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周生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12:28
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二是举全局之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三是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四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
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而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问题不仅决定人们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还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住高楼大厦的人和住茅草房的人想法绝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环境问题受人与人的环境利益和背后的经济利益的冲突所左右,与工业发展道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不恰当的经济、技术模式或制度有关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环境问题表面上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
众所周知,一部环境保护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保政策,离开经济谈环保那是缘木求鱼。过去几十年的教训,就是把经济跟环保搞成“两张皮”,把环保工作放在了经济的对立面,环保工作的推进难度很大。
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也是自然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技术问题,背后还是文化沉淀的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问题复合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经济模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消费方式问题。
目前,关于环境保护有两个不争的观点:一是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杂体;二是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当今世界已经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负责任的问题,也关系到所在国家领导人的威信问题。在对待世界上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上,有经验也有教训。
历史上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沉重的代价;第二个阶段是宝贵的觉醒;第三个阶段是奋起的飞跃。环境问题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工业化付出的沉重代价。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快速发
展,在创造了无以伦比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爆发了环境问题。
世界八大环境公害,向人类社会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1955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呼吸系统衰竭死亡人数达到400多人。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由于冬天燃煤烟雾引起的污染,四天内导致4000多人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丧生,骇人听闻。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盲目发展,结果发生了水俣病、骨痛病、米糠油等公害事件。今年是水俣病53周年。水俣是日本海边的一个小镇,为发展经济,建了一个大化工厂,但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入海。工厂投产以后,当地村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一度非常繁荣,十二年以后由于长期大量食用含汞污染的水生生物,开始发病,最开始是猫自杀、狗自杀,最后是居民死亡,共确诊了2265人,死亡了1573人。2006年,在水俣病事件五十周年的时候,日本几名80岁的老人联名致信总理,希望中国不要再走日本的老路。日本政府50多年来在民众面前还抬不起头,赔偿问题至今还没有结束。经济学家把没有环保的繁荣比作“推迟执行的灾难”。
同时,在人类社会对环境污染觉醒的过程中,三本警世之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本是《寂静的春天》。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把当时比喻成没有鸟鸣的春天。她指出人们一方面在创建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当时这本书受到了很多非议,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出来攻击,惊动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他出面进行了支持,肯定了她的见解。国际上认为这是一个生态学时代的开始。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1968年,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聚会罗马,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的代表预言是如果不搞环境保护,世界将面临“灾难性的崩溃”。该书一度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环境运动的开展。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受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与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了《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指出“在这个太空中,只有一个地球在独自养育着全部生命体系”,如果对地球培育出真挚的忠心的话,人类社会有希望长期生存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这本书被视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伦理学的基础。三本书的出版,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1970年4月22日,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岸,有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和招贴画,高呼口号“人类保护环境就保护人们自己”,将反污染运动推向高潮。此后,这一天被定为地球日。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世界各国开始了共同保护环境的征程。我们还处在极“左”路线的统治下,当时的观点是社会主义不可能造成污染,谁要是说社会主义有污染有公害,就是给社会主义抹黑。关键时刻,周恩来总理看到了污染的严重性,强调不要把环境污染看成小事,不能再等了,我国才派了代表团参加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第二次是1992年召开的里约环发大会,发表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全人类的共同战略,找到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第三次是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结合我国的实际,要从五个方面认识环境问题:
一是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瘸子、拐子,不健康的人,这将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讽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在认识上总结了三句话: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政治信仰来追求;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科学真理来坚持;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行动指南来践行。
二是要把环境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中来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本质特征。经济发展是关系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而环境则是事关能否生存的问题。人类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自然机制,人们只有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才有可能很好的借助自然界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更大限度地持久的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经济才能稳定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是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污染。
三是要把环境问题放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来看。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同。从理论上讲,消费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奢侈消费。从历史上看,在一些落后地区还处在纯自然状态的生活竞争时,城里人就开始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尚。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后,社会将不断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对环境质量也将产生极大的需求。哪里的绿化好、哪里的水干净、哪里的空气清新,人们就愿意去那里生活,就不再坚持“让污染呛死比饿死好”的想法了,而是“解决了温饱就需要环保”,“有了小康更需要健康”。现在,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远远大于可以提供的环境条件,环境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四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过分地消耗了环境,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举个例子,我国原有木材蓄积量127亿立方米,建国以后50年砍了约100亿立方米,几乎把所有的森林砍了一遍。现在原始天然林已经不多了,一些所谓天然林,最多也只能算是天然次生林。林业生产为国家的原始积累做了贡献,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经济不发展,也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治理环境。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就有条件拿钱来治理环境。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的国家在人均GDP达到2700美元左右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下降。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已经到了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阶段。现在,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层次发生了变化,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也必然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果再不重视保护环境,今后治理的成本会更高,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环境将更难以恢复,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五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来看。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世界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全球环境仍处于持续恶化状态,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巨大威胁。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廉价产品,实行低价消费。同时,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环境履约谈判中,一些发达国家既从环境利益出发,推动国家环境履约,又受经济利益驱动,左右谈判走势,使全球环境保护的形势异常复杂。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地方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是水环境状况堪忧。2008年,全国地表水746个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7.7%,可以满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但劣Ⅴ类水质比例仍然高达23.1%,基本丧失使用功能;湖泊富营养化仍突出;113个环保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取水量仍有23.6%超过Ⅲ类标准。有近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渤海湾、胶洲湾、杭州湾、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重度污染。
二是空气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为95.6%,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全国酸雨污染仍然较重,酸雨发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灰霾天气严重,区域性环境问题突出。
三是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较为突出。我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较低。2006年,城市垃圾清运量1.70亿吨,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较为普遍,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地下水污染物超标率分别达到71%和89%。对七个垃圾焚烧厂的二恶英进行抽样监测,其中四家超标。二恶英具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200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7.58亿吨,排放量为119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2.8%。危险废物年产生量为1079万吨,排放量为736吨。没有安全处置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淋溶水成为重要污染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在看到水气声渣四大环境要素严峻形势的同时,还要看到新的问题日益显现。土壤污染程度加剧。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显示,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局部或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如一些金属矿区、冶炼厂、电子垃圾拆解场地周边地区土壤中镉、汞、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较高,一些钢铁厂、炼油厂周边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石油烃类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土壤污染类型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电子垃圾产生的高峰期已经来临。预计每年需要报废电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产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废物非法流入我国。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主体依然是个体户,无序回收导致的无序利用局面未有实质性改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在储存、运输、拆解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存在污染隐患。
从全球来看,我国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和COD等污染物排放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二。我国边界长,邻国众多,跨界环境问题类型多样,情况复杂。2005年11月13日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我们还看到近十年中国的环境问题发生的深刻的变化:一是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相结合的复合污染;二是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三是传统污染物尚未得到全面控制,新的污染物不断增加;四是长距离跨界污染日趋严重;五是污染型产业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六是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和扩大,已经影响到区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七是全球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直接传递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八是优化能源结构和解决能源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九是核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十是环境健康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清洁的空气、卫生的饮水和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通过“五看”,我们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过大,必须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在发展中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二、举全局之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
既然环境问题是发展道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问题,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必须重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改进环境管理的方式。
历史性转变就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根本调整,是环境保护方式的根本转变,一般说来转变前重经济轻环保,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处于消极的、被动的、事后的、补救的状态,包括环境手段也比较单一。转变以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环境保护呈现出积极的、主动的、事前的、预防为主的、源头上控制的状态,环境与经济关系相协调相促进,环境手段呈多样化,这就是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面对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以来严峻的环境形势,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讨论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要加快实行“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以温家宝总理向国内外宣布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为标志,我国开始实行历史性转变。历史性转变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变化规律,把环境保护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位置,同时,也为我们在发展中保护环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是环保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历史性转变提出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充分显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历史性转变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我们看一看一些国家是怎么转变的。
一是绝路逢生型。如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处于唯经济发展的时代,发生了著名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等。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以《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为标志,告别了唯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一切重大行动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开创了世界环境影响评价的先河,又找到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途径。从1970年实施《清洁空气法》开始,20年后,30岁以上的人群中减少了18.4万例早衰死亡。其他呼吸道疾病比无控状态下减少970万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970—1990年间总收益可达22.2万亿美元,即每年1.1万亿美元。
英国泰晤士河经历了两次污染、两次治理。随着伦敦不断扩张,大量粪便进入水体。1850年,泰晤士河的气味已是臭名昭著。1858年,国会两院不得不把浸渍了消毒剂的布单挂在窗上以去除臭气。更为严重的是,饮用受污染的水导致了疾病的传播,发生了大规模霍乱。之后伦敦先后修建了污水管道和污水沉淀池,缓解了河水的污染情况。1900—1950年,伦敦人口迅速膨胀,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染大量增加,水质再度恶化。之后,通过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采取河内人工充氧措施,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鱼类绝迹一百多年后又重现泰晤士河。从泰晤士河的治理不难看出,第一次治理由于主要依靠工程措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出现反复在所难免。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逐步向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严格工业环境管理,推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投资向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环境治理倾斜,提高了流域污染防治能力;曝气复氧技术的利用,对污染治理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于是,泰晤士河水质发生重大变化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国家战略从经济发展优先逐步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调整,实现了第一次转变。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河流清洁了,空气污染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也得到了管理和控制。
二是奋起直追型。日本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经济年均增长高达10%,在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上个世纪50—60年代,发生了震惊全球四大公害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爱知县米糠油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逃脱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的厄运。在强大的压力下, 1970年召开的64届国会,确立了环境优先的原则,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不仅没有妨碍经济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本从1975年到1980年,工业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由61.5万吨降至54万吨;二氧化硫由110.9万吨降至72万吨,5年中分别下降了12%和35%。而日本防止公害的投资在1975年达到顶峰后逐年减少,到1980年只有1975年的1/3,可见产业结构优化贡献之大。实践证明,历史性转变为日本的环境保护注入了极大的活力,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产业污染问题,创造了世界环境保护的奇迹。
三是跨越发展型。新加坡在工业化的初期,也存在随意倾倒垃圾、排放废水和废气的现象。但环境问题刚刚暴露,他们立即实行历史性转变,1971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城市“环型发展计划”,即环绕主岛进行建设。城市实行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重工业区远离居住区,重污染大型企业建在岛屿上,避免市区环境污染,保护市民健康。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环境保护的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和管理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认真的污染治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拥有了一个清洁和健康的环境,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
发达国家总体上转变发生在1992年的里约环发大会。而我们的转变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十五年。
推进历史性转变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经济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耗的资源多,产生的污染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环境保护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有生力量。坚持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必须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功能分区促进产业布局合理有序,以减排污染促进生产技术换代升级,以环境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推进环境保护必须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切入。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必须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十一五”以来,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强力推动,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也带动环境保护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环保部门抓减排向省长市长抓减排的重大转变,全民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经济政策不断创新;环境监管能力迅速提升。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为环保工作进入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提供了广阔空间。要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促进全社会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洪流中。
第三,从再生产全过程推进环境保护。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是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过去,我们的环境管理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忽视了对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关注,造成环境问题的“防治”是局部的防治,被动的防治。从再生产的全过程防治环境问题,就是要在生产流域推动由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就是要将环境保护的要求全面体现在物流发展中,特别要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管理;就是要在分配领域中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重点,以完善税收体系为基础,调整环境与经济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就是要在消费流域,大力建设绿色标志、环境标志系列产品,大力推进可持续消费。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方案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产业、金融、价格、税收、财政、贸易等政策,开始由生产向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拓展,要认真落实综合方案。
第四,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面对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国家作出了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重大决策,是对水环境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实行休养生息,就是要通过实施十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促进环境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坚决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必须大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严格环境准入,严禁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快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步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让江河湖海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五,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环保工作不可能同步、平行推进,同时也不可能等到一个环境问题解决,具备能力后再解决另一个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这是当前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务院《决定》确定的七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下决心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具体内容是:突出一个重点:就是国务院《决定》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国家环保工程。这七项重点任务的重中之重是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而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又是首要任务。办好两件大事:就是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落实三项制度:就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强化四项工作:就是加强环境政策法制、宣传教育、科技、国际合作。加强“五大建设”:就是全面开展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处理好六个关系:就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以及城市与农村环保工作、区域之间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包括自然生态问题、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前提。
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原始社会的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农业文明整体保持和谐,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的不和谐。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状况,恩格斯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大道中生,和而不同。与西方文明的“争”字特质相反,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一个“和”字。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最生动的表述,则要数“太极图”。在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共含,两条鱼的内边结合得天衣无缝,外边则共同构成一个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协调吻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三点内涵中,第三点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利于自己;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最终有损于自己。学者把它称为“太极和谐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深刻、极为重要。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二)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世界新潮流。按照一般推理,生态文明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但未能实现,其原因在于:一是经典的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技术和资金优势,使本国的生态危机得到缓解;二是西方工业文明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修正发展错误的能力,但难以自发地转向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巨大的利益诱使着前进的方向;三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生态成本,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
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环境污染,还涉及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对待自己的家园。我们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协调性。这已经超越了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谐,也已经属于生态文明的内涵。换言之,中国己经走到了这一步:必须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来看待发展问题。不仅包含工业文明的内涵,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进步理念,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色”之所在。西方失去机会,就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超越现实的重大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要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把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要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四要重点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让江河湖海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坚决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下来;要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唤起群众珍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伟大觉醒。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政策上,要从实际出发,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在措施上,应实行十分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和制度;在行动上,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三)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
回顾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环保道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我国环境保护的里程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立足于工业化起步和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有所显现的现实,我们开始探索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新道路的探索中,环保事业不断发展,探索重点与时俱进,国家环保机构也实现了“三次跨越”。
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开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征程。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体系,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三项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向环境管理要效益。
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明确了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开始向环境污染宣战;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开始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环境治理;2002年第五次全国环保会议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进程。
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转变”的重要论断。按照历史性转变的要求,确立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提出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积极实践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路子。
我国环境保护起步晚,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依然处于边治理边污染的状态,一些地方甚至没能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究其原因,虽然我国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对传统发展模式有所超越,但依然延续了工业文明发展的路子。
2、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基本特性和应该处理的关系
30年的探索历程表明,新道路具有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长期性就是按照实践永无止境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一代接一代环保人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阶段性就是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特征,阶段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针对性就是敢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艰巨性就是充分认识解决我国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应该正确处理以下六个关系:
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从当前来看,既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还要以新道路为统领,认真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思路;从长远来看,既要努力缓解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又要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持续改善。
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应当准确把握探索新道路的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真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一代接一代、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处理好预防和治理的关系。预防可以减少污染产生,避免不必要的治理,特别是对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更要在预防上狠下功夫。治理是减少污染排放的最后环节,必须坚持以铁的手腕加大治理力度,切实防止因环境容纳不下导致质量进一步恶化。
处理好治理和管理的关系。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只有正常运行,才能削减污染负荷。环境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治污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发挥减排效益。管理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差距就是污染减排的潜力,必须坚持向环境管理要效益。
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农村是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但农村和城市环境又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不可分割。要把加强农村环保作为探索新道路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农村地区污染直接威胁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安全的突出问题。
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新道路的探索既需要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来丰富其内涵,又需要生动活泼的实践来检验其成效。既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开门探索新道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又要动员所有关心环境保护的各界人士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3、当前需要着力建立和完善的五个体系
在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摒弃与工业文明进程相对应的环保做法,积极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环保新体系。
第一,发展推进历史性转变的保障体系。一要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二要坚持环保规划先行,与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相协调、相统一,以环保规划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坚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积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环保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是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产生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效的根本方式,是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关键。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一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二要坚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三要坚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四要不断创新生产理念,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是“防”亏“治”欠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甚至容易贻误保护环境的战机。高效治理,一要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二要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积极研发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环保治理技术;三要把环保产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以环境治理拉动环保产业发展,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与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三大支柱。要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和环境形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有针对性地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不断解决困扰环保工作的难题。
第五,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特性。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综合协调作用,建立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是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纵观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史,强化环境管理机构能力,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是发达国家集中整治污染时期采取的有效管理方式。我国在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发展阶段,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二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三要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团结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环保工作合力。四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努力提高环境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建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五要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同时,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符合环保特点的金融产品,积极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的进程,不断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
四、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看,这场金融危机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造成的。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货币体系成为一个以不受约束的美元为中心的体系。以储蓄率过低为核心的美国经济内部失衡,导致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全世界举债,来维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和很高的消费。美国货币当局在长时期内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支持美国的资本市场。衍生产品2000年总规模达到400万亿—530万亿美元,约为美国GDP的30—40倍。
美国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表现为通过向全世界举债来维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和很高的消费,而其动力在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驱动,也就是工业文明使然。因此,这场危机在警示世界加强金融监管、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使资源与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世界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表现为: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提高;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市场信心有所恢复,社会预期有所改善。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内外部环境还十分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8.3%,财政支出增长34.8%,外贸出口下降19.7%。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金融危机是这个过程的开始。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卓有成效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经济危机之后可以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社会危机,政府都下台了。经济危机还有另外一个规律,就是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环境保护。最近,我们对40个城市和浙江、福建、安徽三个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情况表明,上述经济现象是客观的,问题是存在的,有些情况是严重的。主要有下面五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
一是投资结构方面忽视环境保护。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者陷入衰退的时候,由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经济增长,很容易从投资结构等方面忽视环境保护,从而造成环境问题的反弹。我们调查发现,在个别地方,一些已经被环保部门拒之门外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又重新被提上日程,甚至一些已经被淘汰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又死灰复燃。大家关注经济回暖是对的,但是调整结构、提升经济的质量更重要。这次金融危机客观上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有力的倒逼机制,如果利用好这个时机,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下一轮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发展。现在,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大力优化产业结构。金融危机过去后,各国采取的措施都将经受时间的检验,经济都将呈现一个新的面貌。如果我们仅仅是简单复制或克隆从前的产业结构,危机过去后还是老样子,那不是党中央、国务院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全国人民愿意看到的。二是产业转移使中西部环境压力增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的统计,西部地区工业增速高于东、中部地区,但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接了东、中部地区的污染产业。三是环境保护的政策落实受到影响。一些有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制定完善的进度有所放缓,有些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实施力度有所减弱。四是企业出现放松环境管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环境保护部和地方环保部门受理的建设项目中分别有15.5%、23.7%存在未批先建等环境违法问题,重点污染源中25%存在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转问题,“开机欢迎、关机欢送”的问题,时开时停、偷排直排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地方比原来有加重的趋势。五是企业治理污染的投入明显减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老账还不了,新账不断欠。以上这些现象,全国都已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跟扩大内需的主战线相比,它是支流,但是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
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坚决不要搞简单的重复建设,不要搞“两高一资”的项目,不要搞能力过剩的项目;提出既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又要当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明确指出要把当前发展环保事业、振兴环保产业当作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生态环境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曾经经历了许多危机和困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认真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我们就不犯错误,少走弯路;什么时候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打了折扣、出现偏差,实际工作就会出现问题。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管是扩内需、保增长,还是保护环境,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
(三)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从客观上讲,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如果利用好这个时机,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下一轮经济在更高起点上的更大发展。目前,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美国最近也有复苏的迹象。实际情况到底怎样,金融危机过去后大家都会看到,一切都由实践来检验。我们当前要做的事情都应当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来考虑,一定要通过应对金融危机换个“活法”,以崭新的面貌应对世界变化。我经常借用一个化学现象来说明这个问题,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由于原子结构不一样,金刚石成为了世界上最硬的、无色透明的物质,而石墨却是最软的、有色的物质,改变这种结构就需要把原子拉开,只有在高温、高压或者强烈冲击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这谈何容易。因此,我们调整结构不仅要方法对,而且必须力度够。从现实来看,有的企业是不能救的,该淘汰的就得淘汰,应当抓住机会让市场去淘汰它,实现优胜劣汰。否则,没有风险机制哪有竞争?哪有优化组合?现在要利用这个机遇来调整结构。如果我们仅仅是简单复制或克隆以前的产业结构,危机过去后还是老样子,那我们跟欧美、日本的差距还要拉大。
通过倒逼机制实现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在其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当前,要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开展环保工作。一要防止简单的重复建设、“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项目重新上马;二要防止产业转移过程中污染物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三要确保正在推行的环保政策有效落实;四要严防一些企业可能出现的放松环境管理、治污设施运转不正常等现象,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要认真落实环保工作“十项任务”。今年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部署了十项工作任务:一是扎实推进污染减排,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8年下降2%和3%以上,比2005年下降9%和8%,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90万吨、化学需氧量112万吨;二是认真兑现七项承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既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又要为控制“两高一资”借机扩张把好关口;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抓住扩大内需、增加环保投资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规划项目,确保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四是坚持“以奖促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加大生态保护工作力度;五是切实加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六是坚持环保为民,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和污泥违法处置问题,推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安全处置,开展重点流域集中督查,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七是用好已有成果,继续推进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八是选准突破口,努力抓好环境科技、政策法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工作;九是狠抓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转化,深化“五大建设”;十是做好“十一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及早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思路。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扎实工作,真抓实干。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周生贤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转变 三门峡市积极探索用新的工作思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认识经济形势系列谈 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认识经济形势系列谈 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转变(湖北)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2 张家港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张家港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以“五个新突破”加快湖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宁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贵州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 中央高层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集调研//中央高层领导在多个重要场合同声宣示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为建设水运强国作出新贡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加快”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聊城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人民币应加快推进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