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班级授课制对中学生个性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12:02
作者:qwaszx 时间:2004-4-20 14:29:00 点击:1770评论:0条 来源:原创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师起着不同的作用,学生也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制度,它们各自侧重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中世纪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英国的导生制和互教互学制,按学生能力分组教学的曼盖姆制,20年代苏联的分组实验教学制,沿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等等,但在这些教学组织形式中班级授课制是采用最普遍影响最大的教学组织形式。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班级授课制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组织有共性的集体,一是采用集体授课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基于学生共性集体上课的基础,它作为近代文明的产物,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冲击和批判。特别是近两年100年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受到更多的怀疑和抨击。班级授课制一方面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采用,一方面又受到怀疑和批判,这充分表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还有合理性,也有改革的必要性。班级授课产生和发展300多年来,特别受到批评和改革的100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已充分地明确地显示局限性,对个性化的影响也更加突出。
一般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优越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因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发展,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平共处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当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审美观点。这些素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统一的教育目标和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证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产生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第二次浪潮的产物,是近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工艺论模式,它运用和维护的是划一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的原则,在传统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是加工对象、材料,教师是加工者、工人,学校是加工厂。教育过程是相当于工人按既定的同一目标、标准的要求,在同一空间和时间,用同一工序,把大量同一质地材料连续加工成同一产品的过程,而学生作为加工的材料,并不是同一质地的材料,是有其个性的人,现在我们正在世纪之交,尤其是要迎接21世纪新的文明,这个文明是开放的,在终身的学习社会里,每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兴趣、能力、进度找到学习的机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根据学习者个性去选择学习机会的第三次浪潮,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对素质发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教育开放化、活动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后,班级授课制对个性的约束也就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趋势
个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个性确实表现为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并不就是个性。历代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研究和探讨,基本认为个性既代表了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的意识的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意志、信念等等不同,还体现了个体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我们把这种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及精神面貌,包括一个人怎样对待自己,又怎样去影响别人,这些可以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面貌的总和称为个性。通俗地讲,个性化是只有我一个,我的特殊、我的行为、我的手段、我的目标。个性是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个性实际上是个体的个别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个性是个别性的表现,是每个人独特的、个人才具有的。个别性中虽然包含着共同性,但个性一般是指个性中的个别性。个性倾向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它表现了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选择性和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这些内部系统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程度的积极性来组织自己的行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待客观事物,从而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作出不同的反应。这些需要和动机一方面由个性心理特征支配着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另一方面,这些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又制约着个性心理特征,使个体素质的发展过程出现差异。2000年的高中语文大纲中,我们看到“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具体要求,体现出大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充分关注。因为无论是作为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的广义的传统文化,还是作为狭义的在个体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折射下的精神财富,都深潜在民族民理和个体心理之中。一个人在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资源之后,才有可能形成独立的意识,才有可能把自己内在的美好的本质激发出来,才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教育是帮助每个人尽可能完美地实现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力,这才叫实现了教育的目的。
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基于共性的教学,它所营造的班级或学年集体,虽然是在相等年龄及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在这个集体中,好、中、差学生之间,每个学生之间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是不同的。但是在长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看到个体之间的共同性而忽视其个性差异,或者为其个性而感头痛而要扼杀于襁褓之中,于是进行“一刀切”,用一样的教学目标、一样的教学方法、一样的教学内容一样地进行评价。如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学生学习教师制定的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也用教条固定下来,而不是学生自己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需要而提出的;朗读总是一律大声齐读,而有的学生喜欢默读,有的学生喜欢小声吟诵,有的喜欢快读,有的喜欢慢读,这些朗读方式效果即使是一样的,也会被视为异类而落空;对课文的理解只能是同一个答案而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学了《愚公移山》只能赞美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不能主张愚公搬家;学诗歌更是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学生自己个人独特而又合情合理的体验给扼杀,如学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就只能当爱情诗来读,体验少男少女纯洁、执著、美好而略带忧郁情绪的爱恋,就不能理解得更宽泛些,把小河追求的执著与痴迷,理解成对理想追求的忧与喜。这种压抑个性,摧残个性的做法怎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素质?鲁迅先生曾就《红楼梦》说过:“《红楼梦》是许多中国人所知道的······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