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勇气挣脱不合理制度的束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41:39
2009-11-12 05:1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在2009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上,当谈到中国何时才能跨过户口指标这道阻碍人才流动的坎儿时,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认为,“如果说现在的年轻人还在更多地注重在某一个地方落一个户口,我看这种观念有一些过时。”他认为,年轻人要有开拓精神,如果等所有制度都完善之后再干事业,将会错过他的黄金时期。(《广州日报》11月8日)
这话如果出自一个企业家或者人力资源专家之口,很多人会说他说得千真万确,但因为出自一个官员之口,所以自然而然地遭到了抨击。事实上,外国专家局局长对户口制度的变革也没有发言权,刘延国先生的这种言论,同样可视为对当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的曲折批评。
更要紧的是,很多时候,制度的变革与改良的确很滞后,而机会往往垂青于那些敢于“蔑视”和规避不合理制度的人。虽然就整体而言,制度的力量往往异常强大,个人的抵抗力显得非常渺小,我们固然不应该鼓励甚至怂恿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和一个不合理的制度抗争,但至少,应该学会把不合理制度的各种影响一一分拆开来,看看哪些能够破解,哪些可以放下,哪些可以等待时机,哪些可以寻求变革。而不是一味地把某项制度的力量看得过于强大,甚至只能对它五体投地。社会和制度的进步,并不是“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故乡和天堂”,而是“因为这是我的故乡和天堂,所以我要为它争自由”。
就以长久以来奇货可居的城市户口尤其是大城市户口为例,我们不妨将其层层剥笋,看看其中到底有哪些无法割舍的权利和利益: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油票,没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果你不想从政,姑且也可放在一边;买房买车,不受户籍限制;当然你可能没有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但你不妨看一看那些长年排队等经适房的户籍人口,你是否也愿意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如果你有能力,不占那点小便宜如何?况且,按政策规定出售经适房,70%的溢价要归政府……
 
那么,最后剩下的还有什么?只有孩子的上学和高考了。不让非户籍人口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不对的,而且因为越来越多的非户籍地孩子上学面临现实困难,逼得各地政府需要迫切采取行动,因此政府在改正错误了,要求让非户籍地孩子也能一视同仁地上公立学校。你的孩子十七八岁以后能不能平等地参加高考,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用得着现在过于操心吗?况且,这样的不平等也是教育的不平等、高考的不平等,在未来若干年里,我们可以像抨击户籍制度一样抨击不公正的高考招生制度。这样,只要其中有一个领域的制度得到改良,户籍的问题就被轻松地规避过去了。即使那时候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那么我们的孩子还可以去美国上大学、参加香港高校的自主招生。再不济,我们还可以送孩子上私立大学。再不济,孩子不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孩子自己上进。君不见,在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多少大学毕业生因为种种原因,大学毕业后并不见得比同龄人更具竞争优势。
观念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与行动,就像闪电永远在雷雨之前。敢于“无视”一些不合理制度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不平等,并且试图以加倍的力量抵抗这种不公正的时候,我们会获得人生发展的巨大动力,也会获得制度变革的巨大动力。当不合理的制度违背了绝大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的时候,它的瓦解也就不远了。
反之,当更多的人都选择对不合理的制度顺从而不是“忽视”时,不合理的制度反而有趋于顽固的可能,因为,要求变革的力量和需要变革的现实需求都“变小”了。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