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一学生谈学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27:18
松溪一中教研室 范众强
一,中学生应当重视学习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 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销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 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它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课老师等具体情况来选取.一般说来,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教师授课特点的方法.学生在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摸索与总结:不同学科的学习程序(要不要预习,先做作业后复习,还是边做作业边复习,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做作业和自我测试的方法,改错的方法和单元总结的方法等等.
二,预习和复习
预习是学生在听老师讲授之前,预先了解一下学习内容,它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预习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在新学期开始之前,通读教科书,粗略地了解新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二是粗读一章,了解本章的大概内容,找出重点难点;三是细读一课(或一节),分出已懂,不懂和似懂非懂的地方.通常讲的预习,是指第三种.
预习的作用在于调动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熟悉一下老师要讲的内容,找出疑点和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听课更具针对性.
预习,好比外出旅游之前,先看一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和自学不同,自学是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主要通过独立钻研,把新知识弄通弄懂,完全理解和掌握;预习则是对要学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老师的讲述完全弄通弄懂.预习虽然不同于自学,但对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自学习惯,却有着积极的意义.开展预习活动,为中学生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机会.坚持不懈地对主要学科进行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迅速提高.
鉴于目前中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已经很重,预习不必强调面面俱到,不必形式主义的每门功课上课前都搞预习,预习的重点应放在疑点多,难度大,教学进度快的课程上;理科各学科的预习比文科更重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需要搞好预习,学习差的学生更需要重视预习.
学习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是由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些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提炼,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短,内容多,需要及时不断地复习巩固,否则,便会一边学,一边忘.从时间上讲,复习有三种:课后复习,单元或阶段复习,学期或学年复习.
听课之后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好比吃饭要消化一样,是消化吸收知识的重要环节.这种复习可以把听课时理解不清的内容弄明白,使已经听懂的知识加深印象,搞清楚;搞懂知识的逻辑联系,以便融会贯通,把学过的知识真正变成头脑中的财富.
课后复习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静心回忆,把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认真回忆一遍,老师讲的内容,理解和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不太理解或没记住.第二步细读课文,对所学知识有个全面的掌握,看有没有忽略或遗漏的地方.第三步深入思考,通过认真推敲,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知识学活.第四步反复记忆,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把知识牢固地储存在头脑里.
单元(或阶段)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把知识系统化,既利于理解,又利于巩固.例如学习了有机化学内容之后,把有机化学的各类反应,各种有机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归纳整理,系统地复习一遍,既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期末(或学年)复习,是学期结束前或一门课程学完之后的复习.这类复习绝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理解,牢固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突击复习,开夜车,由于忽视了课后复习和单元复习,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面,欠账太多,加之时间短,复习的内容多,只能企求死记硬背,结果搞得头昏脑胀,效果很差.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
学会科学地复习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介绍几种复习方法,以便通过比较,择优选用.
及时复习与延迟复习.及时复习是在学习新知识后立即复习,比如上午学习的内容,下午自修课或晚上抽时间复习.延迟复习则是在学习新知识一段时间后才复习,例如到老师要进行阶段测验或期末考试时再复习.两种复习方法相比,前者优于后者.及时复习,"趁热打铁",有助于理解,又能有效地防止遗忘.而延迟复习,往往是新知识在头脑中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无疑于重新记忆,效果自然差.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复习的内容,分散在几个间隔不太长的时间里进行复习;集中复习则是把复习内容,集中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复习.从效果看,分散复习优越于集中复习.所以,要注重课后复习,课题复习,
无疑于重新记忆,效果自然差.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复习的内容,分散在几个间隔不太长的时间里进行复习;集中复习则是把复习内容,集中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复习.从效果看,分散复习优越于集中复习.所以,要注重课后复习,课题复习和单元复习,把复习的内容分散开来,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不要在临考试前集中时间去临时抱佛脚.
穿插复习与单一复习.穿插复习是把几门课程的知识交叉起来复习;单一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内单一地复习一种功课.穿插复习由于是把不同性质的内容,交叉开来复习,大脑可以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兴奋状态,而单一复习,由于内容的类似,刺激物过于单调,容易引起大脑疲劳,降低复习效果.期末复习尤其需要根据各门课程学习的不同情况,统筹安排复习时间,运用穿插复习的方法,千万不要"单打一".
总之,要把复习当作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中逐步掌握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科学的复习方法.
三,学会听课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虽然至少在教室里听了六七年课,但不善于听课,其表现,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据兴趣对老师的讲述有选择性地听讲,四十五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或是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动地听,头脑这个思维的"湖"十分平静,激不起思维的浪花;或是不注重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认为只要下课后认真看书和复习,听不听课无所谓,因而出现上语文课着数学书,上数学课做物理作业的怪现象.
怎样做才是会听课和听好课了呢 下面几方面对听好课至关重要.
第一,要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
在教师说上课后,立即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课,做到目不暇视,耳不旁听,把与学习无关的思想统统排除在大脑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听得最准确,看得最清楚.记得最牢固,思维最活跃.
第三,要勤思多问.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务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
第四,学会记课堂笔记.听课要不要记笔记 还是记笔记好.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学习内容,有利于复习和记忆知识.课堂笔记要用自己的话,把老师讲的重点记下来,书本上有的少记或不记,书上没有的多记,如果老师的板书整齐,可以照板书的顺序记,板书零乱,要边记边理出头绪来,课后要及时参照教科书,整理笔记.整理笔记的过程,既是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如果还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听课和笔记发生矛盾,要把听好课放在首位,下课后再参照同学的笔记补起来.
第五,学会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课间休息得好不好,与听课有直接关系,常见一些学生课间休息时,不是与同学争论老师刚刚讲过的内容,就是赶着做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这样不利于听好课.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是紧张艰苦的脑力劳动,一节课下来,大脑神经细胞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和养料,如补偿不足,就会感到头昏,疲劳,使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减退,课间休息时如能到室外活动一下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则可以使头脑放松,恢复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为下节课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地学习作准备.
四,学会做作业
课堂学习结束时,教师常常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要学生课外完成,完成这些课程作业,既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检验,又是一种手脑并用,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实践,是课堂学习的继续.这些作业,多数要放学回家后去做,又称家庭作业.家庭作业,顾名思义,是学生结束学校一天学习之后,必须在家庭或自习课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整个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校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家庭作业的特点是,做这种作业,没有老师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一般也没有同学间的研究和商讨,是需要独立完成的.要学会做作业,必须从以下6个方面做起.
1.做作业前要有计划安排.动手做作业之前,要统盘考虑一下:几门功课有作业,都是什么形式的作业,各种作业的分量和难易程度等,据此,安排作业顺序,并估计一下所需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2.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做作业是学习,是复杂的智力活动,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意到,只有这样,才能坐得住,沉下心,一气呵成,保证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做作业要认真.做作业不是游戏玩耍,要有认真严肃的态度,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绘图要正确,眉目要清楚,作文要打草稿,绘图要用三角板,圆规和量角器.做完要认真检查,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对于"拿不准"的地方,要反复推敲或查阅资料,力求做到准确无误.
4.先复习后做作业.要在回忆和复习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概念,公式,原理等搞清楚,再动手做作业,这样做作业困难少,速度快,质量高.做作业前的复习,无非是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重点和关键所在,在头脑中象过电影那样"过"一遍,对疑问或不懂的地方,翻开课本,课堂笔记或有关参考书看一下,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延长做作业的时间,这种想法是多余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先复习一下,做起作业既快且好,正应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
5.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首先要按时完成作业,既不要急急忙忙地赶着去做,也不要拖拖拉拉到"火烧眉毛"再去做,要在统筹安排下,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要独立完成作业,先要相信自己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事实上,只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去做,完全没有必要与同学对得数,对答案.独立完成作业,可以提高自立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要独立思考讲究技巧.做作业,特别是比较难做的作业,疑难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理清线索,找出解题的关键.要放开思想,不仅着眼于解题的结果,更要着眼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解题的技巧,通过比较,找出最佳思路和最佳解题方法.要有意识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