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组大戏正轮番上演 哪些板块机会多?(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14:01
http://www.788111.com    2009年11月10日 10:59:47     来源:大赢家财富网    作者
【引言】央企数量从今年初的141家减少到目前的132家,通信、航天航空等行业重组均已破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某种程度上驱使了央企重组步伐的加速。”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而按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明年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至100家。这就意味着将有超过30家的央企从国资委的名录中消失……
==本文导读==
【央企】央企舰队:如何主导大并购大重组?
【钢铁】钢铁业重组步伐深入 吸收合并成资本整合桥梁
山钢系掀起行业重组潮 二线钢铁股机会更大
【汽车】央企首例汽车业重组诞生
划拨百亿资产 中航联姻兵装组新长安汽车
【电力】电力行业 五大集团呈现四类重组机会
国投电力大股东浮盈19亿 成重组最大赢家
【ST股】岁末ST股掀重组热潮
ST股“保壳运动”再度掀起 重组股演绎涨停行情
央企舰队:如何主导大并购大重组?
央企数量从今年初的141家减少到目前的132家,通信、航天航空等行业重组均已破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某种程度上驱使了央企重组步伐的加速。”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按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明年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至100家。这就意味着将有超过30家的央企从国资委的名录中消失。
那么,在接下来的后危机时代,央企“重组工程”将如何推进?作为央企舰队,又将如何主导大并购大重组?
反思——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央企重组
除了重组目标的数量要求外,更重要的目标在于重新配置资源,使央企做大做强,增强其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培养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中央企业必须做到行业前三名,达不到要求的要强制重组,到2010年中央企业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其实,早在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就明确提出了上述目标。
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国资委“内部”的发展计划中,对2007-2010年这三年的量化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央企资产总额要达到1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0%;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0%;利润总额8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6.0%;国有资产总量4.7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5%;总资产报酬率达到6.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20%以上。
“除了重组目标的数量要求外,对于国资委而言,更重要的目标在于重新配置资源,使央企做大做强,增强其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培养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如是说。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连续5年保持盈利的中央企业,在第六个年头遭遇了利润大幅下滑的被动局面。
据国资委公布的2008年度央企分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在九大行业中,除商贸行业实现利润逆势增长外,其他七大行业的央企虽然盈利但利润下滑,航空运输业更是出现了282.2亿元的经营亏损,没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
于是,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航空、电力等行业大规模的注资和兼并开始动作。
“今后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应进一步优化集中。”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最近在城市国资论坛上表示。
“经济冷的时候是并购的好时机。”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泡沫挤少了很多,相关各方预期值降低,相对经济热的时候,现在反倒是并购的好时机。
李曙光就此指出,央企重组要更加市场化,要与经济增长的方式结合起来。
同时,央企与地方企业合纵连横式的重组将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新的资源和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做大做强。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澄也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央企和地方企业重组的阻力要小很多。央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地方企业也可以得到央企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优化结构调整,取得跨越式发展。
权衡——
央企与地方企业的合纵联横
央企并购地方企业已成为其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但机会来临的时候,风险也同样存在。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负债,未来整合能不能实现国资委希望的1+1>2,这些都需要央企认真考虑。
今年以来,央企并购地方国企及民企成为一股新的重组热潮。
在钢铁业,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事件连连。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达成协议之前,央企宝钢集团就与宁波建龙钢铁签署了重组协议,宝钢收购宁钢56.15%股权,从而成为第一大股东。
航空业被看作是首个对民营企业开放的行业。而现在面临的局面是,奥凯航空停航正待重组,东星航空破产清算,鹰联航空被四川航空重组,国有航空股份将大规模渗透其中。
煤炭行业“国家队”更是大举推进。在山西,国有煤炭大企业正紧锣密鼓地“收编”那些屡发矿难的私有小煤矿。
就此,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个中原因除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地方政府的GDP偏好和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联合。
“国际金融危机让地方企业认识到了树大好乘凉,大船能抗风险。”李曙光说,地方企业投靠央企还可以得到技术、管理、资源、资金和信贷等多方面的支持。
“在当前相关领域‘国进民退’的现象是一段时间的阶段行为,它是中央企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局部战术行为,不会影响中央企业的改革方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开发说。
他认为,央企改革最终要“国退民进”,央企要管细国防安全领域,控制资源产业领域,完全放开社会竞争领域,央企最终会逐步退出,与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相呼应。
“央企改革的大方向不会动摇。” 李开发表示。
同时,虽然央企并购地方企业已成为其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但机会来临的时候,风险也同样存在。“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情况、负债,未来整合能不能实现国资委希望的1+1>2,这些都需要央企认真考虑”。
刘纪鹏就此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于新国资体系的建立必须走出两个误区:首先是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是“中央进地方退”的误区;其次是“退出就是卖光”的误区。在央企战略性重组的操作上,要注重多层次、渐进性的操作思路。
首先,对于重要产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只娶不卖”的操作方法。具体指自然垄断行业、为国家和地区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应按照治权统一、产权多元的原则,通过增量募集的方式,在保持国有出资人控制力的条件下,实行公司制改组。
其次,对于效益好、有竞争力的企业,应该采取“只嫁不卖”的方式。具体指在竞争性领域从事一般商品经营、效益良好的国有企业,只通过私募、公募等股权方式,并以上市作依托,在资本扩张上,通过增量募集和存量转让的方式,实现公司制改组,同时成为政府出资人的利润来源。
而对于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则应该按照“嫁不出去再卖”的方式进行。即对在竞争性领域经济效益不理想的国有企业,由于无法实现股权融资并上市,则应在资产层面进行整体卖出。
“对国有企业和资产的整合,应本着先建立完整的国有资产组织体系,再通过行业规划,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制订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实施分类退出的具体方案。” 刘纪鹏说。
展望——
央企重组改革走进新时代
国务院国资委即将成立的新资产管理公司,将会从形式上加快央企重组。同时,明年是央企制度改革的关键年,绩效考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都将进一步加快改革。
“2010年对于央企来说,‘减个数’的压力会很大。”李曙光表示。
他同时指出,明年是央企制度改革的关键年,绩效考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公司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都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如果仅仅是做重组改革,而没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跟进的话,对于后面的央企重组做大做强,将会形成一个瓶颈。
他说,明年更重要的是要在依法防范国有企业法律风险方面要有一些举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税收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要跟上,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李曙光预计,国资委即将成立的新资产管理公司,将会从形式上加快央企重组。“一些微利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会被装进去”。
联系到资本市场,刘纪鹏指出,国有资本战略重组目前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整体上市。在央企旗舰整合的战略中,必须慎重考虑一步实现整体上市。
他说,国资委应该是履行全国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者的职能,国资委系统内需要构造出自己的“腿”,也就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大型企业的集团公司,由它们暂时履行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战略地位,这样做更合适宜,也更符合我国的实情。(证券日报)
钢铁业重组步伐深入 吸收合并成资本整合桥梁
你方唱罢我登场。继攀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先后完成整体上市规划后,国内钢铁行业的区域整合大戏又将在山东上演。而在钢铁业整合“风生水起”之时,吸收合并似已成为各大钢铁集团“资产证券化”的首选。
莱钢股份、济南钢铁昨日披露,山东钢铁集团拟筹划与两家上市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与此前河北钢铁筹划整体上市事宜相同,山东钢铁集团同样将本次重组定位为“重大无先例”。
分析人士表示,在历时一年多完成对莱钢集团、济钢集团旗下资产的整合梳理后,确立资本运作平台乃成为山东钢铁集团下一步工作重点。而攀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此前通过吸收合并完成整体上市,无疑为山东钢铁集团的此次重组树立了“标杆”。
2007年11月,攀钢集团宣布以攀钢钢钒为平台,通过吸收合并长城股份、攀渝钛业两家公司并向攀钢集团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集团经营性资产全部整体上市。翌年,唐钢股份同样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收购邯郸钢铁、承德钒钛,并由此成为河北钢铁集团整合及发展钢铁主业的唯一上市平台。
不难发现,攀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均是采用“三合一”方式。某券商钢铁业分析人士表示,与其他行业内集团根据上下游产品整合上市公司不同,钢铁集团采用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来整合资本平台除降低重组成本、减少关联交易外,其更有利于实现钢铁企业资产、规模的利益最大化,避免下属上市公司“各自为战”状况的发生。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各区域钢铁集团采用吸收合并方式进行资本整合属大势所趋,从行业看,在集团明确整体上市平台后,对钢铁产业统一布局将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而增强行业、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集团实现产供销、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吸合后存续公司也将发挥协同效应,统一采购销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据介绍,整体上市完成后的唐钢股份(未来将更名为河北钢铁)三项费用预计降幅可达到10%,每年节省原材料成本达10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钢铁业重组步伐的逐渐深入,利用吸收合并实现资本整合或将被更多钢铁集团所采纳。(上海证券报 徐锐)
山钢系掀起行业重组潮 二线钢铁股机会更大
昨日,莱钢股份、济南钢铁双双挂出停牌公告,称山东钢铁集团正筹划对两公司进行重组。受此消息刺激,钢铁板块集体走强,板块平均上涨2.57%,其中八一钢铁、太钢不锈等个股涨幅居前。分析人士认为,莱钢、济钢双双停牌,意味着山钢系的重组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有望进一步推进整个钢铁行业的重组进度。
山钢系将整体上市
继去年3月份山东钢铁集团挂牌成立后,山钢系终于进入了资本层面的重组整合阶段。昨日,山东钢铁集团旗下的莱钢股份、济南钢铁双双停牌,正式宣告山东钢铁集团正筹划两家公司的“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方案。
一位本土券商的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济南钢铁的上市股权清晰,且产能已过千万吨级,因此有可能一并重组尚未完成整体上市的莱钢股份及日照钢铁,实现山东钢铁的整体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若济钢重组莱钢、日钢,将会令莱钢成为一个宝贵的“壳资源”。而莱钢集团持有齐鲁证券48.45%的股份。因此一旦莱钢被整合清空,齐鲁证券则有望“近水楼台先上市”,山钢系在资本市场的版图将扩至券商板块。
行业重组预期增强
与此同时,有消息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草案)》业已完成定稿,预计于年内正式发布。业内人士透露,该条例将在机制层面、税收层面直接推动钢企的兼并重组。
“钢企间的重组整合将是一两年内的行业主题,随着年末相关政策推出预期的增强,钢铁板块也有望形成一定的重组题材机会。”资深市场人士王镇谦向记者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布局杂乱、海外谈判地位低等问题,亟需加强集约垄断的程度。而山东钢铁集团拉开了钢铁上市公司的重组大幕,其他行业集团势必将行业的重组进一步深化。
目前钢铁上市公司中,已形成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唐钢系及山钢系等五大钢铁集团。但除山钢系的两大上市公司昨已开始实质性重组外,其余集团的上市公司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其资本层面的重组尚未进入实操阶段。
王镇谦认为,后市可关注重组预期明晰的二线钢铁股,如宝钢系的广钢股份、韶钢股份等。
钢价延续反弹行情
昨日,钢材期货价格延续10月份来的反弹格局,其中螺纹钢主力合约1002收涨1.68%、线材主力合约1002收涨1.79%,双双录得4连阳。而现货方面,上周MyspiC 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收于133.3点,较环比上涨0.7%,相对10月份上涨2.0%,比去年同期上涨1.8%。
“钢价继续反弹是可预见且具有坚实需求基础的。”王镇谦认为,随着投资项目的增长、房地产业开工状况持续回暖及汽车消费维持旺盛,明年1-2月份,市场将进入用钢高峰期,因此高库存问题将逐渐在钢铁业中淡化。同时,由于三季度钢企盈利状况普遍转好,前期调整的幅度过大的钢铁股有望在四季度迎来较好的表现。
招商证券也认为,近期钢价的底部已经基本探明,其探底回升格局逐渐明朗。随着钢厂出厂价格纷纷上调,钢铁行业的盈利空间也逐渐打开,因此整体上看钢铁行业投资最佳时点已经来临,后市可关注有铁矿或焦煤等资源的个股如酒钢宏兴及太钢不锈等。
个股
广钢股份(600894):阶段性底部形成
基本面上的炒作题材一直围绕着重组展开。首先,钢铁业振兴规划虽已明确要求宝钢加快对广东钢铁集团的实质性重组,湛江项目的申报正是以淘汰广东落后产能和广钢全部产能为前提条件,但由于国务院对大型钢铁项目的审批暂时处于停滞,因此主业的重组尚无进展。而即使前期所传之广州市商行“借壳”,在其更名“广州银行”后,是采用IPO还是借壳也无进展。但种种迹象显示,重组趋势应不会改变。
王亚伟为首的华夏系对广钢股份似乎一直痴心未改,一季度旗下4家基金介入后2季度仍在增仓,在股东数仅减少9%下,人均持股却从4221迅速上升至11037股,3季报显示,华夏大盘继续加仓200万股至1400万股,3家同系合计持有近2400万股,人均持股变化不大,筹码仍处在高度集中状态。而3季度中有过3次创新高,华夏不减反增。随后自最高7.44元跌至5元一直无量,且无像样反弹。值得注意的是,国庆前在钢铁股全线下跌下该股连续异动,伴有明显巨单换手,随后基本以20日均线为下轨缓慢盘升,上周以来已经连拉6小阳,伴以量能温和放大,并且已经基本消化10月26日短线客造成的大阴线,阶段性底部已经构成。随着均线向上发散,一旦量能继续放大,有望走出加速上扬。(新快报 陈永洲)
央企首例汽车业重组诞生 新长安汽车将跻身三甲
国内首例央企汽车重组即将诞生,今天上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简称“兵装集团”)将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集团和中航集团旗下的中航汽车合并,预料双方按实际资产折算确定各自股比。
继广汽长丰重组后,又一起国内汽车行业的并购大案即将诞生。今天上午,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兵装集团将与中航集团签署协议,中航汽车的资产将会并入长安汽车,双方将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届时,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东安动力都将并入长安汽车。
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现在广汽和长安已迈出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重组行列。
新长安汽车将跻身三甲
重组完成后,长安汽车将在现有150万辆产能基础上,增加哈飞汽车40万辆整车和45万台发动机、昌河汽车30万辆整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这将使长安汽车的产能达到两百多万辆。按预测,2009年长安汽车销量将达140万辆,昌河销量将达15万辆,而哈飞今年也有28万辆,三者总量超过180万辆。
根据中汽协昨天统计,长安汽车和中航旗下汽车今年以来销售分别为116.15万辆和38.14万辆,两者整合后的规模超过东风汽车,仅排在上汽(217.48万辆)和一汽(156.17万辆)之后,跻身国内汽车行业前三甲。
上述资产注入后对长安汽车影响几何?招商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汪刘胜对本报表示,中航汽车资产注入长安集团并不会对上市公司业绩有什么提升,更由于资产资质欠佳,整合难度也较大,预料增加长安汽车管理复杂性。
新闻透视
央企重组加速
长安汽车与中航汽车的重整意味着央企在汽车领域开始破题。据了解,央企数量从今年初的141家减少到目前的132家,但按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明年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100家,这就意味着将有超过30家的央企从国资委的名录中消失。
央企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反而将会在未来起到越来越主导的作用,国资委就表示,央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重新配置资源,培养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目前央企在许多行业都在加速抢占“资源”,在钢铁业,央企宝钢集团收购宁波建龙钢铁56.15%股权;在航空业,鹰联航空即将被中国商飞收并;在煤炭业,“国家队”更是大举推进“收编”了许多私有小煤矿。
分析人士表示,下一步央企重整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通信、航空、交通、能源等行业。(广州日报 王飞 刘俊)
电力行业 五大集团呈现四类重组机会
昨日,受销售电价上调和上网电价区域调整方案有望本月内出台的消息影响,电力股群起而动,表现强劲。其中,漳泽电力率先涨停,带领皖能电力一度涨停,深南电A后来居上封住涨停,皖能电力、钱江水利、九龙电力等也出现了5%以上的涨幅,最终拉动电力分类指数上涨2.28%,成为领涨大盘的主力。有分析人士指出,电力需求回升趋势确定,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持续回升,加上新一轮电价调整框架方案即将公布,这些因素合力推动电力板块异军突起,涨幅居前。
电力需求回升趋势确定
前三季度数据表明,电力需求回升趋势已经确定。天相投顾的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电力行业5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435.19亿元,同比增长10.99%,考虑到2008年的火电上网电价平均大约10%的涨幅,上市公司发电量已经实现正增长。
单月发电量增速整体上呈现出逐步回升趋势,规模以上电厂单月发电量增速从1-2月份的-3.7%提高至9月份的9.5%。在6月份全社会单月用电量增速“扭负”达到4.3%后,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10.24%的增长,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为8.76%,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为9.49%。第四季度,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效用的进一步显现和出口逐渐企稳回升,有理由相信电力需求将会进一步回升,维持前期对全年用电量增速4—4.7%的预测。
盈利能力环比持续增长
行业盈利基本恢复。相比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持续回升。在企业数量方面,前三季度,电力行业54家上市公司亏损11家,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13家,亏损企业数量和净利润下降企业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1家和29家。而第三季度,亏损企业12家,环比一季度减少1家,同时,净利润环比增长的数量达到33家。
在净利润总额方面,前三季度,电力行业5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71.55亿元,同比上升2481.75%。而第三季度,电力行业共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7.64亿元,环比增长55.81%,是继一、二季度扭亏后,行业利润继续大幅增长,并且单季净利润创下了近年新高。
在毛利率方面,前三季度,电力行业毛利率为18.69%,同比提高10.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63%,环比提高1.91个百分点,毛利率已经接近2007年的高点,盈利能力基本恢复。不过第四季度,由于煤价可能进一步上涨,并且考虑到水情因素和发电量情况,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电价调整发积极政策信号
新一轮电价调整框架方案已经确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目前正在与各省区的物价部门进行方案细则的讨论,最终的调整方案有望在11月中旬公布。据了解,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将进行调整,东部电厂将下调,西部电厂将上调。
有业内人士测算,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若水电毛利率为火电的1.8倍,水电价格即使只上调到火电价格的80%,其所获毛利也将达到火电的1.45倍左右。即使选择最不利的1.5倍毛利率比,水电价格只需上调为火电的80%,相同电量所获毛利仍将达到火电的1.2倍,水火电盈利能力将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有机构认为,电价调整的结果将会好于市场的预期。重要的是,预计电价调整方案将传递出关于实施更可靠的煤电联动机制的更积极政策信号,并为进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建议待电价调整落实后配置华东、华南区域的火电公司。
广东、江苏两省在全国的用电量占比均在9%以上,山东其次超过8%,再次是浙江和河北,高于6%,然后是河南、辽宁、四川、山西、内蒙、上海、湖北、福建均在3%以上,十三个省份占了全国用电量的70%。可见华南、华东的电力消费量对全国消费量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尽管增幅不是太突出,但增量的绝对量大;历史上看,以上区域点火价差要高于其他区域,且2009年装机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发电小时数迅速上升。
同时,受益于区域上网电价可能上调的中西部个股,漳泽电力、赣能股份、文山电力等品种也值得关注。
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分化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第三季度,电力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93%,环比增长20.7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06.77%,环比增长53.59%。其中,火电行业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8.00%,环比增长27.12%;水电行业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5.62%,环比增长63.61%.
由于发电量上升、煤价维持低位,第三季度火电行业毛利率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75个百分点。由于三季度为丰水期,水电行业毛利率环比上升8.7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24个百分点。
火电发电量情况继续向好。第三季度,火电发电量情况继续向好,单月增速从1-2月份的-7.8%提高至9月份的12.3%,而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降幅也从1-2月份的15.52%缩小5.19个百分点至9月份的7.48%。火电的需求弹性较强,同时,由于第三季度水情较差,全国水电发电量增速逐月下降,9月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7%.
天相投顾认为,第四季度火电发电量仍有望有较好的表现。预计全年火电发电量增速为3.5%左右。但是,在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方面,预计全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为4800万千瓦左右,而火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4.5%左右。
四类重组股成关注重点
作为基础性公共事业行业,电力行业仍是国家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并且重组进程有望加快,“五大集团”旗下的央企兼并重组仍将是未来主要看点。在重组的内容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四类品种:一、央企内部的电力资产整合,主要涉及集团资产的注入,而这仍是未来行业资产重组的主要内容。二、央企对地方性电企的整合,主要涉及的是央企收购地方性电企的资产,而这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整合趋势。三、地方性电企内部的电力资产整合,主要涉及的是集团资产的注入和置换,这有可能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四、电企对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主要涉及的是对上游煤炭资源和下游的一些高耗能产业的整合,而其中对上游煤炭资源的整合,将会成为主要看点,有可能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
落实到上市公司层面,报告建议关注具有重组预期的电力上市公司:
黔源电力,公司作为华电集团唯一的水电上市公司,集团很可能通过重组,将公司打造成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整合平台。
华电能源,华电集团承诺将公司作为东北地区的资产整合平台,华电集团有望在2010年前将铁岭电厂和富拉尔基电厂注入公司。
内蒙华电,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产,并承诺将通过支持公司收购优质资产,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上半年,公司已经完成了一次资产置换,但我们认为公司后续资产重组预期仍是值得期待的。
京能热电,公司是北京能源投资公司唯一控股的电力上市公司,北京能源投资公司承诺,公司将是集团在北京地区的主要电力投资企业,将支持公司发展。剔除上市公司装机容量,集团公司还拥有权益装机容量967万千瓦。
建投能源,公司是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旗下唯一的电力上市公司,具有资产注入的可能性。河北建投集团2008年底拥有控股装机容量635万千瓦,约为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2.12倍。此外,集团与国电电力合作开发冀蒙煤电一体化基地,已开工两台单机容量66万千瓦机组,长期规划建设14台机组。(证券日报 张晓峰)
岁末ST股掀重组热潮
在日前公布的三季报中,47家*ST公司前三季度续亏,现时,距离年底仅有1个多月,如无法扭亏,这些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在这最后的56天中,ST公司纷纷掀起一股重组热潮,在大限将至时进行自救。
统计显示,156家各类ST公司中,前三季度有103家公司仍然亏损,占比为66.03%,52家公司扭亏。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其中绝大多数难以依靠正常经营活动扭亏为盈。为了避免因继续亏损而退市,不少ST公司采取重组办法来摆脱困境,其中资产重组、债务重组最为常用。
从前三季度继续亏损的公司来看,前三季度亏损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有27家,亏损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公司有43家,亏损1000万元以下的公司有33家,上述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已达33家,此类公司有可能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其中,ST安彩、*ST金果、*ST秦岭、ST得亨、ST中葡和ST方源等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亏损超20亿元。
随着ST金瑞向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投集团)以4.05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1.22亿股,11月3日完成股份变动登记手续后,持续近一年的ST金瑞重组计划终于尘埃落定,ST金瑞将转身成为煤炭企业。
日前,一家以咨询培训为主业的北京九知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接过ST银广夏的债务,成为公司的最大债权人。市场人士表示,新债权人很有可能将要推动公司的重组。
ST国中昨日公布重组预案,大股东天津国中水务拟将其在中国的14个项目水务资产全部装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整体上市。ST国中拟非公开增发1.3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6.55元/股,募集9亿元用于收购14个项目公司的相应股权。(信息时报 詹丽冬)
ST股“保壳运动”再度掀起 重组股演绎涨停行情
在昨日的行情中,ST板块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共有18只涨停,37只涨幅超过3%。据业内人士分析,ST板块的行情往往在年底之前得到持续的演绎,这主要是“保壳运动”会让投资者对其寄予“咸鱼翻身”的厚望,目前有47家*ST公司前三季度续亏,在最后的51天大限里必须找到好的“买家”才能避免退市的可能。
重组股演绎涨停行情
昨日排在ST板块涨幅第一的是ST科建,涨幅高达5.07%,报6.42元,虽然之前其公布的2009年三季报可说是“一塌糊涂”:基本每股收益-0.09元,每股净资产-8.3元,净资产收益率-1.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9643854.24元,营业收入4258351.5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170346.72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245020657.9元。但是只要有重组概念存在,就不会停止上涨的脚步。
ST建基排在第二,涨幅达5.06%,这已是其连续第三个涨停了,涨停源于昨日公布的资产重组方案。根据公告,ST基建拟以拥有的全部资产与负债,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有的对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出资进行置换,同时公司拟向煤化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建设集团剩余出资。交易实施完毕后,ST建机将拥有建设集团100%股权,成为基建类企业。建设集团预计,公司2009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净利润3500万元;2010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净利润7500万元。
年底炒ST股是传统
金百灵投资秦洪表示,市场一直有年底炒ST股的传统,主要是因为ST股需要“保壳”,尤其是持续两年亏损的ST股,如果在年报中再度亏损,将面临着暂停上市的压力。
他说,综观近20年A股市场的发展历程,每年退市的ST股数量相较于ST股总量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所以,ST股表面上风险多多,但由于壳资源的宝贵,特别是上市公司涉及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等因素,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其退市,这自然赋予ST股强有力的重组预期。在年报披露前的一段时间,更是那些戴星ST股重组题材绯闻持续涌现的密集期间,使得年底成为炒作ST股的黄金时间。而对于2009年的四季度来说,ST股的炒作似乎拥有新的强劲动能:一是因为去年底以来,不少低价ST股持续涨升,入驻其间的主流资金虽然获利丰厚,但减持似乎并不容易,也需要一些实质性的重组题材配合,以便高位减持获利筹码,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二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证券市场必然会提前反应,也会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平台,这自然为ST股的重组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
虽然ST股一旦被重组,乌鸡变凤凰是指日可待,但在实际操作中,ST股毕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大盘一旦疲软,部分ST股由于只有题材预期支撑而无实质产业支撑,调整幅度往往会大于大盘。因此,秦洪提醒投资人,在跟踪ST股过程中,必须要对A股市场的趋势作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才能动手操作。
大盘股也会赶时髦
除了ST个股之外,一些大盘股也赶时髦在年底重组,昨日有多家上市公司因筹划重组或增发事宜停牌,其中上周表现活跃、被称为巴菲特概念股的大秦铁路就在其中。
大秦铁路昨日公告,公司董事会拟讨论重要事项,停牌至11月11日,11月12日复牌。上周五中午大秦铁路突然停牌,业内就猜测其可能要收购太原铁路局剩余资产。
赛迪传媒昨日也公告停牌,证实了外界对公司重组的猜测。其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自11月9日起停牌。早在今年6月份,该公司4名高管同时辞职开始,外界就认为,该公司可能重组。
昨日因重大事项停牌的还包括ST鲁置业、卧龙电器、湘潭电化信息时报 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