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大事往往是顺便办成的/讲座论坛 - 北大国际MB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59:06
马浩:大事往往是顺便办成的
文 / 马浩
选自《叶公品龙》,华章经管图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我们一定要坚决彻底干什么的说法,曾经非常时髦,很是令人激动不已。比如,我们一定要解放全人类,大有一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然而,当人们如此心潮澎湃之际,他们大概很少会意识到,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其实往往是顺便办成的。也就是说,许多事情通常是在干别的事情的时候无意间捎带办成的,或者通过干别的事情的名义和手段,有意从暗中操纵并促成的。如果干什么事都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办事则完全靠的是蛮力,缺乏技术含量。丛林战略中,我比你的劲儿大,我要扳倒你,我就拼命扳倒你—这是野蛮人的做法。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史,就有了所谓借刀杀人的伎俩。于是,一切人类活动,便都具有了浓重的政治色彩,隐匿了些许率直与露骨,平添几分狡诈和诡秘。目标越明确,反对势力就会越警觉;路径越清晰,阻挠和反击就会越容易。生拉硬拽,强取豪夺,明目张胆,正面攻击,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与对手势均力敌或者弱于对手的情况下,通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十年前某次在家里请朋友卡拉OK,某友人三岁之子霸占着话筒自己也不玩,死活不撒手,谁要都要不回来。笔者急中生智,顺手拿出一听雪碧递将过去。于是,一手接饮料,一手交话筒,不需任何言辞,立马成交,宾主皆宜。这是笔者记忆中少有的一次可以称为耍弄政治游戏的勾当。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都为当时这一创意甚感愧疚并自鸣得意。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知道如此拙劣之举对家长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不是你糊弄孩子,而是孩子时刻对你进行人之本性的教育。其实,在关照自己利益的时候,孩子和大人的智力是对等的。孩子的反应,出于本能,可能比已经被各种所谓教育缴了械的大人更敏感、直接、真实、鲜活。
虽然,笔者从小学开始就当干部,但对政治游戏和手段基本上是不开窍,甚或反感、躲避,直到今日,也只是沦落为一个纸上谈兵的下场。好在纸上谈兵的人,虽然迂腐,但迂腐得真诚,也可能会多少领悟到一些道理。而真正在世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高手,往往是不会自暴真经的。他们喜好大肆宣讲的基本上是“我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和“你们一定要怎样怎样”之类的豪言壮语。因此,笔者所言,不过是一个迂腐的管理学教授之痴人说梦而已。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好在,此杨修并不依靠彼孟德赏饭。
上初中的时候,一次学校包场电影。给全班同学分完电影票后,发现有些人没来,剩下的票就交给老师了。一个在小学时也当过干部的同学当场质问我,交上去也是浪费掉,为什么不把多余的电影票送给朋友邻居,下次找他借小人书不就更方便容易?或者干脆送给校门口卖冰糕的,下次打完排球想吃冰糕不就可以白饶给你?我当时实在哑口无言。我是一个按规矩执行任务的人,所谓的乖孩子、好学生。他是一个随时想着利用资源办事的人,并不一定是什么“好学生”。怪不得,现在他是一位老板,我是一个教书匠。学校要能“教”出企业家来才见鬼了呢。
真正接触到政治游戏的力量,是在大学期间。柯云路的小说《新星》在20世纪80年代是被大学生们当做政治学和社会学文献来读的。大家对改革新星县长李向南(尤其是周里京的电视剧版形象)多是万般推崇,而对所谓保守派的县委书记则是厌恶至极。但使我触动最深的还是该书记小女儿的一段话:如果我反感某个人,我才不会在我爸面前说他的坏话呢,我只需要说这个人经常和我爸反感的人在一起就行了。这种政治基因,真是代代相传。当年,玄德公也没说“吕布真是坏透了,一定要将其千刀万剐”,只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便足以促使曹操结果了吕布的性命。读三国,是书上的故事;看同龄人,是一种现实的震撼。
千万别把这当成是中国特色。其实,哪儿都一样,饱经沧桑世故的老游击队员也未必不被蛊惑。当年看美国某电视剧,男主角想撺掇到他家过年的老丈人与他一起搭架圣诞节的彩灯,而老头儿毫无兴趣,甚至反感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男主角知道海军退役的老丈人历来看不起海军陆战队的人,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海军,海上功夫根本不提气。于是,男主角慢条斯理地对老丈人说,您看,街对面那家的灯饰是这条街最漂亮的,是他们家老爷子亲自操办的,人家海军陆战队的人动手能力就是强。老头一听,二话没说就冲出门外,开车直奔商店去大肆扫荡灯具。话说到点子上,事情自己就被捎带着办成了。
国家层次的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道伐虢,围魏救赵。古今中外,多少秘密的握手,就把多国间的事情摆平了,有些直截了当,更多的则是互相捎带,各自顺便。近代日本的国策,应是值得瞩目的例子。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加速其工业化与军事化进程,成为亚洲较早发展起来的国家。囿于资源,日本时刻觊觎周边国家的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与轴心国为伍,其称霸东南亚继而整个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由于树敌过多,并强攻珍珠港,激怒美国,招致原子弹袭击,最终不得不以投降收局。
当日本以战败国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得到了美国的大肆同情与援助。然而,人们不应忘却,战争只是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非常极端的手段,而国家利益的实现,还可以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等其他多种方式。日本企图称霸的最终目的,在于攫取和利用别人的资源。这一目的,通过军事行动没有实现。但是战后的几十年,通过商业行动,日本不仅照常利用着别国的自然资源,而且大量利用着东南亚诸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为日本公司营利贡献。糖衣炮弹,胜于尖兵利器。
再看企业层面的情形。改革开放之初,你想开民办银行,政府不让。现在也不让!怎么办?顺便。从实质而言,不管你具体做什么买卖,你只要有资金吸纳,并且能够将资金留存一定时间,自由周转,或者不需要一次性将资金所值的等价物品全部提供出来,你就是具有银行性质的经营。当年,中原某市有一家读书社,实行会员制,多家站点遍布全市。会员一次性交纳年费若干,便可在全市任何站点免费借书还书。如果有足够的会员规模,就会有足够的现金吸纳。这在当时图书种类和数量匮乏,图书馆系统与公众基本隔绝,而大家尚以读书为荣的时代,无疑给大家(尤其是学生和待业青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家长,谁会反对读书呢?因此名正言顺,模范典型。读书社可以去废品站廉价购书,从图书馆和学校免费拿报废与退役的书,可以收购一些民间的书,待业青年有的是,门面房租金在当时还算廉价,除去运营成本,吸纳的会费资金就可以投资实业,比如煤矿等。这种思路和实践远远早于甚至高明于“罐头换飞机”的易货贸易思路,应该说是改革开放后民间资本运作的先期亮点。
当然,当人们顺便办成了一些事,甚至办成一些大事,从而功成名就以后,他们很可能会忘却,其实这些事情都是顺便办成的,反倒坚信自己能够为所欲为,屡试不爽。于是,许多先锋与高手又顺便捎带着开始铁窗生涯,或者黯然退场了。从安然到泰科再到世通,从三株到科龙再到三九,我们看到的是急速成事,而后又急速倒台。昨天还令人啧啧赞叹的榜样标兵,倏然间,在一定要成为全世界最×××××的呼声中,轰然坍塌,一落千丈。这些资本运作的高手,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世通虚报利润110亿美元,怎么办?兼并。搞个上千亿美元的兼并,百亿元级别的亏空,不就显得小菜一碟了么。把现有的棘手问题埋葬在一个可以被描述为“新的契机”和“美好未来”的大问题中,不就能一俊遮百丑了么?
所以,就管理者的招术而言,最日常、最普通的做法是不断地用新问题顺便掩盖老问题,或者在试图应对新问题的时候,捎带解决老问题。当然,任何做法都会出现问题。这种顺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出问题。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顺便解决的,很多事情也是在顺便被解决的过程中败露的。并且,事情的败露本身也是顺便发生的,比如世通的败露,是因为内部吹口哨者偶然发现会计偏差,而并不是被“一定要把打假进行到底”的王海们发现或检举。这好比一个人超速驾车,被警察拦下,由于言语支吾,形迹可疑,又被警察发现了车里藏的毒品。一个人的事情顺便败露,其实,就是另外一个人的事情顺便办成了。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因此,可以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事情往往是顺便办成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你再次听到谁对你说“顺便说一下……”的时候,你应该知道,“顺便”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东西。不管是好是坏,一定竖起耳朵,睁大眼睛,看你是否被顺便裁掉、贬职或打击。从积极的方面讲,掌握资源的人顺便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你实现目的之通途。与其潜心栽花,不如随意插柳。 就企业而言,战略与计划,不过是为了增加歪打正着的机会和可能性,而顺便的成事往往发生在有意的不经意之际。 如何有意地不经意呢,咱们以后再谈。题目是:要想鞋湿透,最好河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