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探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6:21:14
李明睿
2009年11月24日13:38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探析--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摘要】贫困生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日益突出。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教育援助体系,在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和政府对贫困生予以资助的根本目标所在。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途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贫困生问题也应运而生并日益突出。当前,贫困生群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便是我们国家对贫困生予以经济资助的指导思想。国家及高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以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是,经济困难的解决并不代表所有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贫困生相应能力的提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贫困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心理贫困和精神贫困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贫困生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及岗位上能力的发挥。
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
社会适应能力也称适应行为,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环境的有效性。社会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过程正常,具备适宜的人格基础;能够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适应环境;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好的处世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并能够较好地控制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
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就学期间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目前,高校贫困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3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经济上的困难以外,贫困大学生存在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经济上的弱势使得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相对退缩,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影响着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实表明,经济困难的解决相对较容易,而心理问题的处理以及素质的提高却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助人自助”,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也要以此为目的。因此,必须为贫困大学生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化需要,确保他们的精神心理卫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提高。
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途径
鼓励贫困生利用社会实践获取自信。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大学生的社会化。社会实践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渠道,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由于贫困大学生存在着较多的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不仅使他们减少了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也使他们减少了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他们很少参加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只是被动参与,往往缺乏基本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及时调整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致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同学。
鉴于上述原因,在选拔班委、学生会、团委干部时,我们应当注意适当向贫困生倾斜,为贫困生充分提供锻炼的机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时,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根据贫困生个人特长设计活动计划和内容,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信;对于一些重大赛事,尤其是像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大赛等活动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积极为贫困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改善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又是他们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克服自身困难,保证勤工助学经费及时到位,为他们提供相对充足的工作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得到锻炼。但由于贫困生数量较多,而学校内部勤工助学岗位相对较少,学校内部勤工助学类型较单一,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主动与校外企业和单位联系,争取社会支持,寻找一些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知识型、智能型勤工助学岗位,如对口单位的实习、假期实践工作的安排等。为了确保这种勤工助学活动的效果,还应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为贫困生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心理辅导走出心理误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主要基于其三大功能:一是治疗功能,即尽早发现有偏常心理和偏差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二是预防功能,即有预见地帮助学生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是发展功能,即发展个人潜能。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应很好地贯彻心理辅导的教育模式,及时对心理和行为偏差进行疏导,在预防的基础上强调贫困生个人潜能的发展。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教育讲座。贫困大学生往往因经济的窘迫而贬低自我,自我评价偏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贫困生认识到一个人的家庭是无从选择的,“财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何况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钱”是父母所挣,而非个人所有,不能因为这种客观的原因而否定自我。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接受对象和接受环境互动的过程,他们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意志品格决定着三观接受倾向及信念内化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如何看待家庭、如何评价自我就变得非常重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大二、大三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心理健康》等选修课,通过对贫困生选修课程的对照研究发现,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受益匪浅。还经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第二,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即初级网络、院级网络和校级网络,尤其要加强院级心理辅导和成立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慎重选拔心理委员,每年在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之后,由班主任筛选心理健康、乐观进取、乐于助人、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然后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鉴别及专业测试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的技能技巧、校园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辅导以及人际交往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回到班级后进行重点对象的帮扶。心理委员设在班级,由于大家生活在一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由于是同辈,便于问题的了解与工作的开展。
第三,积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特意设计的活动,锻炼人的勇气、意志及团队精神。由于素质拓展训练的独特功能,可以定期举办贫困生团体训练,通过“穿越沼泽”“电网”“信任背摔”等活动项目,让贫困生在心灵和精神上有新的超越。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所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如有贫困生在他的分享中这样写到:团体训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遇事退缩,我已经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团体训练教会我怎样融入群体,我变得更有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人际关系更为融洽;感谢素质拓展让我获得了重生。
教会贫困生开放自我,提高交往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大学生社会适应根本上是人际适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是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居于第一位的问题,这其中不会与人交往、不善与人交往、不敢与人交往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贫困大学生更是如此。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害怕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境贫寒,而故意躲避;他们担心自己在活动中表现不佳让人看不起,而羞于表现自己;他们异常敏感,心理脆弱,害怕心理失落带来的沉重压力,而疏远他人。还有一些贫困生在发现自己被孤立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反向生成的防御机制,将压抑的冲动伪装成与原来相反的形式进行表达,以一种冷漠和敌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久而久之,周围的人对这样的贫困生也不会再有同情和友好的态度。事实上,每一个群体中的个体都是渴望被接受的,对于贫困生来讲,他们没有良好的家庭经济背景作后盾,就更渴望来自于外界的关爱与支持。
一项对200名贫困生的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是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来自于政府、社会、家庭与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与支持,可以提升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善待自己、发展自己是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要内涵。(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06年全国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AIS0090089)
 
《人民论坛》 (2009-11-11 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