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京城炒栗子传人(中国青年报 2007-1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5:25:55
传奇
京城炒栗子传人
2007-11-07
本报记者 刘元
“想吃‘王老头’的炒栗子,没不排队的时候。”北京南城“王老头”炒货店外,一位姓李的主顾已经执著地在大风中排了半个小时队,他念叨着,“甭管大小,没坏的,个个儿好剥,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是啊,姚明什么没吃过啊,也来这儿买栗子吃。我也得买点儿尝尝。”他身后一个小伙子搭茬儿。
“王老头”的糖炒栗子,被誉为“京城一绝”。王家的第四代传人王海山,边用铲子翻腾着大铁锅里的栗子边说:“我们家祖传的炒栗子手艺,到现在得有上百年了。”
王海山的祖爷清朝末年在京城前门的鲜鱼口做炒货的小买卖。一次,皇宫里管采购的大臣,尝了他最拿手的炒栗子,觉得好吃,就点名让他定期往宫里送。
王海山的爷爷继承了祖爷的手艺,在京城干鲜果品店“益祥和”做炒货师傅。每天来买他炒栗子的人络绎不绝,人送绰号“王一铲”。
王海山的父亲也子承父业,打小在“益祥和”学徒,后来当了炒货师傅,一直干到解放后该店散伙,才去百货公司当了售货员。改革开放后,退休的父亲当上个体户,重操旧业炒栗子,还注册了“王老头”商标,成了全国第一家有品牌的栗子。
而如今已年过半百的王海山,先是在“文革”中到京郊农村插队,返城后在北京缝纫机厂当了几年工人,随后停薪留职跟父亲学起了炒栗子。
炒货是苦行当。大冬天甭管刮风下雪,在马路边上支起口大铁锅,劈柴点着火就炒,耳朵和手冻得生疼不说,栗子遇热绷起来,烫眼睛、掉脖子里是常事儿。王海山的手腕上,至今留有炒栗子烫的伤痕。
王海山入行后,喜欢上炒栗子这门手艺,没事就琢磨什么时候加麦芽糖,加多少,什么时候火大,什么时候火小,怎么能炒得赶上父亲的手艺……一天,他正把炒好的栗子往筐里装,父亲拿起一粒往地上一摔,说:“你这栗子怎么跟死皮球似的,听不见声。摔地下,‘嘣’一声裂口了,才好剥皮呢。”
“从我第一次拿铲子炒栗子开始,炒了四五年,才得到我爸认可。”王海山说。如今,虽然当了老板,但他每天早晨7点前准来店,晚上9点才离开。一天炒10多锅栗子,每锅炒四五十分钟,他都得盯着炒熟没炒熟。“这小伙计才干了两年多,我撒不开手。”他指着店里的伙计说。
行家说,栗子讲究炒出来一捏烂似一摊泥但不掉渣,“王老头”的炒栗子就有这样的特点,而且柔软、甘甜、皮亮、不黑手。王家的栗子还都是现炒现卖,不像一些黑心商贩,把卖剩的栗子撒点儿植物油,藏在栗子堆下面,表面放一层新出锅的栗子一块儿卖。
“不能让老百姓吃剩栗子。”王海山说,“金字招牌得天天擦,质量是生存的保证,咱不能让金字招牌走了样儿。”山东、辽宁等地有人慕名来联系加盟店的事,都被拒绝了,他担心做不好会砸了“王老头”的招牌。
“王家用的栗子,比出口日本的还讲究呢。”供货商刘先生说。王海山的大哥负责收栗子,每包都得他过眼,得要一水儿的北京怀柔渤海镇产的甘栗子,颜色好,成熟度好,大的1公斤110粒左右,小的1公斤140粒左右,过干或过湿都不要,收来后直接入恒温库保存,收购价每斤比别的商家贵两毛钱。
“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这8个大字写在“王老头”炒货店的招牌上。装熟栗子的牛皮纸口袋上也印着这8个字。“这是我爸提出来的,说甭看这词儿老,过去做买卖就这样,咱也得这样。”
每天,店里的电话铃声不绝于耳,大多是打听“王老头”炒货店的新地址。目前,北京有两家“王老头”炒货店,第3家正在筹办中。这些年因拆迁,炒货店搬过几次家,可一些老顾客说:“你搬哪我就追到哪。”有顾客当年抱着孩子来买栗子,现在孩子都结婚了还来买。兆龙饭店每礼拜都来这里采购栗子,给外国客人品尝。
王海山一晃儿已炒了快30年栗子,眼下,他有个愿望:“特想成立个炒货协会,把北京风味糖炒栗子的老手艺传下去。”他还惦记着写本书,记载下炒货的历史发展和传统工艺。
“嘿嘿,我一直是用平常心做买卖,若干年后,知道历史上有个‘王老头’就行了。”这位京城炒栗子传人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