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品朝鲜(五):政治空间里的朝鲜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49:42
朝鲜是充满浓厚政治气息的国度,领袖的形象与教导无处不在。正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下,朝鲜人民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这种政治印记。电视本是当代人最主要的消遣工具,但在朝鲜的电视节目中也充满了主体思想的教导。我晚上在酒店特意留意了一下朝鲜电视台的节目,发现新闻节目似乎都是在晚上10点以后开始。这让我有点闹不明白,朝鲜人民到底习惯什么时候休息呢?新闻靠前播放难道不利于提高收视率?有利于对人民进行“宣传教育”?我观看了一次朝鲜新闻的节目。由于听不懂朝语,只能凭画面猜测其内容。当天是7月26日,朝鲜战胜节的前一天。第一条新闻是部队的文艺演出,有金永南坐在下面观看,没有看到金正日。第二条与金日成有关,似乎是一个有关金日成的纪念展,有人在谈感想什么之类。第三条报道的是小孩子们在体育馆游泳,可能是体现他们的暑期生活。第四条里面有生产的场面,还有奖章的特写,可能是描述朝鲜人民的生产。新闻大概持续了10多分钟结束了,主持人最后微微鞠躬,颇有礼貌。除了新闻之外,电视上播放的就是电视剧或电影,以及革命歌曲。而无论是歌曲还是影视,其主要内容都是歌颂人民军的勇敢以及在朝鲜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先军政治在朝鲜的鲜明体现。所谓先军政治,就是视军事为执政第一要务,这是金正日在1995年提出来的,其实质是赋予军队以特权地位,将其作为维持其政权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主体思想,还是先军政治,在朝鲜人民看来极其自然,虽然他们很可能极少去想,这种政治制度与气息与他们紧缺、贫乏的生活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因果联系。
要真切描写朝鲜老百姓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但语言不通,更重要的是,朝方禁止未经允许的接触。我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管窥,其中也包括外国游客是如何在朝鲜生活的。
1.衣
朝鲜老百姓的日常穿衣比较朴素,没有太多的色彩,更不可能有女性穿那种时髦的暴露装,许多看起来还比较陈旧。但是,即使他们仍然处于比较贫穷的生活水准,也没有看到一个打补丁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某种颜色,还是有一定的款式。有的女性上街也穿着民族服装,但以那种上白下黑的颜色为主。在酒店的服务员,女性则多着绚丽的民族服装,而男性则着白衬衣,打领带。而在三十年前的中国,几乎只有一种颜色的着装,农村人多穿补丁衣服。至少从这方面讲,现在的朝鲜要比三十年的中国要好些。

(平壤街头的行人)
2.食
作为外国游客,估计朝鲜方面是按比较高标准来招待的了。我们吃饭都在涉外的餐馆,或是住的酒店,应该都是吃得较好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受到的招待要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些。不但能够吃饱,朝鲜方面还尽量安排一些花样,如他们特色的铜碗饭,将九个菜装在九个铜碗里,所有餐具都是铜的,还有朝鲜火锅。但即使如此,仍可发现朝鲜的菜种类单调,荤食类主要是鱼、肉、蛋和鸡,素菜类则有豆芽、白菜、豆腐,还有每餐吃的泡菜。而且,朝鲜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享受如此待遇,即使是跟着我们的导游。有一餐我注意到,当我们在吃到火锅、炒菜的时候,他们的饮食不过是几个简单的菜加面包。在紧缺的经济条件下,能够吃饱就不容易了,要吃得丰富是不可能的。我后来侧面问了一下导游关于购买物资的事情,她说除粮食外,其他商品不须凭票供应。但粮食是要票的,定量每人每月20公斤(这是在平壤,其他地方不知是否如此)。如按中国当前的饮食标准,应该是足够了,但如考虑到肉食摄入不足,油水少(朝鲜菜本来就油水少,对越来越肥胖的中国人,这倒可能是健康的饮食方式),这个标准可能刚刚够温饱水平。据说前些年朝鲜饥荒饿死了不少了,现在还传出仍然饥荒的消息。我们浮光掠影式的观察不可能印证这些消息,但从新义州到平壤这个粮食主产区的情况来看,以及日常看到的朝鲜人多黑瘦的情况(有意思的是,男性黑瘦者居多。一些女性,特别是我所见到的服务员,倒多肤色还算白皙、体态也较丰腴),可以肯定朝鲜仍然是处于粮食短缺状态的。特别是在那些产出贫瘠、又不被人注意的山区,朝鲜人的生活到底怎样?能否吃饱?是个让人关注但只怕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酒店里的朝鲜服务员)
3 住
据导游介绍,朝鲜老百姓的住房是免费的,主要根据家庭人口和工龄来分配,有特殊功勋者可享受更大面积的房子。从平壤的情况来看,住宅有高层的,也有多层的,但普遍较陈旧。从窗外看去,室内似乎也很少有像中国这样搞装修的。但朝鲜人似乎很爱花,许多居民的阳台上都摆满了鲜花,这也是一种对生活情调的追求吧!另外,居民楼的阳台几乎没有像中国那样用铝合金窗封闭的,也极少看到装防盗铁丝网的情况。

(平壤市的居民楼)
4.行
导游介绍,在平壤主要有四种交通工具:地铁、有轨电车、无轨公共汽车以及出租车。但据笔者目及,没有看到过出租车的影子。朝鲜的公共汽车多比较破旧,大致相当于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平。平壤的地铁相当有名,主要是因为它深达地下100米。导游带我们坐了一站,踏上看不到底的自动扶梯时还真有点头晕。站台装饰其实还算不错,但比较陈旧,灯光也较昏暗,地铁车厢也远远没有北京那样现代化。平壤地铁总共有两条线路,我们去的时候应该快到下班时间,但人并不多。总的来说,朝鲜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许多人仍然以自行车为主要出行工具,甚至还有不少人步行。在朝鲜街头,还能发现一些不错的小车,虽然我基本上都叫不出牌子。最有意思的是,朝鲜交通也是像中国一样靠右行驶,但我发现汽车的驾驶座既有在左的,也有在右的,可能是从不同国家进口的缘故。幸亏朝鲜街道的车不多,那些驾驶座在右的车,开起来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至于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船,在朝鲜市区的大同江江面上,很少看到有什么船只来来往往,只有偶尔有几只破旧的挖沙船在河面上作业。

(平壤地铁出口,出来的人是中国游客,中间穿灰色短袖上衣的女性是朝鲜导游)

(平壤街头骑自行车的人)

(流过平壤市的大同江)
5.导游与购物
我接触比较多的朝鲜导游有三个。其中一个是朝鲜难得一见的比较胖的人,他的态度比较友善,碰到中国游客充满好奇心的问题也乐于回答。但他不在我们那个组,无法就更多的问题向他请教。就是他,在我们最后出关时跑前跑后地为我们疏导交通,赢得了中国游客的一致赞誉。一个导游是那种身材比较标准的年轻小伙子,但他的汉语并不熟悉和流利,回答问题也有保留。有时问他一个问题,他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用朝鲜话嘟囔几句。在金氏父子礼品馆参观时,他那蹩脚的翻译激起中国游客的广泛不满。他对游客也盯得比较紧,有个中国游客甚至认为他是朝鲜安全机关派来监督我们的特务。第三个导游是女性,也是中文最好的一位。平时在车上都由她担任讲解,介绍朝鲜的相关情况。她态度还不错,也时常开开玩笑,显得比较老炼。但可以看得出来,她介绍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官方口径,有游客问及她的家庭情况,她只是含糊作答。就在到新义州快出境时,有游客问她新义州的生活水平在朝鲜排名如何?她总是以全国差不多等词不正面回答。最后,一个中国游客开玩笑似地当面给她一个评价:“你很狡猾!”她也没有生气。除了导游,我们所见到的各景点的讲解员也都比较亲切、随和,不是一付严肃、刻板的样子。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金氏父子礼品馆的女性讲解员,约四十来岁,通过导游的翻译主动与游客说话,问一些问题,或是表达对中国人的友好。在上下电梯时,她还略带调皮与亲切地捏一个中国小胖子手上的肌肉,不过那个十几岁的小胖子不领情,抱怨说“她把我掐痛了”。
在朝鲜街头,看不到中国那样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相反只有标语牌。总的来说,朝鲜商店并不多,坐车经过平壤市区时,我发现有一些百货公司、理发店还有花草店。它们像中国八十年代以前的店子一样,对外只开一个门,根本不惹眼。有特色的是街头分布着一些用帐篷搭起来的小商店,主要出售饮料和冰激凌,一个冰箱摆在柜台后面,背后的架上放着不多的几瓶饮料,给人的感觉是物资并不丰富。注意,这并不街头小贩,都是国营的。还曾看到过在街头有人摆着一个泡沫箱,我估计里面放的是待售的冰激凌。在中国八十年代时的农村,常用人用自行车驮着这种能够保温的箱子,走村串户卖冰棍。与国营的帐篷商店不同,我估计这才是“正宗的”街头小贩。在专门给外国人购物的外汇商店里面,倒是琳琅满目,主要都是朝鲜特产:高丽人参、朝鲜烟酒、铜制品(朝鲜产铜)、朝鲜绘画还有翻译成各种文字的领袖书籍等。中国游客在朝鲜无须也不能兑换朝币,可直接用人民币购买,即使兑换了朝币也不允许带出境外。除外汇商店外,其他商店一般不针对外国人。外汇商店服务员多懂一点汉语,但有时还是要通过导游才能交流。我曾有两次在非外汇商店购物的经历。一次是在出地铁口时,我走在最前面,其他人包括朝鲜导游都没有上来。我看到一个妇女提着一个桶子,里面装潢了白色小袋装的球形食品(具体不知是什么东西)。我问她多少钱一袋,不是听不懂还是从来没有卖给外国人的经验(很可能两者兼有),她笑着跑开了。另外一次是在一个涉外餐馆吃完饭后,我先吃完走了出来,看到旁边不远处有个帐篷商店,就尝试前去购物。我对售货员说“安宁哈西密嘎(朝语:你好)”,马上获得了她的亲切接待。但除此之外我就无法与她沟通了,我想买瓶饮料,问她多少钱,但她不会汉语,我也不会朝语,双方打着手势,但一直无法沟通。最后,我拿出三张钱:20块、5块和1块,1块不要,20块不要,收了5块的。我们曾要求导游带我们去看朝鲜市民日常买菜的市场,但答案是不准外国人去。

(平壤街头的帐篷商店)

(平壤的外汇商店)
6.其他
总的来说,即使是在电力相对充裕的夏季,朝鲜的电力似乎仍然是不够用的。举个例子,在我们参观的地方,除了住的酒店与位于妙香山的金氏礼品馆外,几乎所有地方的卫生间的自来水设施形同虚设。水龙头要么没有水,要么就只有少量水珠滴下。而在卫生间一角,总有一个储书的大水池,洗手或冲厕所必须到水池里舀水。我想这应该是电力不足所致,因为没有电,水就不可能送到高处形成自来水。幸亏,我们还没有遇上停电。从羊角岛国际酒店的楼上望去,晚上的平壤市区倒还有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标志性的建筑物还灯火辉煌。但基本上看不到霓虹灯,也看不到中国一般城市那样都有的、由汽车白色前灯与红色尾灯形成的流光溢彩。

(平壤夜景)

(平壤街景)
总的来说,朝鲜人的生活在中国人看来可能是贫乏、单调的,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他们一定不幸福。至少在朝鲜人自己看来,他们很可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在一个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无法了解外界的信息。普通老百姓能够出国的人极少(除了政府官员、靠近中国边境的探亲者与偷渡者外),也极少有可能使用国际互联网。我曾在羊角岛国际酒店问总台服务员是否有因特网服务,答案是没有。但奇怪的是可以收发电子邮件,20元人民币每次。原来曾看到凤凰卫视拍到一个记录片《谜之国》,里面介绍了一个韩国人在朝鲜开的网吧,上网一次最初需要100美元一小时,后来降到10美元一小时。即使允许朝鲜人上网,这样的标准也不是他们所能承担得起的。我曾问过朝鲜导游的工资水平,大概是六七千朝币。按官价,人民币1元相当朝币19元(据说黑市价达到数百朝币),一个导游的月工资只能上几个小时的网。朝鲜老百姓所能够接受到的信息,都是朝鲜政府允许他们收到的信息。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单一的信息环境下,不可能对自己的处境有真正的认识。长期宣传中的党的伟大、领袖的英明、光荣的革命史,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宏大建筑、振奋人心的集体舞,都会让人产生朝鲜人最幸福的感觉。回想一下三四十年前的中国,何尝不是一样的景象呢?如果我长在朝鲜、生在朝鲜,肯定也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以作为一个朝鲜人为光荣,认真喊上一句金正日万岁。正在写这篇游记时,又看到报道,说朝鲜中央电视台把韩国电视台中反映韩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片段剪辑下来编成材料播放,借以说明韩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估计朝鲜人民看了之后,会更加真切地觉得作为朝鲜人真幸福。
朝鲜人民其实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束缚他们的,不是自身的认识与能力,而是周边的环境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