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网站刊文称中国消费统计低估了居民自有住房消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44:50
估了居民自有住房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却逐年下降,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到底如何看中国消费,笔者做了点研究,就教于同志们。
一、我国消费的统计方法
消费指为直接满足居民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常住居民和政府部门用于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我国消费统计是按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SNA)的原则和方法,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确定的。
(一)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支出。从消费主体上讲,它是常住居民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消费支出,既包括在国内的支出,也包括在国外的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我国的消费支出,非常住居民在我国的消费支出被看作是出口;从消费用途上讲,它是为直接满足常住居民当期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不包括居民购买的作为固定资产的住房。从获得货物和服务的形式上讲,既包括居民通过市场购买的货物和服务支出,也包括从单位获得的实物报酬以及自产自用的货物和服务消费等。原则上,居民从市场购买的消费品按实际购买价格计算,自产自用的消费品按市场上类似货物和服务的价格计算,但如果缺乏合适的市场价格,则按成本估算。
居民消费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实物消费、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其他等11类。这一分类与1993年SNA的居民消费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利用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的人均消费支出和对应的城乡人口数进行推算。此外,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自有住房服务、公费医疗消费支出等利用有关部门资料进行计算。
(二)政府消费
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形成的消费支出和免费的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包括政府在国防、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文教等方面的支出。由于政府提供的服务通常不收费或低于成本收费,因此,1993年SNA规定,政府消费按成本法计算。在实际计算中,主要利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支出资料计算。
二、我国居民自有住房和医疗卫生服务性消费支出水平
(一)自有住房服务消费
居民住房服务包括租房和自有住房两种形式。租房服务消费是房屋承租者消费的由出租者提供的住房服务,按承租者支付的租金计算。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指自有住房者消费了自己提供的住房服务。由于我国房屋租赁市场还不发达,有关住房租金的资料不足,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一般难以获取合适的市场租金,因此,我国的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按成本法计算,即自有住房服务消费等于当期发生的房屋维修支出、折旧费、物业管理费之和。
2008年,我国自有住房服务消费占当年居民消费的7.4%。如果加上居民租房服务消费,居民住房服务消费占当年居民消费支出的7.9%。
(二)医疗卫生消费
医疗卫生消费指居民用于医疗和保健方面的全部支出。既包括居民在药品和诊治方面自己花费的支出,又包括由财政部门和社保基金为居民支付的药费及诊治费。在实际计算中,居民自己花费的支出,利用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的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相对应的人口数计算,财政部门和社保基金支付的部分,利用财政部门当期发生的对个人和家庭的公费医疗支出和社保基金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等资料计算。从上述计算方法看,抽样调查的医疗保健支出是居民当期实际发生的支出,与居民是否在正规医疗机构看病无关,只要付了钱,都要求统计进来。公费医疗支出和由社保基金支付的部分是按财政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当期实际支出数来计算的,因此,将上述两部分相加,基本涵盖了居民全部的医疗卫生消费。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消费占居民消费的8.3%。
三、我国居民消费绝对水平和相对比例仍然较低的原因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尽管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相对同期GDP9.8%的速度,仍相对滞后。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一方面,尽管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在缩小,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当于美国居民消费的8.8%,2008年提高到15.4%。另一方面,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一是食品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要部分。2008年,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33.1%,美国这一比重只有6%。二是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2008年我国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40.1%,美国为66.4%。三是家用汽车等舒适性消费较少。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美国每百人汽车拥有量为78.8辆,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为134.6部;日本分别为57.9辆和122.3部;韩国分别为31.2辆和139.8部,我国分别为2.4辆和62.6部。
(二)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从而居民消费在支出法GDP中的比重较低
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2008年,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和24个百分点。
四、我国居民消费统计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向
受基础资料的局限,我国居民消费计算方法也有一些缺陷,致使某些方面居民消费真实水平反映得不太够,需要努力尽快完善。
(一)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分割,样本数量偏小,代表性不够强。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是计算居民消费的重要依据,但由于我国现行城乡住户调查制度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调查制度存在城乡分割不统一的缺陷。再加上调查样本不足,而增加和轮换样本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使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可能存在系统性偏低。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消费信用资料较少。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主要通过信用支付,银行联网的信用记录被大量用来补充统计调查记账的不足。而我国居民消费支付中,现金支出占大头,银行信用结算还不普遍,居民消费统计主要依据统计调查记账资料,难免出现遗漏。
(三)居民消费中灰色支出的数据难以搜集。在住户抽样调查中,由于居民不愿填报一些灰色支出,如就医、上学和求职方面支付的礼金、择校费、赞助费等,造成消费统计有所缺失。
(四)按成本法计算的自有住房消费有一定低估。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较快,房屋租金也随之上涨。在这种情况下,自有住房消费按成本法计算可能会比按市场租金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低估。
总之,我国居民消费计算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主要方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计算结果基本反映了实际情况。(彭志龙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核算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