制,做他们的知己和朋友。同时,在物质条件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满足孩子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前提下,尽量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创设各种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在各领域的夺冠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影响外,家庭教育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同时,随着信息、媒体的日益发展,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确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依靠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良好环境。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成就需要;其次,还需要和其他各门学科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一种超越自己与他人的奋勇争先的意识。例如:在物理、化学学科中,可以对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的人生传记进行介绍,其本身的经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许超过知识本身,从他们的经历中激发学生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还可以通过优化校园环境,利用隐性因素施加影响,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显示给学生一股蓬勃向上的活力。在抓好学校自身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社会教育来讲,可以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宣传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就家庭教育而言,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共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优秀,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追求优秀。也许他们中的大部分最终成不了大师,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教育激起他们成为大师的冲动,从而满怀激情地带着梦想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