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天路”--杨锦麟青藏铁路大纪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8:41:39
问道“天路”--杨锦麟青藏铁路大纪行
2009年08月24日 17:34凤凰网专稿【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相关标签: [杨锦麟] [走读大中华] [青藏铁路]
',1)">
 
凤凰卫视8月22日《走读大中华》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中国青藏铁路全长1958公里,沿线共计10座隧道及675座桥梁,征服难以跨越的青藏高原。这里气候寒冷,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5公里,通过550公里的多年冻土层和大片“生命禁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的最长的铁路。在这座铁路建成前,有人都说不可能在世界最高的高原兴建铁路,但他们都错了。在青藏铁路修通3周年之际,我们乘坐青藏铁路列车,通过这条不是世界上最长,但绝对是施工难度最高的铁路,前往圣城拉萨。
十四世达赖喇嘛捐出故居办小学
出发前两天,我们按计划到达了青海省西宁市,这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多民族聚居地,作为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西宁成为了青藏铁路的起点。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很多人都把青海省西宁市当作了中转站,稍做停留,以逐渐适应高原环境。平安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的故乡,石灰窑乡红崖村。这里山路盘旋,山势陡峭,沟中长年流淌着一股清澈的河水,由于距离出发时间还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决定去一趟红崖村。
杨锦麟:我们到了红崖村,和青藏高原所有的普通农家村落一样,这里也不例外。我们感到很诧异的是,这里是一个回族自治乡,回族自治乡里,这个普通的村落红崖村,居然出现了一位十四世的转世达赖喇嘛。我们呢,跟着我们镜头,走到他家去一探究竟。
解说:红崖村座落在石灰窑沟的山坳里,是一个高寒地区十分偏僻的村庄,全村46户人家,藏汉两个民族杂居,总人口为230人。它之所以知名,与达赖在藏族政教界显赫的地位不无关系。1935年农历6月6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降生在祁家川当彩家族祁却才让家中。
 
公保扎西:这里面进去呀,那个楼上是他(达赖喇嘛)住的地方,下面是一个佛堂,是这样的。这里始建于1943年,达赖喇嘛在西藏坐床了以后,西藏政府,包括下面修建了四个院在这里,这面两个院子,那面两个院子。那面两个院子建给我们家的,这两个院子是达赖喇嘛的公馆。
解说:1985年国家拨款34万元重新建造达赖故居,经过一年多的加工营造,一座占地1400多平方米,富有藏传佛教特色的藏式建筑群拔地而起。为了保证建筑质量,人民政府从浙江聘请了木雕高手,从塔尔寺邀请了著名的油漆、彩绘僧人参加建设。因而,新建筑除样式与原建筑完全一致外,其雕刻、油漆和彩绘都比原建筑精致、考究。
 
杨锦麟:在整个这个过程中,包括修缮的过程中,包括当地的信众,偶尔来这里做一些朝拜,做一些这么一个奉献哈达,这么仪式的时候呢,基本上没有受到当地政府宗教管理部门的一些干预。对西藏,对青藏地区的宗教政治的恢复落实,很具体地体现了,这座被夷为平地的达赖喇嘛的故居,重新又拔地而起。从这一个表现,这一个真实的记录,跟西方媒体喋喋不休的那些宣传,是有很明显的反差的。我们说某种程度的宽容、宽松,其实在这个地方的行走也可以感受到。
解说:达赖喇嘛离开红崖村后只回过家乡一次,那是1955年3月22日,达赖喇嘛从北京返回西藏,途径西宁朝拜塔尔寺后,来到红崖村省亲,两天后便离开了青海。省亲的时候,达赖喇嘛把故居的外院捐献给红崖村办一所小学,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小学原来的房子早已陈旧不堪。1979年,国家专门拨款改建了新校舍,1986年又拨款盖了18间新教室,而公保扎西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无人区铁路全靠青藏铁路总调度室控制
尽管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可是由于时间问题,我们不得不离开了公保扎西老人的家。来到西宁火车站,由于距离出发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们应邀来到了青藏铁路总调度室,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共有45个车站,其中38个为无人值守车站,为了做到全线设备免维修或少维修,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
杨锦麟: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青藏铁路总公司的总调度室,我们知道这条铁路呢1956公里的铁路上,有相当部分呢是无人区,那么怎么通过这条铁路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的调度呢?就完全由这个总调度室来控制。
解说:在青藏铁路行车指挥控制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精确显示出昆仑山垭口、沱沱河、唐古拉山垭口、那曲、当雄等青藏铁路沿线路段及各站的即时信息,甚至各个站机房的温度、灰尘情况都一目了然。
杨锦麟:比如说当地,你像无人区的地方,火车运行过程中,有些故障或者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
车站工作人员:如果发现这个道岔故障了,有司机停至站外,去亲自去拿着摇把和钩锁去准备进入去,他把道岔摇过来。
杨锦麟:就由司机来处理。
杨主任:司机看清路线,准备进入。
杨锦麟:整个青藏铁路是由卫星监控。
杨主任:对,GPS卫星定位。
杨锦麟:然后呢,就逐渐地,然后进行这个。那这是在世界上这个高原铁路来讲,这算是第一条。
杨主任:对,第一条。这是拉萨到北京的。
杨锦麟:拉萨到北京的。这套系统叫什么?千里眼?
杨主任:这叫视频监控系统。
杨锦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视频。
杨主任:监控到任何一个地方,总共是1013个镜头。平均1.13公里一个,基本上都能覆盖全面。
解说:在杨主任的帮助下,通过GSM-R电话,同行驶在唐古拉山口的166次列车驾驶员进行了一次现场通话。
杨锦麟:喂,你好,我怎么称呼你。哦,张,中国第一大姓。我姓杨,凤凰卫视杨锦麟。这个主任告诉我可以和你通话,我不太相信,那么我要给你分享一下,我是第一次进入西藏,您能告诉我,您这个路段开了几年了?将近三年,通车以来,你一直都运行在这段路上?啊,给你最大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环境比较恶劣啊,体会最大的。有遭遇过什么吗?比如说身体不舒服什么之类的?
16号,姓张的司机,河南人,已经三年来都是运行在青藏铁路之上,他给我分享了他最深的印象和体验,就是气候和条件非常恶劣。然后呢,他本身每次进藏都要有高原反应,但是就是这样子,无数的人,无名英雄,就是为了这条铁路的正常运行,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坚守这岗位。
那么这条铁路有人说它是一条经济线,有人说它是一条文化线,其实这条铁路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它的建成,也就在中国整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南亚次大陆的和平稳定环境呢,它扮演着一个非常、没有办法取代的战略高低,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因为有了这条铁路,各种各样的蠢蠢欲动的敌对势力,他们的所有的东西都不能不有所顾忌。而因为有了这条铁路,西藏和内地的关系更紧密了,青藏高原和中原大地的互动会更频密。
下一页
天路来之不易 建造者牺牲多
青藏铁路司机:一路有些寂寞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蒋菡
手机上网,首选手机凤凰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视频】 1000多个摄像头监控整个青藏铁路
明报披露胡总十一国庆阅兵座驾
【视频】 与铁路司机通话 杨锦麟感叹高原工作艰辛
【预告】杨锦麟青藏铁路行
台媒称川藏线难脱政治军事联想
杨锦麟“走读”大半年 最难忘青藏之旅
石齐平:中俄贸易货币结算规避美元贬值困扰